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 词牌名 : 苏轼 : 戏曲曲艺 : 古风音乐 > 水龙吟
目录
·作品: 《水龙吟》·阅读《水龙吟》·《苏轼 Su Shi: 水龙吟 Shuilong Yin》
·《苏轼 Su Shi: 水龙吟 Shuilong Yin》·《苏轼 Su Shi: 水龙吟 Shuilong Yin》·《苏轼 Su Shi: 水龙吟 Shuilong Yin》
·更多诗歌...·No. 7·No. 8
·No. 9·《水龙吟》-原文·《水龙吟》-作者简介
·《水龙吟》-词牌格律·《水龙吟》-注释·《水龙吟》-赏析
·水龙吟》-辛弃疾著作一·水龙吟》-辛弃疾著作二·水龙吟》-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水龙吟》-苏轼作词·《水龙吟》-章楶作词·《水龙吟》-秦观作词
·《水龙吟》-郭沫若作·《水龙吟》-艺术特色·《水龙吟》-诗词特点
·水龙吟》-水龙吟---朱敦儒·游戏《仙剑奇侠传二》官方主题音乐·小说《水龙吟》
·《水龙吟》-李白诗作·《水龙吟》-郭沫若作·相关词
·包含词·更多结果...
水龙吟
作者: 武陵樵子 Wu Lingqiaozi
  作者:武陵樵子
  第一章 骷髅狰狞 刀头滴血
  第二章 蒙面怪人 不翼而飞
  第三章 翩若惊鸿 绝丽双妹
  第四章 六尸胸钉 罗喉魔君
  第五章 红烛赌徒 老魔断指
  第六章 黑蝎毒掌 险遭不测
  第七章 炫目蛋赌 斗智露奇
  第八章 江南二神 塞外双屠
  第九章 吹箫十年 孤山一鸿
  第十章 双屠又现 孤身追踪
  第十一章 古井玉璃 玄关勘破
  第十二章 司命魔君 卤莽灭裂
  第十三章 秋霞蕴爱 意乱情迷
  第十四章 初睹白羽 枇杷门巷
  第十五章 噬臂之盟 天地人魔
  第十六章 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
  第十七章 瀑洞藏身 伪词取信
  第十八章 护犊溺爱 殒恨丧生
  第十九章 死别生离 肠断魂销
  第二十章 妖僧恶龙 夜明照乘
  第二十一章 毒龙断臂 双双魅影
  第二十二章 黑白双魅 鼓楼凶搏
  第二十三章 珠还合浦 怨侣冰释
  第二十四章 德德相报 降龙复聚
  第二十五章 镇远镖局
  第二十六章 金天观中
  第二十七章 怆闻双姝 鬼蜮莫测
  第二十八章 巧藏若拙 危机重重
  第二十九章 离间之计 堕入壳中
  第卅章 太白宫中 勾心斗角
  第卅一章 用心毒绝 作法自毙
  第卅二章 真诀重归 千里婵娟
《水龙吟 Shuilong Yin》
诗人: 苏轼 Su Shi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
  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
  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凤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
  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
  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
  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水龙吟 Shuilong Yin》
诗人: 苏轼 Su Shi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水龙吟 Shuilong Yin》
诗人: 苏轼 Su Shi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
  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
  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
  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
  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
  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水龙吟 Shuilong Yin》
诗人: 苏轼 Su Shi

  露寒烟冷兼葭老,天外征鸿寥唳。
  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
  □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
  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更多诗歌...
