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 > 毛澤東故居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毛澤東故居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毛澤東故居在景山東街吉安所左巷8號。北房3間,東西耳房各1間,東房2間。1918年9月19日,毛澤東為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來北京居此,1919年3月12日離京去上海。同住的還有蔡和森、蕭子升、陳紹林、陳昆甫、羅子鑽、羅章竜、歐陽玉山等。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No. 2
  毛澤東故居(Mao Zedong's former Residence)
  韶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位於湖南中部稍東,距長沙市近100公裏,距湘潭市近40公裏,距劉少奇故居花明樓僅30余公裏。
  韶山河流不多,但多山多樹,諸峰並峙,脈脈回環,景色特別險峻的當屬韶峰。這裏地處亞熱帶濕潤季候區,鼕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6-17攝氏度之間。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傳說早在上古時期舜曾來過這裏,而韶山名稱的由來就與他有關。舜是一位部落聯盟首領.堯把首領位置禪讓給他後,他勤勉圖治,深得民心。為開拓疆土。徵服三苗,把中原文化傳人苗地,以造福百姓,舜曾南巡,宿營韶山之際,命侍從奏樂起舞,歡快的樂音,引來周圍林中的百鳥鳴唱應和,把百鳥之王鳳凰也吸引來了,一時間漫山遍野仙樂飄飄,令人不知天上人間。後來人們把舜的侍從奏出的音樂稱為“韶樂”,把舜聽音樂的地方稱為韶山。“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便是說的這個典故。這個傳說亦留下了許多景點,如引鳳山、引鳳亭、韶峰、鳳儀亭、鳳音橋等等。據考古文物發現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韶山附近已有人類群體部落,並且華夏中原文明和當地的鄉土文化已開始融匯,開花結果。
  歷朝歷代以來,韶山一直處於“世外桃源”的狀態,幽靜中浸雜着寂寞,默默無間裏又溢出平靜祥和。至清末這種狀態開始變化,那就是受曾國藩影響,一批韶山人參加了湘軍,從而在韶山鼓蕩起一種尚武精神,這種尚武精神改變了韶山的民衆心理,進而改變了韶山的社會狀況。曾國藩是湖南湘鄉人,距韶山僅20公裏,此人曾受教於嶽麓書院,進士及第,先後出任過工部、刑部、吏部、兵部、禮部侍郎,他的‘曾文正公傢書”廣為流傳,影響頗大。曾國藩曾建湘軍,留下了“無湘不成軍”的說法。尚武精神也影響到了毛氏傢族及毛澤東本人,“槍桿子裏面出政權”這句話,當是一個印證。
  韶山市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僅有10餘萬人口,但是韶山的名氣很大,因為這裏是一代偉人的誕生地,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到韶山旅遊熱早於新中國誕生不久即已開始,據有關部門估算,自五十年代初開始至今,已約有3300萬名遊客來過韶山遊覽、瞻仰偉人舊跡。經過多年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韶山目前的交通比較發達。公路方面,有一條省道分別聯通國道107、320、319綫,韶山高速公路接譚邵高速,且湘寧公路過境。公路四通八達,東可至湘潭、株洲市,北可嚮寧鄉縣、長沙、益陽、常德、張傢界市,西可達婁底、邵陽市,南可往衡陽市、直下兩廣。鐵路方面,每日均有列車由長沙與韶山對開。航空方面,長沙市的黃花機場距韶山僅90公裏.可至彼處登機。 因偉人遺跡頗多,韶山的旅遊資源比較發達。來到韶山,你不僅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故居與毛氏三祠,還可瞻仰前兩年新落成的毛主席銅像,還有主席詩詞碑林、韶山烈士陵園等。此外,韶山八景(韶峰聳翠、仙女茅庵、胭脂古井、塔嶺晴霞、石屋清風、頓石成門、鳳儀亭址、石壁流泉)也很著名,還有著名的滴水洞遊覽區.均是風景如畫的去處。
  來韶山遊覽,不僅能大飽眼福,亦可大飽口福,可以吃到主席生前愛吃的菜餚。同時,你更可循偉人遺跡覓得偉人風采,浮想懷念,溫潤心靈。
  毛澤東在北京故居
  ——吉安所左巷8號
  王之鴻
  吉安所左巷屬東城區景山地區,是三眼井鬍同路北從西往東數的第一條鬍同,自北嚮南溝通吉安所北巷和三眼井鬍同,長180餘米。
  吉安所左巷原稱“吉安所東夾道”,因位於吉安所東側而得名,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稱“吉安所左巷”,“文革”中一度改稱“榮興東巷”,後復稱“吉安所左巷”。吉安所又稱吉祥所,是清代宮內太監死後停靈出殯的場所。
  吉安所左巷8號,舊時的門牌是吉安所東夾道7號,在鬍同中段東側,占地面積為213平方米。院墻為外罩灰皮的碎磚墻,街門面西,是一個隨墻“小門樓”,院內有北房3間帶東、西耳房各1間,還有兩間東房,7間房的建築面積僅為90平方米,其中3間北房的建築面積為40平方米,每間落(lao)空(使用面積)不足10平方米,是名副其實的“一間屋子半間炕”的小房。1918年秋至1919年春,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陳紹休、陳焜甫、羅章竜、羅學瓚、歐陽玉山等8人在這個小院的3間北房中住了六七個月。當年3間北房是一明兩暗,中間的1間是明間,具有廚房、餐廳和過道的功能,東、西兩間每個房間各住4個人。毛澤東在《新民學會會務報告》中說:“八個人居3間很小的房子裏,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對此,羅章竜的解釋是:“‘大被同眠’這句話有個典故:唐朝有個姓張的人,是個大家庭,張公倡議全家人住在一個屋子裏,蓋一個大被子。我想,這可能是象徵一傢人團结的意思。潤之的這句話,是形象思維的話。”
