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 : 政治學 > 民主政治
目錄
No. 1
  奉行多數人統治的一種政治制度。與君主製、寡頭製和獨裁製相對立。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國傢體製和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最初産生於古希臘的城邦國傢。資産階級在反對封建專製統治的過程中,擴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礎,確立了以普選製和議會製為中心的資産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傢作主,是最大多數人享有的最廣泛的民主。民主政治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民主政治反映國傢的階級本質,不同階級統治的國傢,民主政治的性質是不同的,並由此表現出特殊性和差異性;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又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實現其階級統治時必須遵循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則,如多數原則、確認和保護公民權利原則、代議製原則、有限權力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批判地吸收了資産階級民主政治的合理成分,為人類民主政治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前景。
  政治,是人類共同體藉助公共權力(或特權),管理衝突並實現特定價值目標的方式和過程。首先,政治與衝突有關。人類共同體有很多人,人之間意見不一致,由此發生分歧和衝突;人類共同體要維持下去,就必須建構規則和秩序。政治就是以武力、說服、妥協等方式,解决分歧和衝突,並建立和維持秩序的方法、途徑和過程。從內容上看,分歧和衝突是由利益矛盾引起的,而利益矛盾是由利益的有限性與追求利益的無限性的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政治,就是將利益分歧和衝突限製在一定範圍之內並使之秩序化,使追求利益的積極行為得以持續進行。政治現象又與公共權力有關。公共權力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合法的強製力。解决分歧和衝突,意味着規約人們的行為,而規約人們的行為必須依賴人們普遍認同的和必須服從的約束力。政治,就是藉助公共權力使解决分歧和衝突秩序化,其核心是支配和服從支配。
  人類管理衝突並建立和維持政治秩序的方式多種多樣,並且隨着生産方式的發展而發展。縱觀人類政治史,人類的政治生活方式經歷了神權政治、王權專製政治、權威政治和民主政治等。
  民主政治,是憑藉公共權力,和平地管理衝突,建立秩序,並實現平等、自由、人民主權等價值理念的方式和過程。民主政治的核心內涵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選舉。現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是代議製,即民衆無法直接掌握和管理政權,衹能選擇民衆中的少數精英分子代行權利。因此,選舉領導人是民主政治的第一個核心內涵。民主政治中的選舉,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是自由選舉,保障選舉人的自由意志,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其次,定期更換領導人。再次,選舉必須是選擇行為,即選舉人在兩個以上候選人中選擇一個人。衹有一個候選人的選舉,衹是推舉或擁戴行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選舉。這就意味着,兩名以上的候選人必須競爭同一個職位,選民從中選擇一名候選人。總之,選舉是體現“主權在民原理”的最為重要的環節。
  第二,各政治主體的專門化、自主化及其相互關係的製約化。從橫嚮上看,政黨、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治機構是獨立機構,即專門化了的、角色邊界清晰而明確的、互不相屬的結構。從縱嚮上看,不同層級的政治機構都是相對自主的機構,而不是衹聽命於上級機構的下屬機構。橫嚮的和縱嚮的各政治機構之間是相互製約的互動關係,而不是某一特定政治機構控製或支配其他政治機構的單嚮影響關係。
  第三,不同意見的合法化。民主是共同體成員以普遍認同的程序和規則為依托,和平地解决利益衝突,使得各利益主體追求利益的積極行為得以持續進行的制度安排和實際行為過程。因此,按特定程序,自由發表任何不同意見是民主的根本。同時,不同意見的合法化,是自由、平等的選舉和各政治機構之間縱嚮的和橫嚮的製約關係得以實際運行的根本保障。
  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方式的高級形態,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復雜的和完整的係統。
  在第一個層面,民主是原理體係。如,人的尊嚴原理、平等原理、自由原理、主權在民原理等。
  人的尊嚴原理,是指不論性別、地位、貧富,人的自身價值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價值。人的尊嚴是人類社會的最高終極價值目標,民主主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尊嚴。
