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遼寧 >瀋陽 > 瀋陽南清真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瀋陽南清真寺投訴電話 瀋陽市旅遊投訴電話: 024-22821999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瀋陽南清真寺,簡稱南寺,位於瀋河區小西路,是瀋陽地區最大的一座伊斯蘭禮拜寺院。 這座清真寺的建築年代說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清順治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此寺的創建人鐵魁在清初有戰功,官拜騎督尉,封顯將軍、光祿大夫,熱心教門事業,施捨傢資建造了這座寺院。該寺院經過康熙、乾隆、嘉慶歷代的增建,形成今日的規模。寺內的主要建築有禮拜殿、望月樓,南北講經堂、男女沐浴室、茶房、靈臺等。前後三進院落。 禮拜殿在第二進院落的正中,東西嚮,磚木結構,二十餘間,前後分為兩層,檐下懸挂阿拉伯文匾額,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望月樓高30米,平面呈六角形,頂端高懸銅鎏金新月,飛檐凌空,檐端鑲四衹望獸,並挂有風鈴。 南北講經堂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室內鋪大理石地面,飛檐望獸。 南清真寺現為瀋陽地區穆斯林活動中心,有阿訇主持教務。每逢伊斯蘭教節日如古爾邦節、爾代節,寺內便熱鬧非凡。這裏還經常接待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傢的外賓。南清真寺已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
No. 2
  瀋陽南清真寺,簡稱南寺,位於瀋河區小西路,是瀋陽地區最大的一座伊斯蘭禮拜寺院。
  這座清真寺的建築年代說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清順治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此寺的創建人鐵魁在清初有戰功,官拜騎督尉,封顯將軍、光祿大夫,熱心教門事業,施捨傢資建造了這座寺院。該寺院經過康熙、乾隆、嘉慶歷代的增建,形成今日的規模。寺內的主要建築有禮拜殿、望月樓,南北講經堂、男女沐浴室、茶房、靈臺等。前後三進院落。
  禮拜殿在第二進院落的正中,東西嚮,磚木結構,二十餘間,前後分為兩層,檐下懸挂阿拉伯文匾額,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 望月樓高30米,平面呈六角形,頂端高懸銅鎏金新月,飛檐凌空,檐端鑲四衹望獸,並挂有風鈴。
  南北講經堂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室內鋪大理石地面,飛檐望獸。
  南清真寺現為瀋陽地區穆斯林活動中心,有阿訇主持教務。每逢伊斯蘭教節日如古爾邦節、爾代節,寺內便熱鬧非凡。這裏還經常接待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傢的外賓。南清真寺已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瀋陽清真南寺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小西路清真南路23號,是一座伊斯蘭教建築群體,為東北地區最大最有名望的伊斯蘭教禮拜寺。創建於1627~1636年,(後金天聰二年至崇德元年),於1662~1722年擴建,1796~1820年維修。是市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清真寺。 該寺坐西朝東,占地面積6,116平方米,建築面積1,706平方米。這是以青磚墻圍廓的中國古代殿字建築,三進院落,具有民族和宗教特點。全寺以禮拜殿(亦稱大殿)為中心,前後院建有遙殿、講堂、經掌堂、男女沐浴室等60餘間。 禮拜殿是穆斯林誦經禮拜的地方,面積415平方米,殿內20餘間。望月樓(亦稱遙殿),緊接禮拜殿,高30米,三層樓,面積22.5平方米。南、北講堂各五間,大理石地面,各110平方米,1755年(乾隆二十年)建。該寺是全國第一批重點宗教開放單位,市伊斯蘭協會設在這裏。該清真寺是瀋陽地區穆斯林的宗教活動重要場所。較為重要的宗教活動有:一年一度的開齋節,聖紀節和古爾邦節等慶典。1985年2月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瀋陽南清真寺簡稱南寺,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小西路,是瀋陽地區最大的一座伊斯蘭禮拜寺院。
  此寺的創建人鐵魁在清初有戰功,官拜騎督尉,封顯將軍、光祿大夫,熱心教門事業,施捨傢資建造了這座寺院。後來經過康熙、乾隆、嘉慶歷代的增建,形成今日的規模。
  南清真寺建築群為東西走嚮,現今占地面積為7646平方米,建築面積3167平方米,和通常的寺院稱為幾進院落不同,回民把整個建築群的格局以拜殿(大殿)為中心分為五部分,分別稱呼為裏院、外院、前院、後院和南跨院。裏院和外院,外院和前院之間都修有門樓,以示區別。前院正對着奉天街的臨街門樓,就是南清真寺的大門,但正門除非重大節日,一般不開。
