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書名 : 宣傳輿論學 > 民主社會主義
目錄
No. 1
  改良主義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産生於歐洲。認為通過資産階級民主,就能把權力交給廣大人民,把資本主義國有化和資産階級國傢對經濟生活的幹預當作社會主義。
英語
  democratic socialism
思想沿革
  民主社會主義是世界各國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工黨所信奉的政治理論。它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的基本價值是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它的目的是建設政治民主、社會民主、經濟民主並推進國際民主的“社會主義”;它實現這一目的的政治手段是民主。
  民主社會主義是肇端於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啓蒙運動的政治理論體係。文藝復興運動使得人的價值得以確立,思想啓蒙運動則進一步使“人權”思想得以確立。思想啓蒙運動不僅確立了“人權”思想,更確立了“人民主權說”思想等一係列現代民主政治思想。作為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啓蒙運動所産生的民主主義思潮的繼承者與發展者,這一係列的現代民主政治思想正是民主社會主義——這一社會主義流派的最基本的思想。
  為什麽說民主社會主義是思想啓蒙運動所産生的民主主義思潮的正統繼承者呢?
  首先,民主社會主義跟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啓蒙運動的精神本質完全一致。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啓蒙運動的精神本質是什麽呢?是人文主義或人道主義,即把人的價值放在首要地位,並且一切以人為本,承認人的平等,強調人的團结互助作用。民主社會主義同樣以人道主義作為最基本的世界觀,它的最基本的理念如自由、平等、公正、團结互助,就是人道主義世界觀的最全面係統的體現。其次,文藝復興和思想啓蒙運動所産生的所有傑出的進步思想,衹有民主社會主義作了最全面的繼承。民主社會主義幾乎所有的政治主張、社會主張以及基本理念,都可以直接從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啓蒙運動那裏找到理論來源。比如自由理論、平等理論、階級合作理論、權力製衡理論、法的理論等等。
  “社會民主主義”是從“民主主義”進一步發展而來的,長期以來和“民主社會主義”交替使用。並且“社會民主主義”這個名稱要比“民主社會主義”這個詞運用得早得多。伯恩施坦在1918年12月的一個《什麽是社會主義》講演中,認為“社會民主主義者”産生於歐洲1848年革命。在民主主義前面冠以“社會”,是為了表達與以前的民主主義有所不同。這個不同在於,傳統的民主主義僅僅關心政治方面的民主(如普選權、自由選舉制度等),但較少關心社會的平等,關心如何消除由於不公正的分配而帶來的經濟剝削。社會民主主義則更多的從社會底層階級的觀點出發,更多關心社會的平等,關心如何消除由於不公正的分配而帶來的經濟剝削。民主主義嚮社會民主主義的這一發展不是偶然的結果,它是歐洲當時社會狀況的反映,也是人們對“民主”進行更深思考的結果。當時歐洲的社會現實是,儘管資産階級革命獲得了成功,但是國傢的權力卻為大資産階級攫取,小資産階級和社會底層階級並未能獲得民主,真正獲得“民主”的是大資産階級,小資産階級和社會底層是大資産階級壓迫的對象,而社會最底層的無産階級,尤為苦難深重,他們因為沒有參政的權利,因而無法用立法的手段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他們雖然是生産者,卻不能享有與資産者平等的經濟分配權利,一方面社會勞動力大量剩餘,另一方面新機器還在不斷發明使用,工人大量失業,即使有工做的,工資也低得可憐。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産生出一種主張整個社會實行民主制度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潮,是很自然的。英國的憲章派和德國的拉薩爾派是最早的社會民主主義者。英國的憲章派認為,獲得政治民主,享有廣泛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確保社會分配公正的唯一手段。德國的拉薩爾派是較早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者的,西方學者就這樣認為,“在拉薩爾看來,民主應該是一種社會民主,正因為如此,德國工人協會的新日報定名為《社會民主報》。”(馬斯泰羅內:《歐洲民主史——從孟德斯鳩到凱爾遜》)
  社會主義作為正式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是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事。它無論是其思想,還是運動,都可以看作一個多元的概念。馬剋思和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就列舉了很多他們所批判的社會主義流派。在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中,各種社會主義流派不斷涌現並相互爭鳴,它的人物形形色色,理論千差萬別。故而人們戲言“社會主義是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其實,社會主義這個“筐”也並不是什麽都能隨便往裏裝的。如果我們縱覽社會主義發展史,檢點一下這“筐”中的東西,我們很容易發現,無論是基督教社會主義、工場社會主義、拉薩爾的國傢社會主義、農民社會主義、蒲如東主義、巴枯寧主義,還是後來的費邊主義、基金社會主義等,它們的共同理想和主張都是人類的合作與共同進步,並且都反對社會不平等不公正。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社會主義原來是主張人類合作與共同進步,反對社會不平等不公正的各種思想理念、社會思潮及其社會運動的統稱。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科學社會主義産生前的原來意義的社會主義,就是主張人類合作與共同進步,反對社會不平等不公正的各種思想理念、社會思潮及其社會運動。