请鉴赏:

  秦观 Qin Gu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秦观 Qin Gu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秦观 Qin Gu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吕岩 Lv Y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朱敦儒 Zhu Dunru:水龙吟 Shuilong Yin
  朱敦儒 Zhu Dunru:水龙吟 Shuilong Yin
  叶梦得 Ye Mengde:水龙吟 Shuilong Yin
  张孝祥 Zhang Xiaoxi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张孝祥 Zhang Xiaoxi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陆游 Lu You: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陆游 Lu You: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陈亮 Chen Li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蒋捷 Jiang Jie:水龙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孙 Wang Yis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孙 Wang Yis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孙 Wang Yis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孙 Wang Yis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孙 Wang Yis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段克己 Duan Ke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晁元礼 Chao Yuanli:水龙吟 Shuilong Yin
  晁元礼 Chao Yuanli:水龙吟 Shuilong Yin
  晁元礼 Chao Yuanli:水龙吟 Shuilong Yin
  晁元礼 Chao Yuanli:水龙吟 Shuilong Yin
  向子諲 Xiang Ziyin:水龙吟 Shuilong Yin
  吕渭老 Lv Weilao:水龙吟 Shuilong Yin
  杨无咎 Yang Mojiu:水龙吟 Shuilong Yin
  杨无咎 Yang Mojiu:水龙吟 Shuilong Yin
  曹勋 Cao X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曾觌 Ceng D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赵彦端 Zhao Yandu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管鉴 Guan Ji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张孝祥 Zhang Xiaoxi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赵长卿 Zhao Changqi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赵长卿 Zhao Changqi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程垓 Cheng Gai:水龙吟 Shuilong Yin
  石孝友 Dan Xiaoyou:水龙吟 Shuilong Yin
  张鎡 Zhang Zi:水龙吟 Shuilong Yin
  汪莘 Wang Shen:水龙吟 Shuilong Yin
  卢祖皋 Lu Zugao:水龙吟 Shuilong Yin
  黄机 Huang 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葛长庚 Ge Changge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张榘 Zhang Ju: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陈著 Chen Zhu: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陈允平 Chen Yunpi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辰翁 Liu Chenwe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仇远 Chou Yu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陈德武 Chen Dewu:水龙吟 Shuilong Yin
  孔夷 Kong Yi:水龙吟 Shuilong Yin
  章楶 Zhang Jie:水龙吟 Shuilong Yin
  阎苍舒 Yan Cangshu:水龙吟 Shuilong Yin
  马子严 Ma Ziy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吴琚 Wu Ju:水龙吟 Shuilong Yin
  黄孝迈 Huang Xiaomai:水龙吟 Shuilong Yin
  丁宥 Ding You:水龙吟 Shuilong Yin
  潘牥 Pan F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李璮 Li T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胡寅 Hu Yin:水龙吟 Shuilong Yin
  赵彦端 Zhao Yandu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施岳 Shi Yue:水龙吟 Shuilong Yin
  莫仑 Mo Lun:水龙吟 Shuilong Yin
  黄孝迈 Huang Xiaoma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苏轼 Su Shi:水龙吟 Shuilong Yin
  辛弃疾 Xin Qiji:水龙吟 Shuilong Yin
  张鎡 Zhang Zi: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克庄 Liu Kezhu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李曾伯 Li Cengba:水龙吟 Shuilong Yin
  陈德武 Chen Dewu:水龙吟 Shuilong Yin
  刘镇 Liu Zhe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章粢 Zhang Zi:水龙吟 Shuilong Yin
  马子严 Ma Ziy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李廷忠 Li Tingzho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严仁 Yan Ren:水龙吟 Shuilong Yin
  严仁 Yan Ren:水龙吟 Shuilong Yin
  祖吴 Zu Wu:水龙吟 Shuilong Yin
  翁元龙 Weng Yuanlo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潘□方 Pan Fang:水龙吟 Shuilong Yin
  李□璮 Li T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姚勉 Yao Mi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柴元彪 Chai Yuanbiao:水龙吟 Shuilong Yin
  王易简 Wang Yijian:水龙吟 Shuilong Yin
  谢玉岑 Xie Yucen:水龍吟 Shuilong Yin
