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股神:沃倫·巴菲特 (warren e. buffett),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 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 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鐘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傢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傢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餘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 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係,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産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决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併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衝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儘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傢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纔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傢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産。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傢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費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傢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剋希爾的賬面利潤衹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準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 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剋希爾公司淨資産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纍计增長361156%;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纍计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傢,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睏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麽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佈,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嚮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傢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70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波剋夏-哈薩威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440億美元,是僅次於蓋茨的全球第二富。370億元的善款占到了巴菲特財産的大約85%。
巴菲特在一封寫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會的信中說,他將捐出1000萬股波剋夏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計算,等於巴菲特將嚮蓋茨基金捐贈300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 的决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嚮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决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嚮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嚮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不久前,蓋茨剛剛宣佈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産目前已達300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傢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買價决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綫投資也是如此。
·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避稅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不要在意某傢公司來年可賺多少,衹要在意其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衹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衹是用來决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瞭解程度成正比。
·“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在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即使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為之改變我的任何投資作為。
·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衹註意兩點:a.買什麽股票;b.買入價格。 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占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瞭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絡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絡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當今金融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先生與投資大亨巴菲特二位長期穩坐排行榜的前兩位。他們曾聯袂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演講,當有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菲特說:“是習慣的力量。”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現在大傢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産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復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傢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决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决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决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衹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絡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傢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絡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傢,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傢。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瞭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决策。比如現在大傢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産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衹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衹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巴菲特推薦投資者要讀的書
股神巴菲特賺錢神力讓熱衷投資的人羨慕不已,如何能得到這些神力的哪怕一點點呢?抽時間讀讀巴菲特推薦給投資者閱讀的書籍也許有些幫助。
《證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10遍以上。
《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專門為業餘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怎樣選擇成長股》(費捨爾著)。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捨爾”。他說:“運用費捨爾的技巧,可以瞭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决定。”
《巴菲特緻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書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緻股東的信中的精華段落,巴菲特認為此書是整理其投資哲學的一流工作。
《傑剋·韋爾奇自傳》(傑剋·韋爾奇著)世界第一ceo自傳。被全球經理人奉為“ceo的聖經”。在本書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訣:在短短20年間如何將通用電氣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場資本增長30多倍,達到4500億美元,以及他的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和經營理念。巴菲特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傑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贏》(傑剋·韋爾奇著)。巴菲特稱“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這種說法雖然顯得誇張,但是也證明了本書的分量。《贏》這類書籍,及《女總裁告訴你》、《影響力》都是以觀點結合實例的方法敘述,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麽你衹需要抄寫下書中所有粗體標題,因為那些都是作者對各種事例的總結,所以厚厚的一本書,也不過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但如果你認為這便是本書精華,那麽你就錯了,書中那些真實的實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經驗纔是這類圖書的賣點。技巧誰都可以掌握,但是經歷卻人人不同,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閱讀書中的每一個例子,相信你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最後,巴菲特是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閱讀”。巴菲特神力的源泉應該是來自閱讀。 ·儘管組織形式是公司製,但我們將股東視為合夥人。
我和查理·芒格(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將我們的股東看作所有者和合夥人,而我們自己是經營合夥人。我們認為,公司本身並非資産的最終所有者,它僅僅是一個渠道,將股東和公司資産聯繫起來,而股東纔是公司資産的真正所有者。
·沃倫·巴菲特 與查理·芒格順應以所有者為導嚮的原則,我們自食其力。
多數公司董事都將他們大部分的個人淨資産投入到公司中。查理和我無法確保運營結果,但我們保證:如果您成為我們的合夥人,不論時間多久,我們的財富將同您的同步變動。我們無意通過高薪或股票期權占您的便宜。
·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每股實現內在商業價值平均年增長的最大化。
我們並不以伯剋希爾的規模來評價其經濟意義或業績表現。我們的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
·為了達到目標,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産組合。
我們的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産組合,這些組合能夠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並且持續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資産回報。
·我們會報告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重要的數據。
由於我們的雙重目標以及傳統會計處理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會計方法已難以反映真實經營業績。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查理和我事實上對這些數據視而不見。但是,我們會嚮您們報告我們控製的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數據。
·賬面結果不會影響我們的經營和資本配置决策。
在目標資産的兼併成本相近時,我們寧可購買未在賬面體現、但是可以帶來2美元收益的資産,而不願購買可在賬面上體現、收益為1美元的資産。
·我們很少舉債。
當我們真的舉債時,我們試圖將長期利率固定下來。與其過度舉債,毋寧放棄一些機遇。查理和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兩個百分點的額外回報而犧牲哪怕一夜的睡眠。
·我們不會讓股東掏腰包來滿足管理層的欲望。
我們不會無視長期經濟規律而用被人為操縱的價格去購買整個公司。在花您的錢時,我們就如同花自己的錢一樣小心,並會全面權衡如果您自己直接通過股票市場進行多樣化投資所能獲得的價值。
·不論意圖如何高尚,我們認為衹有結果纔是檢驗的標準。
我們不斷反思公司留存收益是否合理,其檢測標準是,每1美元留存收益,至少要為股東創造1美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衹有在收穫和付出相等的時候發行普通股。
這一規則適用於一切形式的發行——不僅是並購或公開發售,還包括債轉股、股票期權、可轉換證券等。每一份股票都代表着公司的一部分,而公司是屬於您的。
·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無意賣掉伯剋希爾所擁有的優質資産。
您應該很清楚,這是我和查理共同的心態,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財務表現。即便是那些我們認為差強人意的業務,衹要有望産生現金流,而且我們對其管理層和勞資關係還算滿意,在决定是否出售時,我們也會猶豫不决。
·我們將會坦誠地嚮您報告業績,強調對估價有正面的和負面效應的事件。
我們的原則是,要用一種換位思考的心態,將我們自己希望知道的真實情況匯報給您。這是我們的義務,决不打折扣。
·我們衹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討論證券買賣。
雖然我們的策略是公開的,但好的投資點子也是物以稀為貴,並有可能被競爭對手獲取。同樣,對好的産品和企業並購策劃,也同樣得註意保密。因此我們一般不會談論自己的投資想法。
·我們希望伯剋希爾的股價是合理的,而不是被高估。
在可能的範圍內,我們希望伯剋希爾的每一個股東在持有股份的期間內,獲得的收益或損失,與公司每股內在價值的漲跌呈相應的比例。因此,伯剋希爾的股價和內在價值,都需要保持恆定,希望是1∶1。 出生年月:1930年8月30日
籍貫: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伯剋希爾公司
職位:董事局主席
院校: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係畢業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 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 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鐘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傢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傢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餘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 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係,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産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决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併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衝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儘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傢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纔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傢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産。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傢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費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傢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剋希爾的賬面利潤衹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準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 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剋希爾公司淨資産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纍计增長361156%;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纍计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傢,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睏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麽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佈,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嚮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傢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70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波剋夏-哈薩威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440億美元,是僅次於蓋茨的全球第二富。370億元的善款占到了巴菲特財産的大約85%。
巴菲特在一封寫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會的信中說,他將捐出1000萬股波剋夏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計算,等於巴菲特將嚮蓋茨基金捐贈300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 的决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嚮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决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嚮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嚮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2008年03月,不久前,蓋茨剛剛宣佈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産目前已達300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傢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巴菲特由於所持股票大漲,身傢猛增100億美元至620億美元,問鼎全球首富,墨西哥電信大亨斯利姆以600億美元位居第二,13年蟬聯首富桂冠的微軟主席蓋茨退居第三。
很久以來,數字13一直被全球各地迷信的人們認為是個不吉祥的數字。這一說法正適合比爾·蓋茨 (bill gates),連續13年位於世界富豪榜首位後,今年結束了他的世界首富地位。
儘管目前蓋茨的財富價值為580億美元,較去年高出20億美元,但現在他衹名列全球富豪榜第三位,而他的朋友兼慈善事業合作夥伴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財富淨值則猛增100億美元至620億美元,從而躍升為世界首富。(所有的股票價格和淨資産價值均截至2月11日)。排名第二的則是墨西哥電信業巨頭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carlos slim helú),他的財産在僅僅兩年的時間內翻了一番,至600億美元。
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
1 沃倫·巴菲特 美國 77歲 620億美元
2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傢族 墨西哥 68歲 600億美元
3 比爾·蓋茨 美國 52歲 580億美元
4 拉什米·米塔爾 印度 57歲 450億美元
5 穆凱什·阿姆巴尼 印度 50歲 430億美元
6 阿尼爾·阿姆巴尼 印度 48歲 420億美元
7 英瓦爾·坎普拉德傢族 瑞典 81歲 310億美元
8 kp-辛格 印度 76歲 300億美元
9 奧萊格-德裏帕斯卡 俄羅斯 40歲 280億美元
10 卡爾·阿爾布裏特 德國 88歲 270億美元 我之所以成為世界首富是因為我花得少.
