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河南科技大学投诉电话洛阳旅游投诉电话:0379-64310882
河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371—6550677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河南科技大学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洛阳工学院始建于1952年,定名于1958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创建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工科院校之一,先后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部、河南省领导。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分别创建于1958年和1975年,是豫西地区培养临床医学和农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本科教育始于1958年,研究生教育始于1983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河南科技大学已形成完善的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现设18个学院、3个系(部)共21个教学单位,有工学、理学、医学、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57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自20世纪80年代起,和其他院校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教育部授权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492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2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26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科技功臣、优秀科技专家、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高级人才200余人,共享院士5人。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近3万人。学校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省级研究基地,还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及多家省级以上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学校。《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自然科学版在教育部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
学校占地面积500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1万册。学校有3所资产数亿元的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
|
概况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缩写为HAUST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工业与旅游城市洛阳。
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创建的工科院校之一,先后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部、河南省领导。经过56年的发展,学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在中原地区具有重要影响,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另两所是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 在2008年5月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佳绩。
学校现设23个学院,有72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具有MBA、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是教育部授权的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今年筹建的软件学院开始招生,学制两年,学历为专科。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986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2825人,硕士研究生992人。建校57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4万名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32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级优秀专家、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级人才200余人;共享院士7人,中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69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4个。
学校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4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省级研究基地;有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有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社科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在锥齿轮研究方面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曾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性能铜合金引线框架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轴承设计与摩擦学、耐磨材料及材料保护技术、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牡丹快速繁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控制、肿瘤学、神经外科学、法医学、显微外科、农业收获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动物育种与繁殖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
学校现有西苑、景华、周山、开元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316.56亩(28777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7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5.6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1.80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35.51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000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校园网主干带宽2.5G,数据存储容量41TB,校园网用户36364户。体育场馆面积为101359平方米,其中室内运动场馆10400平方米,另有与洛阳市共享并用于教学的体育中心面积75086平方米。
学校有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医院有床位1200张,固定资产总值3.36亿元;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均居河南省综合性医院前列。
学校在长期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践行"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形成了"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慎思,尊师诚信"的学风和"和谐自强,严谨求实"的校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地理位置
河南科技大学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 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 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南望伏牛,北靠太行,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孕育了华夏文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甲天下”的洛阳牡丹闻名于世。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十大重工业基地之一。先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给河洛大地留下了白马寺、龙门、关林等许多珍贵的遗产,今人们又创造了堪称共和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历史、人文景观荟萃一地,古今成就交辉一处,造就了一片育人之胜地。
历史沿革
河南科技大学在2002年3月由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其中洛阳工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创建最早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工科院校之一。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5年。
