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沼蛙
目錄
No. 1
沼蛙
沼蛙
沼蛙
  rana guentheri
  俗名:清水蛤、水狗、田狗
  分類:無尾目、蛙科、蛙屬
  英文名:gvnther`s frog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oulenger,1882
  沼蛙為大型蛙類,身體粗壯,長度80~100mm。頭部平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上下唇皆白色,額腺明顯白色兩個。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背側褶連續而粗大,位眼後至大腿上方。身體背面為黃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佈淡黑色之斑紋。身體側面由眼鼻綫沿背側褶至鼠蹊部有一條黑褐色的縱帶。雄蛙具有兩個鳴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狀突起,此可與雌蛙區別。後肢大腿前方和後方皆有黑褐色的大形斑紋,大腿和頸部表面皮膚有圓形或短棒狀突起所連結而成的隆起稜,與縱軸平行。吻尖鈍。外鼻孔較接近吻端。前肢粗短,指端尖,不膨大不具蹼膜。後肢強大趾長,趾端尖,不膨大蹼膜發達。墾地和闊葉林為主要的棲息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隱伏在草叢洞穴中或石縫中,偶爾亦可見其停棲在近水邊有陰影的石頭上。夜間外出覓食。繁殖季節時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鳴叫求偶,鳴聲低沉而大,在白天亦往往可以聽到其特殊的鳴叫聲。叫聲類似小狗叫聲“汪,汪”,性喜成群出現。繁殖季節春、夏季,卵産在不流動的水域中,卵粒小,成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者粘在水草間。蝌蚪身體略扁,全長約5cm,眼在兩側,尾細長而弱,體灰緑色有細麻點,尾部棕色,有深淺相間的雲斑。分佈於我國中南部各省、臺灣、海南島和香港。在臺灣常見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農田、池塘,全省都有分佈,北部數量較多,中南部較少。數量普遍,由於體形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實驗,但由於濫捕捉,數量已大量減少。
  【藥 名】:沼蛙
  【拼 音】:zhaowa
  【來 源】:為蛙科動物沼蛙的全體。
  【功 效】:活血止痛、續筋接骨、排膿生肌。
  【主 治】: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癰潰後膿多久不封口。
  【性味歸經】:辛、鹹,涼。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剋。外用適量。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夏秋季捕捉洗淨,除去內臟和皮,鮮用。
  【拉丁名】:ranaguentheri boulenger.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肉含蛋白質、肽類、氨基酸,如肌動球蛋白(actomyosin)、組織蛋白酶 d(cathepsind)。
No. 2
沼蛙
沼蛙
  Rana guentheri
  俗名:清水蛤、水狗、田狗
  分類:無尾目、蛙科、蛙屬
  英文名:Gvnther`s frog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oulenger,1882
  沼蛙為大型蛙類,身體粗壯,長度80~100mm。頭部平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上下唇皆白色,額腺明顯白色兩個。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背側褶連續而粗大,位眼後至大腿上方。身體背面為黃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佈淡黑色之斑紋。身體側面由眼鼻綫沿背側褶至鼠蹊部有一條黑褐色的縱帶。雄蛙具有兩個鳴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狀突起,此可與雌蛙區別。後肢大腿前方和後方皆有黑褐色的大形斑紋,大腿和頸部表面皮膚有圓形或短棒狀突起所連結而成的隆起稜,與縱軸平行。吻尖鈍。外鼻孔較接近吻端。前肢粗短,指端尖,不膨大不具蹼膜。後肢強大趾長,趾端尖,不膨大蹼膜發達。墾地和闊葉林為主要的棲息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隱伏在草叢洞穴中或石縫中,偶爾亦可見其停棲在近水邊有陰影的石頭上。夜間外出覓食。繁殖季節時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鳴叫求偶,鳴聲低沉而大,在白天亦往往可以聽到其特殊的鳴叫聲。叫聲類似小狗叫聲“汪,汪”,性喜成群出現。繁殖季節春、夏季,卵産在不流動的水域中,卵粒小,成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者粘在水草間。蝌蚪身體略扁,全長約5cm,眼在兩側,尾細長而弱,體灰緑色有細麻點,尾部棕色,有深淺相間的雲斑。分佈於我國中南部各省、臺灣、海南島和香港。在臺灣常見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農田、池塘,全省都有分佈,北部數量較多,中南部較少。數量普遍,由於體形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實驗,但由於濫捕捉,數量已大量減少。
  【藥 名】:沼蛙
  【拼 音】:ZHAOWA
  【來 源】:為蛙科動物沼蛙的全體。
  【功 效】:活血止痛、續筋接骨、排膿生肌。
  【主 治】: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癰潰後膿多久不封口。
  【性味歸經】:辛、鹹,涼。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剋。外用適量。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夏秋季捕捉洗淨,除去內臟和皮,鮮用。
  【拉丁名】:Ranaguentheri Boulenger.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肉含蛋白質、肽類、氨基酸,如肌動球蛋白(actomyosin)、組織蛋白酶 D(catheps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