  谢玉岑 Xie Yucen:水龍吟 Shuilong Yin
No. 7
  ①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②曲牌名。有调无词。为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
No. 8
  词碑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
No. 9
  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 诸葛亮 的升帐。
《水龙吟》-原文
  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水龙吟》-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一说为突厥人,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水龙吟》-词牌格律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句或韵),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注:“()”表示这里面的字可平可仄。“”表示为韵脚。
  变格: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水龙吟》-注释
  1、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2、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3、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4、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5、伊嵩:伊阙、嵩高,皆河南名山。巢由:巢父、许由,皆古时隐士,此指作者过去同隐伊嵩的旧友。
  6、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7、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8、白羽:白羽箭。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9、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
  10、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好为梁甫吟。此处为作者自比。
《水龙吟》-赏析
  此词为感慨时局、吊古伤今的名篇。上片写作者由北方南奔途中,亲历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曾经的壮志雄心此时已为年华将暮之感取代。回忆从前与旧友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直如隔世一梦。下片直斥战事未休以致世局动荡,感叹英雄难觅,纵有奇谋报国,亦不免如孙皓一般,机关算尽也“可怜无用”。只好愁扣船舷、悲吟梁父、泪流如雨而已罢了。全篇情绪沉重悲痛,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水龙吟》-辛弃疾著作一
  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1
  渡江天马南来2,几人真是经纶手3?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4。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5!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6,对桐阴满庭清昼7。当年堕地8,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9,平泉草木10,东山歌酒11。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1、韩南涧: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官至吏部尚书。他主张恢复中原,但反对轻举妄动。甲辰岁: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
  2、《晋书·元帝纪》 :“太安之际,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晋朝皇帝姓司马,故云。)及永嘉中……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这里借指宋室南渡。
  3、经纶手:治理国家的能手。
  4、长安三句:《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5、夷甫三句:《世说新语·轻诋》载桓温语:“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王衍,字夷甫,晋代清谈家。几曾:何尝。
  6、《新唐书·韩愈传》:“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处把韩元吉的文章比韩愈。
  7、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韩无咎《桐阴旧话》 ,说是“记其家世旧事,以京师第门有梧木,故云。”
  8、堕地:诞生,出生。
  9、绿野:唐朝宰相裴度的别墅绿野堂,地址在洛阳午桥。风烟:景色。
  10、平泉: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平泉庄,地址在洛阳郊外三十里处。
  11、《晋书·谢安传》:谢安居会稽,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赏析:此首词虽为祝韩南涧的大寿而作,而所言却大半是政治问题,写得不落俗套。其写作特点是议论多,感慨深,感情曲折回荡,终不离恢复中原之志,上片几乎全部是对国事的议论,可谓指点江山的激昂文字,又多用设问来表现,气势逼人,矛头直指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下片上半段,对韩元吉作了一些揄扬,因为它是寿词,不足为怪。难能可贵的是最后几句,又回到“整顿乾坤”上来,仍然不落常格。这首词用典较多,且用得较贴切恰当,使得激烈的感情,变得婉转含蓄,但总的风格,还是豪放率直的。
水龙吟》-辛弃疾著作二
  名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体裁:词。年代:南宋
  内容介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注释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水龙吟》-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阑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作者: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旧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鉴赏: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个字来概括。前者言其“嗟老”,后者言其“伤时(忧伤时世)”。由于作者的生平不详,所以先有必要根据其《书舟词》中的若干材料对上述两点作些参证。先说“嗟老”。作者祖籍四川眉山。据《全宋词》的排列次序,他的生活年代约在辛弃疾同时(排在辛后)。过去有人认为他是苏轼的中表兄弟者其实是不确切的。从其词看,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带。特别有两首词是客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如《满庭芳·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又如《凤栖梧》(客临安作)云:”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可知他曾长期飘泊他乡。而随着年岁渐老,他的”嗟老“之感就越因其离乡背井而日益浓烈,故其《孤雁儿》即云:”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这后面三句所表达的感情,正和这里要讲的《水龙吟》一词完全合拍,是为其”嗟老“而又”怀乡“的思想情绪。
