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书名 : 宣传舆论学 > 民主社会主义
目录
No. 1
  改良主义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于欧洲。认为通过资产阶级民主,就能把权力交给广大人民,把资本主义国有化和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当作社会主义。
英语
  democratic socialism
思想沿革
  民主社会主义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政治理论。它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的基本价值是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它的目的是建设政治民主、社会民主、经济民主并推进国际民主的“社会主义”;它实现这一目的的政治手段是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是肇端于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政治理论体系。文艺复兴运动使得人的价值得以确立,思想启蒙运动则进一步使“人权”思想得以确立。思想启蒙运动不仅确立了“人权”思想,更确立了“人民主权说”思想等一系列现代民主政治思想。作为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所产生的民主主义思潮的继承者与发展者,这一系列的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正是民主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流派的最基本的思想。
  为什么说民主社会主义是思想启蒙运动所产生的民主主义思潮的正统继承者呢?
  首先,民主社会主义跟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精神本质完全一致。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精神本质是什么呢?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即把人的价值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一切以人为本,承认人的平等,强调人的团结互助作用。民主社会主义同样以人道主义作为最基本的世界观,它的最基本的理念如自由、平等、公正、团结互助,就是人道主义世界观的最全面系统的体现。其次,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所产生的所有杰出的进步思想,只有民主社会主义作了最全面的继承。民主社会主义几乎所有的政治主张、社会主张以及基本理念,都可以直接从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那里找到理论来源。比如自由理论、平等理论、阶级合作理论、权力制衡理论、法的理论等等。
  “社会民主主义”是从“民主主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长期以来和“民主社会主义”交替使用。并且“社会民主主义”这个名称要比“民主社会主义”这个词运用得早得多。伯恩施坦在1918年12月的一个《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演中,认为“社会民主主义者”产生于欧洲1848年革命。在民主主义前面冠以“社会”,是为了表达与以前的民主主义有所不同。这个不同在于,传统的民主主义仅仅关心政治方面的民主(如普选权、自由选举制度等),但较少关心社会的平等,关心如何消除由于不公正的分配而带来的经济剥削。社会民主主义则更多的从社会底层阶级的观点出发,更多关心社会的平等,关心如何消除由于不公正的分配而带来的经济剥削。民主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的这一发展不是偶然的结果,它是欧洲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也是人们对“民主”进行更深思考的结果。当时欧洲的社会现实是,尽管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成功,但是国家的权力却为大资产阶级攫取,小资产阶级和社会底层阶级并未能获得民主,真正获得“民主”的是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社会底层是大资产阶级压迫的对象,而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尤为苦难深重,他们因为没有参政的权利,因而无法用立法的手段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虽然是生产者,却不能享有与资产者平等的经济分配权利,一方面社会劳动力大量剩余,另一方面新机器还在不断发明使用,工人大量失业,即使有工做的,工资也低得可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出一种主张整个社会实行民主制度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是很自然的。英国的宪章派和德国的拉萨尔派是最早的社会民主主义者。英国的宪章派认为,获得政治民主,享有广泛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确保社会分配公正的唯一手段。德国的拉萨尔派是较早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西方学者就这样认为,“在拉萨尔看来,民主应该是一种社会民主,正因为如此,德国工人协会的新日报定名为《社会民主报》。”(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逊》)
  社会主义作为正式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事。它无论是其思想,还是运动,都可以看作一个多元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列举了很多他们所批判的社会主义流派。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不断涌现并相互争鸣,它的人物形形色色,理论千差万别。故而人们戏言“社会主义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其实,社会主义这个“筐”也并不是什么都能随便往里装的。如果我们纵览社会主义发展史,检点一下这“筐”中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基督教社会主义、工场社会主义、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农民社会主义、蒲如东主义、巴枯宁主义,还是后来的费边主义、基金社会主义等,它们的共同理想和主张都是人类的合作与共同进步,并且都反对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社会主义原来是主张人类合作与共同进步,反对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的各种思想理念、社会思潮及其社会运动的统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前的原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就是主张人类合作与共同进步,反对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的各种思想理念、社会思潮及其社会运动。
  社会主义的各流派并不都是把社会主义与民主思想相联系的,特别是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都不是民主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只是社会主义者中把民主思想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那一部分人的思想,如毕舍、路易·勃朗、拉萨尔、肖伯纳等。而完成把民主思想与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体系化整合的,是德国的伯恩施坦。伯恩施坦考察了欧洲社会的实际情形,在重新认识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其它民主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后,最早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并明确地提出了“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就是说,它既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的理论观点。是他完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现代理论体系的奠定工作。