洛阳工学院
1952年8月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办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设拖拉机工程、机械加工、铸造、锻压四个专业。
1953年11月,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搬迁到天津市,与正在筹建的天津汽车工业学校合并为天津汽车拖拉机工业学校,12月末,天津汽车拖拉机学校更名为天津拖拉机制造学校,专业调整为拖拉机制造和金属切削加工。
1956年4月,因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大项目有7项落户洛阳,建立重工业基地,一机部为配合建设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将拖拉机、农机两专业迁往洛阳,成立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两专业的师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1955年入学的两专业各一个班学生一并搬迁到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同年8月,洛阳拖拉机学校在河南省首次招生713名,9月14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1958年8月30日,在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的基础上创建洛阳工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0年6月28日,洛阳工学院改建为洛阳农业机械学院。
1982年8月25日,洛阳农业机械学院恢复原“洛阳工学院”校名。
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洛阳医学院创建
1962年洛阳医学院(部分)分建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
1970年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更名为洛阳地区卫生学校
1978年洛阳地区卫生学校升格为洛阳医学专科学校
1992年洛阳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并入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1975年岳滩农学院(筹)创建
1978年岳滩农学院(筹)改建豫西农业专科学校
1992年豫西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
|
校训:
明德博学,日新笃行
学风:
勤学慎思,尊师诚信
校风:
和谐自强,严谨求实
校歌:
滔滔黄河,巍巍嵩岳,桃李芬芳,根在河洛。
踏过商周遗迹,追逐汉唐明月,传递华夏文明,放飞希望之歌。
滔滔黄河,巍巍嵩岳,桃李芬芳,根在河洛。
我们日新笃行。我们名德博学,我们励志图强,我们成才报国。
啊!莘莘学子,炎黄后裔,菁菁校园,奋发学习。
啊!莘莘学子,炎黄后裔,菁菁校园,奋发学习。为我民族振兴科技,振兴科技 |
|
学校现有西苑、景华、周山、开元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316.56亩(28777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70万平方米。
西苑校区
位于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占地495.81亩,以西苑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院。目前在该校区有学校党政机关及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教学单位。西苑校区地处洛阳市繁华地段,交通便利,有公交103路、60路、8路、12路、14路、17路、19路、25路、27路、63路、69路、31路、21路、29路、46路、50路等数十条线路从此处发车或经过,通向城市的各个方向和名胜古迹。其中103路、46路、50路、14路由洛阳站发车经过该校区。
开元校区
开元校区位于洛阳新区大学城内,北侧为开元大道;东侧为学府街,毗邻洛阳奥林匹克公园;西侧为瀛洲路,与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龙工业园相邻;南侧为关林路。该校区建设工程是河南省、洛阳市的重点工程,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个大学新区之一;校区总用地面积3416亩,已建成的一期首批工程包括公共教学中心组团、三个学生公寓组团、学生食堂及学生浴池组团计20栋楼,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目前在该校区有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新校区管委会等行政单位,有经济与管理学院等教学单位,有部分学院大一学生在此学习生活。开元校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5路公交车从西苑校区发车,直达开元校区;68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发车经过该校区。
景华校区
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安徽路7号,占地108亩,以安徽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院。目前在该校区有医学院等教学单位。景华校区地处洛阳市商业繁华地段,生活、购物、医疗、交通十分便利,有公交103路、60路、12路、17路、19路、8路、25路、27路、63路、69路、6路、50路、11路等十数条线路经过,通向城市的各个方向和名胜古迹。其中103路、50路、11路是由洛阳站发车经过该校区。
周山校区
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天津路南端,占地356亩。目前在该校区有农学院等教学单位。周山校区南与周山森林公园毗邻,向北可俯瞰洛阳市貌,环境幽静,风景怡人。是由火车站始发的11路和由谷水西始发的31路公交车的终点站。 |
|
开元校区湖畔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现设23个学院,有72个本科专业,6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具有MBA、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是教育部授权的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986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2825人,硕士研究生992人。建校56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4万名高级专门人才。
23个学院情况简介(空白处暂空缺):
院别简称校区院长院党委书记分团委书记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西苑校区邓效忠马 伟段文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院西苑校区文九巴杨涤心翟鑫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车动学院西苑校区徐斌卫尧袁红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学院开元校区普杰信刘国礼王冰峰建筑工程学院建工学院西苑校区张 伟李德顺宋钊化工与制药学院化工学院西苑校区尹卫平张玉清马志毅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开元校区席升阳郭培智柴建民文法学院文法学院开元校区杨连专王祝伟杨绍雷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开元校区张发祥王学武高东军农学院农学院周山校区李友军任章留张建伟政治与社会学院政设学院开元校区刘振江陈艳玲医学院医学院景华校区涂心明王光志姚 纲 动物科技学院动科学院周山校区程相朝张经建艺术与设计学院艺设学院西苑校区蒋鑫梅新华郭彦伟理学院理学院开元校区杨万才高克权王三良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西苑校区朱文学段变芳马素巧法医学院法医学院景华校区莫耀南周武君郭红霞林学院林学院周山校区林晓民李春爱李江波体育学院体育学院开元校区张中豹高茂章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工学院景华校区雷万军朱坚民关杨国际教育学院国教学院西苑校区陈家新武晓洛许 彤继续教育学院继续学院西苑校区李全安杨振国临床医学院临床学院景华校区赵勇刚张新尧 |
|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32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级优秀专家、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级人才200余人;共享院士7人,中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69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4个。学校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带头人,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优秀师资队伍。 |
|
体育中心
学校现有西苑、景华、周山、开元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316.56亩(28777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7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5.6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5.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8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9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35.51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000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校园网主干带宽2.5G,数据存储容量近40T,校园网用户36364户。体育场馆面积为89039平方米,其中室内运动场馆10200平方米,另有与洛阳市共享并用于教学的体育中心面积75086平方米。
