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沈阳大学投诉电话沈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24-22821999
辽宁省旅游投诉电话:024-8623022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沈阳大学是一所集理、工、文、管理、经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现占地近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开始实施,拟新增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现学校固定资产达到26,66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8240.5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藏书120多万册,并拥有千兆网络系统等一流的中西文检索借阅工具,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沈阳大学现设有14个学院,即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科技工程学院、和田国际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及基础部、社科部、体育部、公外部四个教学部。全校开设34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
在科研工作中,几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市科研立项213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46项,市级奖励90项。发表学术论文2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50余篇。仅2002年,学校获得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全校科研经费进款达到1062万元,实现了沈阳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立项零的突破,科研进款额首次突破1000万元。
沈阳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办学理念,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办学方向上,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断研究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986人,中专任教师861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56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438人。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为提高办学层次奠定了基础。
为了迎接教育现代化的挑战,近几年来,沈阳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新西兰、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联系,互派学者访问、讲学、进修,互派留学生和联合办学。五年来,为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培养了200多名留学生。
学校在推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辽宁省命名为“文明单位”
被沈阳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
提高。一个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的朝气蓬勃的沈阳大学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
|
现在的沈阳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重组过程中,由多所学校共同组建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新民师范的前身是1906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百年办学历史形成的“鼎新革故、追求新知”的开拓进取精神,“开启民智、实业报国”的爱国荣校情怀,“玉汝于成、英才辈出”的兴学育人品格和“勤、诚”的良好校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传承。 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开始步入规范建设、稳步发展阶段。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首批设立了3个硕士点,提升了办学层次。2005年6月,新一届党委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2006年7月,学校党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的要求。自此,学校进入了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新阶段。 |
|
学校现有望花南街-联合路、文萃路、新民(独立校区)三个校区,其中,前三个校区占地面积6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621.96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2.2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3.4万册;建成室内体育馆及室外运动场地总面积7.07万平方米;学校现拥有多媒体教室137间,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4个。 |
|
学校现有硕士点10个,本科专业52个。设有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16个本科学院,公共外语和社会科学2个基础教学部,还设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新民师范学院(专科)。 |
|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31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3%。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3人,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千层次人选3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市荣誉优秀专家1人,市优秀专家3人,市百佳科技创新能手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7人,省、市优秀教师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 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 |
|
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并达到基本稳定,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截至2007年8月末,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5,764人。招生地域已覆盖到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十五”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成为沈阳市、辽宁省乃至全国各行业的生力军。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包叙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英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宋立秋等一批优秀毕业生。近三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
|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7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0项(其中“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293项,横向课题307项。科研进款额累计达到5,956万元,其中,2003年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收入在全国各高校中位居第86位,省内高校中位居第6位。“十五”以来,学校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与学术成果奖励1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507部。学校还设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下辖研究所8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了全国首家清文化研究所和“二战”盟军沈阳战俘营研究室。 |
|
学校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坚持“青春、健康、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举办了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社团节、社区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沈阳市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
|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率先在辽宁省内成立了国际商学院,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等国外10余所高校合作办学,形成了“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先后有5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访问、任教、讲学或科研合作,学校选派22名访问学者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培养各类留学生548人,促进了学校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沈阳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办学理念,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办学方向上,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断研究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986人,中专任教师861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56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438人。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为提高办学层次奠定了基础。
学校在推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辽宁省命名为“文明单位”被沈阳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的朝气蓬勃的沈阳大学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
|
北门:
113、123、131、159、163、212、229、253、227
南门:
112、113、115、117、126、147、148、168、177、256、276、289路 沈阳大学(南门)站
116、131、159、212、227、253、290路 市物价局站
南校区:
265、286、166路 教育学院站
800、132、212、126路 文萃路站
南北院连接的天桥~夸运河 |
|
沈阳 | 独立学院 | 美术学院 | 校园简介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 | 驾校 | 体育学院 | 学院简介 | |
|
|
沈阳大学城 | 沈阳大学学报 | 沈阳大学驾校 | 沈阳大学南门 | 沈阳大学理学院 | 沈阳大学图书馆 |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 | 沈阳大学政法学院 | 沈阳大学教育学院 | 沈阳大学体育学院 |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沈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沈阳大学翰墨缘书画协会 | 沈阳大学国际商学院 |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 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 | 沈阳大学高教自考培训中心 | 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 沈阳大学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 沈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自考培训中心 | 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沈阳大学 |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自学考试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