中國 >河南 >南陽 > 泗洲塔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泗洲塔投訴電話南陽旅遊投訴電話:0377-63397139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泗洲塔又稱泗水塔,位於唐河縣城東南隅菩提寺舊址內。宋紹聖二年(1095年)建,高47.33米。底層坐落在臺基上,南面闢一拱形門,第二至十層每層各闢1門。下均置磚雕鬥拱,轉角處有風鐸,檐下為平座,塔內有塔心柱,柱之周圍築盤88旋石階踏道,第一層人門沿踏首可登臨塔頂。每層內外壁都有一、二處碑刻或壁龕,龕內雕刻佛像。塔頂為八角攢尖式。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座落於唐河縣城內。平面呈八角形,為11級樓閣式磚塔,高51米,塔基邊長7.6米。塔身每層高度自下而上均勻遞減,面闊逐層收斂,使塔略呈拋綫形,內有上行梯道,除第六級外第二級至第九級各闢有1—3個門,沿階梯盤旋嚮上可登臨眺望。泗洲塔,又名泗水塔,是宋代唐州菩提寺內著名建築,古為八景之一——“古塔凌煙”,始建於宋紹聖二年(1095年)。
廣東惠州泗洲塔(如圖所示)
  又稱玉塔,俗稱寶塔。位於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築物。始建於唐中宗年間,為紀念泗洲大聖僧伽而築,北宋文學家蘇軾謫居惠州時稱之為大聖塔。明代嘉靖42年(公元1584年)塔毀,明萬歷初改建為亭。萬歷46年(公元1618年)又重建為塔。當明月升起,涼風拂湖逐波而過,湖光燦閃,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誘得坡仙頌出:“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佳句,構成西湖遊客贊不絶口的“玉塔微瀾”一景。
  據傳唐代竜朔年間,西域名僧僧伽大師來中國,後在長安圓寂,唐中宗為他在泗洲建塔。於是,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稱為泗洲塔。宋代蘇東坡謫居惠州時,稱此塔為大聖塔,又稱玉塔,有“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詩句。明月東升,晚煙薄窄,微風舒波,塔影臥其間,曰“玉塔微瀾”。每當夕陽西下,“倒影入湖塔影長,湖光裊裊動斜陽,不知自起浮圖日,幾度金烏下復翔”,名曰“雁塔斜暉”。
  塔外為7層,內13層,磚木結構,為樓閣式佛塔。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塔毀,萬歷初年改建亭,四十六年(1618年)復建塔。光緒初年,雷破塔頂一角,長了一株榕樹,丘逢甲詩云:“行人欲問朝雲墓,看取亭亭塔頂榕。”建國後修復,增建了步級扶梯。山上緑樹成蔭,亭廊排映,景色秀麗,登塔眺望,惠州全景盡收眼底。
  此塔重建至今,已有360餘年歷史,是惠州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清朝光緒年間,塔頂遭雷擊,損壞一角,直至1955年纔得以修復。爾後,又幾經修葺,加固外墻,粉刷塔身,修補塔頂,加鋪樓面,使這一古老的建築物煥發青春。登塔賞景,意境清新,每登一層,視野開闊一些,東、南、西、北,景色各異。登上絶頂,惠州全景美不勝收,“玉塔鳥瞰”不失為西湖一景。
  泗洲大聖僧伽
  泗洲大聖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國人僧伽(何國在今吉爾吉斯斯坦的阿爾別希姆),他在唐高宗竜朔元年(公元661年)到中國泗洲臨淮縣(今江蘇境內,原有泗洲城,清朝康熙年間沉入洪澤湖,[泗洲其實即今天安徽泗縣前身,不知何故許多書籍都印為隸屬江蘇-----野馬補充])建起了普照王寺,傳經布道。他道行高深,名聲遠播,雖不是佛祖而受到佛一樣的禮遇,人們甚至造寺廟供奉。公元708年,僧伽應召入長安,公元710年3月2日圓寂,享年83歲。當時的皇帝唐中宗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臨淮起塔供養,奉其為“泗洲大聖”。後寺塔毀於火,僧伽肉身受損,遂火化,始有捨利。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唐朝時的觀音像即以僧伽容貌為模本,所以多為男相,以後纔演變為女相。
  “泗洲大聖”捨利發現於江陰市青陽鎮悟空寺塔基遺址。2003年11月28日,考古工作者在塔基內發掘出土一石函,石函內有影青瓷鉢,鉢內橫放着一個影青點彩淨瓶。淨瓶內發現數十粒捨利。這些捨利五彩斑斕,以白色為主,晶瑩發亮,外表圓潤光滑。經考古專傢對石函上的銘文進行考證,認定其為“泗洲大聖”捨利。
河南唐河泗洲塔
  《河南省志》五十七捲文物志記載:泗洲塔又稱泗水塔,位於唐河縣城東南隅菩提寺舊址內。宋紹聖二年(1095年)建,高47.33米。相傳為了鎮洪而建,離西邊的唐河衹有1000多米遠。曾傳塔底與河邊的泉眼(南泉)相通,塔底下有暗流流經塔底然後從河邊的泉眼流出,不過現在塔底已封。底層坐落在臺基上,南面闢一拱形門,第二至十層每層各闢1門。下均置磚雕鬥拱,轉角處有風鐸,檐下為平座,塔內有塔心柱,柱之周圍築盤88旋石階踏道,第一層人們沿踏首可登臨塔頂。每層內外壁都有一、二處碑刻或壁龕,龕內雕刻佛像。塔頂為八角攢尖式。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唐河縣城內。平面呈八角形,為11級樓閣式磚塔,高51米,塔基邊長7.6米。塔身每層高度自下而上均勻遞減,面闊 逐層收斂,使塔略呈拋綫形,內有上行梯道,除第六級外第二級至第九級各闢有1—3個門,沿階梯盤旋嚮上可登臨眺望。泗洲塔,又名泗水塔,是宋代唐州菩提寺內著名建築,古為八景之一——“古塔凌煙”,始建於宋紹聖二年(1095年)。(載自南陽地區志第三十九捲224頁) 又根據《走遍南陽》記載:明洪武十年重建後又經多次修葺,整個塔身,分為10層,高68米,底層南面闢一拱門,2-10層各有一門,塔內有磚砌塔心柱,每層內外壁均有少量碑刻或壁龕,內奉石雕佛像;塔形呈八角形錐狀,塔角布以石竜首,竜首口內銜環。因為保存得較完好,泗洲塔更顯得雄偉莊嚴。1997年又有青煙從塔上浮出成為遠近奇觀,實屬不可思議。此古建築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但為了保護從2002年秋天起就禁止遊人登塔參觀了。
包含詞
題泗洲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