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了氯。当时他正在对软锰矿的性质进行研究。他使用了部分盐酸与这种矿石结合,结果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有窒息效果的气味。社勒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能腐蚀各种金属,溶解性不强,能够对彩色的花叶及绿叶起到漂白的作用。但社勒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而称之为“脱烯素的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以充足的证据证明了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由于它呈绿颜色,故而命名之为氯,原意即为“绿色的”。我国翻译家最初根据原意把它译成“绿气”,后来才将二字合为一字枣“氯”。 氯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元素。它几乎能跟一切普通金属以及许多非金属直接化合。氯多储存在钢筒中,这是因为干燥的氯恰恰不与铁发生反应。 在常温和6个大气压下,人们可以将氯液化为一种黄绿色的液体,叫做“液氯”。 应当注意的是,氯有较强的毒性。如果空气中含有万分之一的氯气,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一般认为,空气中游离氯气的最高含量也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 氯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很大的价值。
---------------------------------------分割线--------------------------------------------------------------------------------------------------------------------------------------------------------------
氯的自述①:我就是氯单质!具有强氧化性,普通人见了我必死无疑,希望有多余电子的贤人志士来与我相结合!不胜感激!
Chlorine (from the Greek language Chloros, meaning "pale green"), is the chemical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7 and symbol Cl. It is a halogen, found in the periodic table in group 17. As the chloride ion, which is part of common salt and other compounds, it is abundant in nature and necessary to most forms of life, including the human body. As chlorine gas, it is greenish yellow, is two and one half times as heavy as air, has an intensely disagreeable suffocating odor, and is exceedingly poisonous. In its liquid and solid form it is a powerful oxidizing, bleaching, and disinfecting agent.
氯的自述②: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庭:
我出生在卤素家庭,家里共5个兄弟,我排行老二。我大哥是氟(F),很雄的,在我们元素世家里是最厉害的;三弟是溴(Br),像个女的般柔情似水,却没人喜欢他,因为他太臭了;四弟是碘(I),看起来是个硬家伙,实际上根本惹不起别人,碰到特殊情况就变成一股紫烟逃之夭夭;小弟是砹(At),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我们至今还没看见过他的脸,只知道他在不断的发出一种“光”。
我和氧姐姐生了五个儿子:(自豪啊,氟大哥只有一个儿子,溴和碘也不过各有四个。)
我的大儿子氯离子(Chloride ion: Cl?),他的孩子们是氯化物(Chloride),都很会游泳,大部分学过水下伪装。
我的二儿子次氯酸根离子(ClO-),他的孩子们是次氯酸盐(Hypochlorite),对别人的电子都很眼馋。
我的三儿子亚氯酸根离子(ClO2-),他的孩子们是亚氯酸盐(Chlorite)。
我的四儿子氯酸根离子(ClO3-),他的孩子们是氯酸盐(Chlorate),生气起来就会把氧姐姐变出来吓唬对方。
我的小儿子高氯酸根离子(ClO4?),他的孩子们是高氯酸盐(Perchlorate)。
我的五个儿媳妇都是从氢家嫁过来的,分别是氢氯酸(Hydrochloric acid: HCl)、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 HClO)、亚氯酸(Chlorous acid: HClO2)、氯酸(Chloric acid: HClO3)和高氯酸(Perchloric acid: HClO4)。
我有几个女儿,都嫁到了氧家。我的大女儿是一氧化二氯(Dichlorine monoxide: Cl2O),二女儿是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 ClO2),三女儿是七氧化二氯(Dichlorine heptoxide: Cl2O7)。
此外,氟大哥和我在尝试克隆时弄出了三个怪胎:一氟化氯(Chlorine monofluoride: ClF),三氟化氯(Chlorine trifluoride: ClF3)和五氟化氯(Chlorine pentafluoride: ClF5)。我还有个私生子叫氯胺(Chloramine: NH2Cl)。
下面是我四个儿媳妇的档案(简介氯的含氧酸):
1. 次氯酸(HClO)及其盐
(1) 制备
①通氯气于冰水中:Cl2 + H2O = HClO + H+ + Cl-
②通氯于碱液中可得次氯酸盐:Cl2+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③工业上用电解冷浓食盐水并剧烈搅拌来制备NaClO