1,我是個現實主義者,我喜歡目前自己所從事的一切,並對此始終深信不疑。作為一個徹底的實用現實主義者,我衹對現實感興趣,從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對自己。
2,思想枯竭,則巧言生焉!
3,他是一個天才,但他能夠把某些東西解釋得如此簡易和清晰,以至起碼在那一刻,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說的。
4,他的父母告訴過他,如果他對一個人說不出什麽美好的話,那就什麽也別說。他相信他父母的教導。
5,他很明顯一直自信於自己的所思所想,並隨時準備捍衛自己的思想。
6,吸引我從事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讓你過你自己想過的生活。你沒有必要為成功而打扮。
7,投資對於我來說,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娛樂。他喜歡通過尋找好的獵物來“捕獲稀有的快速移動的大象。”
8,我工作時不思考其他任何東西。我並不試圖超過七英尺高的欄桿:我到處找的是我能跨過的一英尺高的欄桿。(現實主義者)
9,要去他們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
10,如果我們最重要的路綫是從北京去深圳,我們沒有必要在南昌下車並進行附帶的旅行。
11,如果發生了壞事情,請忽略這件事。
12,要贏得好的聲譽需要20年,而要毀掉它,5分鐘就夠。如果明白了這一點,你做起事來就會不同了。
13,如果你能從根本上把問題所在弄清楚並思考它,你永遠也不會把事情搞得一團遭!.
14,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總是輕到難以察覺!
15,我從來不曾有過自我懷疑。我從來不曾灰心過。
16,我始終知道我會富有。對此我不曾有過一絲一刻的懷疑。
17,歸根結底,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遠勝於其他一切。
18,在生活中,我不是最愛歡迎的,但也不是最令人討厭的人。我哪一種人都不屬於。
19,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確選擇了你的英雄,你就是幸運的。我建議你們所有人,盡你所能地挑選出幾個英雄。
20,如何定義朋友呢:他們會嚮你隱瞞什麽?
21,任何一位,捲入復雜工作的人都需要同事。
22,如果你是池塘裏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23,哲學家們告訴我們,做我們所喜歡的,然後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24,我所想要的並非是金錢。我覺得賺錢並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25,每天早上去辦公室,我感覺我正要去教堂,去畫壁畫!
26,正直,勤奮,活力。而且,如果他們不擁有第一品質,其餘兩個將毀滅你。對此你要深思,這一點千真萬確。
27,生活的關鍵是,要弄清誰為誰工作。
28,哈佛的一些大學生問我,我該去為誰工作?我回答,去為哪個你最仰慕的人工作。兩周後,我接到一個來自該校教務長的電話。他說,你對孩子們說了些什麽?他們都成了自我雇傭者。
29,頭腦中的東西在未整理分類之前全叫“垃圾”!
30,你真能嚮一條魚解釋在陸地上行走的感覺嗎?對魚來說,陸上的一天勝過幾千年的空談。
31,當適當的氣質與適當的智力結構相結合時,你就會得到理性的行為。
32,要學會以40分錢買1元的東西。
33,金錢多少對於你我沒有什麽大的區別。我們不會改變什麽,衹不過是我們的妻子會生活得好一些。
34,人性中總是有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的不良成分。
35,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些什麽?
36,衹有在退潮的時候,你纔知道誰一直在光着身子遊泳!
37,成功的投資在本質上是內在的獨立自主的結果。
38,永遠不要問理發師你是否需要理發!
39,用我的想法和你們的錢,我們會做得很好。
40,你不得不自己動腦。我總是吃驚於那麽多高智商的人也會沒有頭腦的模仿。在別人的交談中,沒有得到任何好的想法。
41,在拖拉機問世的時候做一匹馬,或在汽車問世的時候做一名鐵匠,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42,任何不能永遠前進的事物都將停滯。
43,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這種才能的,即始終能知道一切。但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有這樣的才能。他們尋找和精選世界上被錯誤定價的賭註。
當世界提供這種機會時,聰明人會敏銳地看到這種賭註。當他們有機會時,他們就投下大賭註。其餘時間不下註。事情就這麽簡單。
44,他反動把智商當做對良好投資關鍵,強調要有判斷力,原則性和耐心。
45,我喜歡簡單的東西。
46,要量力而行。你要發現你生活與投資的優勢所在。每當偶爾的機會降臨,即你的這種優勢有充分的把握,你就全力以赴,孤註一擲。
47,別人贊成你也罷,反動你也罷,都不應該成為你做對事或做錯事的因素。
我們不因大人物,或大多數人的贊同而心安理得,也不因他們的反對而擔心。
如果你發現了一個你明了的局勢,其中各種關係你都一清二楚,那你就行動,不管這種行動是符合常規,還是反常的,也不管別人贊成還是反動。
48,他特別鐘情於讀傳記。
49,所有的男人的不幸出自同一個原因,即他們都不能安份地呆在一個房間裏。
50,高等院校喜歡奬賞復雜行為,而不是簡單行為,而簡單的行為更有效。
51,時間是傑出(快樂)人的朋友,平庸人(痛苦)的敵人。
52,我與富有情感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
53,當我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洞穴之中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54,他的最大長處是:“我很理性,許多人有更高的智商,許多人工作更長的時間,但是我能理性地處理事物。你們必須能控製自己,別讓你的感情影響你的思維。
55,有兩種信息:你可以知道的信息和重要的信息。而你可以知道且又重要的信息在整個已知的信息中衹占極小的百分比!
56,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奔跑也沒有用。
57,我所做的,就是創辦一傢由我管理業務並把我們的錢放在一起的合夥人企業。我將保證你們有5%的回報,並在此後我將抽取所有利潤的50%!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準和2項投資方式。
5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决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决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綫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傢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衹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衹是用來决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瞭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衹註意兩點:A.買什麽股票;B.買入價格。
8項投資標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産品簡單、易瞭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鍵。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我之所以成為世界首富是因為我花得少.
1,我是個現實主義者,我喜歡目前自己所從事的一切,並對此始終深信不疑。作為一個徹底的實用現實主義者,我衹對現實感興趣,從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對自己。
2,思想枯竭,則巧言生焉!
3,他是一個天才,但他能夠把某些東西解釋得如此簡易和清晰,以至起碼在那一刻,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說的。
4,他的父母告訴過他,如果他對一個人說不出什麽美好的話,那就什麽也別說。他相信他父母的教導。
5,他很明顯一直自信於自己的所思所想,並隨時準備捍衛自己的思想。
6,吸引我從事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讓你過你自己想過的生活。你沒有必要為成功而打扮。
7,投資對於我來說,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娛樂。他喜歡通過尋找好的獵物來“捕獲稀有的快速移動的大象。”
8,我工作時不思考其他任何東西。我並不試圖超過七英尺高的欄桿:我到處找的是我能跨過的一英尺高的欄桿。(現實主義者)
9,要去他們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
10,如果我們最重要的路綫是從北京去深圳,我們沒有必要在南昌下車並進行附帶的旅行。
11,如果發生了壞事情,請忽略這件事。
12,要贏得好的聲譽需要20年,而要毀掉它,5分鐘就夠。如果明白了這一點,你做起事來就會不同了。
13,如果你能從根本上把問題所在弄清楚並思考它,你永遠也不會把事情搞得一團遭!.
