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江苏 >宿迁 > 沭阳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Shuyang County
?2-???3???
  邮编:223600 代码:321322 区号:0527
  拼音:Shù Yáng Xiàn,Shuyang Xian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沭河南岸。总面积2297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175.88万人。
  
    全县辖26个镇、8个乡:沭城镇、陇集镇、胡集镇、钱集镇、塘沟镇、马厂镇、沂涛镇、庙头镇、韩山镇、华冲镇、桑墟镇、悦来镇、刘集镇、李恒镇、扎下镇、颜集镇、潼阳镇、龙庙镇、高墟镇、耿圩镇、汤涧镇、新河镇、贤官镇、吴集镇、湖东镇、青伊湖镇、北丁集乡、周集乡、东小店乡、张圩乡、茆圩乡、西圩乡、万匹乡、官墩乡;青伊湖农场。县人民政府驻沭城镇。
  
    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以县治在沭水之阳,故名。
沭阳概况
沭陽縣 沭阳概况
  沭阳,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沭阳县总面积2297平方千米。古有厚镇、渠头、刘庄口等镇,惜毁于兵火。明清增至36个镇。民国期间,裁镇设9市1乡,后改为10区162乡镇,大小集镇星罗棋布。新中国成立后,区乡屡有更动,至20世纪80年代相对稳定,计35个乡镇(场),另有10多个集市。现辖29个镇、5个乡,1个农场,472个行政村(居)委会,180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邮编:223600,代码:321322,区号:0527,拼音:ShuyangXian。
  沭阳县辖沭城镇;十字街道;七雄街道;章集街道;扎下镇;马厂镇;汤涧镇;李恒镇;沂涛镇;塘沟镇;胡集镇;钱集镇;东小店乡;周集乡;张圩乡;陇集镇;悦来镇;耿圩镇;北丁集乡;刘集镇;华冲镇;桑墟镇;青伊湖镇;龙庙镇;万匹乡;青伊湖农场;韩山镇;吴集镇;西圩乡;高墟镇;湖东镇;官墩乡;庙头镇;潼阳镇;新河镇;颜集镇;贤官镇;茆圩乡
自然地理
  沭阳地处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花海县域介于北纬33°53′至34°25′,东经118°30′至119°10′之间,东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东与连云港接壤,南与淮安市毗邻,西倚宿迁,北接徐州,是徐、连、淮、宿四市结合部。全县地形呈不规则方形,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面高程在7-4.5米。县内最高峰韩山海拔70米,除潼阳、茆圩、刘集、悦来等乡镇有些岗岭外,土地平衍,河网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条河流纵横境内。
  沭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最高气温14.3℃,最低13.3℃。历年最高气温一般在35℃~38℃之间,最低气温在-4℃~-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363.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年平均降水量937.6毫米。
自然资源
  沭阳资源十分丰富。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和科技先进县。年产粮食100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
  沭阳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33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县内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颜集镇2001年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2006年新河镇周圈村入选“全国十大魅力乡村”
  沭阳是传统的林业大县,全县杨树成片林达61.56万亩,林地总面积达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4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5%。
  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
  沭阳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非金属矿9种,能源矿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矿以及黄砂、陶土等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基础设施
  1997年前,沭阳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现代化设施齐全】公路密度在全省最小,等级公路在全省最低,公路质量在全省最差,全县黑色路面仅56公里,人均占有量仅占当时全省平均水平的1/8,72%的行政村未通砂石路,22%的家庭没有通上电,54%的村没有通上电话,80%的村没有自来水。近年来,沭阳举全县之力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有效地缓解了“瓶颈”制约。目前,全县已经初步实现了市县公路等级化、县乡公路灰黑化、乡村道路砂石化、全县公路网络化,公路密度和等级在苏北各县(市)中位居前列。电力、通信、供水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早在1999年就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村通电话,农村改水实际受益人口近140万人。
  沭阳交通发达。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245、324、326省道在县城交汇。东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40分钟,西到徐州观音机场1个小时。沭阳县水路畅通,新沂河横贯东西,淮沭新河纵穿南北。江苏省20大内河港口之一的沭阳港,年吞吐量在300万吨以上,过淮沭河与长江联接,经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达连云港港口。
改革创新
  沭阳因改革创新而扬名全国,同时也因改革创新而受益无穷。近年来,沭阳以敢为天下先的非凡气魄,以“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为原则,逐步把改革创新推进到所有可触及的领域。“十五”期间,全县上报省市参评或参展制度创新成果197项,占全市三分之二。创新干部管理制度,首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先河,率先实行干部任前公示、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等一系列干部任用和监督制度,分别被中组部和国家审计署在全国予以推广。【改革硬汉——仇和】创新行政运行机制,先后成立招投标管理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六大中心”和多个重点工作指挥部,新组建蔬菜、花卉、食用菌、畜禽等4大产业发展办公室,对县乡领导干部实行不交叉分工,优化了行政资源,提高了办事效率。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一线工作、工作会办、立即就办、无借口工作、首问负责、服务承诺、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落实制度。坚持抓发展机遇就是解决好一个个问题、做好一件件实事、办好一个个项目,对目标任务进行定量分解,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建立健全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抓主要对象、主要领导抓的“七抓”维稳工作机制,实现了由“救火式”、“被动式”化解社会矛盾向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超前化处理问题转变。成立县“诚信服务监督局”,实行与公安110、经济110、新闻110、安全110联动运行,在重点窗口单位安装服务质量评价器。实行项目帮办制,组织专人或专门班子为重点项目帮办建设、帮办生产、帮办招工、帮办生活。改革让沭阳春潮涌动,生机勃发;创新让沭阳活力迸发,魅力四射。近年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万余人前来考察沭阳改革工作,借鉴沭阳创新的做法。
城市建设
