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 : 环境化学 : 冶金 > 
目录

简异体:  ()拼音: , lù部首: 
 
总笔画: 12部外笔画: 8UTF-8: E6 B0 AF
 
UTF-16: 6C2FUTF-32: 00006C2FGB 2312: 3440
 
GB 12345: 3440Big 5: B4E2仓颉: ONVNE
 
四角码: 8091.7一字全码: lv4qilu一字双码: lvqilu
 
一字单码: lql汉字结构: 围合结构汉字层次: 6
 
笔画: 丿一一⺄????一一亅丶一丿㇏笔顺编号: 311551124134笔顺读写: 撇横横折折横横竖捺横撇捺
 
他人笔顺: 311551124134
 
部件组构: 气((????(丿一)一)⺄)录((????二(一一))氺(亅(冫(丶一)(丿㇏))))
 
简单解释
  
  lǜ
  一种气体元素,味臭有毒,可用来消毒,漂白。
  
  笔画数:12;
  部首:气;
  笔顺编号:311551124134
详细解释
  
  lǜ
  【名】
  卤族的一种普遍非金属一价和高价元素,其最熟知的形式是重的、绿黄色、难闻的刺激性有毒气体〖chlorine〗——元素符号Cl
  
  化钾
  lǜhuàjiǎ
  〖potassiumchloride〗一种晶体盐KCl,作为无机钾盐存在于光卤石和天然水中,主要用作肥料及用制造其他钾化合物中
  化钠
  lǜhuànà
  〖sodiumchloride;commonsalt〗NaCl,无色或白色晶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乙醇;熔点804°C;用于食品,并用于化学中间体和分析试剂。亦称“盐”、“食盐”、“岩盐”
  化物
  lǜhuàwù
  〖chloride〗与另一种元素或基团组成的化合物;盐酸的盐或酯
  化钠
  