14,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總是輕到難以察覺!
15,我從來不曾有過自我懷疑。我從來不曾灰心過。
16,我始終知道我會富有。對此我不曾有過一絲一刻的懷疑。
17,歸根結底,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遠勝於其他一切。
18,在生活中,我不是最受歡迎的,但也不是最令人討厭的人。我哪一種人都不屬於。
19,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確選擇了你的英雄,你就是幸運的。我建議你們所有人,盡你所能地挑選出幾個英雄。
20,如何定義朋友呢:他們會嚮你隱瞞什麽?
21,任何一位,捲入復雜工作的人都需要同事。
22,如果你是池塘裏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23,哲學家們告訴我們,做我們所喜歡的,然後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24,我所想要的並非是金錢。我覺得賺錢並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25,每天早上去辦公室,我感覺我正要去教堂,去畫壁畫!
26,正直,勤奮,活力。而且,如果他們不擁有第一品質,其餘兩個將毀滅你。對此你要深思,這一點千真萬確。
27,生活的關鍵是,要弄清誰為誰工作。
28,哈佛的一些大學生問我,我該去為誰工作?我回答,去為哪個你最仰慕的人工作。兩周後,我接到一個來自該校教務長的電話。他說,你對孩子們說了些什麽?他們都成了自我雇傭者。
29,頭腦中的東西在未整理分類之前全叫“垃圾”!
30,你真能嚮一條魚解釋在陸地上行走的感覺嗎?對魚來說,陸上的一天勝過幾千年的空談。
31,當適當的氣質與適當的智力結構相結合時,你就會得到理性的行為。
32,要學會以40分錢買1元的東西。
33,金錢多少對於你我沒有什麽大的區別。我們不會改變什麽,衹不過是我們的妻子會生活得好一些。
34,人性中總是有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的不良成分。
35,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些什麽?
36,衹有在退潮的時候,你纔知道誰在裸泳!
37,成功的投資在本質上是內在的獨立自主的結果。
38,永遠不要問理發師你是否需要理發!
39,用我的想法和你們的錢,我們會做得很好。
40,你不得不自己動腦。我總是吃驚於那麽多高智商的人也會沒有頭腦的模仿。在別人的交談中,沒有得到任何好的想法。
41,在拖拉機問世的時候做一匹馬,或在汽車問世的時候做一名鐵匠,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42,任何不能永遠前進的事物都將停滯。
43,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這種才能的,即始終能知道一切。但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有這樣的才能。他們尋找和精選世界上被錯誤定價的賭註。
當世界提供這種機會時,聰明人會敏銳地看到這種賭註。當他們有機會時,他們就投下大賭註。其餘時間不下註。事情就這麽簡單。
44,他反動把智商當做對良好投資關鍵,強調要有判斷力,原則性和耐心。
45,我喜歡簡單的東西。
46,要量力而行。你要發現你生活與投資的優勢所在。每當偶爾的機會降臨,即你的這種優勢有充分的把握,你就全力以赴,孤註一擲。
47,別人贊成也罷,反對也罷,都不應該成為你做對事或做錯事的理由。
我們不因大人物,或大多數人的贊同而心安理得,也不因他們的反對而擔心。
如果你發現了一個你明了的局勢,其中各種關係你都一清二楚,那你就行動,不管這種行動是符合常規,還是反常的,也不管別人贊成還是反對。
48,他特別鐘情於讀傳記。
49,所有的男人的不幸出自同一個原因,即他們都不能安分地呆在一個房間裏。
50,高等院校喜歡奬賞復雜行為,而不是簡單行為,但簡單的行為更有效。
51,時間是傑出(快樂)人的朋友,平庸人(痛苦)的敵人。
52,我與富有情感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
53,當我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洞穴之中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54,他的最大長處是:“我很理性,許多人有更高的智商,許多人工作更長的時間,但是我能理性地處理事物。你們必須能控製自己,別讓你的感情影響你的思維。
55,有兩種信息:你可以知道的信息和重要的信息。而你可以知道且又重要的信息在整個已知的信息中衹占極小的百分比!
56,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奔跑也沒有用。
57,我所做的,就是創辦一傢由我管理業務並把我們的錢放在一起的合夥人企業。我將保證你們有5%的回報,並在此後我將抽取所有利潤的50%!
58,選擇少數幾種可以在長期拉鋸戰中産生高於平均收益的股票,然後將你的大部分資金集中在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漲跌,堅持持股,穩中取勝。
要知道你打撲剋牌時,總有一個人會倒黴,如果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誰要倒黴了,那就是你自己了。
我們也會有恐懼和貪婪,衹不過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
我的成功並非源與高的智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總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發動機的動力,但是輸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則取决與理性。
投資股票致富的秘訣衹有一條,買了股票以後鎖在箱子裏等待,耐心地等待。
如果我們有堅定的長期投資期望,那麽短期的價格波動對我們來說就毫無意義,除非它們能夠讓我們有機會以更便宜的價格增加股份。
我認為投資專業的學生衹需要兩門教授得當的課堂:如何評估一傢公司,以及如何考慮市場價格。
必須要忍受偏離你的指導方針的誘惑: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傢公司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投資者應考慮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不是股票市場的短期前景。價格最終將取决於未來的收益。在投資過程中如同棒球運動中那樣,要想讓記分牌不斷翻滾,你就必須盯着球場而不是記分牌。
價格是你所付出去的,價值是你所得到的,評估一傢企業的價值部分是藝術部分是科學。
理解會計報表的基本組成是一種自衛的方式:當經理們想要嚮你解釋清企業的實際情況時,可以通過會計報表的規定來進行。但不幸的是,當他們想要耍花招時(起碼在部分行業)同樣也能通過會計報表的規定來進行。如果你不能識別出其中的區別,你就不必在資産選擇行業做下去了。
如何决定一傢企業的價值呢?做許多閱讀:我閱讀所註意的公司的年度報告,同時我也閱讀它的競爭對手的年度報告。
每次我讀到某傢公司削減成本的計劃書時,我都想到這並不是一傢真正懂得成本為何物的公司,短期內畢其功於一役的做法在削減成本領域是不起作用的,一位真正出色的經理不會在早晨醒來之後說今天是我打算削減成本的日子,就像他不會在一覺醒來後决定進行呼吸一樣。
為你最崇拜的人工作,這樣除了獲得薪水外還會讓你早上很想起床。
拋開其他因素,如果你單純緣於高興而做一項工作,那麽這就是你應該做的工作,你會學到很多東西。
他(接班人)必須具有獨立思考、情緒穩定與深刻瞭解人類與機構行為等特質。
如果你想知道我為什麽能超過比爾·蓋茨,我可以告訴你,是因為我花得少,這是對我節儉的一種奬賞。 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好公司纔有好股票: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夠為股東利益着想的管理層經營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確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關鍵的投資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及可持續性。
最佳競爭優勢----遊着鰐魚的很寬的護城河保護下的企業經濟城堡。
最佳競爭優勢衡量標準----超出産業平均水平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經濟特許權-----超級明星企業的超級利潤之源。
美國運通的經濟特許權:
選股如同選老婆----價格好不如公司好。
選股如同選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現代經濟增長的三大源泉:
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新建一傢製藥廠與收購一傢製藥廠的價值比較。
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賺錢越值錢
駕禦金錢的能力。
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采用股東權益報酬率、帳面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愛情:越簡單越正確
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巴菲特對美國股市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1964-1998)
市場中的《阿甘正傳》
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證券市場投資者經常犯的六大愚蠢錯誤:
市場中的孫子兵法: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則
安全邊際就是“買保險”:保險越多,虧損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邊際就是“猛砍價”:買價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邊際就是“釣大魚”: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高。
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集中投資就是一夫一妻製:最優秀、最瞭解、最小風險。
衡量公司股票投資風險的五種因素:
集中投資就是計劃生育:股票越少,組合業績越好。
集中投資就是賭博:當贏的概率高時下大賭註。
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長期持有就是龜兔賽跑:長期內復利可以戰勝一切。
長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與喜歡的公司終生相伴。
長期持有就是白頭偕老:專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好公司一句話就能夠講清楚(可口可樂)
好公司一句話就能夠講清楚(潔-列聯姻)
最後我用一分鐘時間告訴大傢,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在哪裏使用、對誰使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策略。
巴菲特的又一投資原則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由於在以色列國內,恐怖襲擊時有發生,一般商人都不敢輕易投資到以色列,而巴菲特卻以他的獨特眼光看事物,2006年做出他人生動用資金最多的一次投資行動。個中奧秘,恐怕常人不能輕易洞察,這是巴菲特首次進軍海外,購入一傢總部不在美國的企業。
環球在綫消息:2006年美國著名投資商沃倫·巴菲特 最近又有“神來之筆”,以40億美元購買以色列伊斯卡爾金屬製品公司(Iscar metalworking)80%的股份,這是巴菲特在美國以外進行的最大一筆投資交易,也是以色列歷史上來自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
據路透社2006年5月7日報道,以色列媒體援引巴菲特的話說,他旗下的伯剋夏哈撒韋公司還計劃收購其他幾傢以色列公司,他本人也將於9月前往以色列視察當地狀況。
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7日在獲知巴菲特的投資消息後高興地表示:“他(巴菲特)此舉告訴外界,他支持以色列經濟,並認為其非常穩定。”奧爾默特相信,繼巴菲特之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商加入投資以色列的隊伍當中。
