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米草 求米草
種中文名:求米草
種拉丁名: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arduino) beauv.
種別名:皺葉茅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求米草屬
屬拉丁名:oplismenus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稈基部平臥或膝麯,稈較細弱,基部橫臥地面,節處生根,直立部分高30-50釐米。葉鞘遍布疣基刺毛,或僅邊緣具纖毛;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葉片披針形,通常皺而不平,有橫脈,長2-8釐米,寬5-18毫米,通常有細毛或疣毛,頂端尖,基部略圓而稍不對稱。圓錐花序緊縮,主軸無毛或密生柔毛;小穗長3.5-4毫米,有微毛或無毛,第一穎具3脈,長為小穗的一半,頂端具7-13毫米的直芒,第二穎具5脈,比第一穎長,頂端具2-5毫米的直芒;第一小花長約3毫米,其外稃橢圓形,幼時紙質後變硬,平滑光亮,略包着同質的內稃,頂端具微小的尖頭。穎果橢圓形,長3毫米。花果期7-11月。
地理分佈:
分佈於我國南北各地。在舊大陸的熱帶及溫帶廣泛分佈。
生態特徵:
求米草屬匍匐低矮小草本,喜生於陰濕的林子、路邊,也分佈在低山丘陵地。每年早春種子萌發生長,當氣溫上升10—12℃,植株生長旺盛時,發達的匍匐莖節—上即生出許多不定根和腋芽,隨後發育成地上枝。待地上枝長到一定高度時,它又靠近地面匍匐生長,再形成為數衆多的地上枝,如此不斷繁衍,在不長的時間內,求米草即可覆蓋地面,形成簇生分佈的單優勢種群落。在江西廬山地區,求米草每年7月底開花,8月結實,由於它不斷分生出新的地上枝,地上枝的花果期也相應地往後推遲,這樣整株的花果期甚至可以延長到7一11月。求米草對水肥反應敏感,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處生長繁茂,分生出的新株也多,且莖節長,葉寬而柔嫩,産量高。求米草對光的反應也敏感,但對土壤要求卻不嚴,可生長不同類土壤上。
飼用價值:
求米草草質柔軟,適口性好,營養豐富。整個植株 在生育朋內,均可飼用,又可調製幹草,是較為理想的放牧草。牛、羊都喜食,此外,求米草是保土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