  沭阳旧时多临河建街,沿街辟巷。明正德七年(1512)始筑土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改建砖城。乡村集镇多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渐趋规模,定期集散。城乡屋宇简陋,道路晴尘雨泞。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造旧城区。【美丽的东部新城区】1956年城区南扩,1981年向东西拓展。至1987年城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共建街道20条,人均居住面积为5.91平方米。近年来,沭阳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东扩南延”战略,迅速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昂起县城这个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目前,沭阳城区已经形成了新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三区一体”总体格局,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51平方公里,人口39万,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主干道形成“六横八纵两环”格局,南京东路、广州路、上海路等23条路段实施无杆化改造;绿化覆盖率迅速达43%,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致力建“不拆迁的房子”,目前正在实施具有较高品位的70多栋12层以上楼房已有30多栋顺利建成,其它38栋正在加快实施;宿迁市第一高楼----沭阳财富中心广场即将建设。该楼44层,总高166米,集酒店、办公、会展、公寓、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楼盘。该楼外观设计新颖、壮观,建成后将给沭阳的城市品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已于2007年12月28日隆重奠基! 该楼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沭阳城市形象,成为沭阳新的地标。加之与其相连的沭河公园26层的高层住宅群,隔路相望的32层万顺酒店,22层与19层的中国。沭阳海宁皮革城组成沭阳新的CBD!城区一大批商贸龙头相继涌现,肯德基在苏北县级城市的第一家连锁店落户沭阳,正在加快建设的大型商贸物流设施总投入4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县城人气进一步提升,商气进一步汇聚。今天的沭阳,街道宽敞,楼房鳞次栉比,绿地成片,繁花似锦,环境优美,管理有序,人气旺盛,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目标,中等城市框架日益凸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经济建设
  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县情出发,坚持求实务实落实,奋力创业创新创优,大力实施以项目推进为发展主体,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发展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狠抓产业大转移、房地产大开发两大机遇,全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快速稳健势头。经济运行在提速增效上再创新佳绩,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3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02年翻一翻,年均递增15.6%;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2008上半年财政收入突破12亿元,达到12.009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7%和55.6%。财政收入在苏北24个县(市)中仅次于铜山和东台,首次跻身前三名。预计该县今年全年可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工业经济在集中集聚集跃上登上新台阶,经济开发区正式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39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10家,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建成投产项目249个,从业人员4.08万,一座以轻纺服装、电子、能源、机械、金属加工等重点项目支撑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基地”雏形已经呈现。招商引资在大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247个,协议投资127.51亿元,其中超亿元工业项目32个,上海(沭阳)轻纺工业园总投资达12亿元,宝娜斯针织单体投资10亿元。民营经济在培植骨干企业上赢得新进展,新增个体工商户9080户、私营企业800家,民营企业发展呈现规模变大、体格增强势头,业事集团、鼎盛纺织等“创业明星”的示范效应不断放大。
  沭阳县拥有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40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坚持“差别竞争,特色取胜”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实行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放大特色亮点,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经济板块。一是林业板块。全县现有成片林面积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6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达2286家,固定资产投入在千万元以上的12家,从业人员8.4万人,产品涵盖多层板、刨花板、细木工板、贴面板、强化地板及木制工艺品等,中高密度板加工量居全省首位。二是花木板块。现有花木种植面积33万亩,全县共有花木从业人员达14万人,经纪人1.3万人,拥有国家二、三级园林绿化施工资质企业有50家,公司资产在百万元以上花木企业有32家。沭阳的花木产品覆盖全国各省,年销售额近22亿元。三是食用菌板块。围绕林地、庄台和田间隙地大搞食用菌生产,积极发展具有出口创汇潜力的香菇、茶树菇等优、特食用菌生产,全县食用菌生产面积达1亿平方尺,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四是水禽板块。淮沭新河、新沂河两河沿线13个乡镇共养殖生态鹅179.99万只,出栏92.36万只,鹅、鸭饲养量超过322.19万只,生猪饲养量达93万头,商品猪出栏58万头。五是瓜菜板块。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应时蔬菜、出口创汇蔬菜、无公害蔬菜,建成10个特色瓜菜生产基地,复种面积达60万亩,总产量160万吨,年产值10亿元。
  沭阳县工业在明清时期,境内以传统的手工作坊为主,其中“惟酿酒造油称大宗”。民国期间,沭阳工业生产能力低下。1949年,仅有一家全民企业,年产值16万元。50年代,县级工业逐渐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沭阳工业得以快速稳健发展。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坚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第一方略,深入实施“工业突破”战略,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真正做到围绕工业、大干工业、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目前,沭阳的工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已形成以木材加工、轻纺服装、化工医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以及建材、酿酒、锅炉制造等为龙头的工业生产体系。骨干项目支撑效应日益显现,木制品加工业主导地位越发明显,从业人员9万多,中高密度板年加工能力60万立方米,居全省首位;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类项目向集群态势演变,从业人员超过5万,现代轻纺工业城雏形已经呈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第三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不断强化城乡市场载体建设,拉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和社会福利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专业化市场128个,商业网点1万余个,农村乡镇全部形成“一镇两市”、“一镇多市”格局。推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全县因特网用户已达2万户。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亿元,增长15.4%。新增私家轿车1886辆,增长38%;新增移动电话5.95万部,增长66.7%;新增电信宽带网用户2538户,增长3.7%。金融机构新增各类存款13.58亿元,增长39%;新增各类贷款9.94亿元,超过前两年的总和;发放担保贷款3.43亿元,同比增加1.58亿元;消化不良贷款2.21亿元,比上年下降8.86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沭阳县 社会事业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沭阳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教育机构96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和省级重点中学各1所。新建民办教育机构326个,固定资产投入1.4亿元,涌现了一批教学设施先进的民办学校。城乡医院、卫生室配置合理,城区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设备先进,技术雄厚。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民营化改制,兴办私立医院10多家,诞生了沭阳眼科医院、仁慈医院、五官科医院、心血管医院、平安医院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办医疗机构。殡仪产业得到新的发展,拥有民间投资的天府园墓地和苏北唯一的星级殡仪馆万福殡仪馆。地方色彩鲜明的淮海戏、僮戏、淮海鼓锣、琴书、花船、快板等文艺形式迅速发展,文学、戏剧、音乐、曲艺、绘画、书法、摄影、雕刻以及广播、电视等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逐步形成。
