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北 >滄州 > 武帝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武帝臺投訴電話滄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317-2080122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武帝臺位於場部東北5公裏處。約建於公元前117年。漢武帝劉徹帶領千軍萬馬和數名錦衣大臣來此觀海,築起一個基高200米的望海臺,後人稱之為“武帝臺”。三國時,劉猛將軍奉旨來此滅蝗,因操勞過度捐軀,後人為了紀念劉猛將煙,在“武帝臺”上建廟,內供劉猛將軍及其庸人塑像。廟宇係青磚緑瓦所築,後人呼為“螞咋神廟”。現廟宇已塌,武帝臺沿存。
No. 2
  武帝臺古遺址位於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産業園區(原國營中捷友誼農場)以東5公裏處,面積約1300平方米,在耕地以前基高約二十餘米,並有小廟一座,可容數人睡覺,有泥塑像,據稱係漢將劉猛之“奉禮”。
  據史料記載,武帝臺為漢武帝東巡觀海所築。。《北魏地形志》載:“章武有武帝臺”,《畿輔通志》(康熙版)載:“武帝臺在????山東北七十裏”。《????山縣志》(同治版)載:“武帝臺有二,其一無考,巋然,獨存者,惟????山之一臺。”臺基呈正方形,每邊長120米,高5.6米,可分5層,土內多有素面灰磚等。採集物有戰國紅陶斧、豆把、豆盤繩紋碎片和漢陶罐殘片、瓦片、五銖綫。
  武帝臺位於古黃河邊,為戰國時齊國、燕國邊境地區,黃河在此入海,原為軍事瞭望臺或烽火臺,漢武帝在此基礎上修築而成,時間為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漢書·郊祠志》、南北朝北魏《地形志》、《土地記》均有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徵高麗時曾在此駐軍,明永樂年間吏部尚書王翺曾登臨此臺並寫詩道:“地築高臺百丈餘,登臨望海有仙居。晚年下詔方哀悔,欒大文成總是虛。”明清兩朝共有四位詩人詠贊武帝臺。清代《大清一統志》、《畿輔通志》、《????山縣志》、《河間府志》對武帝臺均有記載。武帝臺具有非常高的科學價值。對於研究河北省和滄州東部沿海地區戰國、秦漢以來的人類活動、戰爭、航運、水利、農業、漁業、????業、地質等具有非常高的價值,並提供了一些歷史文物。自漢代至清代的歷史文獻中均有記載。
  2008年底,武帝臺被確定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省人民政府要求武帝臺的保護範圍是:以武帝臺臺基邊緣的基綫,東擴30米,西擴50米,南擴50米,北擴50米。同時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文物保護意識,依照《文物保護法》和《河北省實施〈文物保護法〉辦法》的規定,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做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另:據考,武帝臺下部基址為西漢遺跡,上部係後世修築,臺往東這悔邊的土地是西漢時期黃河在此八海造成的河口衝積扇。故此臺在漢初正是臨海建築《魏土地記》載:“章武縣東百裏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距六十裏,𠔌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大清一統志》載此為扔臺,北臺在今沙井子村(今天津大港),已被夷為平地。
  圖片說明:黃驊博物館藏漢代釉陶竈
包含詞
滄州武帝臺武帝臺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