  再说“伤时”。作者既为辛弃疾同时人,恐怕其心理上也曾经受过完颜亮南犯(1161年)和张浚北伐失败(1163年前后)这两场战争的沉重打击。所以其词里也生发过一些“伤时”之语。其如《凤栖梧》云:“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这种忧国的伤感和《水龙吟》中的“伤时”恐怕也有联系。明乎上面两点,再来读这首《水龙吟》词,思想脉络就比较清楚了。它以“伤春”起兴,抒发了思念家乡和自伤迟暮之感,并隐隐夹寓了他忧时伤乱(这点比较隐晦)的情绪。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联想到辛弃疾的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所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园去。作者过去曾在眉山老家筑有园圃池阁(其《鹧鸪天》词云:“新画阁,小书舟”,《望江南》自注:“家有拟舫名书舟”),现今在异乡而值春暮,却感伤起故园的花朵来,其思乡之情可谓极深极浓。但故园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谢却是事实。所以不禁对花而叹息:“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杨万里《伤春》诗云:“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这里亦同杨诗之意,谓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难清,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若反过来说,则“柳困花慵,杏青梅小”,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也太觉草草(“对人容易”)矣。而其实,“好春”本“长在”,“好花”本“长见”,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人、花两相辜负的情况,归根到底,“元只是、人憔悴!”因而上片自“伤春”写起,至此就点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题。
  过片又提故园往事:“回首池南旧事”。池南,或许是指他的“书舟”书屋所在地。他在“书舟”书屋的“旧事”如何,这里没有明说。但他在另外一些词中,曾经隐隐约约提到。如:“葺屋为舟,身便是、烟波钓客”(《满江红》),“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孤雁儿》),可以推断,它是比较舒适和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但如今,“恨星星、不堪重记”。发已星星变白,而人又在异乡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则直陈其现实的苦恼:“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老”与“伤时”,均于此几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怀着的家国身世的感触,便借着惜花、伤春的意绪,尽情表出。然而词人并不就此结束词情,这是因为,他还欲求“解脱”,因此他在重复叙述了“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的“嗟老”之感后,接着又言:“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留云借月”,用的是朱敦儒《鹧鸪天》成句(“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连贯起来讲,意谓:乘着繁花乱开、尚未谢尽之时,让我“留云借月”(尽量地珍惜、延长美好的时光)、拚命地去饮酒寻欢吧!这么几句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杜甫的“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表达了一种且当及时行乐的消极心理。
  总之,程垓这首词,通过委婉哀怨的笔触,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郁积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读后确有“凄婉绵丽”(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评语)之感。以前不少人作的“伤春”词中,大多仅写才子佳人的春恨闺怨,而他的这首词中,却寄寓了有关家国身世(后者为主)的思想情绪,因而显得立意深远。
《水龙吟》-苏轼作词
  水龙吟作者: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水龙吟》-章楶作词
  【水龙吟作者: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鉴赏: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水龙吟》-秦观作词
  【水龙吟作者: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鉴赏:此词写一位妇女一整天的相思之情。上片起首句,写女子登上挨着园林横空而起的小楼,看见恋人身骑骏马奔驰而去。此二句按景缀情,景物描写中缀入女主人公的别情。“朱帘”三句,承首句“小楼”而言,谓此时楼上佳人正身穿春衣,卷起朱帘,出神地凝望着远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写微雨欲无还有,似逗弄晴天,实际上则缀入女子的思想感情,说它也象当前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以下四句便写这位女子一个人楼上一直等待到红日西斜的过程以及当时的情绪。轻风送来的卖花声清脆悦耳,充满着生活的诱惑力,也容易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女主人公想去买上一枝插鬓边;可是纵有鲜花,谁适为容?故此她没有心思买花,只好让卖花声过去,直到它过尽。“过尽”二字用得极妙,从中可以想象得到女主人公谛听的神态、想买又不愿买的惋惜之情。更为巧妙的是,词人将声音的过去同时光的流逝结合一起写,状画出女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感情。歇拍二句,则是以景结情。落红成阵,飞遍鸳甃,景象是美丽的,感情却是悲伤的。花辞故枝,象征着行人离去,也象征着红颜憔悴,最易使人伤怀。不言愁而愁自其中,因而蕴藉含蓄,带有悠悠不尽的情味。
  下片从男方着笔,写别后情怀。“玉佩丁东别后”,虽嵌入“东玉”二字,然无人工痕迹,且比起首二句凝炼准确,读后颇有“环佩人归”之感。“怅佳期、参差难又”,是说再见不易。参差犹差池,即蹉跎、失误。刚刚言别,马上又担心重逢难再,可见人虽远去,而留恋之情犹萦回脑际。至“名韁利锁”三句,始点出不得不与情人分别的原因。为了功名富贵,不得不抛下情人,词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发出了诅咒。“和天也瘦”句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来。但以瘦易老,却别有情味,明王世贞对此极为赞赏,因为它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花下”三句,照应首句,回忆别前欢聚之地。此时他虽策马远去,途中犹频频回首,瞻望女子所住的“花下重门,柳边深巷”。着以“不堪”二字,更加刻划出难耐的心情,难言的痛苦。煞尾三句,颇饶馀韵,写对月怀人情景,颇有“见月而不见人之憾”(《草堂诗余隽》卷二)。
  此词以景起,以景结,而其中一以贯之的则是作者执着的情愫。对一个沦落风尘的薄命女子,作者竟钟情若此,这决非为征管逐弦而出入青楼的薄幸子弟所能望其项背。
  水龙吟 和秦淮海
  庄棫
  小窗月影东风。单曳竚立轻寒骤。闲门静掩。湘帘不卷。深宵时候。已隔经年。更添愁绪。问君曾有。料春光满眼。王孙草色。离离远。迷荒甃。 一曲杨枝别后。恰依稀、探春时又。客中何处。侬今生怕。为侬消瘦。飞燕雕梁。落花深巷。一般搔首。更天涯是处。流莺满院。说新和旧。
《水龙吟》-郭沫若作
  【水龙吟作者:郭沫若】
  商盘孔鼎无存,禹碑本是升庵造。古香已逸,豪情待冶,将何所好?