  民主社会主义是对片面强调“自由至上”、漠视人类平等和社会公正的、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匡正,和对以“用金钱的特权代替以往的一切个人特权和世袭特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十八世纪后期,思想启蒙运动最终发展产生了两类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潮,一是自由主义,一是民主主义。这两种思潮本来并没有显现多大的理念冲突。那时人们普遍以为,自由的价值是至上的,只要推翻了封建专制,获得自由,就会获得社会平等。所以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以边沁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广泛流行。然而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尽管人人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是大资产阶级攫取了政权。这些大资产阶级政权实行以财产权至上的制度,规定只有拥有一定的资产者,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以限制大多数人民的参政权利,在经济上,分配由资产者决定,无产者没有经济权利,自由主义更是提倡企业主能够没有限制地进行自由竞争,国家不应干预经济生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也就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事实让人们认识到:获得自由并不意味着必然获得平等,人民不仅需要自由,还需要平等。这样,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矛盾就凸现出来了。民主主义不仅认为自由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平等和公正同样具有人类的最高价值,没有平等和公正的自由,是虚假的自由,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为名,否定平等和公正,本质是在宣扬弱肉强食的反人道观念。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民主主义的发展,是把平等和公正放在与自由同等价值位置上的。它认为,人不只是抽象的,还是处于一定具体社会境地的人。处于一定具体社会境地的人本来就处于并不平等的地位,而让本来就处于并不平等的地位的人进行自由竞争,这种竞争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它要求社会先要给予社会中每一个人以尽可能平等的地位和机会,然后再展开社会竞争。
  随着谢韬所著《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在中国首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北欧社会主义被民众所了解,相对于苏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北欧社会主义高效的行政权力、发达的社会福利、宽松的社会环境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思潮泛起最终迫使官方媒体作出回应来表明态度。
  尽管学术界对民主社会主义大家溢美之辞,民主社会主义对于中国也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北欧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缺陷在于不改变资本主义的整个经济基础,即立足于资本的整个生产关系,而寄希望于有限的国有化和由政府实行的高福利政策。然而,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最高级、完备的形态,任何不根本改变资本的经济关系,来实行立足于限制竞争的社会改良,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迫向自由市场低头。
  如今,西欧的国有化和高福利政策已经走向了尽头,为了捍卫已得的利益,法德工人罢工已进行了数月了,然而只要这场斗争没有促使西欧向社会主义走向一步,那么工人就要向自由市场低头。北欧的形势比西欧要稍好,然而北欧已经成为反对高福利政策的榜样了,他们的政府必将陷入财政赤字的危机之中。如今民主社会主义已经行进到了历史的拐点上。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
  如前所述,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词义有所区别的一个概念。而社会主义民主是和资本主义民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社会主义民主亦称'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人身,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宗教信仰等自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些民主权利不仅在宪法上明确规定,而且国家还提供实现这些权利的政治上的保障和物质上的帮助.是人类历史上新的最 广泛和最高类型的民主.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后实现的,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共有制.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辨证统一,没有人民民主就不能有效的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对敌人的专政又是人民民主的保障;在人民内部,是民主和集中的辨证统一,人民既要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依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对全体人民负责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参考资料
   北欧四国逐步废除福利制度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8时51分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斯德哥尔摩法新电)北欧国家一向被看成是民主社会和“福利国”的典范,整个体制显得不易动摇,然而在自由化市场浪潮的冲击下,5个国家当中的4个,政权已易手,由主张改革福利制的保守派上台。
  在丹麦、芬兰、冰岛和瑞典,尽管没人愿意废除福利制,但4国还是要割舍战后以来,以高税率维持令人钦羡的福利社会旧模式。
  瑞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克隆表示,北欧国家渐渐融入“欧洲主流”,独有的特色也会淡化。
  他说,这种改革不是法国式的街头示威,而是循序渐进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跨前,最终改变了社会。这需时10年或20年,虽只是一小步,但长年累月会是“显著的改变”。
  他指出,北欧变天折射出“税率已达顶限,国家效率有必要提高”的事实;此外,工人阶级的基础正逐渐削弱,中产阶级队伍却在不断壮大。
  芬兰本星期也成了北欧右转国家的一员,由中间偏右的总理万哈宁上台执政。现在,唯一由左倾执政的政府就只是挪威一个。
  万哈宁领导的中间及保守派联合政府上台后,就仿效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的做法,推行一系列的减税措施,想方设法鼓励国人重返工作。
  瑞典早已着手改革失业保险计划,通过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来刺激就业。万哈宁宣称,到了2011年,减税幅度会达到将近20亿欧元(约40亿新元)。
  瑞典商业和政策研究院院长伦格恩指出,北欧采取的变革是以温和的手段向右走;丹麦、瑞典,以致现在的芬兰,保守派心里都十分清楚,对福利国体制不能作出太大的改变,最终赢得了民心。
  丹麦在2001年结束9年的社会民主党政权后,由保守派总理拉斯穆森上台执政,不过,国家体制似乎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变革。哥本哈根大学的政治学家比里说:“选民认为现任总理是很好一个福利国捍卫者,经济方面更是表现特出。”
  埃克隆认为北欧向右转,是要为了与时并进改进福利制,以提高这个体制的效率。他指出,对福利国构成的最大威胁,不是右派政党掌权,而是其他方面,比如人口老化和气候变化。
  埃克隆说:“福利国面对的压力不是国内政策而是全球化,以及加税需克服的种种难题。”
  北欧国家的保守派能执政多久还需看他们的改革成果。冰岛选民将在5月12日投票选出新政府。
  来源: 联合早报 作者: 编辑: 施袭森
百科大全
  minzhu shehuizhuyi
  民主社会主义
  democratic socialism
  见社会民主主义。
相关词
澳大利亚共产主义政党百科大全政治政党组织国际组织德国
人物政治家马克思主义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科学社会主义
包含词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