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林业树种 : 刚竹属 : 竹子 > 毛竹
目录
máo zhú máo zhú
  竹的一种,又叫南竹。通常高达二三丈,节间的距离较短。它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
竹的一种 A bamboo
  竹的一种。生长于南方,主要分布于我国 长江 流域各地山区。秆高大粗劲,坚韧富弹性,可制作家具、农具、渔具、纸张和用于建筑等。笋鲜美,可食用。 唐 李商隐 《武夷山》诗:“ 武夷洞 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说郛》卷六六引 元 刘美之 《续竹谱》:“毛竹生 武夷山 。”《广群芳谱·竹谱一》:“猫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榦大而厚,异於众竹,人取以为舟。”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
No. 3
  1、植物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aie
  又名“楠竹”、“孟宗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现有面积12.5万亩,蓄积4600多万根,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以长宁、江安、兴文等县最为集中,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积达6万余亩。全区年产楠竹150多万根。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加工价值,竹笋味道鲜美,制作的“玉兰片”是极好的馈赠佳品。
  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耳和纙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
  春日出笋期,采挖春笋,鲜笋质嫩、脆、味鲜美。笋经烹饪加工,可做出许多美味佳肴。竹秆是重要木材植物。
  在四川境内有一种堪称奇特的植物-----毛竹。它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该竹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竹林中的身高冠军。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甚至没有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
  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须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而此时周围的其它的植物只能望天兴叹,眼巴巴的看着它生长。
  影响毛竹林产量的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仅有其本身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因子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综合影响。研究证明,立竹株数(N)、胸径、叶面积指数、整齐度等对毛竹林产量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以前两项为主导因子,其最佳回归方程为:
  logw1=-1.502274422 1.160680753logn 2.498971442logd
  logw2=-1.026670686 1.083023746logN+2.285545246logD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Camelliade oleifera)、拎本(Enrya japonica)、姜子(Neolitsea sp.)、鹅掌揪(Seheffler octophylle)、山矾、悬钩子、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柔毛绣球(Hydrangeavillo sp.),还有木荷,丝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藏类植物如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铁芒箕(Diranopteris dichotoma)等。有时,毛竹亦与杉木。马尾松、长柄水青岗、头状四照花等组成各种类型的混交林。在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层,L层为形体较高大的马尾松等。
  根据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生产上把毛竹林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竹林为集约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松上、施肥等,每亩立竹度200株以上;第二类为一般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劈山抚育等,立竹度100~200株;第三类为粗放经营的竹林,一般不采取任何经营措施,有的砍伐量过度而立竹仅在100株以下,在竹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加以经营,逐步扩大第一类竹林的比例。
  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人物
  毛竹,女,笔名佚人、竹子、东方。 毛竹出生于大巴山区一个倾斜的竹篱笆内,随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父亲在青藏高原“支边”二十多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士(数学)。当过知青教师编辑记者。现为中国石油报社记者。
  毛竹1980年开始发表数学论文,1986年开始发表歌曲(词曲)、诗、散文、小说。作品近200多万字散见全国各大小报刊。出书多部:《迷失在西部》、《透明的性感》、《透明的女性》、《透明的激情》、《透明的分娩》、《生命的隐衷》等。
