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①红藻的一种,暗红色,细圆柱形,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用来制造琼脂。②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
|
见“ 江离 ”。 |
|
红藻的一种。藻体深褐色或暗红色,细圆柱状,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提取琼胶,供食用及作工业原料用。也叫“龙须菜”。 |
|
俗名:北方称龙须菜,福建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
介绍:
藻体呈圆柱形、线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缩(这是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直径一般0.5~1.5毫米,大的可达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达1米,人工养殖的更高。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断。颜色红褐、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
[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各地均有江蓠资源,现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已发展养殖。采收江篱在两广从3月开始,福建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
[经济价值]江蓠体内充满藻胶,含胶达30%以上,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农、医业,作为细菌、微生物的培养基。沿海群众用其胶煮凉粉食用,也直接炒食。煮水加糖服用,具有清凉、解肠热、养胃滋阴的功效。
【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 |
|
俗名: 北方沿海群众多称为“龙须菜”,福建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
介绍:
藻体呈圆柱形、线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缩(这是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直径一般0.5~1.5毫米,大的可达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达1米,人工养殖的更高。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断。颜色红褐、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
[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各地均有江蓠资源,现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已发展养殖。采收江篱在两广从3月开始,福建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
[经济价值]江蓠体内充满藻胶,含胶达30%以上,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农、医业,作为细菌、微生物的培养基。沿海群众用其胶煮凉粉食用,也直接炒食。煮水加糖服用,具有清凉、解肠热、养胃滋阴的功效。
【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
【分类地位】红藻门 Rhodophyta
真红藻纲 Florideae
杉藻目 Gigartinales
江蓠科 Gracilariaceae
江蓠属 Gracilaria |
|
(一)自然海区采孢子育苗
自然海区采孢子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花的劳力较多。一般在适合江蓠生长的海区,筑小的围堤,再投放各种生长基和一定数量的种江蓠,使其自然放散孢子,附着到生长基上自然萌发而成江蓠幼苗。或生长基撒孢子水,使孢子附着萌发成江蓠幼苗。其方法步骤如下:
选择场地