  吉安所左巷8號為私有房産,據房屋檔案記載,該房産購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於毛澤東第一次來京之時曾在此居住,故1979年8月21日作為“毛主席故居”被公佈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政府撥款對其進行修繕,基本保持原狀。
  毛澤東(1893.12.26—1976.9.9)馬剋思列寧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傢、政治傢、軍事傢,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衝(今屬韶山市)人。
  毛澤東從1914年至1918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在學生時代就開始了革命活動。1915年,毛澤東以“二十八畫生”署名發出《徵友啓事》,開始籌組以“思想革命、身心鍛煉和革命實踐”為活動內容的新民學會。每逢假期,毛澤東都要與一些志同道合者進行徒步遊學,既鍛煉身心又接觸社會。1917年暑假,毛澤東與蕭子升結伴遠遊進行社會考察,他們身上不帶一文錢,以遊學形式靠書寫對聯為生,歷時月餘,跋涉千裏到達安化縣縣城。得知安化縣勸學所所長夏默庵先生是位飽學之士,著有《默庵詩存》、《安化詩抄》等,但夏默庵先生性格孤傲,一嚮不理遊學先生。毛澤東仍然登門拜訪,兩次被拒,當毛澤東第三次登門之時,夏默庵不便再拒,但為試探來者學識,寫下一原對置於案上。毛澤東見狀,略作思索,即書屬對。這副合對是:
  緑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
  清水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
  夏默庵先生連聲稱贊,因為毛澤東應了勝對,不僅工對嚴謹,而且運用了“為公乎,為私乎,晉惠帝問蛤蟆”的典故。
  夏默庵與毛澤東談詩論史,十分投機,臨別之時又贈給毛澤東銀洋八圓作為旅資。
  當年,在同學眼裏,毛澤東是個出類拔萃的人,同學們給他起了外號叫“毛奇”,把毛澤東比作德國歷史一位文武兼備的將軍;在老師眼裏,毛澤東是國傢棟梁,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先生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吾鄭重語君,二子(指毛澤東、蔡和森)海內奇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
  毛澤東曾填詞對自己學生時代生活進行回憶: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1918年8月,風華正茂的毛澤東開始了他第一次進京之行。
  8月15日,毛澤東同蕭子升、羅學瓚、羅章竜、陳贊周等20多位準備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青年乘火車離開長沙,因鐵路被水衝斷,火車在河南郾城漯河站停留一夜,次日,毛澤東與羅章竜、陳贊周到許昌憑吊魏都舊墟,抒思古之幽情,8月19日到達北京。
  到達北京後,毛澤東先在湘鄉會館落腳,又與蔡和森在豆腐池9號(今豆腐池鬍同15號)楊昌濟先生傢小住數日,後由蕭子升出面以北京大學學生的名義租住吉安所東夾道7號的3間正房。毛澤東在京期間,相識了李大釗,並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
  毛澤東從1918年8月19日到京,至1919年3月12日因母親病重離京回湖南,在北京住了近八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毛澤東主要從事三項活動:一是組織赴法勤工儉學,二是探索救國道路,三是聯繫革命力量。
  劉昂在《浩氣貫天地風雨送徵船——緬懷蔡和森同志》中說:“毛澤東、蔡和森同志一方面積極為組織赴法勤工儉學而奔走,一方面如饑似渴地探索當時世界的新思潮、新學說,努力追求改造中國的革命道路。”羅章竜在《回憶新民學會》中說:“赴法勤工儉學是新民學會會員北上的一個重要任務……後來新民學會會員大部分都走了,衹有潤之和我留在北京……我當時問潤之說:‘大傢都去了,他們也希望我動身,你留下吧,我去歐洲。’他說:‘不然,我們留下是有理由的,我進北大是職員,活動範圍受限製,你是學生身份,最好活動,範圍更廣泛些。工作方面是需要你的。’於是我就决定留在北大不走了。我在學生中積極活動,他在教職員中做聯繫工作。這個做法後來都實現了。”
  幾十年後,毛澤東在中南海與醫生王鶴濱聊起了康德的“星雲學說”,勾起對昔日的記憶,他說:“我年輕時曾經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過,那是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有很多書可以看,馬剋思主義就是在那裏認識的。”
包含詞
韶山衝毛澤東故居韶山市毛澤東故居毛澤東故居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