  社會主義的各流派並不都是把社會主義與民主思想相聯繫的,特別是早期的社會主義者如聖西門、傅立葉等人,都不是民主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衹是社會主義者中把民主思想與社會主義聯繫在一起的那一部分人的思想,如畢捨、路易·勃朗、拉薩爾、肖伯納等。而完成把民主思想與社會主義理論進行體係化整合的,是德國的伯恩施坦。伯恩施坦考察了歐洲社會的實際情形,在重新認識了“科學社會主義”和其它民主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後,最早提出了“民主社會主義”這一概念,並明確地提出了“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就是說,它既是爭取社會主義的手段,又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形式”(伯恩施坦:《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的理論觀點。是他完成了民主社會主義現代理論體係的奠定工作。
  民主社會主義是對片面強調“自由至上”、漠視人類平等和社會公正的、主張“自由放任”的古典自由主義的匡正,和對以“用金錢的特權代替以往的一切個人特權和世襲特權”(《馬剋思恩格斯全集》) 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
  十八世紀後期,思想啓蒙運動最終發展産生了兩類反對專製主義的思潮,一是自由主義,一是民主主義。這兩種思潮本來並沒有顯現多大的理念衝突。那時人們普遍以為,自由的價值是至上的,衹要推翻了封建專製,獲得自由,就會獲得社會平等。所以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歐洲,以邊沁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義廣泛流行。然而英、法等國資産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後,儘管人人都獲得了更多的自由,但這些國傢無一例外的是大資産階級攫取了政權。這些大資産階級政權實行以財産權至上的制度,規定衹有擁有一定的資産者,纔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以限製大多數人民的參政權利,在經濟上,分配由資産者决定,無産者沒有經濟權利,自由主義更是提倡企業主能夠沒有限製地進行自由競爭,國傢不應幹預經濟生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也就是馬剋思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制度。事實讓人們認識到:獲得自由並不意味着必然獲得平等,人民不僅需要自由,還需要平等。這樣,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矛盾就凸現出來了。民主主義不僅認為自由是人類的最高價值,平等和公正同樣具有人類的最高價值,沒有平等和公正的自由,是虛假的自由,自由主義是以自由為名,否定平等和公正,本質是在宣揚弱肉強食的反人道觀念。
  民主社會主義作為民主主義的發展,是把平等和公正放在與自由同等價值位置上的。它認為,人不衹是抽象的,還是處於一定具體社會境地的人。處於一定具體社會境地的人本來就處於並不平等的地位,而讓本來就處於並不平等的地位的人進行自由競爭,這種競爭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它要求社會先要給予社會中每一個人以盡可能平等的地位和機會,然後再展開社會競爭。
  隨着謝韜所著《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一文在中國首開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北歐社會主義被民衆所瞭解,相對於蘇式社會主義的失敗,北歐社會主義高效的行政權力、發達的社會福利、寬鬆的社會環境無疑更具有吸引力。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思潮泛起最終迫使官方媒體作出回應來表明態度。
  儘管學術界對民主社會主義大傢溢美之辭,民主社會主義對於中國也具有相當的進步意義,但需要指出的是,北歐社會主義最根本的缺陷在於不改變資本主義的整個經濟基礎,即立足於資本的整個生産關係,而寄希望於有限的國有化和由政府實行的高福利政策。然而,自由競爭是資本主義最高級、完備的形態,任何不根本改變資本的經濟關係,來實行立足於限製競爭的社會改良,其最終的結果,就是被迫嚮自由市場低頭。
  如今,西歐的國有化和高福利政策已經走嚮了盡頭,為了捍衛已得的利益,法德工人罷工已進行了數月了,然而衹要這場鬥爭沒有促使西歐嚮社會主義走嚮一步,那麽工人就要嚮自由市場低頭。北歐的形勢比西歐要稍好,然而北歐已經成為反對高福利政策的榜樣了,他們的政府必將陷入財政赤字的危機之中。如今民主社會主義已經行進到了歷史的拐點上。