  踏遍天涯,汉关秦月,雪泥鸿爪。有如神志气,长随书剑,时媵以,一拳小。
  浑似风清月皎,会心时点头微笑。轻灵可转,坚贞难易,良堪拜倒。
  砭穴支机,补天填海,万般都妙。看泰山成砺,再劳拾取,为翁居料。
  注释
  沈钧儒爱石,所至必取一二石归,书房曰“与石居”。郭为其题曰:“与石居者与善游,其性既刚且能柔。柔能为民役,刚能反冦仇,先生之风超绝时空。”1942年8月7日,郭在重庆为沈撰此词。
《水龙吟》-艺术特色
  该篇运用回忆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怀念故国、悲壮而抑郁的苦闷心情。愈是对欢乐过去作生动细腻的描写,愈是使人更加留恋珍惜已经失去的一切,也就更加深刻地写出词人内心的痛楚。用词典雅流丽处令人心驰神往,激烈悲愤处,又能见字血行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写作手法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二)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
  (三)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水龙吟》-诗词特点
  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
  第二是因迩及远,以小见大。这是词人的心声,同时也喊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共同意愿。
  第三个特点是通篇暗喻,对比强烈。
水龙吟》-水龙吟---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水龙吟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有声名,但不愿为官。高宗绍兴二年(1132),始应召入朝,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擢兵部郎中,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秦桧为相时,任鸿胪少卿;桧死,遭罢免。早年生活放荡,词风尚婉丽。中年,逢北方沦陷于金,国破家亡,多感怀、忧愤之作,格调悲凉。晚年隐居山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自己闲适的生活。其词语言清畅,句法灵活自由。但多数词作带有浓厚的虚无思想,内容消极。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
  【注释】
  1.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2.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3.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4.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 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5.伊嵩:伊阙、嵩高,皆河南名山。巢由:巢父、许由,皆古时隐士,此指作者过去同隐伊嵩的旧友。
  6.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7.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8.白羽:白羽箭。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9.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
  10.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o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好为梁甫吟。此处为作者自比。
  【赏析】
  《水龙吟》 朱敦儒的词,从题材和内容看,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他早期的清狂生活和闲适心情的,另一类是写他忧国伤时,抚今思昔的。这首《水龙吟》就是属于他后一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均遭兵燹。不久,汴京沦陷。朱敦儒携家南逃,先到淮海地区,后渡江至金陵。又从金陵沿江而上,到达江西。再由江西南下广东,避乱南雄(今广东南雄县)。这首词具体写作年月虽不可考,但从词的内容看,似是他离开淮海,沿江东下金陵时所作。