巴菲特的投資消息對奧爾默特政府而言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據悉,以色列政府預計將會從這筆交易中獲得近10億美元的稅金,相當於以色列年平均稅收的2.5%。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交易將會引起海外投資商對以色列經濟潛能的廣泛關註。據統計,2005年以色列經濟增長了5.2%。2006年,以色列預計將會在此基礎之上繼續增長4至4.5%,並將逐步嚮自由市場經濟靠攏。
以色列一傢金融公司的首席經濟分析師達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他(巴菲特)在以色列投下如此大筆資金,他顯然知道我們將會從中獲得什麽樣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公開將會令以色列的經濟和金融市場受益良多。”
以色列一名高級金融分析師告訴記者,在一些投資商看來,以色列是一個高風險投資國傢。巴菲特此舉表明他對以色列的經濟充滿信心,足以打消部分投資商對以色列投資的風險因素的擔憂。但是分析師也指出,以色列的政治和經濟發展纔是吸引海外投資的關鍵。
受到國際經濟增長和巴以局勢緩和的影響,以色列去年吸引海外投資金額約為100億美元,其中約60億美元投資在高新技術領域。
伊斯卡爾金屬製品公司位於以色列北部,主要生産汽車和飛機製造公司所需的零部件,其産品主要銷往美國、巴西、中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傢。 2006年6月26日,世界第二大富豪、美國投資傢沃倫·巴菲特 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簽署捐款意嚮書,正式决定嚮5個慈善基金會捐出其財富的85%,約合375億美元。這是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最大一筆慈善捐款。 巴菲特準備將捐款中的絶大部分、約300億美元捐給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自2006年開始,該基金會將在未來的每年七月,收到全部款項的5%。儘管巴菲特尚未决定是否將積極參與運作,但確定將加入蓋茲基金會的董事會。
同時,巴菲特也宣佈,將其餘價值約67億美元的波剋夏股票,分別捐贈給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Susan Thompson Buffett Foundation)、以及他三名子女所成立基金會的計劃。這與巴菲特先前宣佈,會將大多數財富移轉到巴菲特基金會的想法,有了重大的改變。這是因為巴菲特的前妻在2004年過世時,已將絶大多數的遺産,價值約26億美元,移轉到巴菲特基金會。
巴菲特的子女將繼承他財産的部份,比例並不會太高。這與巴菲特過去一再表示,不願意讓大量財富代代相傳的想法,是相當一致的。巴菲特曾表示:“我想給子女的,是足以讓他們能夠一展抱負,而不是多到讓他們最後一事無成。(I want to give my kids enough so that they could feel that they could do anything, but not so much that they could do nothing)”,這段話後來被《CSI犯罪現場》電視係列劇所引用。
自2000年開始,巴菲特透過綫上拍賣的方式,為格來得基金會(Glide Foundation)募款。底價2.5萬美元起拍,以獲得與巴菲特共進晚餐的機會。目前(2008年7月2日)為止,最高成交價為中國人趙丹陽的211萬美元。2009年06月30日巴菲特一年一度的慈善午餐拍賣在eBay結束,拍出168.03萬美元。這個價格不及去年創紀錄的210萬美元,不過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背景下也不算太低。
2006年9月,巴菲特將他的福特林肯座車拍賣,以資助格羅斯公司(Girls, Inc.)的慈善活動,該車在拍賣網站eBay上面,以美金$73,200元賣出。 一、賺錢而不是賠錢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 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衹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點。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在1965年到2006年間,歷經3個熊市,而他的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衹有一年(2001年)出現虧損。
二、別被收益蒙騙
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淨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要看未來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裏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嚮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占某種産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要賭就賭大的
絶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衹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衹股票占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麽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裏換手,那麽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纔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麽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衹有4%的現金。
巴菲特與中國
1.巴菲特旗下伯剋希爾·哈薩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於2008年7月12日開始分批減持中石油。巴菲特於2008年7月19日表示,他已悉數清倉所有中石油股份。
巴菲特於2004年買入中石油23.39億股,斥資約38億港元。巴菲特說,“當年入股中石油的價格為20美元(美國預托證券價格,每份ADR相當於100股中石油H股)出售價介於160至200美元,總共獲利35.5億美元(約277億港元),相當可觀。” 以此計算,其所持中石油股份的套現均價約為13.47港元。巴菲特在2008年7月12日首度大規模減持中石油的均價為12.23港元,但在此之後,受到國際油價屢創新高、公司油氣儲備新發現以及回歸A股等因素推動,中石油的股價一路飆升,截至上周四收市已達18.92港元。如果巴菲特所持的股份並未售出,其市值約為443億港元,比出售套現獲得的315億港元高出約128億港元。 巴菲特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售股的時間可能早了點”。他還表示,如果中石油股價大幅回落,會再購入該股。
2.巴菲特的投資旗艦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附屬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MPANY(“MIDAMERICAN”)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1211.HK)簽署了策略性投資及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MIDAMERICAN將以每股港幣8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的股份,約占比亞迪本次配售後10%的股份比例,本次交易價格總金額約為港幣18億元。
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巴菲特先生表示:能夠作為比亞迪和中國人的合作夥伴,我們對此非常興奮,王傳福先生具備獨特的管理運營能力和優良記錄,我們盼望着和他的合作。
MidAmerican主席 David Sokol先生表示:非常高興能有機會投資像比亞迪這樣優秀的企業, 他們的産品對於環境保護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比亞迪的創新技術在全球持續探討的全球氣候轉變及環保方面的課題上,均擔當重要的角色。
比亞迪主席王傳福先生非常欣喜地表達了謝意,稱比亞迪非常歡迎像Berkshire Hathaway和MidAmerican這樣的長期投資戰略夥伴,該投資將幫助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及其它環保産品在全球的推動具備戰略意義。
2008年9月29日,MIDAMERICAN將和比亞迪公司共同召開新聞發佈會,MIDAMERICAN主席David L. Sokol先生將親臨香港與比亞迪主席王傳福先生聯合主持該新聞發佈會並嚮媒體進行詳細說明協議的內容以及本次認購的相關信息
3.2008年9月第一大股東為伯剋希爾哈撒韋的可口可樂宣佈要全資收購匯源果汁,雖然後來被商務部否决但是足以看出巴菲特對中國的看好。 可口可樂:投資13億美元,盈利70億美元
120年的可口可樂成長神話,是因為可口可樂賣的不是飲料而是品牌,任何人都無法擊敗可口可樂。領導可口可樂的是占據全世界的天才經理人,12年回購25%股份的驚人之舉,一罐衹賺半美分但一天銷售十億罐,淨利潤7年翻一番,1美元留存收益創造9﹒51美元市值,高成長才能創造高價值。
GEICO:政府雇員保險公司,投資0.45億美元,盈利70億美元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時間去持續研究老牌汽車保險公司,。該企業的超級明星經理人,傑剋·伯恩在一個又一個的時刻輓狂瀾於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創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長,這種超額盈利能力創造了超額的價值。因為GEICO公司在破産的風險下卻迎來了巨大的安全邊際,在20年中,這個企業20年盈利23億美元,增值50倍。
華盛頓郵報公司:投資0﹒11億美元,盈利16﹒87億美元
70年時間裏,華盛頓郵報公司由一個小報紙發展成為一個傳媒巨無霸,前提在於行業的壟斷標準,報紙的天然壟斷性造就了一張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水門事件也讓尼剋鬆辭職。
從1975年至1991年,巴菲特控股下的華盛頓郵報創造了每股收益增長10倍的的超級資本盈利能力,而30年盈利160倍,從1000萬美元到17億美元,華盛頓郵報公司是當之無愧的明星。
吉列:投資6億元,盈利是37億美元
作為壟斷剃須刀行業100多年來的商業傳奇,是一個不斷創新難以模仿的品牌,具備超級持續競爭優勢,這個公司誕生了連巴菲特都敬佩的人才,科爾曼·莫剋勒,他帶領吉列在國際市場帶來持續的成長,1美元留存收益創造9﹒21美元市值的增長,14年中盈利37億美元,創造了6倍的增值。
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投資3﹒45億美元,盈利21億美元
作為50年歷史的電視臺。一樣的壟斷傳媒行業,搞收視率創造高的市場占有率,巴菲特願意把自己的女兒相嫁的優秀CEO掌舵,並吸引了一批低價並購與低價回購的資本高手,在一個高利潤行業創造一個高盈利的企業,1美元留存收益創造2美元市值增長,巨大的無形資産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巴菲特非常少見的高價買入,在10年中盈利21億美元,投資增值6倍。
美國運通:投資14﹒7億美元,盈利70﹒76億美元
125年歷史的金融企業,富人聲望和地位的象徵,是高端客戶細分市場的領導者,重振運通的是一個優秀的金融人才,哈維·格魯伯,從多元化到專業化,高端客戶創造了高利潤,高度專業化經營出高盈利,11年持續持有,盈利71億美元,增值4﹒8倍。
富國銀行:投資4﹒6億美元,盈利30億美元
作為從四輪馬車起傢的百年銀行,同時是美國經營最成功的商業銀行之一,全球效率最高的銀行,15年盈利30億美元,增值6﹒6倍。
中國石油:投資5億美元,,到2007年持有5年,盈利35億,增值8倍。 馬爾蒙控股公司(Marmon),箭牌(Wrigley),羅門哈斯(Rohm&Haas)