沭阳历史
  沭阳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有鲁成公九年(前582年)建的郯子国,在今日沭城西北20公里处,仍可寻到留下的一片废墟。前汉时东海郡的厚邱、建陵、阴平、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古城,皆在境内。后汉,建陵县并入厚邱县。至晋,阴平县也并入厚邱县。宋元嘉十二年,废厚邱县为襄贲县,直到北周建清六年?56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县名沿用至今。
  沭阳县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邱、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其中有的经过装饰点缀,益发异采,有的被列入国家保护文物。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常使沭阳人引为自豪。沭阳古为纷争之地,近为革命老区之一。北宋时宋江义军活动于海、沭一带,南宋时韩世忠在此抗金。清顺治年间,以榆园山为首的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清庭统治。民主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李一氓等同志,皆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在沭阳大地上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文化名人(如著名作家白夜、摄影大师吴印咸、“活红娘”宋长荣等)。
沭阳名人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初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沈括】宋皇祐六年(1054),沈括荫任沭阳主薄,继任东海、宁国(今安徽宣城)、宛丘(今河南淮阳)等地县令。嘉祐八年(1063),沈括中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出使辽国。晚年居润州(今镇江市)梦溪园,博学多闻,天文、地理、典制、音乐、医药,无所不通,所撰《梦溪笔谈》,内容丰富,考辨精审,为后世保存了许多可贵历史和自然科学资料。沈括在沭期间,目睹沭河长期失修,埋塞成灾,民生维艰,为此深感痛心疾首。后上司调走县令,命其代理县政。沈括毅然废除扰民禁令,组织县民疏浚沭河,修“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沈括勤政爱民,深得人心,昔入县志,今塑巨像于城内大街,永志不忘。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又号存斋,晚年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幼有异才,年12进县学,赋《铜鼓》诗立就。23岁中举,27岁折桂,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阳知县。时沭阳水、旱、蝗、瘟疫四害横行,袁枚下车伊始,目不忍睹沭地悲惨境况,【袁枚】愤怒斥责暴政害民罪行:“苛政猛于虎,蠹吏虐于蝗!”遂毅然开仓济民,减免赋税,以纾民困。乾隆八年为消除水患,组织县民修筑北六塘河子堰,疏浚前山河(即前沭河)并加筑子堰。袁枚为政严明,理案敏捷,使奸吏悚息,豪民敛迹。袁枚重视教育,使沭阳文风为之一变。他独具慧眼,举荐邑人吕又祥,并亲自指点文书。后辞官居江宁,仍不忘置吕于身边。由于袁枚推荐,又祥跻身仕途,治水,名震一时。袁枚在沭任上,于衙前手植紫藤一株,绕槐而上。关于他在县衙院内栽植紫藤,有一段传说:一次,袁枚处理完公务,与随员到沭阳西乡的新挑河畔游玩。这里有翰林院编修胡简敬家的祖传花园和松林。花园内花草繁多,袁枚亲临胡家拜谒赏花,对植花插木也产生了兴趣,便亲自将紫藤与槐苗带回,栽在县衙院内,经过精心培护,逐渐长大,他看着很高兴,也留下诗句:
  谁言作令少公余,
  沭地真堪奉板舆。
  四季种花官荷锸,
  六房如水吏钞书。
  而今紫藤苍劲古拙,枝繁叶茂,邑人呼为袁公藤。袁枚卒于嘉庆二年(1797),终年81岁。著作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随园食单》等。
  虞姬
  虞姬(?~前202),秦末汉初人,项羽爱姬,相传出生于沭阳颜集乡虞溪村,性刚烈,善歌舞,习武艺,随夫征战四方。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见大势已去,末路的悲哀油然而生。于是,夜饮帐中,借酒浇愁,【虞姬像】赋《垓下歌》,反复咏唱,以歌当哭,泪流满面。苍凉悲壮的歌声,缱绻悱恻的情思,如利刃搅得虞姬肝肠寸断,她遂拔剑起舞,矫若游龙,剑声呼啸,寒光闪烁,且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收剑自刎,以断项羽眷恋之情,激霸王英豪之气,期与汉王再决雌雄。项羽悲愤泣别爱姬,率部出营,杀出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至乌江口自刎而亡。时人为虞姬壮举所感,将其葬于安徽灵壁,立碑题款,以慰忠魂。故里乡亲缅怀英烈,历久弥笃,以虞姬名沟,寄托哀思,并于明崇祯末年立庙塑像,佩剑倚马,昂首远望,英气逼人,恍若欲再驰骋疆场。惜此庙已毁于侵华日军炮火,而虞姬沟今日犹存,却流不尽故乡人的思念。
  白夜
  白夜(1919一1988),原名费启,笔名白夜,沭阳马厂镇秦马棚小费庄人。白夜幼年受到家庭良好教育,聪明好学。民国21年(1932),进清江浦私立淮北中学读书,常在淮阴师范学校吴觉主编的《大华日报》上发表白话诗,并广泛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成仿吾、郁达夫等名家作品。民国29年,在东灌沭边区从事教育工作。次年,任灌云县抗日民主青年救国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斗争。风行一时的《十里好风光》,即为此期间作品。民国3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淮海报》社做记者。一次,到盐河东王马庄采访,庄上瞎者颇多,得知眼珠皆为汉奸周法乾所挖,白夜义愤填膺,奋笔疾书《一盆眼睛珠》,鞭鞑汉奸恶行。民国35年,蒋介石发动内战,《淮海报》社北撤山东。次年1月,与《淮海报》社部分同行自山东郯城返回涟水,在敌后继续出版报纸。民国38年春,调《苏北日报》任副总编。渡江战役开始,报社组织记者组随军采访,白夜任组长。4月21日晚,从靖江上船,直驶对岸江阴。硝烟未散,即倚马为文,连续发表《江上人》等5篇通讯,讴歌战士和船工们的英勇事迹。1952年,调到《人民日报》社任编辑,在邓拓指点下,开始写评论。1957年春,根据毛泽东主席在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撰写《教育者必须受教育》社论,邓拓对此十分满意,送中央领导审查。毛泽东主席审阅后称赞“白夜能写”。“文化大革命”中,白夜横遭打击,被迫搁笔。1978年到1988年,白夜重操旧业,先后访问了60余名中外名流,写了不少熠熠生辉的访问记。其中《韩素英的二十一次访问》,获优秀作品奖;《丁玲的微笑》,获《芙蓉》文学奖。丁玲为此致函白夜,赞其“是一个非常会写文章的作家”。1982年,白夜离休,潜心著书,佳作迭出。与妻子沈颖合写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杨家将全传》,历时4年,增删12次于1986年5月杀青。长篇小说《乱世纪》,以10年动乱为背景,写一个记者亲身所历,充满幽默与讽刺。惜未及修改定稿,便于1988年4月17日与世长辞,终年69岁。其著作有《十里风光》、《黑牡丹》、《黄花集》、《剪影》、《背影》、《掠影》、《四季青》、《革命热情和求实精神》、《杨家将全传》、《乱世纪》《天桥》等。
  吴印咸
  吴印咸,沭城镇人,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全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年代登临云台山拍摄风光艺术照片30余幅,刊于其父吴铁秋的《苍梧片影》一书中。30年代在县城举办影展,开沭阳影展之先河。之后,拍摄了《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4部影片,并首次在上海青年会展出摄影作品56幅。抗日战争时期,吴印咸在延安拍摄了《南泥湾》、《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延安与八路军》、党的七大会议等新闻纪录片,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白求恩拍下珍贵镜头,成为中国革命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50、60年代,吴印咸的摄影代表作有《未来》、《向人民致敬》、《瓯江帆影》、《玉屏夜色》、《刘三姐》、《红旗谱》等。1971年,吴印咸为国务院文化组成员,后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拍摄了《山乡果农》、《老红军邹文楷》、《牧民的怀念》、《北海雪柳》、《作家茅盾》等作品。80年代初,吴印咸摄影作品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日本、法国和香港的多家报刊选用,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法国阿兰艺术城、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地均举办过吴印咸影展。吴印咸曾先后获得新加坡影艺研究会授予的“荣誉高级会土”衔,美国纽约国际摄影艺术中心授予的“摄影功勋”证书,以及世界摄影理事会授予的名誉会员称号。吴印咸又是摄影理论家,著作颇丰,先后出版了《摄影风光》、《摄影构图》、《吴印咸摄影集》、《人像摄影》、《摄影构图一百二十例》、《动静物摄影》、《彩色摄影》和《摄影回忆录》等17部作品。
