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作者: 法捷耶夫 Alexander Alexandrovich Fadeyev 作者:法捷耶夫
·內容提要·
·作品賞析·
·譯者前記·
01 莫羅茲卡
02 密契剋
03 第六種感覺
04 孤獨
05 莊稼人與礦工
06 萊奮生
07 對頭
08 第一步
09 密契剋在部隊裏
10 潰滅的開始
11 苦難
12 路途
13 包袱
14 麥傑裏察的偵察
15 三個死
16 沼澤
17 十九人 毀滅 的定義
以自我主義為起始對客觀存在的<精神><語言><行為>的任何一項進行極端性破壞:稱為毀滅
【詞意探源】:
(1)指徹底破壞或消滅。
如:給敵人以毀滅 性的打擊。
(2)指悲哀過度,嚴重損害了身體。
《後漢書·周磐傳》:“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 。”
毀滅 的價值就在於,它連自己都一同毀滅 <出自:小悲哲學語錄> 作者:法捷耶夫
·內容提要·
1919年夏秋之間,共産黨員萊奮生領導的一支遊擊隊活動在西伯利亞濱海蘇昌地區。
一天,萊奮生派礦工出身的傳令兵莫羅茲卡去送信。莫羅茲卡本想去軍醫院看望妻子瓦麗亞,因而有些不樂意。但他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同意執行命令。送信途中,莫羅茲卡救了一個被白匪軍打傷的年輕人密契剋,將他送往軍醫院。歸途中,莫羅茲卡違紀偷了田裏的瓜。萊奮生召開大會對他進行教育。
不久,萊奮生接到遊擊隊參謀長的信,得知遊擊隊主力在城裏受到日軍襲擊,傷亡慘重。後來派往城裏的隊員又帶回上級的指示:當前的重要任務是必須保存部隊的實力,“因為將來要以它們為核心”。萊奮生明白,他們應盡一切力量把這支部隊作為戰鬥單位保存下來,於是他嚮隊員們發出準備轉移的命令。
密契剋在醫院養傷時,瓦麗亞對這個“白麵書生”産生了好感,密契剋也愛上了她,但又不敢嚮她表白。莫羅茲卡為此事同妻子吵架。他要求調回杜鮑夫的礦工排,决心今後做一名好戰士。密契剋傷愈出院後被分配到庫勃拉剋排,隊員們嘲笑他的知識分子習氣。他在外表上雖然逐漸變得跟大夥一樣,但思想深處仍和大傢格格不入。
萊奮生眼見形勢日益嚴重,决定組織一次夜間緊急集合,以檢查戰備的情況。這時,烏蘇裏江一帶已被敵人占領,日軍的偵察兵多次同萊奮生的巡邏隊遭遇,萊奮生衹好把部隊撤到森林裏隱蔽。遊擊隊在極端睏難的條件下且戰且退,由150人減員到120人。英勇的遊擊隊員麥傑裏察外出偵察時不幸被俘,慘遭殺害。萊奮生率領部隊趕來,擊退了哥薩剋騎兵連,占領了村子。半夜,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前來襲擊,遊擊隊倉皇撤回森林,但敵人跟蹤追擊,沼澤地又擋住了遊擊隊的去路,情況十分危急。這時,萊奮生高舉火把走在隊伍的前面,指揮隊員們砍下柳條樹枝,在沼澤地上鋪路,使部隊突圍脫險。
在通往士陀一瓦卡的大道上,已疲憊不堪的遊擊隊又一次遇到敵人的伏擊。被派擔任巡邏任務的密契剋在發現敵人後私自逃跑了,緊跟在他後邊的莫羅茲卡發現敵情後卻鳴槍報警,當即被敵人打死。萊奮生率領隊員們奮力戰鬥,終於擺脫了敵人,來到大路邊的打麥場旁。這時,全隊衹剩下19個人了。
萊奮生默默地掃視了一下遠處打麥場上的人們,他想,他應該很快地把打麥場上的這些人變成自己人,就像默默地跟在他身後的18個人一樣。他想:他必須活着,並且盡自己的責任。
·作品賞析·
《毀滅 》不僅描述了遊擊隊的戰鬥事跡,而且着重描繪了遊擊隊員精神上的成長和性格的形成。法捷耶夫曾這樣概括了小說的主題思想:“在國內戰爭中進行着人材的精選,一切敵對分子都被革命掃除掉,一切不能從事真正革命鬥爭的人和偶然落到革命陣營裏來的人,都要被淘汰,而一切從真正的革命根基裏、從千百萬人民群衆裏生長起來的人,都要在這個鬥爭中得到鍛煉、成長和發展”,在革命中進行着“人的最巨大的改造”①。作者對小說的人物形象體係和情節結構的安排,都為揭示這一主題思想服務。
①法捷耶夫:《和初學寫作者談談我的文學經驗》,見《三十年間》第90頁,蘇聯作傢出版社。偵察時落入敵人手中,始終保持着大無畏的精神。他受盡折磨,但衹字未吐,犧牲前還赤手空拳地同敵人作拼死的搏鬥。這些形象表明:正是革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着歷史,他們不惜流血犧牲以保證革命取得勝利,同時他們也在鬥爭中受到鍛煉,獲得新生。
《毀滅 》描寫了為革命所喚醒的人民大衆——礦工和農民出身的遊擊隊員,塑造了許多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們是革命的根基,為革命出生入死,對革命一片忠心。礦工杜鮑夫、岡恰連柯、萊奮生的助手巴剋拉諾夫、牧人麥傑裏察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礦工排排長杜鮑夫體現了工人階級的本色——自覺的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和階級自豪感。他所率領的礦工排成為萊奮生遊擊隊的核心。在戰鬥中,哪裏的任務最艱巨,他們排就出現在哪裏。這個排的成員、爆破手岡恰連柯機智勇敢,有高度的覺悟,曾用地雷炸毀敵人的軍用列車,並幫助莫羅茲卡走上正確的道路。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在他身上表現得極為充分。菜奮生的助手巴剋拉諾夫是革命青年的代表,他天真、勇敢,充滿着青春的活力,到小說結尾時已經成熟起來。萊奮生就是受到他的啓發纔率領隊伍衝出敵人包圍的。牧人麥傑裏察是一個有着濃郁浪漫主義氣息的形象。他在
