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民主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詞義有所區別的一個概念。而社會主義民主是和資本主義民主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社會主義民主亦稱'無産階級民主".無産階級的政治制度.是無産階級和廣大人民享有的民主.它是絶大多數人的民主,同資産階級民主有本質的區別.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是國傢的主人,國傢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人民有權管理國傢事務監督國傢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享有人身,言論,通信,出版,集會,結社,旅行,示威,宗教信仰等自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些民主權利不僅在憲法上明確規定,而且國傢還提供實現這些權利的政治上的保障和物質上的幫助.是人類歷史上新的最 廣泛和最高類型的民主.是在無産階級領導人民群衆推翻了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産階級專政後實現的,其經濟基礎是生産資料的社會主義共有製.社會主義民主是對人民民主和對敵人專政的辨證統一,沒有人民民主就不能有效的對敵人實行專政,而對敵人的專政又是人民民主的保障;在人民內部,是民主和集中的辨證統一,人民既要享受着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時又必須用社會主義的紀律約束自己,遵守社會主義法製.社會主義民主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要擴展到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法製的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要依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保證和支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標和根本任務之一.
對全體人民負責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
參考資料
北歐四國逐步廢除福利制度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8時51分 浙江在綫新聞網站
(斯德哥爾摩法新電)北歐國傢一嚮被看成是民主社會和“福利國”的典範,整個體製顯得不易動搖,然而在自由化市場浪潮的衝擊下,5個國傢當中的4個,政權已易手,由主張改革福利製的保守派上臺。
在丹麥、芬蘭、冰島和瑞典,儘管沒人願意廢除福利製,但4國還是要割捨戰後以來,以高稅率維持令人欽羨的福利社會舊模式。
瑞典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剋隆表示,北歐國傢漸漸融入“歐洲主流”,獨有的特色也會淡化。
他說,這種改革不是法國式的街頭示威,而是循序漸進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跨前,最終改變了社會。這需時10年或20年,雖衹是一小步,但長年纍月會是“顯著的改變”。
他指出,北歐變天折射出“稅率已達頂限,國傢效率有必要提高”的事實;此外,工人階級的基礎正逐漸削弱,中産階級隊伍卻在不斷壯大。
芬蘭本星期也成了北歐右轉國傢的一員,由中間偏右的總理萬哈寧上臺執政。現在,唯一由左傾執政的政府就衹是挪威一個。
萬哈寧領導的中間及保守派聯合政府上臺後,就仿效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的做法,推行一係列的減稅措施,想方設法鼓勵國人重返工作。
瑞典早已着手改革失業保險計劃,通過減稅和削減社會福利來刺激就業。萬哈寧宣稱,到了2011年,減稅幅度會達到將近20億歐元(約40億新元)。
瑞典商業和政策研究院院長倫格恩指出,北歐采取的變革是以溫和的手段嚮右走;丹麥、瑞典,以致現在的芬蘭,保守派心裏都十分清楚,對福利國體製不能作出太大的改變,最終贏得了民心。
丹麥在2001年結束9年的社會民主黨政權後,由保守派總理拉斯穆森上臺執政,不過,國傢體製似乎衹是做了一些小小的變革。哥本哈根大學的政治學家比裏說:“選民認為現任總理是很好一個福利國捍衛者,經濟方面更是表現特出。”
埃剋隆認為北歐嚮右轉,是要為了與時並進改進福利製,以提高這個體製的效率。他指出,對福利國構成的最大威脅,不是右派政黨掌權,而是其他方面,比如人口老化和氣候變化。
埃剋隆說:“福利國面對的壓力不是國內政策而是全球化,以及加稅需剋服的種種難題。”
北歐國傢的保守派能執政多久還需看他們的改革成果。冰島選民將在5月12日投票選出新政府。
來源: 聯合早報 作者: 編輯: 施襲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