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成碗形的成块的茶 Pressure into a bowl of tea into the block |
压成碗形的成块的茶。产于 云南 、 四川 。亦指用沱茶沏的茶水。 巴金 《还魂草》一:“那个光头微须的矮胖子慢慢地走上来要一碗沱茶,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喝了许久。” |
|
【简介】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
“沱茶”形状似碗,成茶历史距今已有 300年,据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滇略》上已有此茶之记载。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普洱茶出云南省普洱府,成团,有大、中、小三等;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又云:“普洱茶如膏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沱茶原状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云南省下关(今大理布)茂恒,永昌祥等号相断生产后,又有谷在与关庄之分。近40年来,云南沱茶集中于下关制造。
云南沱茶,以一、二级滇青原料,蒸压成研究会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外观显毫,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裼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
沱茶除云南生产外,四川重庆有生产,依所用原料的优次分高产田“特级重庆沱茶”、“重庆沱茶”和“山城深茶”三种四川沱茶的重量分50克、100克、和50克三种规格。
【历史】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1368—1644)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沱茶名称的由来,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种类】
沱茶的种类有二,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称为“云南沱茶”,以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普洱沱茶”或“产洱沱茶”。
【分类】
云南沱茶之原料,采自滇青,依生产季节和茶叶老嫩不同,分为春夏秋茶。春茶又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称为“二水”,秋茶称为“毂花”,品质以春尖最好,毂花次之,“二水”最差。产制分为炒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然后在蒸甑中蒸透,装入碗状模型中,用手加压,促使紧结成型。成型后之沱茶,规格是:外径 8厘米,高4.5厘米。定型后进行烘焙,烘焙必须中温长烘,目的促使干燥而有沤堆质变作用,使部分“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从而增加甜味,减轻苦涩。
【功效】
1、常饮沱茶,对年龄 40-50岁的人,有明显减肥体重效果。
2、70%以上病例证明,沱茶显著地降低了人体三酸甘油酯的含量,有一些在一个月中,日喝三盏沱茶的人,他们的血脂含量下降了22%。
3、有一半病例,体内胆固醇含量有所下降。对人体降低血尿酸的含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
|
沱茶
tuocha
沱茶(tuoeha)碗形燕压绿茶之一。由i
团茶演变而来。创制于1902年前后。原产于云南‘
谷县,又称“谷茶”。云南省下关(今大理市)茂恒、
昌样等茶号相继生产后,又有谷庄与关庄之分。“
沱茶多采用景谷县附近地区生产的滇青揉压;关j
茶采用滇西劫库茶(双江)、凤山茶(风庆)、大山部
双版纳、思茅)等地滇青在下关设厂拼配、精工拐
其品质胜于谷庄,因而在市场上逐步取代了谷庄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沱茶集中于下关制难
辘缘永滋陇洒抓燕o50
年代四川省重庆也开始压制沱茶。
沱茶有250克和100克两种规格,外形呈内凹的圆
沱 茶
碗形。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及北京,天津、
上海等大城市。
云南沱茶采用滇青一至四级高档毛茶压造。先按
地区、季节进行品质调剂拼配,然后经筛分、风选,拣
剔.按筛号分出里茶和盖茶。以里茶75%、盖茶25%
的比例.折算水分后分别称重倒入圆底有孔的蒸茶甑
内,移置在蒸汽嘴上,蒸茶5秒钟左右,约增加水分
3%。蒸好的茶坯,再倒入三角形布袋,用手在揉板上
旋转,使盖茶均匀包裹于里茶的外表,扎紧袋口,放入
碗形凹模中压造成型,成型后置凉茶架上凉半小时左
右,退袋进行干燥。
(沈柏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