  lǜsuān
  〖chloricacid〗一种强酸HClO3,氧化性能像硝酸,但稳定性差得多,常由其盐类(如酸钠)制成无色水溶液
更多简解
   lǜ卤族元素。符号cl新拉chlorum。黄绿色,异臭,有毒,有腐蚀性。性活泼,溶于水。用于漂白﹑杀菌,制漂白粉﹑染料﹑颜料和合成盐酸,在生产农药六六六﹑二二三
  等和其他有机化学工业方面也有很大用途。
更多详解
  1.鹵族元素之一。
No. 6
  元素名称:
  中文名:
  英文名:chlorine(cl)
  元素原子量:35.45
  折射率:(gas) 1.00077
  原子化焓:kj /mol @25℃121.8
  热容:j /(mol· k)(cl2) 33.949
  导热系数:w/(m·k)8.9
  熔化热:(千焦/摩尔) 3.203
  汽化热:(千焦/摩尔) 10.20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6.9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1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8
  地壳中含量:(ppm)13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18000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氧化态:
  主要:cl-1, cl+7
  其它:cl+1, cl+3, cl+4, cl+5, cl+6
  化学键能: (kj /mol)
  cl-o206
  cl-cl242
  cl-f257
  cl-h431
  晶胞参数:
  a = 622.35 pm
  b = 445.61 pm
  c = 817.85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206
  电离能 (kj/ mol)
  m - m+ 1251.1
  m+ - m2+ 2297
  m2+ - m3+ 3826
  m3+ - m4+ 5158
  m4+ - m5+ 6540
  m5+ - m6+ 9362
  m6+ - m7+ 11020
  m7+ - m8+ 33610
  m8+ - m9+ 38600
  m9+ - m10+ 43960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舍勒 发现年代:1774年
  发现过程:1774年,瑞典的舍勒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气;1810年由戴维确定了元素的存在。
  元素描述:
  一、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密度3.214克/升。熔点-100.98℃,沸点-34.6℃。化合价-1、+1、+3、+5和+7。有毒,剧烈窒息性臭味。电离能12.967电子伏特,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和加成反应;同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能直接起反应。
  二、危险性:
  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严重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引起喉肌痉挛,黏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甚至因喉肌痉挛而死亡。
  三、元素来源:
  工业上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实验室中可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也可以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来制取。
  四、元素用途:
  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气。
  元素辅助资料:
  1771-1774年间,舍勒将软锰矿(mno2)与盐酸混合,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在接收器中获得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和加热的王水一样的刺鼻嗅味,吸入后使肺部很难受。这使得舍勒制得了气,并且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
  mno2 + 4hcl ——→ mncl2 +2h2o + cl2 ↑
  尽管舍勒很早就制得了气,但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他不但没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还把气当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因“电解气”失败,确定了“氧化的盐酸”气是一种新元素,从希腊文chlōros(黄绿色)命名它为chloine。它的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由此而来。
  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化物,一个较强的氧化剂就能够把它从它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它能够在18世纪末,在科学家们发现氧、氮和氢等气体的同时,制得了它的单质。但是由于一些荒谬的理论,妨碍了科学家们对它本质的认识,经过三十多年才确定它是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4527,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黄绿色”。1774年瑞典化学架舍勒通过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制得,但他错误的认为是的含氧酸,还定名为“氧盐酸”。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证明氧盐酸是一种新的元素,并定名。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31%,自然界的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的最大来源是海水。天然有两种稳定同位素:35和37。
  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气。
  相当活泼,湿的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化物;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的产量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气具有毒性,每升大气中含有2.5毫克的气时,即可在几分钟内使人死亡。
  危险性概述:
  中文名:(液化的)
  英文名:liquid chlorine
  国家应急电话:0532 3889090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液化)气体(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允许浓度1.0—<10mg/m3;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允许浓度0.1—<1.0mg/m3)