今年早些時候,巴菲特旗下的伯剋希爾公司嚮芝加哥的普利策傢族支付了45億美元,購得馬爾蒙控股公60%的股份,投入65億美元幫助Mars公司收購口香糖生産商箭牌公司,出資30億美元協助美國陶氏化學公司收購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美國羅門哈斯公司。
星座能源集團公司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能源批發商收購時間:9月18日
2008年9月18日,巴菲特的伯剋希爾公司旗下中美能源以47億美元現金收購星座能源集團,並立即嚮其註入10億美元流動資金。星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能源批發商。因為流動資金不足和會計問題,加上金融市場的熊市震蕩,其股票價格已經在華爾街崩潰。
Tungaloy
總部:日本公司業務:汽車零件製造商收購時間:9月21日
2008年9月21日,巴菲特旗下的一傢公司與日本汽車零件製造商Tungaloy達成一致,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71.5%的股份。
高盛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投行收購時間:9月24日
2008年9月24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剋希爾公司宣佈,計劃對高盛集團投資50億美元,將用於購買高盛集團的永久性優先股,巴菲特還將獲得買入50億美元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可以在五年內行使,行使價為每股115美元,較高盛前日收盤價折讓8%。在次貸危機不斷嚮縱深展開時,華爾街的五大投行已經倒下了三傢,高盛雖然還沒有公佈過財季虧損,尚沒有遭受抵押貸款相關的巨額損失,但其收益已經不斷縮小,該公司也無法回避當前的這場危機。
比亞迪
總部:中國深圳公司業務:手機、電池、汽車入股時間:9月27日
2008年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MidAmerican公司與中國最大的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電子公司達成協議,以2.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9.9%的股份。這次入股的比亞迪,市盈率10倍左右,市淨率1.5倍,近5年公司的股東權益、淨利潤、銷售收入均平穩增長.受此影響,比亞迪在香港股市上的股價迅速拉高,接近翻番。
通用電氣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多元化收購時間:10月2日
2008年10月2日,通用電氣公司宣佈,巴菲特管理的伯剋希爾再度擔當起援救者的角色,同意從通用電氣私募發行中購買30億美元永續優先股,享有10%/年的優先股紅利。同時在5年內可以按每股22.25美元的行權價格買入30億美元的普通股。巴菲特的風險是這傢頂級公司宣佈破産,而通用電氣是著名的老牌企業,多元化企業的典範,倒閉的概率不足1%,也就是說,一旦危機過去,巴菲特成功的概率超過99%。
美聯銀行(未定)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銀行收購時間:未定
2008年10月3日,巴菲特持有大量股份的富國銀行宣佈將以總價1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聯銀行。而此前,花旗集團曾於9月29日宣佈其已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協助下將以21.6億美元收購美聯銀行的銀行業務,由於花旗銀行的收購計劃曾得到美國政府的明確支持,因此富國銀行的收購計劃可能不能讓股神如願。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 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 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鐘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傢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傢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餘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 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産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决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捨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嚮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傢衹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併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衝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儘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傢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纔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傢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産。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傢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傢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剋希爾的賬面利潤衹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準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4年8月26日,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夫人蘇姍·巴菲特(Susan Buffett)在與他一起看望朋友時,突然中風去世。擁有30億美元財富,或2.2%BerkshireHathaway公司股權的蘇姍·巴菲特享年72歲。巴菲特夫婦於1952年結婚,但兩人自1977年起開始分居,此時蘇姍從他們的家乡遷往舊金山,往音樂事業方向發展。兩人從未宣佈要離婚。兩人常在一起旅行,蘇姍也常出席在他們的家乡Omaha舉行的公司股東大會。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 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剋希爾公司淨資産的年均增長率達21.46%,纍计增長361156%;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纍计增長幅為647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傢,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睏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麽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佈,他將捐出總價達31.7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嚮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傢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1.7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 的决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嚮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决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嚮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嚮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2008年3月,不久前,蓋茨剛剛宣佈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産目前已達54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傢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很久以來,數字13一直被全球各地迷信的人們認為是個不吉祥的數字。這一說法正適合比爾·蓋茨 (Bill Gates),連續13年位於世界富豪榜首位後,今年結束了他的世界首富地位。
巴菲特被美國人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巴菲特投資傳奇
由羅傑·洛文斯坦撰寫的巴菲特傳記中,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寫道:“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蓋茨確實是個巴菲特迷,他牢牢記住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最低價格時買進股票,然後就耐心等待。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 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 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鐘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傢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傢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餘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2]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 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産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决竅。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捨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嚮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傢衹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併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衝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儘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傢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纔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傢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産。