遊擊隊隊長萊奮生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他體現了共産黨員的優秀品質和在遊擊運動及人的改造過程中的領導作用。作者沒有把他寫成理想的英雄,而寫成平凡的人。論外表,他沒有魁梧的身軀,他也沒有完成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是優秀的指揮員和教育者。為了戰勝敵人,他在戰鬥環境中對隊員們進行艱苦細緻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們的覺悟。他通過對莫羅茲卡偷瓜事件的處理,培養了遊擊隊員的紀律性,同時,也密切了軍民關係。
萊奮生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自從他接到戰略轉移的命令之後,就堅决執行上級指示,及時做出轉移的决定,進行有準備、有秩序的轉移。在遊擊隊陷入沼澤地的緊急關頭,他表現出鋼鐵般的意志和出色的組織才能,手持火把出現在人群中,隊員們被他組織起來,在沼澤地上奇跡般地鋪出了一條路,終於把隊伍從毀滅 中救了出來。小說末尾,隊伍衹剩下19人,萊奮生覺得他們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他雖因失去助手巴剋拉諾夫和其他同志而傷心落淚,但看到遠處打麥場上的人們,就想到要很快使他們成為自己人,吸引他們參加革命。
在小說中,菜奮生是一位威嚴、冷靜的隊長,又是一個內心充滿階級友愛的人。書中動人地描繪了萊奮生夜間查崗的場面。他“悄悄地在篝火中間穿過”,發現值班人在出神,“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像在沉思,臉上露出善良的、孩子般的笑意”。於是,他把“腳步放得更輕”、“走起來更小心”,為的“是怕把值班人臉上的微笑掠走”。蘇聯作傢在20年代刻畫先進人物時,誰也沒有像法捷耶夫那樣把嚴峻與溫柔巧妙地結合在一個人物身上,誰也不曾像他那樣細膩地表現共産黨員豐富的精神世界。
萊奮生是早期蘇聯文學中最成功的共産黨員形象之一。法捷耶夫剋服了20年代許多作傢對群衆自發性的歌頌以及他們在描寫黨員形象時表現的公式化、概念化等缺點。他描寫了萊奮生作為領導者、教育者的作用,同時也充分揭示了萊奮生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使這一形象顯得生動而豐滿。
莫羅茲卡的形象鮮明地表現了人民群衆在革命鬥爭中鍛煉、成長為新人的過程。他最初是具有濃厚農民意識的礦工,在他身上存在着不守紀律、偷東西、酗酒、胡闹等許多缺點。他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小說最後,他擔任前哨偵察,遇到了敵人的伏兵。在面臨生死考驗的關頭,他絲毫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衹想到應該嚮同志們報警。為了使同志們得救,他毫不猶豫地獻出了生命。
與萊奮生和莫羅茲卡的形象相對立的,是最終叛變革命的資産階級個人主義者密契剋的形象。這個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懷着浪漫主義的幻想參加了遊擊隊。他雖然置身於火熱的革命中,內心嚮往的卻是安逸、舒適的生活,後來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惜斷送曾搭救過他的莫羅茲卡和其他遊擊隊員。之後,他還打算扮演一個受難者的英雄角色,想自殺。不過,密契剋最愛的畢竟“還是他自己”,於是他“趕快把手槍藏進衣袋”。在這裏,作者徹底撕下了這個叛徒的假面具。
小說末尾,作者描繪了一幅寓意性的畫面。萊奮生的部隊在又一次擺脫敵人的追擊後走出森林,在他們眼前“呈現出大片高高的青天和陽光照耀着、四面都是一望無際的、收割過的、鮮明的棕黃色的田野”。遠處打麥場上,勞動的人群在快樂、熱鬧地忙碌着。這個畫面象徵着革命的光明遠景。打麥場上的人們將是革命的生力軍。因此,小說沒有給人留下凄慘的形象,卻使人對革命的前途充滿信心。
《毀滅 》是早期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它同富爾曼諾夫的《恰巴耶夫》、綏拉菲莫維奇的《鐵流》一起被稱為蘇聯20年代文學中3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中文《毀滅 》為魯迅翻譯。 六月間在杭州。因湖上三夜的暢遊,教我覺得飄飄然如輕煙,如浮雲,絲毫立不定腳跟。當時頗以誘惑的糾纏為苦,而亟亟求毀滅 。情思既涌,心想留些痕跡。但人事忙忙,總難下筆。暑假回傢,卻寫了一節;但時日遷移,興致已不及從前好了。九月間到此,續寫成初稿;相隔更久,意態又差。直到今日,纔算寫定,自然是沒勁兒的!所幸心境還不會大變,當日情懷,還能竭力追摹,不至很有出入;姑存此稿,以備自己的印證。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九日晚記
躑躅在半路裏,
垂頭喪氣的,
是我,是我!
五光吧,
十色吧,
羅列在咫尺之間:
這好看的呀!
那好聽的呀!
聞着的是濃濃的香,
嘗着的是膩膩的味;
況手所觸的,
身所依的,
都是滑澤的,
都是鬆軟的!
靡靡然!
怎奈何這靡靡然?——
被推着,
被輓着,
長衹在俯俯仰仰間,
何曾做得一分半分兒主?
在了夢裏,
在了病裏;
衹差清醒白醒的時候!
白雲中有我,
天風的飄飄,
深淵裏有我,
伏流的滔滔;
衹在青青的,青青的土泥上,
不曾印着淺淺的,隱隱約約的,我的足跡!
我流離轉徙,
我流離轉徙;
腳尖兒踏呀,
卻踏不上自己的國土!
在風塵裏老了,
在風塵裏衰了,
僅存的一個懶懨懨的身子,
幾堆黑簇簇的影子!
幻滅的開場,
我盡思盡想:
“親親的,雖渺渺的,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回去!回去!”
雖有茫茫的淡月,
籠着靜悄悄的湖面,
霧露蒙蒙的,
霧露蒙蒙的;
仿仿佛佛的群山,
正安排着睡了。
螢火蟲在霧裏找不着路,
衹一閃一閃地亂飛。
誰卻放荷花燈哩?