  危险性综述: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对环境严重污染,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 入:无资料
  接触控制:
   中国mac(mg/m3):1
  前苏联mac(mg/m3):1
  美国tlv—twa:osha1ppm,3mg/m3(上限值);acgiho0.5ppm,1.5mg/m3
  包装方法:
   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式集装箱、罐式汽车、铁路罐车)。
  充装量为500kg、1000kg的气瓶装运时,只允许单层放置,固定、防止滚动,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元素描述
  一、性质:
  原子结构示意图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密度3.214克/升。熔点-100.98℃,沸点为零下34.6摄氏度。化合价-1、+1、+3、+5和+7。有毒,剧烈窒息性臭味。电离能12.967电子伏特,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和加成反应;同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能直接起反应。是卤族的一种普遍非金属一价和高价元素,其最熟知的形式是重的、绿黄色、难闻的刺激性有毒气体
  二、危险性:
  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严重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引起喉肌痉挛,黏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甚至因喉肌痉挛而死亡。
  三、元素来源:
  工业上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实验室中可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也可以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来制取。
  四、元素用途:
  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气。
  五、元素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 第Ⅶ(A)族
元素辅助资料
  1771-1774年间,舍勒将软锰矿(MnO2)与浓盐酸混合,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在接收器中获得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和加热的王水一样的刺鼻嗅味,吸入后使肺部很难受。这使得舍勒制得了气,并且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
  MnO2 + 4HCl(浓) ——→ MnCl2 +2H2O + Cl2 ↑(加热)
  尽管舍勒很早就制得了气,但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他不但没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还把气当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因“电解气”失败,确定了“氧化的盐酸”气是一种新元素,从希腊文chlōros(黄绿色)命名它为chlorine。它的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由此而来。
  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化物,一个较强的氧化剂就能够把它从它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它能够在18世纪末,在科学家们发现氧、氮和氢等气体的同时,制得了它的单质。但是由于一些荒谬的理论,妨碍了科学家们对它本质的认识,经过三十多年才确定它是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4527,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黄绿色”。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通过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制得,但他错误的认为是的含氧酸,还定名为“氧盐酸”。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证明氧盐酸是一种新的元素,并定名。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31%,自然界的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的最大来源是海水。天然有两种稳定同位素:35和37。
  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气。
  相当活泼,湿的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化物;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的产量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气具有毒性,每升大气中含有2.5毫克的气时,即可在几分钟内使人死亡。
危险性概述:
  中文名:(液化的)
  英文名:Liquid chlorine
  国家应急电话:0532 3889090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液化)气体(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允许浓度1.0—<10mg/m3;中度危害(Ⅲ级))
  危险性综述: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对环境严重污染,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 入:无资料
  接触控制:
  中国MAC(mg/m3):1
  前苏联MAC(mg/m3):1
  美国TLV—TWA:OSHA1ppm,3mg/m3(上限值);ACGIHO0.5ppm,1.5mg/m3
  包装方法:
  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式集装箱、罐式汽车、铁路罐车)。