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底质较硬,风浪较小,水质澄清,海水比重变化在1.010-1.025的内湾海区。在海滩筑一个高约20-30cm的弧形大围堤,使其在退潮后能贮蓄一定深的海水,成为自然海区采孢子苗场地,也可以利用鱼堤、蟹池等场所进行江蓠采孢子育苗。因为这些场所除符合自然采孢子育苗所需要的条件外,更可以人为地调节水深及换水,使江蓠孢子附着后,能更好地萌发生长。
生长基的准备
生长基主要应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就地取材。常用的有石块、贝壳、碎珊瑚等,石块多用碎石,呈多角形,石面清洁,孢子容易附着,一般重量在0.5kg以下,每亩场地可投放35000-37500kg。贝壳多用海边常见的牡蛎壳、扇贝壳等。通常每亩可投放12500-18500kg。投放时尽可能使凸面向上,凹面向下,因凸面粗糙,孢子容易附着,凹面较光滑会影响孢子的附着。碎珊瑚也是一种良好的附着基,有的海区随时可找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目前逐渐采用了维尼纶、聚乙烯绳等作为江蓠的生长基。前者多为60股线(3×20)制成,后者多为45股线(3×15)制成。有的编成网帘,网目为15cm×15cm,有的使用单条。
种江蓠的准备
一般在采孢子前要挑选发育良好的种江蓠,也可在收获时进行挑选。
(1)选择的标准:藻体粗壮,分枝繁茂整齐,颜色较浓;藻体完整,无损伤腐烂现象;藻体上有大量孢子囊形成。
(2)采孢子时要检查孢子是否成熟,可根据孢子囊的特征加以鉴别。
Ⅰ、果孢子囊的成熟特征:果孢子成熟时,囊果突起较高,顶端平圆,呈馒头形,囊果孔透明,略带白色。假如白点较大且有孔眼时,表示果孢子已放散,不宜选用,也可在显微镜下检查孢子的饱满程度。
Ⅱ、四分孢子囊的成熟特征:四分孢子囊成熟时,对着日光照射观察黑点明显且比较大,分布比较均匀;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束囊十字形分裂,分裂沟明显。
种江蓠的处理与采孢子
(1)留种藻采孢子。这是在生长江蓠的海区进行采孢子的方法。当收获江蓠时,保留一定数量的种藻,然后在该海区投放附着器材,使成熟的种江蓠自行放散孢子,然后附着萌发,达到采孢子育苗的目的。
(2)种江蓠干燥刺激采孢子。选好健壮成熟的种江蓠,用海水洗涤干净,除去粘夹在藻体上的淤泥及其他附着物,然后进行干燥刺激。干燥刺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阴干刺激,即将种江蓠均匀地铺在竹帘上或成串地挂在架子上阴干12小时,只要藻体表面水份消失,开始出现不规则的皱纹即可;另一种是在太阳下晒干,边晒边翻开,时间可较短,达到表面水份消失即可。干燥刺激完毕后,将江蓠藻体切成2-3cm的小段,均匀地撒到已放好附苗器的场地上进行采孢子,一般每亩场地约需新鲜江蓠15-20kg左右。
在采孢子时要注意选择晴朗天气,没有大风大雨,最好在傍晚进行,温度要稳定,且种江蓠要撒播均匀。
(3)撒孢水法。将干燥刺激过的种江蓠放入盛有干净海水的大木桶或水池内,用木棒或竹杆不断搅拌,使其大量放散孢子。待孢子水的浓度,在低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有30-40个时,可将藻体移入另一个木桶或水池内,使其继续放散。孢子的放散是连续的,因此必须多准备几个木桶或水池,约持续进行一昼夜以上。同时将取得的孢子水根据潮水的情况,尽快送往育苗场地直接泼洒到附苗器上,让其附着萌发。根据试验江蓠孢子的附着能力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一般放散后36小时便基本上丧失附着能力。
用网帘或单绳采孢子时,可在水缸或水池中进行。一般撒上孢子水后,经过24小时以后则孢子附着牢固,可以取出放在潮间带有积水处,用小木桩固定网帘育苗,也可以绑在浮筏上育苗。
育苗
江蓠在自然海区用贝壳石块等采孢子后,往往就在该地进行自然海区育苗,育苗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经常检查生物敌害,发现后应及时清除,浒苔,石莼,水云,苔藓虫及端足类动物等对江蓠孢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都有极大的妨碍,应设法防除。
(2)防止浮泥淤积,应及时清理洗刷,以免幼苗窒息死亡。根据观察,江蓠被淤泥覆盖后一般停止生长或窒息死亡,仅有生长力强的个体能够钻出淤泥继续生长。
(3)注意水的深度,一般在浅滩筑有小堤处采孢子育苗,退潮的水深最低限度要能保证生长基湿润,幼苗不致因干燥而死亡。在鱼堤或蟹池采孢子育苗,水深可在半米左右,夏季水温高时可适当加深。
(4)注意海水的比重变化,在雨季,大量淡水冲入海区时要特别注意。要求海水比重不低于1.005,若情况严重时,可考虑移往其他海区或采取其他措施。
(5)注意水温的变化,在我国北方冬季水温很低时应考虑移往低潮线下1-2m深处。以免冻伤死亡,在南方夏季内湾水温高达35℃以上时,也要考虑移往水深处。