  清真寺
  南清真寺日常開的是北門,北門不大。東側是小西社區下設,專門為回民服務的衛生服務站。西側一排平房都是門市,有回民經營的婚介,修車鋪、更多是經營回民小吃和生活日用品的店鋪,生意比較紅火。北門入口有售賣帶有回民特色的挂毯等物品的攤床,每年開齋節,這裏更是人山人海。
  從北門進入就是前院,正門後有一巨大的石影壁,正面刻着寺名,背面是關於南清真寺的簡介。視綫嚮南,和寺院建築稍微顯得有點脫離的一排建築就是回民說的南跨院,為了和前院區別開,二層樓前修了黑色的三門,樓和三門全部是黑墻黑瓦,樓身上衹有窗框是白色的,顯得異常莊重肅穆。
  三門上挂着寫有“瀋陽室回民服務中心”字樣的白底黑字牌匾。南跨院主要是殯儀堂,設有埋體室和經匣室等。殯儀堂西側還有一排房子,也屬於南跨院,用途有女禮拜室和女沐浴室等。南跨院和裏院外院之間有配房隔離開,過道墻壁上有關於伊斯教知識的文字和宣傳畫。南跨院東側,也就是前院寺院正門南側,院墻內的一排房子是寺院管理委員會辦公區。
  從前院到外院要經過門樓,平常也衹開北側的小門。外院並不大,南北兩側有配房,並未寫明用途。中間過道栽有八棵松樹和四科丁香樹。院內南側墻角有四塊大小不等年代不一的石碑。碑頂都刻有竜,碑身灰白,字跡有點模糊。其中兩塊寫有乾隆五十年的“皇帝寶訓”、大清光緒二十八年的“遺愛千秋”,應該是記錄和寺院歷史有關的石碑。另外兩塊都寫有“東寺”字樣,如 “東寺樓殿碑記”等,應該是從東清真寺搬運至此地保存的。
  從外院嚮西前行,再過一門樓就是南清真寺的裏院,這裏是整個寺院的中心。裏院主要建築是大殿,也稱禮拜殿。禮拜殿是穆斯林誦經禮拜的地方,面積415平方米,殿內有房20餘間。大殿有八根大紅柱、藍底金字懸匾、灰白房頂、衝天飛檐、雕梁畫窗等,典型的中國古代殿宇建築風格。
  大殿南北兩側的配房有教長室、阿文講經堂和省市伊斯蘭協會辦公室。裏院正中有兩棵百年以上的梧桐樹,兩棵至少六十年以上的丁香樹。梧桐樹和丁香樹枝繁葉茂,幾乎遮蔽了大殿的全部正面。每逢丁香花開,濃郁花香寺院外的人都聞得到。這四棵樹也是寺院的寶貝,瀋陽也少見。
  裏院南北兩側各有角門,從北角門出去就是後院。北側是二層仿古式的樓房,一層是沐浴室,二層是大會議室。鼕季就改成禮拜的暖殿了。後院緊接禮拜殿建有望月樓,也稱為遙殿,一層南北有門,樓頂平面呈六角形,上下共三層,高三十米,頂端懸一灣“新月”,飛檐凌空,非常有特色,伊斯蘭教有些宗教活動以月出為準,比如開齋節,所以建此高樓,以觀月。
  各種資料上,關於南清真寺修建年代說法模糊,無從考證。寺內的碑文上寫的是建於清初崇德元年(1636年),由熱心教門的鐵魁,號帥吾監修。當時僅有五間房大小的一座拜殿和裏院南北各三間,外院南北各三間的簡陋寺院,於二十六年後的康熙年間纔真正建起清真寺。光緒二十八年、民國十六年等幾次翻修改造,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和藝術風格。一九九七年,政府出巨款修仿古大門樓兩座,東大門兩側配房十三間,北側門市房十三間。
  清真寺又稱禮拜寺,是阿拉伯語“買斯志德”的譯音,意思是俯首叩拜。每逢伊斯蘭教節日如古爾邦節、爾代節,寺內外都人頭攢動。瀋陽南清真寺有阿訇主持教務,寺院還經常接待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傢的外賓。現在是遼寧省和瀋陽市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已被列為省市兩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直是瀋陽地區穆斯林活動中心。
  瀋陽南清真寺交通綫路
  公交車293路,在南寺回民小區下車。243、156、256、140、230、221、248等公交綫路,需在市府大路的“清真寺”站點下車,然後在和奉天街交匯處南拐,清真美食街斜對面,就是南清真寺。
  其他綫路:260、250、291、256、800經過奉天街的小西路站點,下車後要北行一站地的距離,才能找到南清真寺。291、215、228在小西路和中山路交匯處有小西路站點,下車後走到奉天街,然後北行即可到達。
  瀋陽南清真寺門票價格
  門票:免費開放
  瀋陽南清真寺導遊
  南清真寺現為瀋陽地區穆斯林活動中心,有阿訇主持教務。每逢伊斯蘭教節日如古爾邦節、爾代節,寺內便熱鬧非凡。這裏還經常接待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傢的外賓。並已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瀋陽南清真寺看點
  主要建築:有禮拜殿、望月樓,南北講經堂、男女沐浴室、茶房、靈臺等。前後三進院落。
  禮拜殿在第二進院落的正中,東西嚮,磚木結構,二十餘間,前後分為兩層,檐下懸挂阿拉伯文匾額,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
  望月樓高30米,平面呈六角形,頂端高懸銅鎏金新月,飛檐凌空,檐端鑲四衹望獸,並挂有風鈴。
  南北講經堂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室內鋪大理石地面,飛檐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