  宋长荣
  宋长荣,沭城镇人。1950年下半年进“长”字科学艺。是年淮阴地区戏剧会演,他荣获青年演员一等奖。1957年6月,在南京演出《玉堂春》、《勘玉驯》等剧目,连演3个月而不衰,被誉为戏剧“明珠”。次年,赴上海演出,受到京剧名家周信芳等人称赞。1960年,进淮阴地区京剧团,并被选为江苏省剧协理事。次年初,荀慧生欣然收宋长荣为关门弟子。从此宋长荣专攻荀派戏,《红娘》是他的代表剧目。“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被逼离开舞台。1978年初,重返舞台,先后到南京、常州、苏州、上海等地演出,载誉江南。1980年10月,在北京连演《红娘》40场,观众叹为观止,《人民日报》等首都报纸作了报道和评论。是年,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将宋长荣所演《红娘》拍成舞台纪录片,在全国上映。文化部奖给剧团1万元奖金,彭真、彭冲、姚依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宋长荣等。1984年11月,宋长荣赴香港,共演8场,场场爆满。香港16家报纸发表文章115篇,剧照80余幅,盛赞其演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台湾京剧爱好者专程来香港,以目睹宋长荣演戏为人生一大乐事。1984年国庆35周年前夕,宋长荣当选为江苏十佳人物。
  吴海燕
  吴海燕,沭阳颜集人,1954年生于上海。吴海燕本是京剧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马花旦,她从事电影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被时人称为“上影一枝花”。代表作品:《海霞》(1974)、《绿海天涯>(1978)、《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白莲花》(1979)、《检查官》(1981)、《水镇情丝》、《还乡》、《特区姑娘》、《你好,太平洋》、《同龄女友》、《伴飞》、《加州来客》。
沭阳名胜
  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花木基地
  颜集镇位于沭阳县偏西方向,距县城20多公里,是宿豫、新沂、沭阳三县交界处。这里因盛产花木,闻名全国。全镇共有4.3万亩耕地,花木面积竟达4万亩;在14个行政村中,村村种花育苗,专业村占12个,共有8000多个种花大户,花卉品种共2000余种,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1999年堰下村被国家农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2000年5月,颜集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花木之乡”。
  颜集一带生产花木,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这里就出过一些技艺精湛的花木名师和艳异奇特的名花名木。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花木生产,仿若雨后花蕾,迅猛绽放,飞向全国各地。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些先富的花农,乘坐飞机到各地推销花木。
  颜集镇为什么在历史上盛产花木呢?据研究,同这里古老的文化历史有关。据《东南文化》载:颜集境内古遗址甚多,如大墩子为新石器时代、春秋时代遗址;张寒墩为商、周时代遗址。还有点将台、虞姬庙、霸王桥、项宅墩、段墩等,均为汉代至宋代遗址。对于这里盛产花木,有一种更直接的见解认为:由于颜集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姬虞姬的故乡,人们世代悼念爱戴这位壮烈英杰美人的高洁灵魂,逐渐养成了爱美的品性,以致通过栽花植木,表达了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说来也奇怪,这儿许多关于虞姬的遗迹,都与花木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生产花木最繁盛的地方。例如虞姬沟:此河发源于江苏新沂市荻邱山(踢球山),从时集乡东南部,流经沭阳县颜集境内,接蔷薇河人海,全长100多公里。据《沭阳乡土地理》记载:“虞溪村为虞姬故乡。”虞姬沟正因虞姬故乡而得名。附近有虞姬庙、霸王桥。现在,虞姬沟宽40米,两岸农户的花圃里鲜花繁盛,到处生机盎然。堰下村的花卉盆景园有3000米长的白色花格围墙,墙内是钢筋制成的40多个各具特色的盆景园。各种花卉盆景千姿百态,争芳斗妍。离虞姬沟不远的冠芹村有一座“花木新品种示范园”,它是颜集镇人民政府投资50万元建起来的,占地100余亩,花卉新品种共有200多个,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给虞姬沟畔的绿野上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提高花木档次,不断更新品种,他们聘请南京钟山植物园教授为常年指导,专门研究开发新品种,每年引进新品种50多个。现在的品种有五角枫、重阳木、黑松、黄菖莆、罗木石楠、美人梅、小叶石楠等。这些品种除供本地花农种植外,每年有大批外地客商和游人沓至观赏与购买。
  根据历史遗文乃至古迹和传说考查,由于两千多年来虞美人享负盛名,虞姬故乡成为文人雅士凭吊和颂扬的胜地,这里形成了浓烈的文化氛围,这也是颜集镇一带盛产花木、美化生活乃至使花木成为商品的重要原因。这里古有虞姬庙,以及许多文人重视虞姬的历史事实,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沭阳县志》载:“虞姬庙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明崇祯十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邑人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兵困垓下,自知大势已去,虞姬自刎后,家乡人为纪念她,建造虞姬庙。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往瞻仰凭吊。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沭阳任知县期间,曾瞻仰过虞姬庙,离开沭阳后,到古稀之年,从南京又一次来沭,专程赶来凭吊虞姬庙,并作《题虞姬庙》诗:
  为欠虞姬一首诗,
  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
  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
  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
  好访君王月下骑。
  民国年间,虞姬庙被颜集小学借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现存遗址。虞姬庙虽然不在了,但群众按照习惯,在庙址周围的土地上栽培了大量花卉苗木,形成了特有的景观。
  花堰村是全国最大的金叶女贞生产基地,栽种面积2000多亩,每年有大批量的女贞苗运送到祖国各地,装点城市环境。踏上花堰村的大地,满湖遍野是鲜嫩的女贞,金黄色的叶片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勃勃生机。每当初夏时节,一朵朵白色小花排成了圆锥花序,远远望去,如同遍野繁星,又似银色的海洋,既壮观又素雅,恰如进入幽香的世界。
  荡埃村是月季花生产基地,面积1000余亩,数百个品种,除严冬季节外,田野里繁花似锦。每到春夏季节,一遍遍、一朵朵各种颜色的月季花灼灼耀眼,配以鲜艳的五色牡丹,使整个田野更显得婀娜多姿,艳丽宜人。这里的村前村后,蜂飞蝶舞,香气袭人,花商和游人络绎不绝。
  霸王桥,在今颜集镇人民政府西首,虞姬庙南侧,是当年留存的古桥,土红色长石垒砌。在这座桥上,留传着许多关于项羽和虞姬的传说,清代诗人吴少槎曾来霸王桥观赏并咏诗道:
  楚歌四百起中霄,
  盖世重瞳惨不骄。
  毕竟英风流不断,
  虞姬沟畔霸王桥。
  如今,虽然古老的霸王桥仅存遗址,然而周围大地上的花卉苗木却把它拥簇在艳丽的锦团之中。诸如霸王桥东线的沙湾村是千亩北京桧基地。成片的北京桧葱茏茏、翠森森,犹如绿色围墙,独具风格。另外,有一个壮观而秀美的芦荟园,占地20亩,有大小芦荟50万株,其中有美国芦荟库拉富等众多名贵品种。芦荟园是中国芦荟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李印棠经营的,他曾经到全国许多地方考察选址,最后选定环境优美、条件最佳的中国花木之乡颜集作芦荟培育基地。芦荟不仅有美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们把它称为“家庭良药”,有治疗泻下、上火、小儿疳积、热结便秘等功能。同时,芦荟汁可搽脸,有美容功能,是天然化妆品和研制高级化妆品、洗发液的原料。这里的芦荟畅销祖国各地,游客也纷纷前往观赏。
  在颜集大街上,一尊虞姬塑像成为这里的标志形象。以塑像为中心,南有点将台,北有胭脂塘,另外还有项家宅、紫竹林等古遗址。如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发新的生机,昔日的虞美人花引来了成于上万品种的各类花木,形成了花的天地。近年来,颜集镇人民政府先后投资15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联合兴建了全国首家乡镇级花木组织培养实验室,利用生物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花木实地组织培养,可根据需要繁育珍稀木本花卉幼苗,计划培养110万株。目前,已繁育高档珍稀花卉成品在50万株以上,如高档兰花、德国燕尾、日本柳杉、俄罗斯石竹等。组培室里常年无四季之分,苗青翠,花鲜艳,馨香四溢。在颜集四万亩花木丛中,大地中部竖起了高大的标志牌--“虞姬故里四万亩花木基地”形象牌,它与镇政府东侧的“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标志牌遥相呼应,更显花乡的风采。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上任第七天便来到虞姬故里观察花木生产情况,他高兴地说:“苏北一个乡镇能有这么大的气魄,真了不起!”