  毛竹曾十几次在全国音乐文学大奖赛中获奖。
  毛竹今生今世与埋入她胎盘的大巴山与养育她的青海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在青海民族学院长大,在青海民族学院上大学。小时候,她跟了蒙古族切木措阿姨学喝酥油茶,跟了藏族学生卓玛用藏话唱拉伊;在民院附中上学时,她跟了回族同学一起过开斋节,跟了撒拉族姑娘一起跳舞;在互助红崖子沟下乡时,她跟了土族行姐一起唱花儿,和知青们一起偷唱黄歌,听当地人讲马场中骷髅的故事……她成为《青海经济报》社记者后,更是深入农村牧区。青海湖畔、柴达木盆地、青藏公路、丝绸之路南线、黄金之路、民和墓地、唐河大地震现场、德令哈农场死囚室、可可西里金农被堵现场、塔尔寺嘉雅活佛火化窑边,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芳影。她与青海的少数民族都结下很深的情感。
  自1988年开始,毛竹开始独闯“外面的世界”,行程三十多万公里。她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从福建鼓浪峪到内蒙古锡林浩特大草原;从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到云南西双版纳,从吉林长白山天池到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从陕西延安窑洞到四川金刀峡,从湖南韶山到新疆高昌古城,从安徽潜口民居到浙江奉化蒋宅,从深圳蛇口到北海银滩……她成为闯入过三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里无人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国女记者第一人。
  为写探索大巴山棚民历史的纪实《透明的激情》,毛竹居然三次沿着祖先的步履沿河出走,溯流而上,深入大巴山。这是一般的作家很难做到的。那是多么刺激的寻根过程!在湖北金牛镇,毛竹被当地泗王庙庙主当成是荣归故里的台胞,要求捐款六十万,大有不捐款就走不脱的阵势;在大冶,毛竹被流氓围劫弄得身无分文,九死一生;在川陕交界白河,毛竹攀上了汉水边祖宗走过的古栈道;在大巴山区白鹤,毛竹被湿气扯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
  毛竹在风雨飘泊中做精神的游牧民,灵魂的吉卜赛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浪里,”而这叶小舟却是“文协”“音协”做为她的双浆。
  毛竹做为一个四处漂泊流浪的女记者,不知道从哪天起,开始试着用自己的笔诠释她生命中说不清道不明的西部情结与大巴山情结。而她现在推出的许多作品带着摧枯拉朽的时代气息,没有人知道,这后面萦绕的底气,却是毛竹生命深处中神出鬼没的乡愁。
  她以西部少女闯深圳与深圳原野股曾停牌下市这些真实事件为背景写的散文体小说《透明的性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为它首开中国出版史上贴防伪商标先河。《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中国妇女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汇报》、《文艺报》、《国门时报》、《经济消息报》、《华商时报》、《新闻出版报》、《生活报》、《羊城晚报》、《中央电台》等几百多家媒体先后为她的几部书发了“她从西部走来”、“西部那股山泉”“严肃文学再跃潮头,女作家毛竹新书走红书市”“用透明的笔触书写透明的情感”等为题的消息评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中国社会出版社为她首开中国出版史上探索女性长篇系列丛书先河,并为她隆重推出了“透明的女性”系列丛书。该丛书堪称探索女性的“跨世纪丛书”。该丛书分为走向生命意义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和走向地域意义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两大系列。
  毛竹的作品着重描写的是这个时代女人的真实的性经历,真实的性感受,真实的性心态,揭示的是这个时代女性生命的隐衷。 在清晰的社会断面上展示女性生命秘密揭示女性生命隐衷的毛竹作品无比珍贵。毛竹的作品带着独独属于这个时代的透明气息,带着一种穿透力,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令人的耳目为之一新。难怪有评论家这样形容毛竹的作品:“千掏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难怪有人说毛竹的作品如同这个时代人的精神泪钻一般通体通亮,且越琢磨越透亮,并随着时间,日渐熠熠生辉。
  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活累了,会不由自主地寻找毛竹笔下那片“无可奈何天,幽微灵秀地”。在毛竹的作品中感受一下那透明的大气场,接受一次情感的沐浴,那是一种从里到外的休息,那是一种从里到外的享受,在精神上会感到一种从里到外的惬意。
  难怪毛竹写西部少女闯深圳的经历的书《透明的性感》被称作《少女圣经》。难怪这本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经起了时间的考验:八年过去了,《透明的性感》不仅多次再版,而且网上排行榜中仍名列前茅。难怪有人预言《透明的性感》百年后将成为世界名著,因为它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女人。
  毛竹被誉为现今中国文坛上最有实力、最有势头、最具竞争力的女作家。
  毛竹有无限创造力,储量丰富,潜力无限。毛竹在连续推出五本书之后,目前正处于写作上的第二个休养期。在这个休养期内,毛竹沉醉于灵山秀水之间,拒绝接约稿。毛竹的经历如同她的内心感受一般风起云涌,灵感多多。毛竹正在蕴酿新一轮的创新与突破。毛竹拒绝平庸,只愿与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一往无前的有志之士合作,用“与众不同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出“与众不同的书”。
  毛竹现为中国石油报社记者。
