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欧洲菟丝子
拉丁名: cuscuta europaea l.
科名: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中文药材名: 菟丝子
形态特征: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粗约2.5毫米,分枝,光滑,红色或淡红色或淡黄色,缠绕,无叶。花序球状,径约1.5厘米,无梗或有短梗;苞片椭圆形,顶端尖;花淡红色,有梗;花萼碗状,基部肥厚,4或5裂,裂片广卵形,顶端尖;花冠壶形,超过花萼,4或5裂,裂片卵形,顶端微钝;鳞片5,上部流苏状或细齿状,小,通常不超过花冠筒中的中部;雄蕊着生花冠中上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2室,花柱2,叉分,柱头棒状,花柱和柱头少许短于或等于子房。蒴果球形,成熟时稍扁,被花冠全部包住,通常有4粒种子;种子近圆形或圆状卵形,长约1毫米,淡褐色,表面粗糙。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 寄生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坡、河旁林下、灌木丛中的灌木和多年草本植物。寄生植物有麻、岩黄薯和蔷薇等。
药用部位: 种子和全草
药用成份: 全草含缩戊糖(c5h8o4)n、甾醇、槲皮素、鞣质、鞣酐、花青素、淀粉等。
功能与主治: 同菟丝子。欧洲和苏联用作泻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