  这里,每年有数十批中外考察团来考察、观光、订购,2000年5月,德国作家福尔诺先生等人慕名特地前来考察,拍下了大量的照片和记下了文字资料,用以研究虞姬故里的古迹与现代文明。颜集镇人民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合办全省第一所花木学院--虞姬花木学院。同时,还组建了“江苏虞姬花木集团”,注册的“虞姬牌”花卉商标有150多个品种,并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兴建花卉盆景专业批发市场,把花卉的产、供、销联为一体,把虞姬故里的花卉销往祖国各地。
  沭阳虞姬生态园虞姬生态园鸟瞰图
  项目占地21万平方米(312亩),位于迎宾大道南侧,与政府行政中心连成一个整体。项目建设内容着重先解决虞姬生态园交通通畅和景区游客的停车、餐饮、娱乐、休闲、商贸服务于一体的配套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分为旅游服务区、假山风景区、大型广场功能区、休闲度假区。具体开发设想为:
  公园的设计是为沭阳的建造一个体现“虞姬故里、花乡沭阳”城市内涵的综合性公园。
  在设计上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置上要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州、屿、堤、河、山、谷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应用,使苗木品种繁多,既有沭阳乡土树种,如杏树、椿树、榆树、槐树、茶树等;又有沭阳可以生长的南方树种,如香樟、榉树、深山含笑、山茶等品种;同时水生植物的运用也开辟了沭阳的水面无花的先河,设计了荷花、莲藕、昌蒲、水葱等水生花卉。
  相关配套设施:
  ①道路。
  景区内公路及土建30000平方米。
  ②园林小品及绿化。
  按中国园林建设的构思,追求的是一种建筑结合山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③水系建设。“听泉清心、抚松益寿”,触景生情而构成无限优美和谐、舒适恬静的生态园林环境。造园要素中,水是不可缺少的一面,古代诗人常将园中水系,比作经络,所谓“山得水则活,水得山则媚”,因此在主区构图中,必须利用人工解决塑造水源,以满足绿化及人居环境的需求和空气环境的调节作用。按照园林艺术手法,以动、静态的方式处理水景,在休闲度假区,文化长廊区,建池、设潭、筑溪,叠山理水,融以喷泉、瀑布点缀。
  城内公交101路直达:
  淮河头 - 华夏电脑学校 - 一汽公司 - 城市公交 - 交通医院 - 天安保险 - 五交化市场 - 三匹马 - 五星电器 - 人民医院 - 万得福 - 黄金家俱 - 苏宁电器 - 浙江商城 - 新车站 - 东方明都 - 虞姬生态园 - 神通大厦 - 高架桥(共19站)
  沭阳清真寺
  沭阳县,由于历史上在商贸流通方面与国家西部数省联系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回民落户定居。但在封建时代,回民不受重视,沭阳并无弘扬伊斯兰教教义和回民族风俗的公共场所。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张姓绅士,感于回民恪守清真教义的德行,主动献出家中部分房屋,并加以修整,成为清真寺,供伊斯兰教徒和回民礼拜、斋戒之用。该寺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书“清真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
  首任阿訇马振才,后,其子马文山继任。1950年,泗阳籍回民沙雨亭,从青海伊斯兰学校毕业,来沭主持清真寺,弘扬伊斯兰教义。1952年,沙雨亭调回原籍。1956年以后,该寺曾被机关、居委会借用,后被私人占为住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了清真寺。从1974年以来,县政府多次拨款,修复了寺内的大殿和附设房屋,1999年1月公布为沭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沭阳县成立了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现在,回民每逢斋戒日或婚丧嫁娶,大都在清真寺举行集会,或做礼拜,宣讲教义,或进行沐浴等民族风俗活动,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尊严受到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尊重。
  沭阳烈士陵园
  古老的前沭河畔,沭阳城东南郊,有一处松柏苍翠、花草茂盛、环境幽静的胜地,这就是沭阳烈士陵园。
  走近这处庄严的圣洁之地,一座坐北朝南的乳白色人字形大门,令人肃然起敬。大门上方的“沭阳烈士陵园”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门两旁各镶嵌一块楹联式黑色大理石,上面分别镌刻着书法家姜华手书的毛泽东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吟哦诗句,令人心潮澎湃,顿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饮水思源,为了褒扬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1958年,沭阳县人民政府行文在此修建烈士陵园。陵园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40亩。始建时,园中仅有烈士墓三座。后经1963年、1975年和1985年三次扩建,现在,陵园内有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史迹陈列馆等多组纪念性建筑。
  进入陵园大门,放眼望去,园内松柏森森,绿草如茵,空气中弥漫着松柏特有的清香之气。与陵园大门紧密相连的,是一个纪念广场,中间笔直的水泥甬道,通向庄严雄伟的方柱形人民英雄纪念碑。碑高18米,建于1975年。两层阶台式碑座呈正方形,碑冠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碑塔的造形,四面斜坡垂脊,古朴美观。碑身下部约两米高,用长方形花岗岩巨石砌成。四边各镶嵌8块葵花装饰雕,象征革命先烈赤胆忠心永向党的高贵品质;碑的正面,雕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阳文金色大字。碑的左面,用阴刻手法镌刻着“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20个金色大字;右面,用同样笔法镌刻着”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27个金色大字。背面文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年月日“等字样。纪念碑的四周生长着苍松翠
  沭阳烈士陵园自1972年对外开放以来,前来瞻仰、祭扫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每年清明节期间,来陵园瞻仰烈士遗像、祭扫烈士墓的党政机关、驻军、中小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各界人士约10万人次;一些单位的党、团组织,还特地到这里来为新党员、新团员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把烈士陵园当成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感先烈之功业,励后人之壮举。革命先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正在跨越时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沭阳花卉第一乡新河镇
  出沭阳县城西行10余公里,有一块面积48.6平方公里的彩色的土地--江苏沭阳新河镇,全镇3.4万亩耕地上遍植2500多种各类花木,1998年,江苏省农林厅命名该镇为”花木之乡“。
  走进花木之乡,犹如走进没有围墙的大花园,幽雅、超脱、清新怡人的环境,令人想起东晋陶潜的”桃花源“。然而,陶公的”桃花源“是世外渺茫的遐思,而新河镇现代的”桃花源“,却是现实的,是火热的大干世界的”名花名木之源“。