(二)室内采孢子育苗
室内育苗的设备
(1)建立和海带育苗室相似的制冷系统,海带育苗室水温在10℃以下,所以一般采用氨制冷剂冷却海水,江蓠育苗要求水温在20℃左右,因而在育苗室内设空气调节器使水温适当降低即可。
(2)建立供水及排水系统,要设有抽水机、沉淀池、过滤塔、蓄水池、水泵和供水排水管道。
(3)育苗室可用毛玻璃做屋面或开设天窗、侧窗,整个育苗室应东西走向,便于利用自然光,并使室内光照均匀。
采苗
(1)附着器的准备,江蓠人工育苗可选用石块、贝壳、竹片、棕绳和维尼纶绳等材料作附苗基质。因为是室内育苗,水体小,幼苗密度大,水体交换也较差,水质容易变劣,所以,所用的采苗器必须提前进行浸泡和洗刷处理干净。采苗前,将采苗器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采苗池内,注入过滤沉淀海水,使采苗器完全浸没于海水中,即可采苗。
(2)采苗用水,采苗用水应进行暗沉淀和砂滤,确保海水清洁,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浮泥和其他杂物进入育苗池,减少硅藻和其他杂藻及原生动物的繁生,提高采苗和育苗质量。
(3)孢子的放散与附着,目前江蓠采用的主要是孢子水采苗法。放散前应先将种藻进行阴干处理,然后放入注满清洁海水的水缸水槽或其他容器中,孢子即可放散。在放散过程中,为了促进孢子放散并使放散出来的孢子均匀,应不断地搅动海水。经常检查孢子的放散情况,当放散的密度达到预定要求时,即可捞出种藻。然后用数层纱布滤去孢子水中的杂质,即可得到纯净的孢子水。
孢子附着量的检查,可用肉眼直接观察,若附着器上有大量微细小斑点,则附着量大,反之则附着量小。如果用显微镜检查,则需在投放孢子水前,在采苗池内投放检查用的玻璃片,一般每个低倍数显微镜视野下有3-5个孢子即可,不足时可补采。
育苗管理
江蓠采苗结束后,便进入育苗管理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一个月左右,幼苗培育过程中,应每天更换一定数量的海水,保证水质清新,适当添加氮肥和磷肥,保证幼苗的营养盐需要,定期进行洗刷,保持苗帘的清洁,根据附着基质的不同,洗刷方法也应有别,一般水流中洗法可适用于各种育苗器,水温一般要保持在20-25℃,若水温过高,则应采取诸如换水,开窗通风等措施,有条件的最好利用空调机,制冷海水来进行降温,江蓠育苗期间,光线要求较强,一般应保持在3000勒以上,但应避免过强的光照和直射光。通常在室内培育一个月左右,幼苗将近直立时,便入自然海区培育,也有在萌发后几天便移到海上进行筏式培育,其方法类似于海带的秋苗培育。
在海区筏架上育苗,水层的调节非常重要,一般可根据当时当地的海水透明度进行调节,一般海区水层可控制在1m左右。此外还应做好洗刷、施肥等管理工作。 |
|
(一)浅滩养殖
养殖场地的选择
(1)地势比较平坦,退潮后能露出广阔的潮间带,而且干露的滩面上要有些积水。
(2)底质较硬,以沙底、沙泥底为好。
(3)风浪较小,水质澄清、潮流畅通。
(4)要有一定的淡水流入,营养盐丰富。
(5)海水比重变化在1.005-1.025范围内。
(6)海水温度变化只要冬天不结冰,夏季不超过35℃即可。
养殖方法
(1)撒苗养殖:当江蓠苗长达5-6cm以上时,将浅滩加以适当的整理,清除杂藻,然后将江蓠幼苗连同生长基整齐地撒放在浅滩上进行养殖。撒苗后的密度,以每个生长基之间的距离为30cm左右为宜。在南方经过3个月的养殖,藻体长度一般可达1m左右,而在北方要到六、七月份方能达到收获标准。这种养殖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只要管理得当,海区肥沃,其亩产干品可达100kg以上。
(2)插签养殖:竹签是用竹子做成,长15cm,宽0.5-0.7cm左右,在签的顶端1厘米处劈成沟形夹口,以夹江蓠的幼苗。操作时将长约10cm的江蓠从原生长基上拔下,经过整理后打竹签夹口,将幼苗夹上,退潮按行距50cm,株距20cm的规格进行插植。一般亩插6000-7000棵,经2-3个月的养殖,操作可达1m以上。
(3)网帘夹苗养殖:在潮间带浅滩上选择较为平坦而又稍有积水的场所,隔一定距离打入小木桩,用以固定网帘,每个网目夹一簇江蓠苗,进行江蓠养成。
养成管理
(1)补苗和护苗:由于风浪的冲击,种苗夹得不牢或苗签木桩插得不深,往往流失或倒伏。因此夹苗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掉苗或倒伏要及时进行补苗或扶正。
(2)清除敌害生物:在养殖期间,水云、浒苔等杂藻等江蓠争夺营养,妨碍江蓠生长,螺类,水禽、鱼类等常以江蓠为食,这些都应及时设法排除。
(3)洗刷浮泥:藻体表面有浮泥时,要及时加以清洗,否则对生长不利。
(4)越冬措施:在北方养殖的江蓠,冬季天气寒冷,则需要采取越冬措施。
(二)筏式养殖
养殖海区的选择
(1)潮流畅通,风浪较小,养殖器材不致被破坏,江蓠藻体不易被打断脱落。
(2)水质肥沃,有淡水流入。