“哈哈哈哈~~~” “嚇嚇嚇~~~”
夾着一縷低低的簫聲,
近處的青蛙也便響起來了。
是被搖蕩着,
是被牽惹着,
說已睡在“月姊姊的臂膊”裏了;
真的,誰能不飄飄然而去呢?
但月兒其實是寂寂的,
螢火蟲也不曾和我親近,
歡笑更顯然是他們的了。
衹有簫聲,
曾引起幾番的惆悵;
但也是全不相幹的,
簫聲衹是簫聲罷了。
搖蕩是你的,
牽惹是你的,
他們各走各的道兒,
誰理睬你來?
橫竪做不成朋友,
纏纏綿綿有些什麽!
孤另另的,
冷清清的,
沒味兒,沒味兒!
還是掉轉頭,
走你自傢的路。
回去!回去!
雖有雪樣的衣裙,
現已翩翩地散了,
仿佛清明日子燒剩的白的紙錢灰。
那活活像小河般流着的雙眼,
含蓄過多少意思,藴藏多過少話句的,
也幹涸了,
幹到像烈日下的沙漠。
漆黑的發,
成了蓬蓬的秋草;
吹彈得破的面孔,
也衹剩一張褐色的蠟型。
況花一般的笑是不見一痕兒,
珠子一般的歌喉是不透一絲兒!
眼前是光光的了,
總衹有光光的了。
撇開吧。
還撇些什麽!
回去!回去!
雖有如雲的朋友,
互相誇耀着,
互相安慰着,
高談大笑裏
送了多少的時日;
而飲啖的豪邁,
遊蹤的密切,
豈不像繁茂的花枝,
赤熱的火焰哩!
這樣被說在許多口裏,
被知在許多心裏的,
誰還能相忘呢?
但一丟開手,
事情便不同了:
翻來是雲,
覆去是雨,
別過臉,
掉轉身,
認不得當年的你!——
原衹是一時遣着興罷了,
誰當真將你放在心頭呢?
於是剩了些淡淡的名字——
莽莽蒼蒼裏,
便留下你獨個,
四周都是空氣罷了,
四周都是空氣罷了!
還是摸索着回去吧;
那裏倒許有自己的弟兄姊妹
切切地盼望着你。
回去!回去!
雖有巧妙的玄言,
像天花的紛墜;
在我雙眼的前頭,
展示渺渺如輕紗的憧憬——
引着我飄呀,飄呀,
直到三十三天之上。
我擁在五色雲裏,
灰色的世間在我的腳下——
小了,更小了,
遠了,幾乎想也想不到了。
但是下界的罡風
總歸呼呼地倒旋着,
吹人我絲絲的肌裏!
搖搖蕩蕩的我
倘是跌下去呵,
將像泄着氣的輕氣球,
被人踐踏着頑兒,
衹餘嗤嗤的聲響!
況倒捲的罡風,
也將像三尖兩刃刀,
劈分我的肌裏呢?——
我將被肢解在五色雲裏;
甚至化一陣煙,
裊裊地散了。
我戰慄着,
“念天地之悠悠”……
回去!回去!
雖有餓着的肚子,
拘攣着的手,
亂蓬蓬秋草般長着的頭髮,
凹進的雙眼,
和軟軟的腳,
尤其靈弱的心,
都引着我下去,
直嚮底裏去,
教我抽煙,
教我喝酒,
教我看女人。
但我在迷迷戀戀裏,
雖然混過了多少時刻,
衹不讓步的是我的現在,
他不容你不理他!
況我也終於不能支持那迷戀人的,
衹覺肢體的衰頽,
心神飄忽,
便在迷戀的中間,
也潛滋暗長着哩!
真不成人樣的我
就這般輕輕地速朽了麽?
不!不!
趁你未成殘廢的時候,
還可用你僅有的力量!
回去!回去!
雖有死仿佛像白衣的小姑娘,
提着燈籠在前面等我,
又仿佛像黑衣的力士,
擎着鐵錘在後面逼我——
在我煩憂着就將降臨的敗傢的兇慘,
和一年來骨肉間的仇視,
(互以血眼相看着)的時候,
在我為兩肩上的人生的擔子,
壓到不能喘氣,
又眼見我的收穫
渺渺如遠處的雲煙的時候;
在我對着黑絨絨又白漠漠的將來,
不知取怎樣的道路,
卻盡徘徊於迷悟之糾紛的時候:
那時候她和他便隱隱顯現了,
像有些什麽,
又像沒有——
憑這樣的不可捉摸的神氣,
真盡夠教我嚮往了。
去,去,
去到她的,他的懷裏吧。
好了,她望我招手了,
他也望我點頭了。……
但是,但是,
她和他正都是生客,
教我有些放心不下;
他們的手飄浮在空氣裏,
也太渺茫了,
太難把握了,
教我怎好和他們相接呢?
況死之國又是異鄉,
知道它什麽土宜喲!
衹有在生之原上,
我是熟悉的;
我的故鄉在記憶裏的,
雖然有些模糊了,
但它的輪廓我還是透熟的,——
哎呀!故鄉它不正張着兩臂迎我嗎?
瓜果是熟的有味;
地方和朋友也是熟的有味;
小姑娘呀,
黑衣的力士呀,
我寧願回我的故鄉,
我寧原回我的故鄉;
回去!回去!
歸來的我掙紮掙紮,
拔煙塵而見自己的國土!
什麽影像都泯沒了,
什麽光芒都收斂了;
擺脫掉糾纏,
還原了一個平平常常的我!
從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
我再低頭看白水,
衹謹慎着我雙雙的腳步;
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
打上深深的腳印!
雖然這些印跡是極微細的,
且必將磨滅的,
雖然這遲遲的行步
不稱那迢迢無盡的程途,
但現在平常而渺小的我,
衹看到一個個分明的腳步,
便有十分的欣悅——
那些遠遠遠遠的
是再不能,也不想理會了。
別耽擱吧,
走!走!走!