  走进”没有围墙的大花园“后,接着就是数不清的”有围墙“的景点,这些景点不需”另买门票“,无论是机关、学校、村民居委会,一个个都是万紫千红的”园中之园“。全镇1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有”花卉精品园“或花卉市场、花木公司等。在桐槐、周圈等几个主要”盆景园“和花卉市场中,可以看到陶潜想像不到的奇花、异草,许许多多形象化的花木盆景如恐龙、奔马、长颈鹿、骆驼、卧牛、雄狮、宝塔、山峦、乌云……真令诗人、画家目睹而叹为观止。
  据考,新河镇的农民专注于花的历史已有400余年。祖籍新河镇的明代抗葡英雄胡琏(1469-1542)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业余园艺爱好者。当年,他抗葡胜利、凯旋新河时,从海南一带买回许多名花种植于家中,平时除自己陶冶情操外,还手把手教会家乡的农民养花。目前,周圈花园中的9株约有300多年历史的刺柏、地柏,其”种源“就在南方,有人说是胡琏时代留下来的”二代种“。这9株古朴的松桩盆景,苍劲中不失柔曼,堪称”植物活化石“。据守园的老人讲:周圈原有11株300多年历史的松桩盆景,1960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在大伊山建烈士陵园,周圈大队代表沭阳人民的心意赠送了两株,除此以外,任何人出重金,周圈人都不会出售。唯有对烈土,他们二话不说,从此事可以看到新河人民对革命的赤热之心、对花木的珍爱之情。
  走进花木之乡,除看到三、五百年前松柏和一、二百年来从未断续的50多个花木传统品种外,还可以看到近20年间新引进的形形色色的国内外珍稀品种上千个,如巴西木、比利时杜鹃、日本五针松与仙人球、越南和朝鲜的月季花、柬埔寨玫瑰以及台湾的金塔竹等,一应俱有。南京植物园的专家说:新河镇堪称世界花木展览园。
  沭阳虞姬公园
  新中国建立前,如果从沭阳县城北面眺望沭阳,在相距15华里外,便可望见沭城西北部一座高高耸起的飞檐建筑,那是沭城的城隍庙。再走近些,又可望见城隍庙东侧另一座飞檐式建筑,那就是沭阳虞姬公园的”逍遥厅“,它是当时公园内的主要建筑物。如今,如果再从沭阳城的北面眺望虞姬公园,景象完全变了:整个公园处于四周高楼环抱之中,彩色的塔顶、琉璃瓦的建筑,从”绿色海洋“的”水面“伸向天空,在阳光下晶莹闪亮……
  “古老的虞姬公园,脱胎新生了!”这是沭阳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表明这个公园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历史。民国初年,“民气”略开,民众有建立公众娱乐场所的愿望。1929年,沭阳县长董圣翰主持议建公园。首先是地点的选择:沭阳城内偏北一块地方,北部低洼,生长芦苇、茭白之类;南部偏西处,有程氏、周氏、鲍氏、吕氏几家祠堂。此处土地空旷,又有几家祠堂和两座“节孝坊”等古式建筑可作点缀,被作为公园首选地址。
  解放后,在沭阳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虞姬公园陆续增加建设。栽植树木,整修荷塘,设置花房。特别是1986年,刘学东任中共沭阳县委书记、郑祥彩任县长期间,在开凿沭河航道的同时,调动几个乡的民工,开挖虞姬公园人工湖,并修筑湖堤,使公园面积扩大一倍以上。而且大量增加设施和增植树木、花草,使公园成为具有现代风貌的游乐场所。
  现在的虞姬公园,总面积达80市亩,可供数十艘微型船舶嬉游的人工湖,水面宽阔回旋。一座座雕琢寓趣的石栏桥,立在位置各需的水面上。两水相夹的“东西湖堤”,地势高耸,树木密集。湖堤由于位置特殊,堤上清风习习。伫立堤上,观水看景:湖面,荷香四溢,林中,鸟语清脆,使人有登临仙境之感。湖水南面,有花木繁多的花圃与花木走廊,花木不下千种,诸如牡丹、梅花、白兰、含笑、月中桂、紫荆、紫美人、紫玉兰等等。有晚上开放,第二天早上即闭合的夜来香,有晚上合叶,早上舒展的合欢花,还有那在无风时,只要一摸树干,树叶便会动弹的怕痒树紫薇。在常年花木丛中,价值最高的是一批“艺甲江淮”、历经沧桑的松桩盆景。其中有二十多株刺松,树龄最长的达二百年,均按“山林派”势法剪扎培育,有的悬枝挂膀,有的穿插勾挂,虬枝劲节,宛如生龙活蛇,更象一幅幅古画。
  虞姬公园在花木培育和提供观赏方面,最具权威的是季节花卉菊花。这里的菊花经过多年改造与引进,品种多达500种以上。金秋九月的菊展,既吸引本地观众,也吸引外地游客。布满全公园的菊花,颜色多样,形状各异,千奇百怪。有片状的、管状的、半管半放的、细丝状的、羽毛状的;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半俯半仰,有的垂丝至根部,其怪异艳态,超出人的想像。还有一些品种,是全国少见的,如十丈珠帘、绿牡丹、玄玉、天下无敌、鹤舞云霄、周鼎商彝、灯下五娘等。有一种菊花具有特种香味,嗅之如梨香,故名梨香菊,更是不可多得的妙品。
  虞姬公园内,最早而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为“逍遥厅”。此厅始建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革命知识界,在宣传打土豪的同时,破除迷信,拆毁庙宇,在新建的公园内建一“逍遥厅”,以示新的文化内涵。“逍遥厅”为民族式建筑,画栋雕梁,斗拱飞檐。门前横匾上“逍遥厅”题字,原系邑人司志奇所书,为颜体书法,遒劲古朴,可惜毁于“文革”;2001年由薛伯愚重新题写,柳体书法,大雅庄重。厅南的草坪上,竖立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苓生烈士半身塑像。游人至此,不禁产生庄严肃穆之感。进入“逍遥厅”,则是幽静与雅趣并存。特别是夏季,厅内开设茶社,设置休憩座位,供游人品茗把盏,观景谈天。厅后荷香四溢,池中游鱼可数。秋后游人渐稀,但依老例,喜养蟋蟀者,常在厅中设盆斗趣,亦吸引一些观众。
投资沭阳
  投资环境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宿迁市,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26个镇、8个乡、1个农场,177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陆域面积最大的县份。
  沭阳区位独特。沭阳位于苏、鲁、皖三省和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大小三角中心,处在徐连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运河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徐、连、淮、宿四市结合部。县城距南京只有260公里,距宿迁只有55公里,距临沂只有140公里,沭阳交通发达,新长铁路、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和324、326、245省道穿境而过。京沪高速公路向北6小时可直达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向南4小时可直达全国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上海。
  沭阳资源丰富。沭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年产粮食100万吨,蔬菜100万吨、瓜类15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全县活立木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沭阳花木生产名扬天下,到2005年底,全县花木总面积达33万亩,花卉苗木及盆景3000余种,产品远销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各地,项羽随征夫人虞姬的故里——颜集镇被中国花卉协会评为全国首批“中国花木之乡”。沭阳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石英矿年开采量5000吨左右,黄砂储量6000万立方米,蓝晶石储量约70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年可开采9万吨左右。沭阳县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现有各类初、中、高级人才3万多人,70多万劳动力,富余劳力20万余人。