  词一开始就以雄健之笔描绘了一个开阔的水面境界:放船千里,凌波破浪,烟波浩淼。“略为吴山留顾”,从侧面点明他此次离开汴洛一带南来,不是为了“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孟浩然《自洛之越》)。对明媚的吴中山水,他只是略为留顾而已。潜台词是说,他此次离乡背井,实在是因强敌入侵,迫不得已。“云屯”三句写长江水势。水府,本为星宿名,主水之官,此处借指水。“九”,泛指多数。“九江”,指长江汇合众流,浩浩荡荡,千里东流。境界何等旷远。然而这旷远的境界并未使作者襟怀开阔,反而“北客”一句转出个人身世之感。国步艰难,一身漂泊,“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朱敦儒《水调歌头》)“壮志未酬”,“此生老矣!”(朱敦儒《雨中花》)表现了一位爱国词人的忧愤,不是一般文人的叹老嗟卑,而是与国家兴废、民族存亡息息相关的。这正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崇高处。
  下文由一“念”字领起,将生活镜头拉回到作者早年在洛阳隐居的时代。伊、嵩,指洛阳附近的伊阙、嵩山,这里代指洛阳一带。巢、由,指唐尧时的著名隐士许由、巢父,这里代指作者在洛阳隐居时的朋友。词人早年敦品励行,不求仕进。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之前,朝廷曾征召他到京城,拟授以学官,他坚辞不就,自我表白说:“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非所愿也。”(《宋史·文苑传》)他满足于诗酒清狂,徜徉山水的隐逸生活:“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漫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敕,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这就很形象地描绘了他疏狂懒漫,傲视王侯,不求爵禄,不受羁绊的性格。现在当他身遭丧乱,落拓南逃的时候,回忆起过去那种令人神往的隐逸生活,犹如南柯一梦。真是“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朱敦儒《临江仙》)梦醒得如此快,觉来无处追寻。他对过去隐逸生活的向往,其意义不在隐逸生活本身,而在于他的隐逸生活带有时代特色。封建时代,文人要隐居,必须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朱敦儒隐居伊、嵩时,北宋社会呈现出来的尽管是一片虚假的太平景象,但毕竟还能保住中原,人民生活基本安定,比朱敦儒写作这首词的时候所过的流离转徙生活要好得多。所以朱敦儒对过去隐居伊、嵩生活的怀念,其实质是希望赶走金兵,恢复中原,回到以前的那个时代去,是爱国家、爱民族的表现。
  正是这种国家民族之爱,所以下片一开始作者就站在爱国家、爱民族的高度,当此凌波南下之时,北望中原,痛感妖氛未扫,不禁发出了对英雄的渴求和呼唤。渴望有英雄出来扫净妖氛,恢复中原。上下两片,意脉相连。当时并非没有英雄。宗泽、李纲都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都为投降派所阻。或忧愤成疾而死,或连遭排挤贬斥,无一得志。他想到眼前放船千里的地方,也正是三国时,蜀吴联军抗曹的故地。当年诸葛亮何等英雄,奇谋报国,指挥若定。因后主懦弱,佞臣误国,终于“尘昏白羽”,大业未成。隐喻自己也和其他英雄一样,虽有“壮心”,无奈“奇谋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心情,他在《苏幕遮》词中也曾表示过:“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进而由眼前的地域特点和国家形势联想到西晋灭吴的历史事实。当年吴主孙皓倚仗长江天险,以铁锁横江设防,仍然阻挡不住西晋大将王浚的楼船,锦帆冲浪,铁锁销熔,终于“一片降幡出石头”,“孙郎良苦”。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鉴古观今,作者在词中流露出对象东吴一样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廷前途的担忧。下文“但”字一转,结束上文的论史,转入到以抒情作结。词人救亡有志,报国无门,他忧愤得敲打着船桨,作为击节,象诸葛亮那样唱着“梁父吟”,心潮激荡,“泪流如雨”,无可奈何。一位爱国词人的一腔忠义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而词情至此,也达到高潮。
  词以放船凌波开始,通过江上风光的描写拓开境界,抚今怀古,将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组合起来,将个人身世之感与对国家民族的深情挚爱融为一体,风格豪放悲壮。
  【赏析二】