長詩《毀滅 》寫於1922年末,初載1923年3月10日《小說月報》第14捲第3號,收入詩文集《蹤跡》。這首著名的長詩,歷來被文學史傢們公認為“五四以來無論在意境上和技巧上都超過當時水平的力作”(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
徘徊悲哀的情緒,掙紮嚮前的精神,構成了長詩的基調。這是“五四”落潮時期,朱自清和一批與他相似的知識分子心態的寫照。幻想的破滅,現實的黑暗,在他們心中形成“理不清現在,摸不着將來”的鬱結,“待順流而下罷,空辜負了天生的我,待逆流而上啊,又慚愧無力”。
正是在這種心態之下,1922年6月朱自清和俞平伯等在杭州西湖作“湖上三夜的暢遊”。迷茫的湖光山色,飄忽的精神心態,“教我覺得飄飄然如輕煙,如浮雲,絲毫立不定腳跟。當時頗以誘惑的糾纏為苦,而亟亟求毀滅 ”。一場充滿徘徊,痛苦與掙紮的自我毀滅 和自我新生,在詩人的心靈深處震蕩。“我不堪這個空虛,便覺得飄飄然終是不成,衹有轉嚮,纔可比較安心”“轉”嚮何處呢?“丟去玄言,專崇實際,這便是我所企圖的生活”。(《信三通》)“丟去玄言,專崇實際”,既是詩人心靈的寫真,也是長詩《毀滅 》的主旨。
因此,《毀滅 》並非自我作踐的“毀滅 ”,它“是呻吟,也是口令,是怯者的,也是勇者的叫聲”(俞平伯《讀〈毀滅 〉》),是毀滅 舊我,催生新我;它既是毀滅 也是追求,是毀滅 的告白,追求的誓言。
然而,要把這樣錯綜復雜的心靈歷程,形諸筆端,構成詩篇,倘無整體縝密的構思,就很難鋪墊成篇。朱自清認為“長詩底意境或情調必是復雜而錯綜,結構必是曼衍,描寫必是委麯周至”。(《短詩與長詩》)這不僅是他的理論主張,也是創作實踐。長詩《毀滅 》把詩人心靈的一段紛繁而纏綿的情思,通過嚴謹而曼衍的結構,生動而形象的描繪,勾畫出一幅具有世紀意義的心靈“毀滅 ”的圖像。
長詩用“回去!回去!”的詩行,將全詩分成8各段落。它既是長詩整體結構的連鎖,也是不同層次感情遞進。
在第一段落裏,作品突出描寫一個在人生長途上掙紮的“我”。這是一個“躑躅在半路裏,/垂頭喪氣的”、“流離開轉徙”在“風塵”裏,渴望踏上“自己的國土”,尋找“我的故鄉”的“我”。他在時代浪潮面前彷徨、徘徊、頗帶幾分頽唐情調,但內心深處卻迫切期望結束“飄忽”的生活,立定腳跟“專崇實際”。在這裏,“我”的形象既有詩人的身影,也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映照。
在接下去的6個段落裏,是糾纏詩人靈魂的錯綜復雜思緒的形象化表現。作品抒寫西湖的湖光山色和詩人“孤另另的,/冷清清的”心情;用暗淡枯衰的雙眸、秀發、歌喉等係列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頽唐。“雖有死仿佛像白衣的小姑娘”一段,是詩人心目中的也是全詩的一個“結子”;“黑衣的力士”,“白衣的小姑娘”,都是人生和社會各種糾纏和誘惑的意象表現。一年來,“我”看到“骨肉間仇視”的“兇慘”,被肩負着的“人生的擔子”,“壓到不能喘氣”,當“我”“不知取怎樣的道路”而“徘徊”在歧途時,“白衣”和“黑衣”的“她和他”,卻在嚮“我”招手,詩人終於醒悟到“我寧願回我的故鄉”,為自己長久飄忽的心情找到一個落腳點。
最後一段,是長詩的歸結。經歷了長久的心靈徘徊和掙紮,“我”終於“擺脫掉糾纏,/還原了一個平平常常的我!”雖然明知在“那迢迢無盡的程途”中,自己“遲遲的行步”,顯得“平常而渺小”,但“欣悅”自己終於找到了落腳點和前進道路,“從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頭看白水,/衹謹慎着我雙雙的腳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這正是一條,“丟去玄言,專崇實際”的路。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積極進取,腳踏實地的態度,但他並沒有真正找到“前進的道路。”
長詩把“我”的錯綜復雜,細緻委宛,卻又回腸蕩氣的心靈歷程,通過大量具體的意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毀滅 》從頭至尾的感情鋪展,明確地告訴人們,詩人並非追求否定一切的“毀滅 ”,而是要“毀滅 ”那些的“飄忽”、“孤獨”的感情“糾纏”,“徘徊”的心態和“尋求”的煩惱,並以此作為“轉機”,走嚮“專崇實際”。
長詩在藝術上一個特色,就是復沓手法的運用。朱自清認為“復沓是詩的節奏的重要成分”,詩歌“要得到強烈的表現,復沓的形式是有力的幫手”。(《詩的形式》)《毀滅 》重在抒發心靈歷程,並非講述故事,如果沒有一定的藝術手法,來強化表現心靈歷程的種種意象,就很難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而復沓正是這樣一種貼切的藝術手法。長詩每一層次反復詠唱的“回去!回去!”強化了全詩所要表達的,“擺脫“糾纏”,尋找“歸路”的主旨,而為了強化這個主旨,長詩大量地運用復沓的詩句,像“是我!是我!”“我流離轉徙,我流離轉徙”“我寧願回我的故鄉,我寧願回我的故鄉”等復沓詩行,無疑是起到了增強表現力的作用,即使那些“俯俯仰仰”,“搖搖蕩蕩”,“掙紮掙紮”,“遠遠遠遠”等復沓詩句,也在節奏和音節上起到了強化表現的功能。復沓手法的大量運用,使詩人所要表達的意境,顯得波瀾疊起,麯折委婉,有力地深化了長詩的主題。