  沭阳环境宜人。连接周边县、市,县、乡、村路网配套完善。沭阳县电力充足,建有220千伏变电所一座,110千伏变电所7座,年供电量达6.5亿千瓦时;通讯发达,全县农、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累计达到36.4万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9.2万门,实现村村通电话;到2005年底,全县新建楼房面积419.6万平方米,城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城区楼房林立,河清柳绿,碧草依依,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教育设施良好,师资条件优越,拥有一流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对外敞开招收学生;全县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广播电视发展迅速,全县覆盖面达100%。
  沭阳市场繁荣。沭阳是苏鲁交界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京沪高速公路经济带江苏省的北大门,全县176万人口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消费市场,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多门类、多层次、多种经济形式和运行方式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全县共有服装、钢材、花卉、农贸、工业品等各类市场130多个,房地产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发展迅速,依托京沪高速公路占地1500亩的京沪直销市场已初具规模,由国际汽摩配城、浙江商城、花木大世界等组成的、计划总投资4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的“一心多点”大商贸、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
  沭阳政策优惠。创造性制定优惠政策,不墨守成规,不人为地设置框框,除国家和省、市明令禁止从事的行业和经营的商品外,均允许个体私营企业依法注册经营。
  县委、县政府郑重承诺,国家、省、市、县各级、历次制定的优惠政策,哪一级最优惠,就执行哪一级,政策的优惠程度决不低于周边地区,费用的收取标准决不高于周边地区。沭阳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实行企业检查准入制度,经济处罚申报制度、企业缴费登记制度等,建立县“经济110”,随时接受并监督查处企业的各类投诉,并向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颁布《沭阳县人民政府令》和《重点企业绿色通行卡》,实行挂牌保护,给予特殊待遇。
  开发区概况
  江苏沭阳经济开发区位于沭阳县城东部新区,紧临京沪调整公路和324省道,地理位置优越。
  自2001年启动建设以来,开发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扩大到24.5平方公里,供电、供水、电信、广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已敷设到位,基本实现“七通一平”。20万平方米智能标准化厂房、2×1.5万KW热电厂、日处理5万吨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
  开发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全过程服务体系,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浓烈氛围,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开发区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机电、新型材料等工业行业,其中超亿元项目58个,境内外11家上市公司在此落户,已建成投产项目近300个,吸纳从业人员5.8万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项目集中效应更加明显,园区经济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沭阳交通
  1997年前,沭阳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公路密度在全省最小,等级公路在全省最低,公路质量在全省最差,全县黑色路面仅56公里,人均 占有量仅占当时全省平均水平的1/8,72%的行政村未通砂石路,22%的家庭没有通上电,54%的村没有通上电话,80%的村没有自来水。近年来,沭阳举全县之力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有效地缓解了"瓶颈"制约。目前,全县已经初步实现了市县公路等级化、县乡公路灰黑化、乡村道路砂石化、全县公路网络化,公路密度和等级在苏北各县(市)中位居前列。电力、通信、供水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早在1999年就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村通电话,农村改水实际受益人口近140万人。
  沭阳交通发达。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245、324、326省道在县城交汇。东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40分钟,西到徐州观音机场1个小时。 沭阳县水路畅通,新沂河横贯东西,淮沭新河纵穿南北。我省20大内河港口之一的沭阳港,年吞吐量在300万吨以上,过淮沭河与长江联接,经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达连云港港口。
  沭阳县投资4000万元的公交总站开工建设
  沭阳县公交总站是县委、县政府和县交通局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公交总站规划总面积30亩,建于沭城杭州路与永康路交汇处,总投资近4000万元,一期投资1650万元,一期建筑面积8660平方米,集车站、办公区、修理厂、加油站与一体的综合性客运站。该项目由沭阳县汽车运输公司负责筹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前期准备,该站于10月18日正式开工奠基。
  沭阳县公交总站建成后,将结束该县有公交无总站的历史,对于促进和推动公交行业的发展;对于方便广大群众,服务民生;对于满足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对于规范运输市场管理,杜绝无序竞争;对于沭阳整体形象建设和提升沭阳现代化中等城市品位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沭阳方言
  沭阳方言属北方方言中江淮次方言, 是过渡方言区,但受北方话影响,故县内各地语言、语调有所差异,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如淮海戏、僮戏等,还有琴书、快板、鼓锣等曲艺品种。
  “尖嘴”在沭阳方言中意为“厉害、刻薄”,如,“这个人尖嘴毛唇的”,在这里充分表现出天气的干冷无情;“交”在沭阳方言中为“到”意,如“他交新年十八岁了”。“冻琉琉”指冬天雨雪天在屋檐下结挂成的冰柱,在本地还常用来指透明的物体,如称玻璃球为“琉琉球”。
  磕廊堂=就是坑的意思
  豆达一下=突然一下
  歇麻央=小蚂蚁
  掴运=移动
  更多方言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3006.htm
历史沿革
  ?年,沭阳县辖7个镇、31个乡:沭城镇、塘沟镇、庙头镇、马厂镇、华冲镇、韩山镇、陇集镇、高墟乡、钱集乡、龙庙乡、李恒乡、七雄乡、官墩乡、湖东乡、耿圩乡、南关乡、北丁集乡、东小店乡、胡集乡、悦来乡、青伊湖乡、章集乡、新河乡、万匹乡、阴平乡、十字乡、扎下乡、西圩乡、汤涧乡、颜集乡、沂涛乡、贤官乡、桑墟乡、张圩乡、茆圩乡、周集乡、刘集乡、吴集乡。
  
    2000年,沭阳县辖29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05303人,其中: 沭城镇 196939 陇集镇 25142 胡集镇 51585 钱集镇 33766 塘沟镇 42700 马厂镇 69295 沂涛镇 72045 庙头镇 47524 韩山镇 40326 华冲镇 48100 桑墟镇 50030 悦来镇 41881 刘集镇 36972 十字镇 59198 李恒镇 42197 扎下镇 54701 颜集镇 52510 潼阳镇 47647 龙庙镇 48873 高墟镇 37282 耿圩镇 34899 七雄镇 38606 汤涧镇 36773 章集镇 36619 新河镇 39467 贤官镇 48403 吴集镇 42704 湖东镇 39842 青伊湖镇 45995 北丁集乡 24851 周集乡 28593 东小店乡 32115 张圩乡 25690 茆圩乡 38804 西圩乡 29496 万匹乡 34450 官墩乡 29282
  
