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千里 人物介绍
沙千里(1901~1982)原名重远,曾用名仲渊。原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因家庭贫困,小学还未读完,就到上海大丰棉布批发字号当学徒,五年升任帐房。民国14年(1925年)以同等学历考取上海法政大学法律系,民国18年(1929年)毕业。民国20年在大学读书期间,即开始编辑刊物,他主编《青年之友》周刊,一直负责到毕业后的第二年。民国19年(1930年)创办进步文化团体“蚂蚁社”,民国24年(1935年) 10月创办并主编《生活知识》半月刊,宣传抗日救亡。民国25年(1936年)当选为上海及全国各界救国会联合会执行委员,并为全国各界救国会联合会常务委员、《救亡情报》编委;同年11月23日与邹韬奋等6人以“危害民国罪”被捕,即“七君子事件”。民国26年(1937年) 7月31日获释后,主编《救亡周刊》,兼任《国民》周刊编委。同年10月到武汉,创办新知书店与《大众报》,成立武汉蚂蚁社。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重庆,担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推进组长,主持《工业合作》月刊。民国31年(1942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同时为《新华日报》法律顾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沈钧儒回沪合组律师事务所,民国36年(1947年)11月到香港。1949年上海解放后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北京,历任贸易部、商业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秘书长、地方工业部和轻工业部长、粮食部长等。著有《七人之狱》、《婚姻·子女·继承》、《抗战与民众运动》,译作有《格拉斯顿传》。
沙千里是上海市人,青年时期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进步活动,曾主编《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抗日战争前后,他执行律师职务,并积极参与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团结各界人士,先后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市职业界救国会、上海市各界救国联合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进步团体,主编《生活知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1月,他同沈钧儒、史良等著名爱国人士,因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是国内外闻名的“七君子”之一,是当时救国会的领袖人物。1938年,沙千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沈钧儒等救国会的领导人发动宪政运动,组织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进行不懈的斗争。
解放战争期间,沙千里筹建了救国会的上海组织,联合上海各党派、各工会、各教育团体,组织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推动民主运动;并以律师身份为遭受国民党迫害的进步人士进行辩护,因而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随即赴香港参与中国人民救国会的领导工作。1948年1月,他在香港出席民盟三中全会,为恢复民盟领导机构,促进民盟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作出了贡献。
1949年,他随军南下,参加了接管上海市的工作,任上海市军管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9月,他作为中国人民救国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贸易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政务院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六办公厅副主任,地方工业部部长,轻工业部部长,粮食部部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秘书长等职。
1982年4月26日,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沙千里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