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一貫(1531~1615)字肩吾,號竜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隆慶三年進士。萬歷年間,纍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張居正去位後,入閣參預機務。史書載“一貫之入閣也,輔政十有三年,當國者四年,枝柱清議,論者醜之。”當時明朝政很亂,為了建儲,國本等事諸臣爭論不休,並且礦使四處騷擾,老百姓都十分痛恨他們。瀋一貫入內閣後,表面上參與爭論,一副清官模樣,暗地裏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在朝廷內造成了很壞的風氣。當時萬歷帝因病不能主掌朝綱,大權落入瀋一貫手中。萬歷帝曾經考慮過停止徵收礦稅,但瀋一貫並沒有貫徹執行,“礦稅之禍,遂終萬歷之禍而不能改。” 在瀋一貫執政後期,他因楚宗、妖書、京察三事使全國一片昏暗、人心惶惶,反對他的人越來越多,彈劾他的奏摺也是與日俱增,他衹得謝病不出,整日埋頭於詩書中,傢居十年而卒,去世時八十四歲。 除本書外,瀋一貫還著有《易學》十二捲,《敬事草》十九捲,錄入《四庫全書總目》中。 瀋一貫是當時著名詩人瀋明臣的從子,詩學受他的教益很大。陳田《明詩紀事》中說:“鄞縣相業不足言。少師事瀋明臣……又與黎惟敬、歐損伯輩往還,故詩筆頗擅麗藻。”他在當時以作詩多有佳句,其文結構精美著稱,人稱“句章公”。 瀋一貫 (1537~1615) 字肩吾、不疑、子唯,號蛟門、竜江,明鄞縣櫟社瀋傢人。1568年(隆慶二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檢討,充日講官,參修《世宗實錄》、《穆宗實錄》。1574年(萬歷二年)任會試同考官,後歷任編修、日講官兼經筵講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侍讀、右春坊右諭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加太子賓客。1594年任南京禮部尚書、正史副總裁,協理詹事府,未赴任。不久晉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會朝議許日本進貢,他恐貢道出寧波為鄉郡患,極言其害,貢議遂止。善察帝意,遷為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1598年,朝議“立儲”,反對立鄭貴妃子朱常詢,主張立王恭妃子朱常洛。爾後集浙籍京官組成“浙黨”。次年,有人告發楚王自稱假王,圖謀不軌,他得楚王賄賂,竭力庇護。1605年考察京官時庇護同黨而觸動公憤,遂告病退。尋起晉少師兼太子太保,復受劾,辭歸傢居。卒賜太傅,謚文恭。著有《易學》、《詩經註》、《敘嘉靖間倭入東南事》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