除了復沓手法的運用,長詩也註意具體形象的塑造,例如,為了表達在人生長途上的掙紮,象徵社會惡勢力的誘惑和糾纏,詩人塑造了“提着燈籠在前面等我”的“白衣小姑娘”和“擎着鐵錘在後面逼我”的“黑衣力士”;為了表現社會對理想和生命的摧殘,詩人塑造了“幹涸”得“像烈日下的沙漠”的“雙眼”,“蓬蓬的秋草”般“褐色蠟型”的“面孔”,失去了“珠子一般”聲音的“歌喉”等有立體感的意象。其他像對比和排比手法的運用等,使長詩的藝術表現手法多樣化,而這些又和詩人所要表達的麯折復雜的心靈歷程相互襯映,使《毀滅 》在藝術上獲得了久遠的生命力。
長詩在語言上也頗具特色,首先是口語化,它沒有“五四”時期文學中常見的半文半白語言,而是真正的口語,像“翻來是雲,/覆去是雨,/別過臉,/掉轉身,/認不得當年的你!”“白雲中有我,/天風的飄飄,/深淵裏有我,/伏流的滔滔”等,都是在口語基礎上的提煉,富有節奏感和內在韻律,且朗朗上口。形象化的語言,更是隨處可見,例如“渺渺如輕紗的憧憬”,“黑絨絨又白漠漠的將來”,“亂蓬蓬秋草般長着的頭髮”等等。
在“五四”時期的新詩壇上,朱自清並非最早的開拓者,但他的白話詩創作卻“遠遠超過《嘗試集》裏的任何最好的一首”(鄭振鐸《五四以來文學上的爭論》)。“《毀滅 》在新詩壇上,亦占有很高的位置。我們可以說,這詩底風格、意境、音調是能在中國古代傳統的詩詞麯以外,另標一幟的”(俞平伯《讀〈毀滅 〉》)。因此,歷來的文學史傢公認,《毀滅 》在意境上和技巧上都超過當時的新詩創作水平;它是詩人充分地汲取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精華和民間歌謠的優秀傳統,藉鑒了外國詩歌的表現形式,融會貫通,獨立創新之作;它是現代文學史上一首意境沉鬱深厚,風格宛轉纏綿,音調柔美凄愴的傑出長詩。
摧毀消滅:~罪惡勢力 ㄧ遭到~性打擊。 魔獸中指十聖石像車變成的一種強大的魔法單位
暗黑破壞神中暗金護身符之一毀滅 (Annihilus),屬於小型護身符(Small Charm),殺死地獄超級Diablo掉落,玩傢衹能攜帶一個。
小護身符 要求級別: 62
+1 所有技能
+10-20 點所有屬性 (可變)
四防 +10-20 (可變)
+5-10% 獲得經驗值(可變)
( 此屬性為 1.10 屬性) 林冠吟
毀滅 愛情
才能真的清醒
隱藏住感情
任何决定
都隨便你
不能喜歡你
騎不快的單車
載滿你的友誼
實在想問一句
停下等我行不行
我知道你專情
她的確是唯一
所以玩笑一句
你見色忘友很徹底
我騎不快單車
你衹是加油打氣
不瞭解我很纍
沒有力氣跟着你
汗水滑過眼睛
衹是汗水別擔心
我永遠支持你
基於堅定的友情
毀滅 愛情
才能真的清醒
隱藏住感情
任何决定都隨便你
不能喜歡你
你的微笑過於公平
對我太好
我很難放棄
我毀滅 愛情
就算再不甘心
衹能欺騙自己
最後還是省省力氣
不能帶着愛擁抱你
我們之間
朋友而已 基本信息
片名:毀滅
英文名:IMPACT
類型:動作、科幻、犯罪、驚怵
國傢/地區:美國
導演:Shaun Paul Costello
主演:Kim CarsonShaun Paul Costello
劇情介紹
當全世界正在看一萬年來最大的一場流星雨時,一顆隱藏其中的小行星猛烈地撞擊了月球表面,引起了巨大的爆炸並産生了大量的岩屑。小行星和月球表面的碎片穿過地球大氣層並産生摩擦。雖然對月球的初始傷害微乎其微,但其整個表面的脊脈受到了損壞。這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人類將如何化解這場危機?
精彩劇照 毀滅 的定義
以自我主義為起始對客觀存在的<精神><語言><行為>的任何一項進行極端性破壞:稱為毀滅
詞意探源:
(1)指徹底破壞或消滅。
如:給敵人以毀滅 性的打擊。
(2)指悲哀過度,嚴重損害了身體。
《後漢書·周磐傳》:“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 。”
基本解釋
[destroy;exterminate;demolish;annihilate] 徹底破壞,消滅
無價的藝術寶庫被毀滅 了
詳細解釋
1. 因居喪過哀而亡身。
漢 蔡邕 《辭郡闢讓申屠蟠書》:“喪親盡禮,幾於毀滅 。”《後漢書·周磐傳》:“﹝ 周磐 ﹞後思母,棄官還鄉裏。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 。”《宋書·隱逸傳·戴顒》:“ 顒 年十六,遭父憂,幾於毀滅 ,因此長抱羸患。”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請為亡父度人表》:“誠非毀滅 ,所能投報。”
2. 摧毀消滅。
續範亭 《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想到我們自己的國傢》:“二十六年來,由於事實的考驗,纔知道毀滅 世界的不是共産主義,而是法西斯主義。” 聞一多 《最後一次講演》:“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 的!”
毀滅 的價值就在於:它連自己都一同毀滅 <出自:小悲哲學語錄> 基本資料
片名:毀滅 (又名公安局長3)
導演: 旺財
主演:
馬躍 飾 李佑軍
陳澍 飾 馮玉女
張琪 飾 譚旺海
李宏偉 飾 鬍勝利
劇情簡介
五黑幫大角鬥,警方政界多人牽涉其中,泰、越、桂、港……毒品國際通道實景拍攝,首部好塢3D概念巨作,海歸新銳導演顛覆警匪老模式。
數月圍捕、毒首離奇猝死,公安局長遭報復謀殺,全國震撼!新局長又微服被毆、引出各黑幫血拼,掃毒打黑看似順利,警方正被巧妙利用!400公斤海洛因在警方“護送”下順利通過,1億8千萬公款流失更令政治壓力如影隨形,面對蓄謀10年的復仇計劃,腥風血雨無法遏製?