  这首词为作者三卷《樵歌》之一,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洛阳时。境界深远,词句间有报国不得之悲慨,不以闲适为之调,是《樵歌》中独树一帜的作品。上片写船上所见,进而抒发身世感慨。放船千里,凌波踏浪,并不是为了登山临水,放浪形骸。"放船"本身 ,意味着词人心向往之的闲适生活的被迫结束,心情之沉重不难想见,因而即便是妩媚的江南青山也难以使他心驰神往,而只是稍稍流眄顾盼而已 。"云屯"三句进一步写天上与江中的情景。"水府",古代星名,主水之官。所谓"云屯水府 ",是说云层聚集在水府星附近 ,是天将下雨的征兆。再看滔滔江水,如随水神奔走,与众水一起东注入海。天空高远,却云垂垂而欲雨 ;江面空阔,而波翻浪涌,逝者如斯。词人的心旌不禁为之摇曳,不觉生出了一种郁闷之情与茫然之感,上片抒写的重点也就随着转到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念上。现实的动乱打破了词人的好梦,回首往事,自不免有南柯梦短的伤感。但他主要的感受却在于叹惋时光的流逝,有烈士暮年之悲。在"壮心偏感,年华将暮"的感情深处,暗藏着故国难返的深沉悲怆。过片以"回首"领起,这已不再是站在个人立场上回望逝去的岁月,而是站在民族立场的高处北望硝烟弥漫的中原,正面发出了对于救国英雄的呼唤。在"问人间、英雄何处"的疑问中,既有着对于英雄的渴求,也有着对于造成英雄失志时代的诘问,意味十分深远。以下引用三国故事,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不免赍志以没 ,隐喻自己虽有长才也难有机会施展。又说到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吴主孙晧凭借长江天险,且有"铁锁横江 ",但还是未能挡住西晋王濬冲浪而来的战舰,落了个可悲下场。这里可以隐约看出词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写诸葛亮,写孙晧,是以历史为镜子,从对面映照现实,这就使词人的忧愤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结尾写自己"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正是融合了家国不幸之后悲痛难已的表现 。"愁敲桂棹"三句,是说敲击船桨打拍子,唱着悲凄的《梁父吟 》,泪水滂沱。这几句以"但"字拍转,以"愁"、"悲"等字点染,以"泪流如雨"的画面作结,极见词人悲愤之深广与无力回天的无奈。这首词既体现了词人创作风格中的豪放刚健,又见出词人创作功力之深厚。全词以纪行为线索,从江上风光写到远行的感怀 ,由个人悲欢写到国家命运,篇末以"愁敲桂棹"回映篇首的"放船千里 "。中间部分,抒情、议论并用,抒情率直,议论纵横,视野又极开阔 ,"千里"、"九江"尽收笔底,往古来今俱在望中,感情极痛快却极沉着,不避用典而仍明白如话。
游戏《仙剑奇侠传二》官方主题音乐
  基本信息
  曲名:余情幽梦 《仙剑奇侠传二》LOGO
  又名:水龙吟水龙吟-余情幽梦
  作曲:骆集益 吕圣斐
  类型:乐曲
  出处:中文RPG游戏《仙剑奇侠传二》官方主题音乐
  收录于:《仙剑奇侠传二-深冬的温柔》音乐专辑
  发行时间:2002年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请参考百科词条“水龙吟-余情幽梦”或“余情幽梦”。
小说《水龙吟》
  作者: 狐言
  属性: 古典武侠
  ISBN号:7-5391-2362-1出版发行项: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预出版日期:2006载体信息:252, 16页, 页图版 2cm CNY22.80个人名称—等同责任者:狐言,中图图书分类法类号:I247.5论题主题:长篇小说附注项:本书内容包括:“拒剑还情”、“风雨同路”、“西山狂人”、“相思喋血”、“悬颅剑谷”等。
  目前已出版一、二两册,但由于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矛盾,并未完结,但由于作品很优秀广大书友仍在执着等待中。至少这是我看过的所有武侠小说中最好的。
  至于停更原因可以在百度_水龙吟吧 于狐言《水龙吟》断头(转载) 深入了解。
《水龙吟》-李白诗作
  《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二谱。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词牌格律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句或韵),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注:“()”表示这里面的字可平可仄。“”表示为韵脚。
  变格: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水龙吟》-郭沫若作
  原文
  作者:郭沫若
  商盘孔鼎无存,禹碑本是升庵造。古香已逸,豪情待冶,将何所好?
  踏遍天涯,汉关秦月,雪泥鸿爪。有如神志气,长随书剑,时媵以,一拳小。
  浑似风清月皎,会心时点头微笑。轻灵可转,坚贞难易,良堪拜倒。
  砭穴支机,补天填海,万般都妙。看泰山成砺,再劳拾取,为翁居料。
  注释
  沈钧儒爱石,所至必取一二石归,书房曰“与石居”。郭为其题曰:“与石居者与善游,其性既刚且能柔。柔能为民役,刚能反冦仇,先生之风超绝时空。”1942年8月7日,郭在重庆为沈撰此词。
  艺术特色
