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吉林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汪清縣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222424
概況
  “汪清”源於滿語(女真語)本音“旺欽”,意思為“堡壘”。後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稱的由來因這裏的小平原中間寬而得名。設縣之後,由於前清時音義附會,將“欽”改作“清”,又因當時奉天興京(遼寧新賓)之東有一旺清邊門,音義同此,再更“旺”為“汪”。故得今名。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北部,北緯 129°51′-130°56′、東經143°06′-144°03′。南北縱長108公裏,東西橫距152公裏,緊靠東北亞經濟貿易區。與我國開放城市綏芬河、琿春、圖們相鄰,面嚮綏芬河、長嶺子、沙坨子、圖們、三合、南坪、雙目峰等8個口岸,距俄羅斯40公裏,距朝鮮18公裏。全縣幅員面積9,016平方公裏,是吉林省區域面積第二大縣,轄8鎮1鄉。境內還有汪清、大興溝、天橋嶺三個州屬森工企業及廟嶺水泥廠。全縣人口26萬,有漢、朝、滿、蒙、回等多個民族聚居。
  汪清縣人民政府駐汪清鎮,郵編:133200。行政區劃代碼:222424。區號:0433。拼音:Wangqing Xian。全縣轄8個鎮、1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百草溝鎮、春陽鎮、復興鎮、東光鎮、雞冠鄉。境內還有汪清林業局、天橋嶺林業局、大興溝林業局。
氣候
  汪清縣地處風景如畫的長白山麓,屬山區,全境群山起伏,峰巒疊嶂,長白山係的老爺嶺山脈由東南嚮西北橫貫境內,平均海拔806米,境內溝壑縱橫,河流密佈,丘陵、盆地綴於山水之間,構成綜合性山川地貌。屬於大陸性中溫帶多風氣候,鼕長夏短, 四季分明,垂直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3.9℃,年平均積溫1866℃-2600℃,極端最高溫度37.5℃,極端最低溫度-37.5℃,年平均降雨量為580毫米,無霜期為110-141天,年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
資源
  汪清縣境內山高林密,物産豐富,尤以林業、礦産、土特産資源為最。豐富的資源為汪清縣工、林、農、牧、副及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汪清不斷發展,整個國民經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工業穩中求進,農業穩步增長,初步形成以輕工、化工、醫藥、食品、能源、建材、冶金、造紙等生産體係,為汪清的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汪清縣確立“開發優勢資源,壯大特色産業”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五味子為主的中藥材基地、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獺兔黃牛肉犬為主的畜牧業基地、以煙葉高油豆為主的高效經濟作物基地為主導産業的支柱産業並初具規模。
經濟
  二00四年GDP實現13.9億元,全縣新口徑工業總産值67500萬元。全縣擁有中小工業企業110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9戶,外貿企業14戶,年産值超500萬元的企業23戶,近年來已與日本、俄羅斯、韓國、德國、美國、朝鮮、新加坡等二十多個國傢建立了貿易夥伴關係。
  汪清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汪清縣政府堅持“抓重點,幹實事,求實效”的原則,務實進取,開拓創新,成功舉辦了“中國首屆汪清黑木耳節”和“中國朝鮮族美味風俗食品一條街暨象帽舞歡樂節”開街儀式。為了加快發展步伐,汪清縣人民政府堅持“誠信立縣、産業強縣、依法治縣、文明建縣”的宗旨,以汪清縣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産業和經濟優勢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迎接國內外有識之士來汪清興辦事業共謀發展。
歷史沿革
  【建製沿革】
  汪清縣歷史悠久,但治域多變,建治較晚。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民族就在這裏勞動和生息繁衍。縣境在唐虞及周秦時期為肅慎氏疆域,西漢為樂浪郡東部,通古斯語係的沃沮人管轄,東漢至唐初為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方政權高句麗的屬地,唐代為滿族先祖慄末靺鞨人的渤海率賓路轄境。926年契丹滅渤海置東丹國,汪清歸其轄屬,928年遼東京道管轄,1125年為曷懶路境地,1278年為東夏國的南京路轄地,1279年為元開元路管轄,稱寧遠縣。明為遼東阿布達哩衛管轄。清初,庫雅拉部扭呼特氏居此,為世管佐領,駐今新興大坎子,隸屬於寧古塔將軍。1881年,為琿春副都統管轄。1902年屬於延吉廳,後屬延吉府。“汪清”一詞源於滿語“旺欽”,意思為“堡壘”。