海河市批毒打黑專項小組布網數月,毒首在行動中離奇死亡,毒船逃逸公海。功敗垂成之後公安局長居然被報復謀殺,全國震驚!案情廳級督辦。新局長李佑軍(馬躍飾)到任首日微服私訪又被群毆受傷,殺機四伏,社會秩序瀕臨崩潰,於黑白對决中,四個黑團夥浮出水面,一:海豹幫控製碼頭、霸市、看場“徵收”靠岸費、保護費、看場費、稱地下公安局稅務局;二:丘傢幫專放高利貸、開地下賭場抽頭;三:馬三幫暴力“收賬”,多名事主緻殘,人稱第二法庭;四:紅姑幫壟斷全市色情業,組織賣淫。而涉毒是他們通性。警方與各勢力在衝突中短兵相接、針鋒相對!戰況一波三折,悲壯激烈。
黑幫、內姦、境外毒販相繼落網,慶功之際國際刑警組織傳來協查:又有200公斤4號海洛因經海河市通道暗渡陳倉,李之思維被導入歧途。種種跡象直指不與社會正面衝突,低調神秘,以港商企業形式嚴格管理的“城西幫”,並且它與方方面面有着千絲萬縷歷史與利益上的關係……政界、金融界、商界、文藝界人物粉墨登場,“老爺子”神竜見首不見尾……李佑軍鍥而不捨抽絲剝繭,省委一紙升遷調令更令事件懸念叢生……
劇情分集介紹
第1集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國沿海城市海河市的故事。海河市公安為破獲一起毒品走私案件布網數月,據臥底提供的可靠消息準備當晚采取抓捕行動,一舉端掉海河市黑勢力團夥———海豹幫。省公安廳刑偵處長李佑軍在密切關註着這一重大行動。由於有人泄密,行動中毒販之一海豹幫老四被殺,另一毒販螞蚱中彈,境外毒販老虎逃逸公海。為抓住這一公安內部的姦細,海河市公安局劉萬裏局長親自挂帥成立專案小組,調查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係列的謀殺:在醫院搶救的毒販螞蚱被殺,重要證人阿巧突遭車禍……案件再一次陷於僵局。
第2集
這一係列的案件已將姦細漸漸暴露,就在劉局將姦細鎖定在10人以內時他突然遇害,此案震驚公安係統。為盡快破案,省公安廳任命刑偵處長李佑軍出任海河市公安局代局長。李佑軍是由海河市提拔至省廳的刑偵專傢。與此同時,海河市著名企業傢、香港投資商人馮玉女正在香港嚮幹爹(香港的黑社會組織———水口堂堂主荊玉濤)就其在海河市的商業詐騙、走私毒品的工作進行匯報,並得到了幹爹的贊賞。幹爹對她許諾,等她在海河市的工作結束後,將當衆把水口堂交給馮玉女。
第3集
海河市公安局新局長的上任,在海河各界引起了極大的關註,黑白兩道因為他的到來而各有圖謀。上任途中李佑軍微服私訪,在海豹幫控製的漁港碼頭遭遇群毆……李佑軍帶領海河市公安局兩位副局長譚旺海和鬍勝利,全力投入到對劉局被害案件的偵破中。在市委歡迎李佑軍的酒宴上,面對市委許書記和蘭市長對海河市治安局勢迥然不同的觀念,李佑軍深感睏惑。李佑軍應蘭市長之邀前去參加海蘭集團的酒會,突然遇到10年前神秘失蹤的未婚妻、如今已然是海蘭集團總經理的馮玉女,兩人如遭電擊。
第4集
海河市主管經濟的秦副市長為馮玉女非法貸款6000萬元,並接受了馮玉女的60萬美金的回扣。城西幫的老大馮昌海(馮玉女之弟)奉老爺子(海河市黑道上神秘的掌控者)命令前去說服海豹幫的首領黑豹火速逃亡,並用錄音筆取得了黑豹關於殺害劉局的口供。黑豹迫於警方的壓力轉入地下,臨別前他將馮昌海的地盤砸了個稀爛,馮昌海絶地反擊,一時間海河狼煙四起,公共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蘭市長為保護海河市招商引資的大好局面,對新任局長李佑軍頻頻施壓。李佑軍指揮海河市公安局展開了全市大掃黑,終於發現了劉局遇害案件的重要綫索。
第5集
在譚旺海的指導下,刑偵支隊長林凱率隊將劉局案件的兇手之一趙發利抓捕歸案,審訊中得到海豹幫老三的犯罪證據,就在警方抓捕老三的行動開始前,卻在海邊發現了老三的屍體。鬍勝利傢中,鬍妻秦芳(秦副市長之女)欲離傢出走,鬍勝利百般輓留,秦芳還是走了。馮玉女去李佑軍傢看望他,路上遭遇車禍,馮玉女為救李佑軍被車撞傷住院,李佑軍被馮玉女的這一舉動深深打動。在老爺子的命令下,馮昌海把黑豹的錄音通過雷鳴(馮玉女的律師和愛慕者)轉交到了李佑軍的手上,抓捕黑豹的行動迅速展開。林凱帶着方紅、馬後炮、張文賓發現了海豹幫老二的蹤跡……
第6集
林凱一行趕到海邊時,黑豹等人已接到報警駕船逃走,行動又一次失敗,但這次卻是李佑軍親自導演的一出戲,目的是抓出姦細。李佑軍接馮玉女出院回傢,馮玉女身穿當年的結婚禮服從樓梯下來,告訴李她因遭凌辱而離開的實情。李無法自持,衝了出去,在經過激烈的內心交戰後,他最終做出令馮玉女陷入絶望的决定:調妻子歐陽雲來海河市。鬍勝利與臥底見面,安排抓捕黑豹和姦細的細節。鬍設計集中警力行動,黑豹團夥又一次收到報警逃亡,途中臥底騙取黑豹手機並取得了姦細的電話,鬍通過電話準確無誤地找出了姦細就是張文賓。正當要采取行動時,他的手機裏卻傳來了黑豹的聲音,臥底暴露犧牲了。林凱等人接到匿名舉報,趕到黑豹藏身處,堵住了黑豹的出路……
第7集