  该篇运用回忆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怀念故国、悲壮而抑郁的苦闷心情。愈是对欢乐过去作生动细腻的描写,愈是使人更加留恋珍惜已经失去的一切,也就更加深刻地写出词人内心的痛楚。用词典雅流丽处令人心驰神往,激烈悲愤处,又能见字血行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写作手法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二)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
  (三)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诗词特点
  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
  第二是因迩及远,以小见大。这是词人的心声,同时也喊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共同意愿。
  第三个特点是通篇暗喻,对比强烈。
相关词
辛弃疾古诗词作品诗词文学宋词
包含词
月·水龙吟秋水龙吟水龙吟梅
水龙吟雪水龙吟梦碧水龙吟
水龙吟·梨花水龙吟·咏月水龙吟·落叶
水龙吟·白莲水龙吟春晚水龙吟再和
水龙吟除夕水龙吟白莲水龙吟春梦
水龙吟云词水龙吟自遣水龙吟雨词
水龙吟莺词水龙吟海棠水龙吟云意
水龙吟李词水龙吟上巳水龙吟木樨
水龙吟梅词水龙吟初夏水龙吟和韵
水龙吟寄兴水龙吟牡丹水龙吟秋兴
水龙吟中秋水龙吟春恨隋乱伍·水龙吟
水龙吟·题瓢泉水龙吟·题雨岩水龙吟·采药径
水龙吟水仙花水龙吟寿梅津水龙吟观竞渡
水龙吟龙吟曲水龙吟采药径水龙吟赋酴醿
水龙吟赋芍药水龙吟金陵作水龙吟郎官湖
水龙吟题瓢泉水龙吟寿留守水龙吟寄竹西
水龙吟别故人水龙吟会庆节水龙吟-余情幽梦
水龙吟·寄陆放翁水龙吟·西湖怀古水龙吟·问春何苦
水龙吟西湖怀古水龙吟九日登城水龙吟癸卯元夕
水龙吟送万信州水龙吟寿尹梅津水龙吟寿嗣荣王
水龙吟兴安道间水龙吟牡丹有感水龙吟寿周耐轩
水龙吟甲寅中秋水龙吟庚寅寄远水龙吟寄袁竹初
水龙吟寿白兰谷水龙吟方外述怀水龙吟为梦庵寿
水龙吟酴醿春景水龙吟为放翁寿水龙吟寿李尚书
水龙吟赓韵中秋水龙吟曾相生日水龙吟庆王诞辰
水龙吟东宫寿词水龙吟夷陵雪作水龙吟老人寿词
水龙吟游钓台作水龙吟戊午元夕水龙吟寿游参政
水龙吟淮西重午水龙吟寿李长孺水龙吟次周月船
水龙吟春寿太守水龙吟秋寿太守水龙吟赠丁南邻
水龙吟答沈壮可水龙吟寿李府尹水龙吟事为之词
水龙吟青丝木香水龙吟寿赵癯齐水龙吟寄陆放翁
水龙吟越调梨花水龙吟寿辛侍郎水龙吟丁卯生日
水龙吟武宁瑞莲水龙吟重过旧隐水龙吟题梦云轩
水龙吟丙辰生日水龙吟丁巳生日水龙吟·为王少傅寿
水龙吟送人归武夷水龙吟追和晁次膺水龙吟送人归江西
水龙吟庆齐年诸丈水龙吟记钱塘之恨水龙吟题盱江伟观
水龙吟六月宴双溪水龙吟和中甫九日水龙吟次张斗南韵
水龙吟和野渡生朝水龙吟代寿贾秋壑水龙吟周总领生朝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水龙吟太宗临渭上水龙吟九日次前韵
水龙吟登吴江桥作水龙吟自和前二首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
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水龙吟·只愁风雨重阳水龙吟·素丸何处飞来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水龙吟·短衣匹马清秋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水龙吟·倦游京洛风尘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水龙吟·断崖千丈孤松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水龙吟·春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水龙吟(龙吟曲)水龙吟(寄兴)
水龙吟(次周月船)水龙吟(采药径)水龙吟(六月宴双溪)
水龙吟(戊午元夕)水龙吟(淮西重午)水龙吟(赋酴醿)
水龙吟(赋芍药)水龙吟(为梦庵寿)水龙吟(寿李长孺)
水龙吟(海棠)水龙吟(为放翁寿)水龙吟(代寿贾秋壑)
水龙吟(和野渡生朝)水龙吟(寿梅津)水龙吟(癸卯元夕)
水龙吟(牡丹有感)水龙吟(白莲)水龙吟(次张斗南韵)
水龙吟(和中甫九日)水龙吟(寿周耐轩)水龙吟(再和)
水龙吟(甲寅中秋)水龙吟(和韵)水龙吟(寿游参政)
水龙吟(兴安道间)水龙吟(送万信州)水龙吟(寿尹梅津)
水龙吟(寿嗣荣王)水龙吟(观竞渡)水龙吟(牡丹)
水龙吟(题梦云轩)水龙吟(郎官湖)水龙吟(丁卯生日)
水龙吟(酴醿·春景)水龙吟寓兴和巽吾韵水龙吟(秋兴)
水龙吟(重过旧隐)水龙吟(上巳)水龙吟(老人寿词)
水龙吟(东宫寿词)水龙吟(登吴江桥作)水龙吟(庆王诞辰)
水龙吟(初夏)水龙吟(别故人)水龙吟(游钓台作)
水龙吟(曾相生日)水龙吟(会庆节)水龙吟(寄竹西)
水龙吟(夷陵雪作)水龙吟(武宁瑞莲)水龙吟(梅)
水龙吟(雪)水龙吟(木樨)水龙吟(九日次前韵)
水龙吟(赓韵中秋)水龙吟(金陵作)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