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傢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傢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剋希爾的賬面利潤衹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準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4年8月26日,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夫人蘇姍·巴菲特(Susan Buffett)在與他一起看望朋友時,突然中風去世。擁有30億美元財富,或2.2%BerkshireHathaway公司股權的蘇姍·巴菲特享年72歲。巴菲特夫婦於1952年結婚,但兩人自1977年起開始分居,此時蘇姍從他們的家乡遷往舊金山,往音樂事業方向發展。兩人從未宣佈要離婚。兩人常在一起旅行,蘇姍也常出席在他們的家乡Omaha舉行的公司股東大會。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 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剋希爾公司淨資産的年均增長率達21.46%,纍计增長361156%;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纍计增長幅為647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傢,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睏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麽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佈,他將捐出總價達31.7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嚮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傢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1.7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 的决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嚮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决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嚮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嚮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巴菲特被美國人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1] 巴菲特投資傳奇
由羅傑·洛文斯坦撰寫的巴菲特傳記中,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寫道:“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蓋茨確實是個巴菲特迷,他牢牢記住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最低價格時買進股票,然後就耐心等待。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準和2項投資方式。
5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决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决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綫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傢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衹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衹是用來决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瞭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衹註意兩點:A.買什麽股票;B.買入價格。
8項投資標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産品簡單、易瞭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理財方法
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占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瞭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絡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絡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理財習慣
當今金融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先生與投資大亨巴菲特二位長期穩坐排行榜的前兩位。他們曾聯袂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演講,當有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菲特說:“是習慣的力量。”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現在大傢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産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復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傢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决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决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决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衹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絡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傢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絡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傢,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傢。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瞭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决策。比如現在大傢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産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衹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衹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巴菲特推薦投資者要讀的書
股神巴菲特賺錢神力讓熱衷投資的人羨慕不已,如何能得到這些神力的哪怕一點點呢?抽時間讀讀巴菲特推薦給投資者閱讀的書籍也許有些幫助。
《證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10遍以上。
《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專門為業餘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怎樣選擇成長股》(費捨爾著)。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捨爾”。他說:“運用費捨爾的技巧,可以瞭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决定。”
《巴菲特緻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書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緻股東的信中的精華段落,巴菲特認為此書是整理其投資哲學的一流工作。
《傑剋·韋爾奇自傳》(傑剋·韋爾奇著)世界第一CEO自傳。被全球經理人奉為“CEO的聖經”。在本書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訣:在短短20年間如何將通用電氣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場資本增長30多倍,達到4500億美元,以及他的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和經營理念。巴菲特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傑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贏》(傑剋·韋爾奇著)。巴菲特稱“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這種說法雖然顯得誇張,但是也證明了本書的分量。《贏》這類書籍,及《女總裁告訴你》、《影響力》都是以觀點結合實例的方法敘述,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麽你衹需要抄寫下書中所有粗體標題,因為那些都是作者對各種事例的總結,所以厚厚的一本書,也不過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但如果你認為這便是本書精華,那麽你就錯了,書中那些真實的實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經驗纔是這類圖書的賣點。技巧誰都可以掌握,但是經歷卻人人不同,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閱讀書中的每一個例子,相信你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最後,巴菲特是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閱讀”。巴菲特神力的源泉應該是來自閱讀。
管理智慧
·儘管組織形式是公司製,但我們將股東視為合夥人。
我和查理·芒格(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將我們的股東看作所有者和合夥人,而我們自己是經營合夥人。我們認為,公司本身並非資産的最終所有者,它僅僅是一個渠道,將股東和公司資産聯繫起來,而股東纔是公司資産的真正所有者。
·沃倫·巴菲特 與查理·芒格順應以所有者為導嚮的原則,我們自食其力。
多數公司董事都將他們大部分的個人淨資産投入到公司中。查理和我無法確保運營結果,但我們保證:如果您成為我們的合夥人,不論時間多久,我們的財富將同您的同步變動。我們無意通過高薪或股票期權占您的便宜。
·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每股實現內在商業價值平均年增長的最大化。
我們並不以伯剋希爾的規模來評價其經濟意義或業績表現。我們的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
·為了達到目標,首選是直接控股各種的能帶來穩定現金流,並持續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的公司.
我們的首選是直接控股各種的能帶來穩定現金流,並持續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的公司.其次是主要通過我們的保險公司購買這些類型公司的部分股權.
·我們會報告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重要的數據。