  1980年开始发表数学论文,1986年开始发表歌曲(词曲)、诗、散文、小说。作品近200多万字散见全国各大小报刊。出书多部:《迷失在西部》、《透明的性感》、《透明的女性》、《透明的激情》、《透明的分娩》、《生命的隐衷》等。
  毛竹曾十几次在全国音乐文学大奖赛中获奖。
形态特征:
  又名“楠竹”、“孟宗竹”“江南竹”、“茅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耳和繸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现有面积12.5万亩,蓄积4600多万根,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以长宁、江安、兴文等县最为集中,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积达6万余亩。全区年产楠竹150多万根。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加工价值,竹笋味道鲜美,制作的“玉兰片”是极好的馈赠佳品。春日出笋期,采挖春笋,鲜笋质嫩、脆、味鲜美。笋经烹饪加工,可做出许多美味佳肴。竹秆是重要木材植物。
  生长动态:在四川境内有一种堪称奇特的植物-----毛竹。它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该竹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竹林中的身高冠军。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甚至没有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需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而此时周围的其它的植物只能望天兴叹,眼巴巴的看着它生长。
产量计算:
  影响毛竹林产量的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仅有其本身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因子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综合影响。研究证明,立竹株数(N)、胸径、叶面积指数、整齐度等对毛竹林产量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以前两项为主导因子,其最佳回归方程为:
  LogW1=-1.502274422 1.160680753logN +2.498971442LogD
  LogW2=-1.026670686 1.083023746LogN+2.285545246LogD
自然习性: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Camelliade oleifera)、拎本(Enrya japonica)、姜子(Neolitsea sp.)、鹅掌楸(Seheffler octophylle)、山矾、悬钩子、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柔毛绣球(Hydrangeavillo sp.),还有木荷,丝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类植物如里白(Hic毛竹riopteris glauca)、铁芒箕(Diranopteris dichotoma)等。有时,毛竹亦与杉木、马尾松、长柄水青冈、头状四照花等组成各种类型的混交林。在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层,L层为形体较高大的马尾松等。
  根据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生产上把毛竹林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竹林为集约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松上、施肥等,每亩立竹度200株以上;第二类为一般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劈山抚育等,立竹度100~200株;第三类为粗放经营的竹林,一般不采取任何经营措施,有的砍伐量过度而立竹仅在100株以下,在竹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加以经营,逐步扩大第一类竹林的比例。
  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园林用途: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毛竹根浅质轻,是屋顶绿化的极好材料。
  又无毛无花粉,在精密仪器厂、钟表厂也极适宜。
毛竹故乡之一宜丰县
  毛竹之乡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全县国土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县城人口7万人,辖16个乡镇(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720.6毫米。县城所在地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20公里,距市府宜春80公里,距长沙260公里,距武汉约300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大庆至广州的武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45.2公里,宜丰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全县林地面积202万亩,森林覆盖率64。6%,活立木蓄积量604。77万立方米,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县耕地面积30。74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其中水田29。82万亩,旱地0。92万亩,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油茶、红薯、蚕桑、蜜蜂、山羊基地县。全县有40多种可食野果,尤其以被誉为“仙果”的野生猕猴桃闻名全国。