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民主
  如前所述,民主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詞義有所區別的一個概念。而社會主義民主是和資本主義民主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社會主義民主亦稱'無産階級民主".無産階級的政治制度.是無産階級和廣大人民享有的民主.它是絶大多數人的民主,同資産階級民主有本質的區別.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是國傢的主人,國傢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人民有權管理國傢事務監督國傢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享有人身,言論,通信,出版,集會,結社,旅行,示威,宗教信仰等自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些民主權利不僅在憲法上明確規定,而且國傢還提供實現這些權利的政治上的保障和物質上的幫助.是人類歷史上新的最 廣泛和最高類型的民主.是在無産階級領導人民群衆推翻了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産階級專政後實現的,其經濟基礎是生産資料的社會主義共有製.社會主義民主是對人民民主和對敵人專政的辨證統一,沒有人民民主就不能有效的對敵人實行專政,而對敵人的專政又是人民民主的保障;在人民內部,是民主和集中的辨證統一,人民既要享受着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時又必須用社會主義的紀律約束自己,遵守社會主義法製.社會主義民主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要擴展到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法製的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要依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保證和支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標和根本任務之一.
  對全體人民負責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
  參考資料
   北歐四國逐步廢除福利制度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8時51分 浙江在綫新聞網站
  (斯德哥爾摩法新電)北歐國傢一嚮被看成是民主社會和“福利國”的典範,整個體製顯得不易動搖,然而在自由化市場浪潮的衝擊下,5個國傢當中的4個,政權已易手,由主張改革福利製的保守派上臺。
  在丹麥、芬蘭、冰島和瑞典,儘管沒人願意廢除福利製,但4國還是要割捨戰後以來,以高稅率維持令人欽羨的福利社會舊模式。
  瑞典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剋隆表示,北歐國傢漸漸融入“歐洲主流”,獨有的特色也會淡化。
  他說,這種改革不是法國式的街頭示威,而是循序漸進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跨前,最終改變了社會。這需時10年或20年,雖衹是一小步,但長年纍月會是“顯著的改變”。
  他指出,北歐變天折射出“稅率已達頂限,國傢效率有必要提高”的事實;此外,工人階級的基礎正逐漸削弱,中産階級隊伍卻在不斷壯大。
  芬蘭本星期也成了北歐右轉國傢的一員,由中間偏右的總理萬哈寧上臺執政。現在,唯一由左傾執政的政府就衹是挪威一個。
  萬哈寧領導的中間及保守派聯合政府上臺後,就仿效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的做法,推行一係列的減稅措施,想方設法鼓勵國人重返工作。
  瑞典早已着手改革失業保險計劃,通過減稅和削減社會福利來刺激就業。萬哈寧宣稱,到了2011年,減稅幅度會達到將近20億歐元(約40億新元)。
  瑞典商業和政策研究院院長倫格恩指出,北歐采取的變革是以溫和的手段嚮右走;丹麥、瑞典,以致現在的芬蘭,保守派心裏都十分清楚,對福利國體製不能作出太大的改變,最終贏得了民心。
  丹麥在2001年結束9年的社會民主黨政權後,由保守派總理拉斯穆森上臺執政,不過,國傢體製似乎衹是做了一些小小的變革。哥本哈根大學的政治學家比裏說:“選民認為現任總理是很好一個福利國捍衛者,經濟方面更是表現特出。”
  埃剋隆認為北歐嚮右轉,是要為了與時並進改進福利製,以提高這個體製的效率。他指出,對福利國構成的最大威脅,不是右派政黨掌權,而是其他方面,比如人口老化和氣候變化。
  埃剋隆說:“福利國面對的壓力不是國內政策而是全球化,以及加稅需剋服的種種難題。”
  北歐國傢的保守派能執政多久還需看他們的改革成果。冰島選民將在5月12日投票選出新政府。
  來源: 聯合早報 作者: 編輯: 施襲森
百科大全
  minzhu shehuizhuyi
  民主社會主義
  democratic socialism
  見社會民主主義。
相關詞
澳大利亞共産主義政黨百科大全政治政黨組織國際組織德國
人物政治傢馬剋思主義天津師範大學教授科學社會主義
包含詞
德國民主社會主義黨斯裏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斯裏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