由於我們的雙重目標以及傳統會計處理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會計方法已難以反映真實經營業績。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查理和我事實上對這些數據視而不見。但是,我們會嚮您們報告我們控製的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數據。
·賬面結果不會影響我們的經營和資本配置决策。
在目標資産的兼併成本相近時,我們寧可購買未在賬面體現、但是可以帶來2美元收益的資産,而不願購買可在賬面上體現、收益為1美元的資産。
·我們很少舉債。
當我們真的舉債時,我們試圖將長期利率固定下來。與其過度舉債,毋寧放棄一些機遇。查理和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兩個百分點的額外回報而犧牲哪怕一夜的睡眠。
·我們不會讓股東掏腰包來滿足管理層的欲望。
我們不會無視長期經濟規律而用被人為操縱的價格去購買整個公司。在花您的錢時,我們就如同花自己的錢一樣小心,並會全面權衡如果您自己直接通過股票市場進行多樣化投資所能獲得的價值。
·不論意圖如何高尚,我們認為衹有結果纔是檢驗的標準。
我們不斷反思公司留存收益是否合理,其檢測標準是,每1美元留存收益,至少要為股東創造1美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衹有在收穫和付出相等的時候發行普通股。
這一規則適用於一切形式的發行——不僅是並購或公開發售,還包括債轉股、股票期權、可轉換證券等。每一份股票都代表着公司的一部分,而公司是屬於您的。
·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無意賣掉伯剋希爾所擁有的優質資産。
您應該很清楚,這是我和查理共同的心態,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財務表現。即便是那些我們認為差強人意的業務,衹要有望産生現金流,而且我們對其管理層和勞資關係還算滿意,在决定是否出售時,我們也會猶豫不决。
·我們將會坦誠地嚮您報告業績,強調對估價有正面的和負面效應的事件。
我們的原則是,要用一種換位思考的心態,將我們自己希望知道的真實情況匯報給您。這是我們的義務,决不打折扣。
·我們衹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討論證券買賣。
雖然我們的策略是公開的,但好的投資點子也是物以稀為貴,並有可能被競爭對手獲取。同樣,對好的産品和企業並購策劃,也同樣得註意保密。因此我們一般不會談論自己的投資想法。
·我們希望伯剋希爾的股價是合理的,而不是被高估。
在可能的範圍內,我們希望伯剋希爾的每一個股東在持有股份的期間內,獲得的收益或損失,與公司每股內在價值的漲跌呈相應的比例。因此,伯剋希爾的股價和內在價值,都需要保持恆定,希望是1∶1。
投資法則
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好公司纔有好股票: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夠為股東利益着想的管理層經營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確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關鍵的投資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及可持續性。
最佳競爭優勢----遊着鰐魚的很寬的護城河保護下的企業經濟城堡。
最佳競爭優勢衡量標準----超出産業平均水平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經濟特許權-----超級明星企業的超級利潤之源。
美國運通的經濟特許權:
選股如同選老婆----價格好不如公司好。
選股如同選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現代經濟增長的三大源泉:
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新建一傢製藥廠與收購一傢製藥廠的價值比較。
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賺錢越值錢
駕禦金錢的能力。
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采用股東權益報酬率、帳面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愛情:越簡單越正確
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巴菲特對美國股市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1964-1998)
市場中的《阿甘正傳》
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證券市場投資者經常犯的六大愚蠢錯誤:
市場中的孫子兵法: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則
安全邊際就是“買保險”:保險越多,虧損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邊際就是“猛砍價”:買價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邊際就是“釣大魚”: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高。
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集中投資就是一夫一妻製:最優秀、最瞭解、最小風險。
衡量公司股票投資風險的五種因素:
集中投資就是計劃生育:股票越少,組合業績越好。
集中投資就是賭博:當贏的概率高時下大賭註。
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長期持有就是龜兔賽跑:長期內復利可以戰勝一切。
長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與喜歡的公司終生相伴。
長期持有就是白頭偕老:專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好公司一句話就能夠講清楚(可口可樂)
好公司一句話就能夠講清楚(潔-列聯姻)
最後我用一分鐘時間告訴大傢,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在哪裏使用、對誰使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策略。
巴菲特的又一投資原則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投資六法則 一、賺錢而不是賠錢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 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衹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點。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在1965年到2006年間,歷經3個熊市,而他的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衹有一年(2001年)出現虧損。
二、別被收益蒙騙
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淨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要看未來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裏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嚮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占某種産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要賭就賭大的
絶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衹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衹股票占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麽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裏換手,那麽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纔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麽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衹有4%的現金。 可口可樂:投資13億美元,盈利70億美元
120年的可口可樂成長神話,是因為可口可樂賣的不是飲料而是品牌,任何人都無法擊敗可口可樂。領導可口可樂的是占據全世界的天才經理人,12年回購25%股份的驚人之舉,一罐衹賺半美分但一天銷售十億罐,淨利潤7年翻一番,1美元留存收益創造9﹒51美元市值,高成長才能創造高價值。
GEICO:政府雇員保險公司,投資0.45億美元,盈利70億美元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時間去持續研究老牌汽車保險公司,。該企業的超級明星經理人,傑剋·伯恩在一個又一個的時刻輓狂瀾於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創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長,這種超額盈利能力創造了超額的價值。因為GEICO公司在破産的風險下卻迎來了巨大的安全邊際,在20年中,這個企業20年盈利23億美元,增值50倍。
華盛頓郵報公司:投資0﹒11億美元,盈利16﹒87億美元
70年時間裏,華盛頓郵報公司由一個小報紙發展成為一個傳媒巨無霸,前提在於行業的壟斷標準,報紙的天然壟斷性造就了一張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水門事件也讓尼剋鬆辭職。
從1975年至1991年,巴菲特控股下的華盛頓郵報創造了每股收益增長10倍的的超級資本盈利能力,而30年盈利160倍,從1000萬美元到17億美元,華盛頓郵報公司是當之無愧的明星。
吉列:投資6億美元,盈利是37億美元
作為壟斷剃須刀行業100多年來的商業傳奇,是一個不斷創新難以模仿的品牌,具備超級持續競爭優勢,這個公司誕生了連巴菲特都敬佩的人才,科爾曼·莫剋勒,他帶領吉列在國際市場帶來持續的成長,1美元留存收益創造9﹒21美元市值的增長,14年中盈利37億美元,創造了6倍的增值。
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投資3﹒45億美元,盈利21億美元
作為50年歷史的電視臺。一樣的壟斷傳媒行業,搞收視率創造高的市場占有率,巴菲特願意把自己的女兒相嫁的優秀CEO掌舵,並吸引了一批低價並購與低價回購的資本高手,在一個高利潤行業創造一個高盈利的企業,1美元留存收益創造2美元市值增長,巨大的無形資産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巴菲特非常少見的高價買入,在10年中盈利21億美元,投資增值6倍。
美國運通:投資14﹒7億美元,盈利70﹒76億美元
125年歷史的金融企業,富人聲望和地位的象徵,是高端客戶細分市場的領導者,重振運通的是一個優秀的金融人才,哈維·格魯伯,從多元化到專業化,高端客戶創造了高利潤,高度專業化經營出高盈利,11年持續持有,盈利71億美元,增值4﹒8倍。
富國銀行:投資4﹒6億美元,盈利30億美元
作為從四輪馬車起傢的百年銀行,同時是美國經營最成功的商業銀行之一,全球效率最高的銀行,15年盈利30億美元,增值6﹒6倍。
中國石油:投資5億美元,,到2007年持有5年,盈利35億,增值8倍。
最大膽最大規模的一次投資
由於在以色列國內,恐怖襲擊時有發生,一般商人都不敢輕易投資到以色列,而巴菲特卻以他的獨特眼光看事物,2006年做出他人生動用資金最多的一次投資行動。個中奧秘,恐怕常人不能輕易洞察,這是巴菲特首次進軍海外,購入一傢總部不在美國的企業。
環球在綫消息:2006年美國著名投資商沃倫·巴菲特 最近又有“神來之筆”,以40億美元購買以色列伊斯卡爾金屬製品公司(Iscar metalworking)80%的股份,這是巴菲特在美國以外進行的最大一筆投資交易,也是以色列歷史上來自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
據路透社2006年5月7日報道,以色列媒體援引巴菲特的話說,他旗下的伯剋夏哈撒韋公司還計劃收購其他幾傢以色列公司,他本人也將於9月前往以色列視察當地狀況。