  汪清縣地圖 1909年開始設置汪清縣。1929年2月,汪清又歸延吉交涉署管轄。
  1945年成立縣民主政府,1952年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區,1955年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縣政府駐汪清鎮。
  【行政區劃沿革】
  1986年,汪清縣東振鄉,恢復鄉建製。汪清鎮原直屬隊改為村委會;雙河鄉河南屯改為村委會;蛤蟆塘鄉富安屯改為村委會;十裏坪鄉的長興村和白岩村合併到滿河村,新發村合併到沙金溝村。
  1986年,汪清縣轄:汪清鎮、東光鄉、新興鄉、十裏坪鄉、復興鎮、大興溝鎮、蛤蟆塘鄉、天橋嶺鎮、春陽鎮、東新鄉、雞冠鄉、羅子溝鎮、西崴子鄉、東振鄉、仲安鄉、百草溝鎮、仲坪鄉、雙河鄉共7鎮、11鄉,221個村委會。
  1989年,東新鄉增設北城子村委會;蛤蟆塘鄉增設北溝村委會;仲安鄉興隆村化分為興隆、紅星2個村委會,仲安村劃分為仲安、永和2個村。
  1991年,百草溝鎮吉祥村劃分為吉祥、南城、正陽和新城4個村委會。
  1992年,東光鄉改為鎮建製。汪清縣轄8個鎮、10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春陽鎮、復興鎮、百草溝鎮、東光鎮、十裏坪鄉、東振鄉、雙河鄉、蛤蟆塘鄉、雞冠鄉、新興鄉、仲安鄉、西崴子鄉、東新鄉、仲坪鄉。
  1995年,新興鄉?南豐裏並入大坎子村。
  1997年,百草溝鎮水南水北因興建滿臺城水電站被水淹沒而撤銷;撤蛤蟆塘北溝村並入前塘村。
  1998年,撤銷雙河鄉,並入大興溝鎮;撤銷東振鄉、西崴子鄉,並入汪清鎮;撤銷仲安鄉、仲坪鄉,並入百草溝鎮。撤銷汪清鎮直屬村並入大川村委會。
  2000年,汪清縣轄8個鎮、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55882人,其中:汪清鎮97328人、大興溝鎮28826人、天橋嶺鎮34588人、羅子溝鎮23395人、百草溝鎮15667人、春陽鎮15754人、復興鎮8099人、東光鎮6449人、十裏坪鄉2549人、新興鄉5271人、蛤螞塘鄉9572人、雞冠鄉8384人。
  2001年,撤銷新興鄉並入東光鎮。
  2002年,汪清縣轄8個鎮、3個鄉。境內還有天橋嶺、汪清、大興溝3個省屬林業局。總人口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萬人,有漢、朝、滿、蒙、回等11個民族聚居,其中朝鮮族占總人口的29.9%。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4號文件,同意撤銷汪清縣十裏坪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整建製合併到東光鎮。2003年底,汪清縣轄8個鎮、2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春陽鎮、復興鎮、百草溝鎮、東光鎮、蛤蟆塘鄉、雞冠鄉。同年,羅子溝鎮嚮陽村、腰溝子村合併到羅子溝村;百草溝鎮果樹村合併平安村。年末,汪清縣面積8 918.13平方千米,轄8鎮2鄉2個街道辦事處,200個行政村,總戶數為87 635戶,總人口為256 368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20 033人,占總人口的46.8%(統計數據來源:《吉林省年鑒2003》)。
  2003年?,汪清鎮趟子溝村合併到砂南村;青林村、西興村合併到夾皮溝村;新村合併到東振村;蒼安村合併到西崴子村;荒坪北溝合併到東明村;河北蔬菜合併到江北村,後更名為河北村;柳興合併到柳樹河村。
  2003年?,百草溝鎮新村合併到仲安村;東興村合併到八棵樹村;太陽村合併到東崴子村;復安村、西山村合併到平安村;岩村、中心村合併到長興村;上坪村合併到高城村。
  2004年,全縣轄8個鎮、2個鄉:汪清鎮、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羅子溝鎮、百草溝鎮、春陽鎮、復興鎮、東光鎮、蛤蟆塘鄉、雞冠鄉。
  2005年,撤蛤蟆塘鄉,並入大興溝鎮。
  2006年,汪清縣轄汪清鎮、東光鎮、復興鎮、百草溝鎮、大興溝鎮、雞冠鄉、天橋嶺鎮、春陽鎮、羅子溝鎮8鎮1鄉,200個村委會。
英文解釋
  1. n.:  Wangqing County
近義詞
汪清
包含詞
汪清縣服裝廠汪清縣中醫院汪清縣東麓賓館
汪清縣羊毛衫廠汪清縣地區醫院汪清縣人民醫院
汪清縣????務管理局汪清縣幹部療養所汪清縣衛生防疫站
汪清縣婦幼保健院汪清縣職業教育中心汪清縣汪清第二中學
汪清縣第一職業技術高中吉林省汪清縣服裝廠吉林省汪清縣羊毛衫廠
汪清縣十裏坪鄉工藝美術廠汪清縣德文工藝品有限公司汪清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汪清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分類詳情
張開春陽鎮張開東光鎮張開復興鎮張開汪清鎮張開大興溝鎮
張開天橋嶺鎮張開羅子溝鎮張開百草溝鎮張開雞冠鄉天橋嶺林業局
汪清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