  宜丰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7。27万千瓦,已开发2。6万千瓦,是全国首批农村电气化县和农电体制改革县之一,县内共有水库1899座,总蓄水量约1。5亿立方米。全县已探明的矿种有煤炭、瓷土、膨润土、金、银等76种,其中煤炭储量2500万吨,瓷土储量6000万吨,石灰石储量220万吨,黄金储量14。15吨,其中瓷土稀有成份氧化锂含量高达1。85%,品位居江西省第一,全国第三。名胜古迹达20多处,主要有省级自然保护区官山,佛教曹洞宗发祥地洞山、临济宗发祥地黄檗山,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故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故里以及天宝古村明清古建筑群。
  宜丰县交通方便。全县构筑起了以国省道为主干、县乡道为支脉、村道为补充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路通车里程达1365。1公里。在建中的武吉高速公路纵县境45公里,乐化至浏阳加密公路在此交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37%,县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4万吨。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完成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增长8。6%,其中地方收入1。04亿元,增长2%;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亿元,同比增长28。75%;农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粮食播面55。53万亩,增长7。66%;粮食总产达到22。5万吨,生猪出栏27。83万头,增长23。79%。农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比上年净增252元。
  地理位置
  宜丰,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之南麓,状呈菱形。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4。30度至115。08度、北纬28。17至28。40度之间。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
  宜丰东临高安,南界上高,西接万载,西北连铜鼓。北与修水,奉新接壤,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现辖7镇9乡,人口26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原宜春地区)。
同名记者毛竹
  生于大巴山的野美女作家毛竹毛竹,女,又名东方竹子、佚人。生于大巴山区,后随父母到青海。曾为《青海经济报》社记者,现为《中国石油报》社记者,是一位颇有个性的企业形象创意、策划人。大学毕业获理学士(数学)学位,80年代初开始发表数学论文,85年开始发表歌曲(作词、作曲),86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出书多本,其中《迷失在西部》、《透明的性感》、《透明的女性》、《生命的隐衷》、《透明的乡愁》等书深受读者喜爱。其富于挑战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既为之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更使其日臻成熟地形成了一种为许多读者喜爱的凄婉、灵透的文风。人性的“本真”与文学的“坦诚”是其奉为圭臬的目标和始终不懈的追求。她正在推出以“透明的女性”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为其首开中国出版上贴防伪商标先河,在中国出版社史上“一石激起千重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商报》、《文艺报》、《华商时报》、《中央电视台》、《散文》、《散文选刊》等多家媒体先后为其几部书发了“她从西部走来”、“严肃文学再跃潮头,女作家毛竹新书走红书市”等为题的消息评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花木百科
  毛竹介绍
  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i ex H.de Lebaie)
  科属:
  禾本科
  别名:
  楠竹、江南竹、孟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
  形态特征:
  大型竹,秆高达20m以上,径18cm,节间短,壁厚,新秆密被白粉和细柔毛,分枝以下仅箨环微隆起,秆环不明显,箨环被一圈脱落性毛。秆箨密生棕褐色毛及黑褐色斑点;箨耳小,肩毛发达;箨舌宽短,弓形,两侧下延;箨叶绿色,长三角形至披针形。叶片相对较细小,长4-11cm,宽0.5-1.2cm。笋期3月底4月初。
  分布与习性:
  秦岭汉水流域以南各地,并已占我国竹林总面积的2/3以上,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经济竹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0度,喜空气相对湿度大,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利生长。
  繁殖与栽培:
  可播种、分株等法繁殖。
  应用:
  为我国最主要的笋用与材用竹种。与松、梅共植,誉为‘岁寒三友’。是植于屋顶花园的极好材料。
  图片:
英文解释
  1. n.:  Mao bamboo
  2. lat.:  phyllostachys edulis,  Phyllostachysnigra pubescens
近义词
毛竹村
相关词
宜丰茶叶城镇陆羽栽培技术楠竹竹类育苗技术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旅游奉新革命摇篮甘坊动漫莫来
竹子东方竹子东方竹画家内画家诗人周问渔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