李佑軍調集警力直撲黑豹藏身處。準備逃亡的張文賓聽到命令搶先一步到達現場,協助黑豹抓住方紅為人質。這時,大批警力到達,黑豹提出要與李佑軍談判,李佑軍衹身上前,並悄悄發出攻擊指令。狙擊手與黑豹幾乎同時開槍,李佑軍中彈,黑豹、張文賓被擊斃。身穿防彈衣的李佑軍慢慢睜開眼睛笑了。是夜,幹爹與老爺子通話,為假公安之手除掉了黑豹幫而舉杯相慶,並為下一步的販毒計劃做了部署。消滅了黑豹幫,市政府舉行了隆重的慶功表彰大會。馮玉女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了李佑軍接受采訪的畫面,心中無法平靜。老二供出境外毒販老虎並取得聯繫,李、譚計劃林凱帶老二去境外抓捕老虎,切斷毒源。鬍帶李去劇院,李看到馮玉女在舞臺中央旋轉,往事一一浮現……
第8集
李佑軍、譚、鬍三人安排林凱帶老二去境外抓捕老虎事宜。夜,幹爹與老爺子通話,老爺子要他再等三天出貨。李佑軍到省廳將此次抓捕境外毒販的計劃嚮廳長匯報,請求廳長協調外國警方給予協助。馮昌海接管了黑豹的生意,迫切地需要開發新的毒品貨源來滿足自己的市場。他嚮馮玉女提出甩掉幹爹自己當老大,被馮玉女教訓一頓。馮昌海私下裏派長毛出境找老虎。馮玉女得知後嚮幹爹求救,幹爹大怒,立刻聯絡老爺子。老爺子告知,李佑軍的人已經去見老虎,幹爹要該國的黑社會老大迅速找到長毛。林凱二人輾轉找到老虎的山寨,長毛也出現,眼見林凱就要暴露,一顆子彈擊斃了長毛。老虎驚嚇中不想與林凱繼續做生意。林回到海河,李佑軍聽到這個消息,開始了冷靜的思索。
第9集
馮玉女久久地凝望着當年與李佑軍恩愛的相片,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一個黑影悄然出現打斷了她的思緒。幹爹此行給馮帶來了用於騙取銀行8000萬貸款的假擔保文件,馮玉女設局套住了魯行長,企圖利用魯行長為她辦理非法貸款。李佑軍再次安排林凱與老虎接洽,交貨地點安排在邊境27號界碑,鬍勝利帶領林凱一行前往邊境設伏。與此同時,老爺子通知幹爹,時機已到可以出貨。在同一個夜晚,鬍勝利一行成功抓捕了境外毒販老虎並繳獲了毒品;馮玉女和馮昌海也順利將毒品運出海河。李佑軍興衝衝地前往省廳匯報工作,卻被廳長給了當頭一棒,200公斤的海洛因在抓捕老虎的同時被運出海河的消息令他不寒而慄。
第10集
馮玉女姐弟順利完成了毒品轉運工作,幹爹專程前來嘉奬。馮昌海的勢力迅速擴張,他成了海河黑道上最年輕的教父,野心開始膨脹,境外毒販阿坤慕名前來拜見馮玉女姐弟,馮玉女不為利益所動,但馮昌海卻與他私下做起了交易。李佑軍的妻子歐陽雲調來海河。李佑軍請馮玉女來傢吃飯,馮玉女欣然前往,卻發現李佑軍的妻子就是當年舞蹈隊的好友!她強忍憤怒離開,歐陽雲追上馮玉女,告訴她當年突然失蹤導致李佑軍幾近瘋狂,她陪着李佑軍四處尋找馮玉女並最終嫁給了他的經過。
第11集
在馮玉女的威逼利誘下,魯行長為她辦理了非法貸款。阿坤在與馮昌海的接觸中,發現馮傢姐弟的不同立場,馮玉女成了阿坤拓展內地市場的絆腳石,他决定除掉馮玉女。林凱發現馮昌海與阿坤接觸,嚮李佑軍做了匯報。幹爹得到了阿坤買兇殺人的消息,命老爺子一定要保護馮玉女的安全。馮昌海屢教不改,老爺子擔心受牽連想幹掉他,幹爹表示為難。馮玉女在海蘭工程剪彩儀式上被行刺未遂,殺手被老爺子雇傭的黑衣人當場幹掉。李佑軍命林凱迅速找到黑衣人。
第12集
在特種部隊,林凱得到黑衣人的資料,並與李佑軍一同前往大川縣捉拿他。他們到達的同時,黑衣人被殺。阿坤再次入境,與馮昌海討論交易細節,這一切被馮玉女偷拍並交到李佑軍手中,她要報復這個想要她命的毒販。魯行長將8000萬貸款辦妥後來找馮玉女,提出自己要拿一半,馮玉女答應。譚旺海的啞巴兒子小波從小喜歡跳舞,他與毛毛一直跟馮玉女學習舞蹈。夜,毛毛被小流氓調戲,小波衝上去殺了一人,逃亡中被馮玉女所救並要送往外地。深夜的海邊,譚嫂趕來與小波見面,跟蹤而來的譚旺海在遠處看到這一幕,內心在激烈的掙紮……
第13集
李佑軍命令林凱抓捕小波,譚旺海見到李佑軍,主動將小波出逃一事匯報並請求組織處分。譚旺海約林凱一起喝酒,走時將小波的通訊錄留在了椅子上。林凱根據譚旺海留下的綫索帶方紅趕到深圳,在機場將小波逮捕。譚嫂因小波的事病倒,馮玉女去醫院看望她,並對譚旺海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到海蘭集團任職。李佑軍請廳長批準譚旺海去馮玉女身邊臥底,以便查出隱藏在海河的販毒通道。局黨委會上,李佑軍宣佈將譚旺海雙開。阿坤回國準備貨源的消息被幹爹知道,他責問馮玉女,馮把藉李佑軍手報復阿坤的計劃如實相告。譚旺海以海蘭集團副總經理的職務走馬上任了。
第14集
國際市場上毒品奇缺,幹爹提出是否藉李佑軍一心對付阿坤之機再次出貨,老爺子表示沒有把握,他再次提出要幹掉馮昌海。幹爹同馮玉女商量除掉馮昌海的事,馮玉女反對。為了保護馮昌海,馮玉女去找李佑軍,說那盤阿坤的錄像帶是她寄的,並提出馮昌海是此次行動的誘餌,希望他保護好馮昌海的安全。阿坤入境與馮昌海約定次日12點交易。幹爹迫於國際買傢的壓力决定鋌而走險,要用上次同樣的手段出貨,馮玉女匯報說李佑軍的全部警力都已集中在阿坤一案,幹爹同意當夜行動。李佑軍從馮玉女打來的試探電話中警覺了起來。
第15集