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7日在獲知巴菲特的投資消息後高興地表示:“他(巴菲特)此舉告訴外界,他支持以色列經濟,並認為其非常穩定。”奧爾默特相信,繼巴菲特之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商加入投資以色列的隊伍當中。
巴菲特的投資消息對奧爾默特政府而言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據悉,以色列政府預計將會從這筆交易中獲得近10億美元的稅金,相當於以色列年平均稅收的2.5%。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交易將會引起海外投資商對以色列經濟潛能的廣泛關註。據統計,2005年以色列經濟增長了5.2%。2006年,以色列預計將會在此基礎之上繼續增長4至4.5%,並將逐步嚮自由市場經濟靠攏。
以色列一傢金融公司的首席經濟分析師達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他(巴菲特)在以色列投下如此大筆資金,他顯然知道我們將會從中獲得什麽樣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公開將會令以色列的經濟和金融市場受益良多。”
以色列一名高級金融分析師告訴記者,在一些投資商看來,以色列是一個高風險投資國傢。巴菲特此舉表明他對以色列的經濟充滿信心,足以打消部分投資商對以色列投資的風險因素的擔憂。但是分析師也指出,以色列的政治和經濟發展纔是吸引海外投資的關鍵。
受到國際經濟增長和巴以局勢緩和的影響,以色列去年吸引海外投資金額約為100億美元,其中約60億美元投資在高新技術領域。
伊斯卡爾金屬製品公司位於以色列北部,主要生産汽車和飛機製造公司所需的零部件,其産品主要銷往美國、巴西、中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傢。 1.巴菲特旗下伯剋希爾·哈薩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於2008年7月12日開始分批減持中石油。巴菲特於2008年7月19日表示,他已悉數清倉所有中石油股份。
巴菲特於2004年買入中石油23.39億股,斥資約38億港元。巴菲特說,“當年入股中石油的價格為20美元(美國預托證券價格,每份ADR相當於100股中石油H股)出售價介於160至200美元,總共獲利35.5億美元(約277億港元),相當可觀。” 以此計算,其所持中石油股份的套現均價約為13.47港元。巴菲特在2008年7月12日首度大規模減持中石油的均價為12.23港元,但在此之後,受到國際油價屢創新高、公司油氣儲備新發現以及回歸A股等因素推動,中石油的股價一路飆升,截至上周四收市已達18.92港元。如果巴菲特所持的股份並未售出,其市值約為443億港元,比出售套現獲得的315億港元高出約128億港元。 巴菲特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售股的時間可能早了點”。他還表示,如果中石油股價大幅回落,會再購入該股。
2.巴菲特的投資旗艦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附屬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MPANY(“MIDAMERICAN”)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1211.HK)簽署了策略性投資及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MIDAMERICAN將以每股港幣8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的股份,約占比亞迪本次配售後10%的股份比例,本次交易價格總金額約為港幣18億元。
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巴菲特先生表示:能夠作為比亞迪和中國人的合作夥伴,我們對此非常興奮,王傳福先生具備獨特的管理運營能力和優良記錄,我們盼望着和他的合作。
MidAmerican主席 David Sokol先生表示:非常高興能有機會投資像比亞迪這樣優秀的企業, 他們的産品對於環境保護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比亞迪的創新技術在全球持續探討的全球氣候轉變及環保方面的課題上,均擔當重要的角色。
比亞迪主席王傳福先生非常欣喜地表達了謝意,稱比亞迪非常歡迎像Berkshire Hathaway和MidAmerican這樣的長期投資戰略夥伴,該投資將幫助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及其它環保産品在全球的推動具備戰略意義。
2008年9月29日,MIDAMERICAN將和比亞迪公司共同召開新聞發佈會,MIDAMERICAN主席David L. Sokol先生將親臨香港與比亞迪主席王傳福先生聯合主持該新聞發佈會並嚮媒體進行詳細說明協議的內容以及本次認購的相關信息
3.2008年9月第一大股東為伯剋希爾哈撒韋的可口可樂宣佈要全資收購匯源果汁,雖然後來被商務部否决但是足以看出巴菲特對中國的看好。 馬爾蒙控股公司(Marmon),箭牌(Wrigley),羅門哈斯(Rohm&Haas)
今年早些時候,巴菲特旗下的伯剋希爾公司嚮芝加哥的普利策傢族支付了45億美元,購得馬爾蒙控股公60%的股份,投入65億美元幫助Mars公司收購口香糖生産商箭牌公司,出資30億美元協助美國陶氏化學公司收購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美國羅門哈斯公司。
星座能源集團公司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能源批發商收購時間:9月18日
2008年9月18日,巴菲特的伯剋希爾公司旗下中美能源以47億美元現金收購星座能源集團,並立即嚮其註入10億美元流動資金。星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能源批發商。因為流動資金不足和會計問題,加上金融市場的熊市震蕩,其股票價格已經在華爾街崩潰。
Tungaloy
總部:日本公司業務:汽車零件製造商收購時間:9月21日
2008年9月21日,巴菲特旗下的一傢公司與日本汽車零件製造商Tungaloy達成一致,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71.5%的股份。
高盛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投行收購時間:9月24日
2008年9月24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剋希爾公司宣佈,計劃對高盛集團投資50億美元,將用於購買高盛集團的永久性優先股,巴菲特還將獲得買入50億美元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可以在五年內行使,行使價為每股115美元,較高盛前日收盤價折讓8%。在次貸危機不斷嚮縱深展開時,華爾街的五大投行已經倒下了三傢,高盛雖然還沒有公佈過財季虧損,尚沒有遭受抵押貸款相關的巨額損失,但其收益已經不斷縮小,該公司也無法回避當前的這場危機。
比亞迪
總部:中國深圳公司業務:手機、電池、汽車入股時間:9月27日
2008年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MidAmerican公司與中國最大的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電子公司達成協議,以2.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9.9%的股份。這次入股的比亞迪,市盈率10倍左右,市淨率1.5倍,近5年公司的股東權益、淨利潤、銷售收入均平穩增長.受此影響,比亞迪在香港股市上的股價迅速拉高,接近翻番。
通用電氣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多元化收購時間:10月2日
2008年10月2日,通用電氣公司宣佈,巴菲特管理的伯剋希爾再度擔當起援救者的角色,同意從通用電氣私募發行中購買30億美元永續優先股,享有10%/年的優先股紅利。同時在5年內可以按每股22.25美元的行權價格買入30億美元的普通股。巴菲特的風險是這傢頂級公司宣佈破産,而通用電氣是著名的老牌企業,多元化企業的典範,倒閉的概率不足1%,也就是說,一旦危機過去,巴菲特成功的概率超過99%。
美聯銀行(未定)
總部:美國公司業務:銀行收購時間:未定
2008年10月3日,巴菲特持有大量股份的富國銀行宣佈將以總價1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聯銀行。而此前,花旗集團曾於9月29日宣佈其已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協助下將以21.6億美元收購美聯銀行的銀行業務,由於花旗銀行的收購計劃曾得到美國政府的明確支持,因此富國銀行的收購計劃可能不能讓股神如願。
2009年:巴菲特440億美元重磅出擊
億萬富翁、“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3日宣佈,該公司將斥資340億美元收購全美第二大鐵路運營商北伯林頓鐵路公司。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以每股100美元現金收購北伯林頓約77.4%的股份,達到對後者100%持股。此報價比北伯林頓公司2日收盤價高出31.5%。
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還將承擔北伯林頓100億美元的債務,使得整個交易總價達到440億美元,創下該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並購案。
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巴菲特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對北伯林頓公司的投資不僅是對該公司、其管理團隊和鐵路運輸行業的豪賭,更是對“美國經濟未來的豪賭”。
此項交易已經獲雙方公司董事會批準,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度完成。伯剋希爾哈撒韋董事長兼CEO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表示:“我們國傢(美國)的未來繁重取决於有效率和維護良好的鐵路係統。而且,美國必須保持增長並促使鐵路係統繁榮。最重要的是,該交易是對美國經濟未來的豪賭,我喜歡這種賭博方式。”
BNI董事長、總裁兼CEO馬修-羅斯(Matthew K. Rose)表示:“我們對有機會成為伯剋希爾哈撒韋大傢族的一員感到非常激動。我們欽佩巴菲特長期投資的領袖哲學,BNI將能夠聚焦於鐵路、客戶和美國交通基礎設施的未來需求。這筆交易符合我們股東、客戶和員工的最大利益。”
根據協議,BNI股東可以選擇將1股BNI股票換成100美元現金或者價值相當的伯剋希爾哈撒韋的Class A股票或 Class B股票。
Burlington Northern上漲了20.93美元,+27.51%,收報97.00美元。 城市服務
伯剋希爾-哈撒韋
可口可樂
寶潔
強生
耐剋
雀巢
卡夫
美國運通
華盛頓郵報
吉利刀片
美國廣播公司
通用電氣
通用動力公司
沃爾瑪
高盛
羅門哈斯
星座能源集團公司
馬爾蒙控股公司
箭牌
迪斯尼
美國富國銀行
安海斯布什
美國穆迪
微軟100股
葛蘭素
伊頓公司
NRG能源公司
傢得寶
麥當勞
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奧美公司
通用食品公司
喜詩糖果
柏剋夏海瑟威紡織公司
美國航空公司
飛安公司
Dexter製鞋公司
藍籌郵票公司
聖諾菲阿萬提斯
Wesco金融公司
UPS
魏斯可金融公司
太陽信托銀行
M&T銀行
Torchmark保險公司
史考特費澤
費區-海默兄弟公司
白山保險
威爾斯法哥
聯邦住屋貸款抵押公司
哈迪哈曼公司
以色列伊斯卡爾金屬製品公司
裏爾西格萊爾
時代公司
西北工業
聯合出版
雷諾煙草公司
GEICO
PNC匹茲堡國民銀行企業
甘納特公司
大衆媒體公司
美國鋁業公司
凱塞鋁業
剋裏夫蘭鋼鐵
底特律全國銀行
時代鏡報
騎士報
全國學生貸款公司
沃爾沃斯公司
所羅門兄弟公司
賽諾菲安萬特
聯合保健集團
道瓊斯公司股票
WellPoint健康保險公司
IRM
美國合衆銀行
美國銀行
國際王後奶品公司
波士頓環球
布法羅新聞報
中美能源控股公司
內布拉斯加傢具城
泰科國際公司
西聯匯聯
比亞迪
北伯林頓鐵路
中國石油
康菲石油
埃剋森美孚石油 基金 etf 指數型基金 黃金搭檔 伯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查理·芒格 股神搭檔 圖書 理財 投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