  充装量为500kg、1000kg的气瓶装运时,只允许单层放置,固定、防止滚动,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最先发现氯的人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了。当时他正在对软锰矿的性质进行研究。他使用了部分盐酸与这种矿石结合,结果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有窒息效果的气味。社勒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能腐蚀各种金属,溶解性不强,能够对彩色的花叶及绿叶起到漂白的作用。但社勒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而称之为“脱烯素的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以充足的证据证明了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由于它呈绿颜色,故而命名之为,原意即为“绿色的”。我国翻译家最初根据原意把它译成“绿气”,后来才将二字合为一字枣“”。 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元素。它几乎能跟一切普通金属以及许多非金属直接化合。多储存在钢筒中,这是因为干燥的恰恰不与铁发生反应。 在常温和6个大气压下,人们可以将液化为一种黄绿色的液体,叫做“液”。 应当注意的是,有较强的毒性。如果空气中含有万分之一的气,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一般认为,空气中游离气的最高含量也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 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很大的价值。
  ---------------------------------------分割线--------------------------------------------------------------------------------------------------------------------------------------------------------------
  的自述①:我就是单质!具有强氧化性,普通人见了我必死无疑,希望有多余电子的贤人志士来与我相结合!不胜感激!
  Chlorine (from the Greek language Chloros, meaning "pale green"), is the chemical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7 and symbol Cl. It is a halogen, found in the periodic table in group 17. As the chloride ion, which is part of common salt and other compounds, it is abundant in nature and necessary to most forms of life, including the human body. As chlorine gas, it is greenish yellow, is two and one half times as heavy as air, has an intensely disagreeable suffocating odor, and is exceedingly poisonous. In its liquid and solid form it is a powerful oxidizing, bleaching, and disinfecting agent.
  的自述②: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庭:
  我出生在卤素家庭,家里共5个兄弟,我排行老二。我大哥是氟(F),很雄的,在我们元素世家里是最厉害的;三弟是溴(Br),像个女的般柔情似水,却没人喜欢他,因为他太臭了;四弟是碘(I),看起来是个硬家伙,实际上根本惹不起别人,碰到特殊情况就变成一股紫烟逃之夭夭;小弟是砹(At),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我们至今还没看见过他的脸,只知道他在不断的发出一种“光”。
  我和氧姐姐生了五个儿子:(自豪啊,氟大哥只有一个儿子,溴和碘也不过各有四个。)
  我的大儿子离子(Chloride ion: Cl?),他的孩子们是化物(Chloride),都很会游泳,大部分学过水下伪装。
  我的二儿子次酸根离子(ClO-),他的孩子们是次酸盐(Hypochlorite),对别人的电子都很眼馋。
  我的三儿子亚酸根离子(ClO2-),他的孩子们是亚酸盐(Chlorite)。
  我的四儿子酸根离子(ClO3-),他的孩子们是酸盐(Chlorate),生气起来就会把氧姐姐变出来吓唬对方。
  我的小儿子高酸根离子(ClO4?),他的孩子们是高酸盐(Perchlorate)。
  我的五个儿媳妇都是从氢家嫁过来的,分别是氢酸(Hydrochloric acid: HCl)、次酸(Hypochlorous acid: HClO)、亚酸(Chlorous acid: HClO2)、酸(Chloric acid: HClO3)和高酸(Perchloric acid: HClO4)。
  我有几个女儿,都嫁到了氧家。我的大女儿是一氧化二(Dichlorine monoxide: Cl2O),二女儿是二氧化(Chlorine dioxide: ClO2),三女儿是七氧化二(Dichlorine heptoxide: Cl2O7)。
  此外,氟大哥和我在尝试克隆时弄出了三个怪胎:一氟化(Chlorine monofluoride: ClF),三氟化(Chlorine trifluoride: ClF3)和五氟化(Chlorine pentafluoride: ClF5)。我还有个私生子叫胺(Chloramine: NH2Cl)。
  下面是我四个儿媳妇的档案(简介的含氧酸):
  1. 次酸(HClO)及其盐
  (1) 制备
  ①通气于冰水中:Cl2 + H2O = HClO + H+ + Cl-
  ②通于碱液中可得次酸盐:Cl2+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③工业上用电解冷浓食盐水并剧烈搅拌来制备NaClO
  (2)性质
  ①是弱酸,但为很强的氧化剂,且具有漂白性
  ②受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ClO-→ ClO3- + 2Cl-
  (3) 用途:制造漂白粉Ca(ClO)2
  漂白粉: Cl2与Ca(OH)2反应 2Cl2 + 2Ca(OH)2 → Ca(ClO)2+ +CaCl2 +2H2O
  2. 亚酸(HClO2)及其盐
  亚酸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亚卤酸,非常不稳定。
  (1) 制备
  ①ClO2在水中分解:2ClO2 + H2O → HClO2 + HClO3
  ②通ClO2于Na2O2或NaOH与H2O2可得亚酸盐
  2ClO2 + Na2O2 → 2NaClO2 + O2;2ClO2 + H2O2 + OH-→ 2ClO2- +O2 + H2O
  (2) 性质与用途
  ①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但亚酸盐较稳定。
  ②具有漂白性
  3. 酸(HClO3)及其盐:浓度高于40%则不稳定
  (1) 制备
  ①次酸根水溶液加热,产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3ClO-→ ClO3- + 2Cl-
  ②电解热化钠水溶液并加以搅拌:3Cl2 + 6OH- → ClO3- + 5Cl- + 3H2O
  (2) 性质及用途
  ①酸和酸盐皆为强氧化剂
  ②酸钾用于制造炸药
  ③KClO3受热反应
  A.无催化剂,不可加强热:4KClO3 → 3KClO4 + KCl (约100℃)
  B.催化剂(MnO2):2KClO3 → 2KCl + 3O2↑ (约300℃)
  4. 高酸(HClO4)及其盐
  (1) 制备
  ①低压蒸馏KClO4与H2SO4的混合液:KClO4 + H2SO4 → HClO4 + KHSO4
  ②电解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气被氧化:1/2Cl2 + 4H2O → ClO4-+ 8H+ + 7e-
  ③酸盐受热分解:4KClO3 → 3KClO4 + KCl
  (2) 性质与用途
  ①最稳定的含氧酸,不易分解
  ②非常强的酸
  <版权所有,等电子的,2006.2>
  啊~写漏了
