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瀋陽師範大學投訴電話遼陽市旅遊投訴電話:0419-2127132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瀋陽師範大學隸屬於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八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範院校之一。著名教育傢董純纔、車嚮忱、吳伯蕭等先後擔任學院主要領導。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01年省政府决定將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2002年3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瀋陽師範大學。
學校現占地面積2007畝,建築面積71.3萬米2,藏書139.75萬册。具有全日製本專科生19342人,碩士研究生1143人,留學生167人。現已為國傢培養了6萬多名德纔兼備的師資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現有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和科信軟件學院、國際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戲劇藝術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和9個校屬係部中心。現有本科專業40個,碩士點31個,是開展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單位,是中國政府奬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具有國傢體育社會科學重點基地1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12個,設有教育科學研究所、昆蟲學研究所等各類研究所28個,産學研合作基地4個。
學校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度合理、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共有專任教師1200多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教授、副教授600多人。涌現出了一批國傢及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傢、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此外,還有多位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外學者和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比利時、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傢的3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簽定了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協議,並互派教師進修、講學,進行科研合作。
在新世紀,全體師生員工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加快發展,為把學校辦成教師教育領先、服務基礎教育功能齊全,學科專業特色顯著、教學科研並重發展,開放式、綜合性、國內知名的省屬一流師範大學而努力奮鬥。 |
|
中文校名:瀋陽師範大學
英文校名: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
| 學校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範院校之一。著名教育傢董純纔、車嚮忱、吳伯簫等先後擔任學校主要領導。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01年由省政府决定並經教育部批準,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
|
| 瀋陽師範大學隸屬於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八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
|
瀋陽師範大學-校本部:
地址:瀋陽市黃河北大街253號 郵編:110034 電話:024-86574436
瀋陽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地址:瀋陽市皇姑區崇山西路 12號 瀋北大學城 郵政編碼:110036 電話:024-86718541 |
|
瀋陽師範大學隸屬於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八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範院校之一。著名教育傢董純纔、車嚮忱、吳伯簫等先後擔任學校主要領導。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並經教育部批準,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學校現占地面積1928畝,建築面積81.9萬平方米,藏書180餘萬册。學校共有全日製本、專科生22007人,碩士研究生1469人,教育碩士881人,留學生320人。現已為國傢培養了7萬多名德纔兼備的師資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遼寧電化教育館設在我校。學校現有國際商學院、科信軟件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戲劇藝術學院等22個二級學院和12個校屬館部中心,並擁有我國在中東地區的第一所所孔子學院——瀋陽師範大學黎巴嫩聖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現有本科專業5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授權點57個,是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教育碩士3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單位,是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是中國政府奬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具有國傢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重點學科及共建重點學科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綜合性實驗室12個。設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所、昆蟲研究所等各類研究機構33個,産學研合作基地4個。
學校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3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特聘教授14人,教授225人、副教授599人。涌現出一批國傢及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傢、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此外,還聘請了多名“兩院”院士和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內外專傢學者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另有多名外籍教師受聘於我校。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比利時、丹麥、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傢的3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簽訂了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協議,並互派教師進修、講學,進行科研合作。
目前,全校師生員工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加快發展,為把學校辦成以教育學科和全方位服務於基礎教育為主要特色,文、理、經、管、法協調發展,國內知名、省屬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而努力奮鬥。
(以上數據截止時間為2008年7月) |
|
沈阳师范大学 师资队伍