  2004年,全县辖29个镇、8个乡。总人口175.88万人。
    沭城镇  面积90.20平方千米,人口206932人。  陇集镇  面积46.88平方千米,人口 25590人。
    胡集镇  面积68.68平方千米,人口 51428人。  钱集镇  面积49.49平方千米,人口 31935人。
    塘沟镇  面积57.95平方千米,人口 41324人。  马厂镇  面积84.12平方千米,人口 64780人。
    沂涛镇  面积94.56平方千米,人口 73417人。  庙头镇  面积58.47平方千米,人口 41530人。
    韩山镇  面积65.57平方千米,人口 36990人。  华冲镇  面积54.55平方千米,人口 44147人。
    桑墟镇  面积53.19平方千米,人口 48882人。  悦来镇  面积88.03平方千米,人口 40519人。
    刘集镇  面积72.00平方千米,人口 38122人。  十字镇  面积89.20平方千米,人口 60150人。
    李恒镇  面积66.88平方千米,人口 38675人。  扎下镇  面积55.34平方千米,人口 53982人。
    颜集镇  面积69.21平方千米,人口 53842人。  潼阳镇  面积99.68平方千米,人口 47532人。
    龙庙镇  面积48.60平方千米,人口 49786人。  高墟镇  面积61.15平方千米,人口 34019人。
    耿圩镇  面积70.44平方千米,人口 36862人。  七雄镇  面积55.90平方千米,人口 36543人。
    汤涧镇  面积55.00平方千米,人口 36118人。  章集镇  面积46.95平方千米,人口 35843人。
    新河镇  面积48.60平方千米,人口 39489人。  贤官镇  面积50.29平方千米,人口 50247人。
    吴集镇  面积73.05平方千米,人口 41798人。  湖东镇  面积63.43平方千米,人口 39991人。
    青伊湖镇 面积50.00平方千米,人口 36294人。  北丁集乡 面积38.80平方千米,人口 27097人。
    周集乡  面积43.87平方千米,人口 28389人。  东小店乡 面积50.99平方千米,人口 31342人。
    张圩乡  面积39.02平方千米,人口 26282人。  茆圩乡  面积72.23平方千米,人口 36253人。
    西圩乡  面积47.76平方千米,人口 28992人。  万匹乡  面积34.95平方千米,人口 32380人。
    官墩乡  面积56.03平方千米,人口 29499人。
  
  2005年,沭阳县的十字镇、七雄镇、章集镇与沭城镇合并设立沭城镇,镇政府驻沭城。
    行政区划调整后,沭城镇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34.94万,辖24个居委会、50个村委会。
英文解释
  1. n.:  Shuyang County
近义词
沭阳
相关词
行政区划江苏省乡镇宿迁市中国政区东小店乡北丁集乡沭城镇
盐业公司盐务管理局地理行政村村庄
包含词
沭阳县元兴村沭阳县中医院沭阳县教育局
沭阳县人民医院沭阳县中心医院沭阳县修远中学
沭阳县新华中学沭阳县职教中心沭阳县潼阳中学
沭阳县怀文中学沭阳县珠宝公司沭阳县电信分公司
沭阳县盐务管理局沭阳县教育产业园沭阳县国土资源局
沭阳县盛江棉纺厂沭阳县化纤织带厂沭阳县奥淇园林绿化苗木场
沭阳县花木生态旅游区沭阳县清清苗木公司沭阳县诚信木业有限公司
沭阳县花木有限公司沭阳县顺风工贸有限公司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沭阳县牡丹木业有限公司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沭阳县庙头镇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西圩乡防疫保健所沭阳县茆圩乡防疫保健所江苏省沭阳县棉纺厂
沭阳县西圩兴达服装厂沭阳县曙光鞋业有限公司沭阳县皮肤病防治院
沭阳县爱德康复中心沭阳县鞋业有限公司沭阳县传染病防治院
沭阳县颜集镇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潼阳镇防疫保健所沭阳县疾病控制监测中心
沭阳县湖东镇防疫保健所沭阳县东小店乡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沂涛镇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恒安花木有限责任公司沭阳县万达脱水食品有限公司沭阳县扎下镇丁庙木业有限公司
沭阳县章集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高墟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塘沟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吴集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汤涧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李恒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韩山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陇集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桑墟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周集乡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七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新河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龙庙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沭城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北丁集乡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钱集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青伊湖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扎下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万匹乡卫生防疫保健站沭阳县张圩乡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贤官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马厂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耿圩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华冲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官墩乡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刘集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沭阳县胡集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沭阳县悦来镇卫生防疫保健所
分类详情
张开马厂镇张开贤官镇张开钱集镇张开塘沟镇张开沂涛镇
张开华冲镇张开桑墟镇张开新河镇张开十字镇张开刘集镇
张开龙庙镇张开七雄镇张开章集镇张开胡集镇张开潼阳镇
张开沭城镇张开陇集镇张开庙头镇张开韩山镇张开悦来镇
张开李恒镇张开扎下镇张开颜集镇张开高墟镇张开耿圩镇
张开汤涧镇张开吴集镇张开湖东镇张开青伊湖镇张开北丁集乡
张开周集乡张开东小店乡张开张圩乡张开茆圩乡张开西圩乡
张开万匹乡张开官墩乡张开青伊湖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