(3)水质澄清,透明度较大,退潮后水深在2-5m以上海区。
养殖方法
养殖水深一般2-3m,浮筏每台装设浮绠6-8条,浮绠每条长约30m,用长2m的竹筒浮子7个,浮绠两端有缆绳分别用桩固定,浮绠与浮绠平行,间距3m,顺流方向设置。夹苗绳野生芒苗制成(也可用聚乙烯)直径1-1.5cm,平养的夹苗绳长3.6m,垂养的夹苗绳长1.8m,绳距25cm,苗绳上每距16cm夹苗一簇,每簇1-3株。
养殖管理
(1)水层调节,水层浅光线过强,可导致江蓠变白死亡;水层深光线弱,江蓠生长缓慢。一般养成筏的水层调到20-40cm为宜。
(2)施肥,海区营养盐的差距较大,在北方的贫瘠海区应考虑施肥。如以0.1%的硝酸铵溶液对江蓠藻体每周浸泡2次,每次1小时。
(3)安全护理,筏式养殖生产,不安全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季节风危害较大,往往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对筏架要经常进行安全护理。 |
|
jiangli
江蓠
sea moss
属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ae)、 杉藻目(Gigartinales)江蓠科(Gracilariaceae)江蓠属(Gracilaria) 的统称。本属共约近100种,中国的种类有龙须菜(G.sjoestedtii)、江蓠(G.verrucosa)、芋根江蓠(G.blod□ettii)、脆江蓠(G.bursa-pastoris)、凤尾菜(G.eucheumoides)和扁江蓠(G.textorii)等十多种。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为暖水性藻类,热带、亚热带及温带都有生长,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分布的种类更多。自然生长的数量以阿根廷、智利沿海最多,其次为巴西、南非、日本、中国及菲律宾沿海,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沿海也有一定数量。中国主要产地在南海和东海,黄海较少。
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江蓠的外形多呈圆柱状,少数种类扁平或呈叶状。藻体直立,丛生或单生。体高由几厘米到1米以上。分枝疏密不等,互生、偏生或分叉。分枝基部有的缢缩,枝的顶端尖细或钝圆。固着器多呈盘状,边缘整齐或呈波形。
江蓠的生活史分孢子体和配子体两个世代,配子体又分雌、 雄两种,3种藻体的外形相似。孢子体成熟时(即成藻藻体)由皮层细胞形成许多呈十字分裂的四分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四个孢子。孢子放散出来便萌发成配子体。雄配子体成熟时,由藻体皮层细胞形成精子囊窠,内有许多精子囊,精子从藻体放散出来后游离到雌配子体上,使果胞受精,发育成囊果,突出于藻体表面。囊果也称果孢子体,内有许多果孢子。果孢子放散出来萌发成长为孢子体。江蓠多固着在潮间带或低潮线附近石块、砂砾、贝壳及碎珊瑚上生长。内湾的生长密度较大,藻体肥大且色深;外海也有生长,藻体较短小,色较浅。
养殖 养殖场所在海区一般要求风浪较小、水质澄清、潮流通畅、有一定淡水流入和营养盐丰富,在潮间带浅滩要求地势平坦、退潮后略有积水、底质较硬。浮筏式养殖要求退潮后能保持 2米以上的水深。海区适宜水温为5~20℃,盐度为15~30,此外敌害生物要少。
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池塘撒苗养殖。先在海边建造池塘,池内清除杂藻和其他敌害生物,由闸门引进海水,保持水深0.5米左右。然后将江蓠种苗撒在池塘中,每亩约投放鲜藻体300千克, 让其悬浮生长。每隔3~4天利用潮汐换水1次,并施放尿素等化肥。每月收获1次,留下一定种苗,使其继续生长。由于生长快、周期短,生产季节长,故产量较高。潮间带整畦播苗养殖是先将浅滩整理成畦,退潮后留有少许海水,把江蓠幼苗连同生长基质整齐地播种在畦上。经2~3个月的栽培管理,即可收获。此外还有潮间带浮筏式夹苗养殖和浅海浮筏式夹苗养殖等方式,产量稍高,但成本也大。
养殖用苗源可来自自然苗或人工采孢子育苗。自然苗是成熟江蓠藻体在自然海区放散孢子、萌发生长而成的幼苗。人工采孢子育苗是在海区或育苗室内使江蓠的孢子附着在人工生长基质上萌发生长成幼苗。
加工 江蓠收获后,经洗涤晒干即成为提取琼胶的原料。干品的含胶量约为20%左右。琼胶提取需经浸碱、洗涤、酸化、漂白、煮胶、推条、冷冰干燥或压榨干燥、包装等工序。
(刘思俭) |
|
- n. gracilaria verrucosa (algue rouge)
|
|
江离, 粉菜, 沙尾菜, 海菜, 海面线, 龙须菜, 蛇菜, 棕仔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