学校有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医院有床位1200张,固定资产总值3.36亿元;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均居河南省综合性医院前列。 |
|
工程训练中心
学校有4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省级研究基地;有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有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和5个人文社科基地等科研开发平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社科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在锥齿轮研究方面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曾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性能铜合金引线框架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轴承设计与摩擦学、耐磨材料及材料保护技术、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牡丹快速繁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控制、肿瘤学、神经外科学、法医学、显微外科、农业收获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动物育种与繁殖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
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所属学院课程负责人申报时间金属材料成形基础材料学院陈拂晓2003年数控技术机电学院韩建海2004年高等数学理学院杨万才2009年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电信学院王辉2009年 |
|
红叶下我们一同走过办学条件优越:学校是河南省首批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院校,学生借书、上网、就餐等可通过“校园卡”完成。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豫西地区网络中心,已实现学校信息查询和学生网上选课。学校地处国家级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洛阳,为学生实习、科研、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学校有工程训练中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和三所附属医院等固定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20多个;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培养模式灵活:学校本科教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修课程,允许基本学制为4年的学生在3-6年内、基本学制为5年的学生在4-7年内完成学业。学校实行导师制和主辅修制,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毕业时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校风严谨、管理科学:学生管理采用辅导员制。学校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素质。
奖贷助学、体系完备:学校健全了“奖、贷、助、补、减、缓、保”七位一体的学生解困助学体系。学校除按规定评选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助学金外,还设立了综合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等。校内设有千余个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助、自强。
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同期就业率在全省普通高校位于前列:该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主要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部队等行业就业,尤其在京、津、沪、江、浙、粤、鲁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受欢迎。 |
|
河南科技大学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于2003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学生的教学单位, 同时拟承担国外留学生在我校学习期间的教学及管理任务。
目前经国家批准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东伦敦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本科专业,学制均为4年。另与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尚待国家批准实施。现有在校生620人,年级和专业情况见附表。学生就读期间,依据本校与国外合作院校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和经济条件等,自愿选择"3+1"、"2+2"或"4+0"的学习过程。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学习。 |
|
校党委书记:朱清孟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键吉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牛书成 负责党建、组织、离退休人员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苟义伦 负责宣传、统战、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共青团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闫纪建 负责工会、保密、人民武装工作
副校长:段广才 负责人事、学科建设、研究生工作
副校长:周志立 负责计划财务、科研、对外合作工作
副校长:李念群 负责后勤管理、安全保卫、招生就业工作
副校长:宋书中 负责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副校长:谢敬佩 负责规划建设、后勤服务工作 |
|
龙 锐 (1988年7月—1997年7月) 洛阳工学院
董企铭 (1997年8月—2004年7月) 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2002.3-)
孙天华 (2004年8月—2006年9月) (常务副校长,期间科大无校长)
王键吉 (2006年10月— ) |
|
河南科技大学社区, 河南科技大学居委会 |
|
lpqf | 河南科技大学bbs | 研究 | 教育 | 高校 | 经济 | 管理 | 科研 | 大学 | 艺术 | 教授 | 领导 | 博士 | 专家 | 农林 | 更多结果... |
|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 河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 河南科技大学轴承专业 |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会 | 河南科技大学三人行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ESCC英语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一附院 | 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 |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摄影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管乐团 | 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 | 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广播站 | 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红星学社 |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 |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 | 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 |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河南科技大学bbs | 河南科技大学教育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英语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工厂 | 河南科技大学居委会 | 河南科技大学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制度设计与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 河南科技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法律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网络先锋电脑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开拓者英语协会 | 河南科技大学忆舍话剧俱乐部 | 河南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培训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