  化物应该是“除了化银外都学过水下伪装”作者: 等电子的 2006-2-12 13:12
  化物除了化银和化亚汞外都溶于水,化亚汞比化银更不易溶于水
  的简介
  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中所必需的,也是胃液的一种必需成分。自然界中常以化物形式存在,最普通形式是食盐。在人体含量平均为1.17g/kg,总量约为82-100g,占体重的0.15%,广泛分布于全身。主要一离子形式与钠、钾化合存在。其中化钾主要在细胞内液,而化钠主要在细胞外液中。
  的发现
  1771-1774年间,舍勒将软锰矿(MnO2)与盐酸混合,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在接收器中获得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和加热的王水一样的刺鼻嗅味,吸入后使肺部很难受。这使得舍勒制得了气,并且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尽管舍勒很早就制得了气,但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他不但没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还把气当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确定了“氧化的盐酸”气是一种新元素,从希腊文chlōros(黄绿色)命名它为chloine。它的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由此而来。
  食物来源
  膳食几乎完全来源于化钠,仅少量来自化钾。因此食盐及其加工食品酱油、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菜类以及咸味食品等都富含化物。 一般天然食品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天然水中也几乎都含有
  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2.离子与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主要离子,二者约占总离子数的80%左右,调节与控制着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
  3.参与血液CO二价离子运输。
  4.离子还参与胃液中胃酸形成,胃酸促进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激活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促进食物消化;刺激肝脏功能,促使肝中代谢废物排出;还有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的作用等。
  需要人群
  大量出汗、腹泻呕吐、肾功能异常及使用利尿剂、肺心病时会导致丢失、引起缺乏和血浆钠比例改变。
  生理需要
  我国目前尚缺乏的需要量的研究资料,难于制定EAR和RNI,根据化钠的分子组成,结合钠的AI值,我国提出中国居民膳食适宜摄入量(AI)为3400mg/d。
  过量表现
  人体摄入过多引起对机体的危害作用并不多见。仅见于严重失水、持续摄入高化钠或过多化铵;临床上可见于输尿管-肠吻合术、肾功能衰竭、尿溶质负荷过多、尿崩症以及肠对的吸收增强等,以上均可引起过多而致高血症。此外,敏感个体尚可致血压升高。
  缺乏症
  的缺乏常伴有钠缺乏,此时,造成低性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发生肌肉收缩不良,消化功能受损,且可影响生长发育。
  摄取提示
  饮用含的水最好能吃一些酸奶酪和维生素E,因为酸奶酷能补充被杀死的肠内有益菌,而维生素E能补充被破坏掉的部分。
元素描述
  一、性质:
  原子结构示意图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密度3.214克/升。熔点-100.98℃,沸点为零下34.6摄氏度。化合价-1、+1、+3、+5和+7。有毒,剧烈窒息性臭味。电离能12.967电子伏特,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和加成反应;同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能直接起反应。是卤族的一种普遍非金属一价和高价元素,其最熟知的形式是重的、绿黄色、难闻的刺激性有毒气体
  二、危险性:
  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严重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引起喉肌痉挛,黏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甚至因喉肌痉挛而死亡。
  三、元素来源(的制备):
  1、工业制法
  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出氢(放有石墨):2H2O+2e¨=H2↑+2OH¨,阴极出(放有铁丝):2Cl¨=Cl2+2e¨。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条件:通电。)
  2、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在酸性条件下,用氧化剂氧化-1价的的化合物制得。实验室中可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也可以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来制取。反应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条件:加热。)或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四、元素用途:
  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气。
  五、元素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 第Ⅶ(A)族
英文解释
  1. n.:  chlorine,  Cl,  chlorin,  C1
相关词
化学分子式皮肤分子量百科大全同位素元素
物理化学分析学
包含词
氯胍氯化氯胺T氯水氯喹氯酚
氯仿酰氯氯胺氯醇加氯氯醛
氯奎脱氯优氯氯森除氯去氯
氯值氯弹氯氮氯法氯根二氯
氯酸氯纶氯气氯喘氯碱氯丹
氯苯七氯氯球余氯2甲4氯氯度
液氯氯胺-T氯胺B氯杀氯氰氯漂
丙氯氯乙氯螨氯马富氯九氯
氯闪氯量六氯三氯八氯供氯
四氯五氯纯氯氯亚氯莰氯丁
尿氯二氯苯氯痤疮加氯器氯酸盐氯化钠
氯银矿碳酰氯氯化汞氯化钡氯化钙氯酸钾
氯化钾亚氯酸氯霉素氯噻酮氯化铜巴氯芬
氯丙嗪氯氮平氯化铵氯化金六氯酚甲基氯
氯化苦氯化铂次氯酸氯化物氯铜矿氯丁烷
硫氯酚氯酚红氯惹酮氟氯烷氯离子氯压定
氯芪酚缺氯症氯酚类甲氧氯高氯的高氯血
二氯胺亚氯的氯环嗪氯阿明氯醛糖使氯化
用氯仿氯化器含氯的氯化的加氯法去氯剂
氯血症氢氯酸氯氟碳氯化萘氯已定氯酯醒
氯乙酰氯甲睛氯吉兰表氯醇氯甲酚氯丙锡
氯丙胍氯化膦氯羰化氯化机高纯氯氯贝特
氯敌抗氯噻吩氯苄苷环氯肌对氯酚二氯双
氧氯化氯氮片氯吡脲氯测井氯羰基氯化卞
血清氯双氯酚氯化铈氯化碘氯乙醇氯化硫
氯苯酚氯唑灵氯化钐氯磺化氯化铕氯化镭
氯噻啉氯化氨氯碱酸加氯机氯磷啶铬酰氯
氯化锌氯乙烷氯化银氯化氢氯磺隆2甲4氯钠
间氯酚氯化溴氯甲磷氯化氮氯丙烷氯帕胺
氯酸铊氯酸银氯酸铜过氯酸氯气弹氯巴占
氯酸镁氯氮卓氯化铝氯化镁高氯酸氯化锶
氯酸钠氯化锂氯元素氯菊素氯化剂氯中毒
氯乙酸氯化钴氯乙醛氯酸钡氯酸铵氯磺酸
氯丙酮氯酸锶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