學校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涌現出一批國傢及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傢、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此外,還聘請了多名“兩院”院士和學識造詣精深的國內外專傢學者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學校現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特聘教授8名,榮譽教授3名,首席教授2名,責任教授51名,教授200餘名、副教授500餘名。 |
|
學校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範院校之一。著名教育傢董純纔、車嚮忱、吳伯簫等先後擔任學校主要領導。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02年由省政府决定並經教育部批準,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建國以前,由於東北地區長期受到殖民統治,雖然在1945年抗戰結束,但不久就爆發瞭解放戰爭,致使全東北的高等教育幾乎處於空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東北高等院校基本處於辦訓練班的狀態。1951年3月12日,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簽發了第178號文件,决定創辦東北教師學院。同年4月,改稱為東北教育學院。同年5月21日,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下發了《為批準成立東北教育學院並任命董純纔、吳伯簫為正副院長》(東政人字111號文件),正是批準成立東北教育學院,院長由當時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長董純纔兼任,副院長由著名文學家吳伯簫擔任。校址設在瀋陽市皇姑區崇山西路二段,後於1952年遷至皇姑區維德街(現遼寧中醫學院所在地)。
1952年高等教育院係調整後,1953年5月15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下達了《關於調整、整頓東北區師範專科學校的指示》,將遼東、遼西、瀋陽、旅大、吉林、鬆江、黑竜江等七所示範專科學校調整合併為三所院校,即東北教育學院、哈爾濱師範專科學校及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3年5月29日,國傢政務院第180次政務工作會議批準决定:瀋陽師範專科學校和東北教育學院合併,改名為瀋陽師範學院。6月12日,正式下達文件任命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局長車嚮忱兼任東北教育學院院長,學院由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直接領導。1953年9月2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轉發中央教育部通知:為統一師範院校名稱,决定將東北教育學院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郭沫若親筆題寫了校名。9月20日,舉行更名大會,瀋陽師範學院正式成立。院長由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長車嚮忱兼任,副校長由吳伯簫擔任,並兼任黨總支書記。
1958年7月,中共遼寧省委和省人委决定,成立一所省屬綜合性大學,由瀋陽師範學院中文係、歷史係、外語係的英語專業、數學係、物理係與東北財經學院、瀋陽俄文專科學校的部分組建而成。瀋陽師範學院圖畫課師生調給魯迅美術專科學校,函授教育出調出,單獨成立遼寧函授學院,1962年遷往安東(丹東),改名為遼寧函授學院。調整後的學院損失了實力最強的中文和歷史係,以及大量的珍貴圖書、教學設備、館藏文物等,學生僅剩152人。學院的政教係、外語係的俄語專業、教育教研室的全部教師和中文係、歷史係的部分教師以及學院的部分幹部保留下來。同時瀋陽教師進修學院並入瀋陽師範學院,學院主管部門由原來的東北人民政府改為瀋陽市委文教部和瀋陽市教育局。1962年,省委根據中央關於調整的方針,對省屬高校進行了佈局調整,决定將瀋陽師範學院以辦文科為主,停辦地理係,將歷史係全部並入遼寧大學,生物係並入遼寧師範學院,物理係和化學係並入錦州師範學院。同時將遼寧師範學院的英語專業和旅大師專的英語科並入我校。
1965年3月17日,國務院批轉《高教部關於試辦工農半讀高等學校審批問題的請示》,全國各地掀起了半工(農)半讀運動。出於疏散城市人口的戰略考慮,遼寧省委要求瀋陽師範學院到朝陽山區辦學,瀋陽師範學院衹好別離故園,搬遷到朝陽邊杖子公社姑營子大隊辦學。9月13日起,分兩批遷往朝陽。10月19日,學院舉行了遷校更名大會,學院正式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由邢憲章擔任,院長繼續由白潞擔任。1969年12月31日,省革委員會决定撤銷錦州師範學院,並將該院的物理係、化學係調入遼寧第一師範學院,學院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工業基礎係和農業基礎係, 1973年7月,根據省革命委員會的指示精神,學院組建了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錦州分院,並將物理、化學兩個係掉回錦州,與原錦州師範學院舊部在舊址上上建設了錦州分院,領導班子由軍代表李曉濤擔任。
粉碎“四人幫”後,遼寧省革委會决定將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遷回瀋陽,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學院領導關係確定為省、市共管,以市管為主,同時决定將“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錦州分院改為錦州師範學院。1978年12月9日,在新城子區興隆臺公社的臨時校址隆重召開了遷校慶祝大會。1980年暑期以後陸續遷到市區第33中學校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2000年為止,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實力和水平穩步提高,佈局進一步優化,專業分佈趨於合理,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準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
|
| 實用校園三維地圖及實景展示:http://synu.6dxy.com/ |
|
• 教務處
• 科研處
• 評建辦
• 學科處
• 保衛處
• 人事處
• 學生處
• 財務處
• 研究生處
• 國際交流合作處
• 招生就業指導處
• 後勤資産管理處
於文明(黨委書記)
趙大宇( 校長 ) |
|
141、157、178、236、255、326、381、382、393路 瀋陽師範大學站
290路 瀋師大學生公寓站 |
|
| 葫蘆島 | 興城 | 天津大學 | 學者 | 科學家 | 教授 | 理想 | 三農問題 | | 切格瓦拉 | 支農實踐社團 | 美國 | 留學 | 堪薩斯州 | 國際商學院 | |
|
|
|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 | 瀋陽師範大學第二附屬學校 | 瀋陽師範大學三農視窗協會 | | 瀋陽師範大學文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實驗中心 | | 瀋陽師範大學馬列德育部 | 瀋陽師範大學圖書館 | 瀋陽師範大學附屬學校 | | 瀋陽師範大學附屬藝術學校 | 瀋陽師範大學外語部 | 瀋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 | 瀋陽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 | 瀋陽師範大學法律係 | 瀋陽師範大學音樂係 | 瀋陽師範大學科信軟件學院 | | 瀋陽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 | | 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渤海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 瀋陽師範大學軟件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興城校區 | 瀋陽師範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 | | 瀋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團委學生會 | 瀋陽師範大學教師專業發展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數學與係統科學學院 | | 瀋陽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科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 | 瀋陽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