李佑軍接到譚旺海的綫報,馮玉女姐弟行動反常,他敏銳的調整思路,請求廳長派警力支援海河各關口,並請鄰縣警力協助查獲藏毒車輛。幹爹接到老爺子的報警電話,趕緊通知馮玉女取消行動,但為時已晚,藏毒車被鄰縣抓獲,押車人大鬍子就地接受審訊,供出馮昌海。馮玉女要馮昌海趕快逃命,馮昌海心有不甘,要甩開警察單獨見阿坤,搶到毒品再跑路。李佑軍得到譚旺海的密報,指揮警力迅速出動,鬍勝利搶先衝入,與馮昌海舉槍而視。
第16集
鬍勝利打中馮昌海的腿部,馮昌海轉身回擊,被警察亂槍擊斃。鬍勝利中彈,馮玉女亦受傷。李佑軍驅車來到事發現場,他心中的所有疑問在慢慢聚焦,對手的影子逐漸清晰。馮玉女明白馮昌海的死是老爺子所為,她要手刃殺弟仇人。馮玉女威脅秦副市長將李佑軍調離局長的位置,李佑軍直闖市常委會,嚮委員們表示再給他三個月的時間,他一定會給海河交一份滿意的答捲。鬍勝利的英勇負傷感動了一直鬧離婚的妻子秦芳,兩人重歸於好。
第17集
幹爹與馮玉女見面,催促她盡快將在海河詐騙的上億資金匯往香港。這次談話中馮玉女發現了有關老爺子歷史的信息,她令雷鳴去追查此事。為考察譚旺海,馮玉女將馮昌海房間的一包海洛因交給他處理。譚旺海找到李佑軍,商定將計就計把這些毒品買下。譚旺海在與馮玉女的較量中得到了她的信任,馮玉女將繼續查找老爺子的任務交給了他。譚旺海嚮李佑軍匯報了這個重要消息,李安排林凱秘密調查此人。海關緝私科長王文成了馮玉女的又一個目標,她略施小計,一個名叫阿玲的女孩闖進了王文的生活。
第18集
林凱通過調查,將目標鎖定為鬍軍,他找到鬍軍以前的同事,那人憑記憶畫出了鬍軍的肖像,林凱一見大為震驚。李佑軍確認畫像上的人與他的判斷一致,老爺子就是鬍勝利!李佑軍藉故派鬍勝利前往瑞麗查案。馮玉女决定殺掉老爺子,幹爹得到消息大怒,叫老爺子趕緊來香港,可老爺子不願服輸,提出要親自出一批貨再走。馮玉女的貸款遲遲不還,秦副市長、魯行長等人的罪行暴露,省紀委召開緊急會議。魯行長為報復馮玉女雇了殺手。
第19集
幹爹來到海河,馮玉女與他徹底决裂。幹爹到銀行纔發現馮玉女已將全部資金取走,盛怒之下殺機驟起。秦副市長的考察團正在瑞麗考察,鬍勝利去他下榻的賓館喝酒,得知秦就要回海河,提出與其車隊一同返回。國際刑警組織派來了警官,要省廳協同美國以及香港警方一同消滅這條販毒網絡,廳長要李佑軍全權負責此次行動。各路殺手的出現令馮玉女陷入極度危險的處境,她用金錢誘惑住魯行長雇傭的殺手,去銀行取錢時卻發現賬戶已被控製,連忙逃到海邊給譚旺海打電話要200萬現金。譚通知李佑軍後驅車前往。
第20集
譚旺海成功製服殺手,他和馮玉女在李佑軍的暗中註視下離開海河。兩人來到瑞麗,偷拍下了老爺子販毒的證據。馮玉女不顧譚、雷的勸阻,要完成她最後的一個心願:回去看她精心籌備的舞劇《蛋傢女》的首演。這個舞劇代表了她生命裏最純淨的時光。海關緝私科長王文自首,並積極配合李佑軍打擊國際販毒網絡的行動。鬍勝利與秦副市長的考察團一同返回海河,他將毒品藏在了領導的車裏,順利離開檢查站…… : doom n.: rack, cause of this, ruination, shipwreck, smithereens, undoing, cut the throat, do destruction to, go to the devil, go to the dogsdog, go to hell, go to pig's and whistle, be the ruin of, come to ruin, fall to ruin, go to ruin, go up the spout, up the spout, go to wrack and ruin, demolish, annihilate, devastating or being devastated, devastation, destruction, depredation, death, end, fate, extirpation, wreck, bane v. ruiner, anéantir 終止 , 摧毀 , 破壞 , 徹底毀壞 , 使 幹與 , 幹預 , 幹擾 , 故障 , 偶然事件 , 事故 , 橫禍 , 不幸 , 不測 , 意外 , 厄運 , 逆境 , 劫數 , 死亡 , 缺乏 , 失靈 , 不足 , 缺陷 , 毛病 , 瑕疵 , 缺點 , 錯誤 , 性格 , 丘疹 , 身體上的某類殘疾 , 不胜任 , 不充分 , 弱點 , 暴力事件 , 騷亂 , 不成比例 , 不相稱 , 介入 , 干涉 , 不利 , 要 , 需要 , 必須 , 貧窮 , 理由 , 原因 , 貧乏 , 動機 , 有賴於 , 暴亂 , 滅亡 , 毀壞 , 某物 , 用舊 , 耗盡 , 筋疲力盡 , 阻止或搞垮 , 使某人 , 紛亂 , 激動 , 污點 , 晦暗 , 習性 , 特殊習慣 , 混亂 , 動蕩 , 不滿意 , 不安 , 欲望 , 用光 , 歸西 , 上西天 , 完蛋 , 緣故 禍根 , 某人罹禍或不幸的原因 , 不祥的人或事物 , 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