(2)性质
①是弱酸,但为很强的氧化剂,且具有漂白性
②受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ClO-→ ClO3- + 2Cl-
(3) 用途:制造漂白粉Ca(ClO)2
漂白粉: Cl2与Ca(OH)2反应 2Cl2 + 2Ca(OH)2 → Ca(ClO)2+ +CaCl2 +2H2O
2. 亚氯酸(HClO2)及其盐
亚氯酸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亚卤酸,非常不稳定。
(1) 制备
①ClO2在水中分解:2ClO2 + H2O → HClO2 + HClO3
②通ClO2于Na2O2或NaOH与H2O2可得亚氯酸盐
2ClO2 + Na2O2 → 2NaClO2 + O2;2ClO2 + H2O2 + OH-→ 2ClO2- +O2 + H2O
(2) 性质与用途
①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但亚氯酸盐较稳定。
②具有漂白性
3. 氯酸(HClO3)及其盐:浓度高于40%则不稳定
(1) 制备
①次氯酸根水溶液加热,产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3ClO-→ ClO3- + 2Cl-
②电解热氯化钠水溶液并加以搅拌:3Cl2 + 6OH- → ClO3- + 5Cl- + 3H2O
(2) 性质及用途
①氯酸和氯酸盐皆为强氧化剂
②氯酸钾用于制造炸药
③KClO3受热反应
A.无催化剂,不可加强热:4KClO3 → 3KClO4 + KCl (约100℃)
B.催化剂(MnO2):2KClO3 → 2KCl + 3O2↑ (约300℃)
4. 高氯酸(HClO4)及其盐
(1) 制备
①低压蒸馏KClO4与H2SO4的混合液:KClO4 + H2SO4 → HClO4 + KHSO4
②电解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氯气被氧化:1/2Cl2 + 4H2O → ClO4-+ 8H+ + 7e-
③氯酸盐受热分解:4KClO3 → 3KClO4 + KCl
(2) 性质与用途
①最稳定的含氧酸,不易分解
②非常强的酸
<版权所有,等电子的氯,2006.2>
啊~写漏了
氯化物应该是“除了氯化银外都学过水下伪装”作者: 等电子的氯 2006-2-12 13:12
氯化物除了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于水,氯化亚汞比氯化银更不易溶于水
氯的简介
氯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中所必需的,也是胃液的一种必需成分。自然界中常以氯化物形式存在,最普通形式是食盐。氯在人体含量平均为1.17g/kg,总量约为82-100g,占体重的0.15%,广泛分布于全身。主要一氯离子形式与钠、钾化合存在。其中氯化钾主要在细胞内液,而氯化钠主要在细胞外液中。
氯的发现
1771-1774年间,舍勒将软锰矿(MnO2)与盐酸混合,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在接收器中获得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和加热的王水一样的刺鼻嗅味,吸入后使肺部很难受。这使得舍勒制得了氯气,并且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尽管舍勒很早就制得了氯气,但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他不但没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还把氯气当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确定了“氧化的盐酸”气是一种新元素,从希腊文chlōros(黄绿色)命名它为chloine。它的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由此而来。
食物来源
膳食氯几乎完全来源于氯化钠,仅少量来自氯化钾。因此食盐及其加工食品酱油、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菜类以及咸味食品等都富含氯化物。 一般天然食品中氯的含量差异较大;天然水中也几乎都含有氯。
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2.氯离子与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主要离子,二者约占总离子数的80%左右,调节与控制着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
3.参与血液CO二价离子运输。
4.氯离子还参与胃液中胃酸形成,胃酸促进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激活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促进食物消化;刺激肝脏功能,促使肝中代谢废物排出;氯还有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的作用等。
需要人群
大量出汗、腹泻呕吐、肾功能异常及使用利尿剂、肺心病时会导致氯丢失、引起氯缺乏和血浆钠氯比例改变。
生理需要
我国目前尚缺乏氯的需要量的研究资料,难于制定EAR和RNI,根据氯化钠的分子组成,结合钠的AI值,我国提出中国居民膳食适宜摄入量(AI)为3400mg/d。
过量表现
人体摄入氯过多引起对机体的危害作用并不多见。仅见于严重失水、持续摄入高氯化钠或过多氯化铵;临床上可见于输尿管-肠吻合术、肾功能衰竭、尿溶质负荷过多、尿崩症以及肠对氯的吸收增强等,以上均可引起氯过多而致高氯血症。此外,敏感个体尚可致血压升高。
缺乏症
氯的缺乏常伴有钠缺乏,此时,造成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发生肌肉收缩不良,消化功能受损,且可影响生长发育。
摄取提示
饮用含氯的水最好能吃一些酸奶酪和维生素E,因为酸奶酷能补充被氯杀死的肠内有益菌,而维生素E能补充被氯破坏掉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