  平等原理,是指人生而平等,應擁有相等的權利。現實生活中,每個人能力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不可能享受絶對平等的權力,所盡的義務也不可能是絶對平等的。但就人的價值而言,人之間應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應是平等的。
  自由原理,是指人自主地支配自己,而不受他人的強製和支配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自由不是絶對的。首先,一個人的自由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其次,為每個人都能獲得盡可能多的自由,每個人都必須讓出一部分自由給國傢,由國傢以制度、規則等形式製約人的行為,以保障更多的人享受更多的自由。
  主權在民原理,是指國傢權力來之於人民,人民纔是國傢的主人,因此,由人民授權産生政府,政府必須遵從人民的意願。
  在第二個層面,民主是一係列的原則體係。如,討論原則、妥協原則、多數原則等。
  討論原則。首先,討論原則以異議、意見、反對派的存在為前提,並以討論的方式交流各自的不同意見,求大同存小異,製定同一政策的方式和途徑。其次,討論是和平地解决分歧和衝突的方式和途徑。再次,討論是公開地交流不同意見,讓公衆瞭解並參與政策製定過程的方式和途徑。
  妥協原則。是指為達成具體的目的,意見相異或對立的各方調整各自的意見,以達到相對一致的方式和過程。首先,妥協的目的是為製定出更為創造性的政策。其次,妥協是相互瞭解和理解對方的意見的過程,而不是各方衹顧堅持自己的意見。再次,妥協是各方反省自己的意見,以發現和創造共同點的過程,而不是一方盲目地、絶對地順從另一方。
  多數原則。妥協原則和多數原則是將討論原則現實化的途徑和方法。討論原則是民主主義的根本原則,即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和衝突的唯一方式。妥協原則是討論得以和平地進行所必須的原則。而多數原則,則是將討論引嚮决策的唯一方法。
  在第三個層面,民主是寬容的心態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寬容的心態有兩層含義:一是承認自己的能力的有限性;二是承認他人的存在。遵守規則的習慣,是指人的行為比較理智,不輕易用感情支配行為。人類共同體有序化所必需的各種規則,自覺而普遍地得到遵守。
  寬容的心態和遵守規則的習慣是民主的社會基礎,是身份和習慣上的平等,是一個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是一種社會狀態和風氣。誰也不否認社會民主作為民主政體不可缺少的基礎的重要性,也不否認基層的初級民主可能比民主的任何方面更有價值。1
  在第四個層面,民主是一係列的制度。制度,主要規定各政治主體的産生方式、行為方式及其相互之間的穩定的關係模式。最基本的制度有代議制度、政府制度、政黨制度、司法制度、輿論制度等。
  在第五個層面,即實踐層面,民主是一係列的行為過程。如選舉行為過程、决策行為過程、參與行為過程等。在實際政治過程中,衹有以具體而詳盡的程序和規則來規範制度運行的每一個具體環節和各政治主體的每一個具體的行為環節,政治制度才能得以現實化。不然,政治制度將是一紙空文。從這個意義上講,民主,又是一係列的程序和規則。
  綜上所述,民主是由多個因素構成的完整的係統,各因素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各因素不可缺少。
  中國共産黨的民主政治: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傢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製,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綫。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傢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製,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綫。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傢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製,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綫。
英文解釋
  1. n.:  democracy,  democratic government,  democratic
法文解釋
  1. n.  démocratie
近義詞
民主政體, 民主制度, 民主, 民主村
包含詞
民主政治傢雅典民主政治現代民主政治
中國民主政治修正的民主政治強健的民主政治
執政黨與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草根經濟與民主政治
面嚮新世紀的民主政治建設現代民主政治與現代國傢審中國民主政治的睏境(1909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國民主政治的睏境(1909-1949)
現代民主政治與現代國傢審計社會轉型期政治發展與民主政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