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文學名levisticum officinale "lovage"
科屬:傘形科
性狀:生長勢強的多年生植物。花:細小的黃緑色星形花,仲夏時呈扁平狀簇生。葉:深緑色,為具裂的三角形至菱形小葉。
日本東北農業研究中心的專傢發現,一種名叫歐當歸的草本植物,其葉子裏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因而具有食療作用。專傢們積極提倡栽培歐當歸,並推薦人們把它作為一種蔬菜食用。
這傢農業科研機構的科學家經過化驗分析,確認了歐當歸的葉子和緑白莖中含有較多的抗氧化成分,如緑原酸、櫟精等。每百剋食用菊裏緑原酸的含量大約為50到60毫剋,而在每百剋歐當歸的葉子裏,緑原酸的含量卻高達200到400毫剋。
活性氧會損傷人體內的蛋白質和脂質等,而導致癌癥等各種疾病。抗氧化成分會減少活性氧的産生,因此能防止這些疾病的發生。
歐當歸亦稱獨活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於山地,其葉清香,莖高2米,嫩莖可食,根莖可入藥,有發汗、解熱等功效。
【藥 名】:歐當歸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
【功效】:活血止痛、潤腸通便、補血活血。
【主治】: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血虛證所致頭暈、頭疼、四肢麻木、失眠等,血虛腸燥便秘。
【性味歸經】:甘、辛,溫。入肝、心、脾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剋。或水浸,蜜丸或飲水服。
【別名】:保當歸(通稱)
【動植物資源分佈】:1957年自歐洲引種,在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內蒙古、遼寧、陝西、山西各江蘇等地均有栽培。
【拉丁名】:levisticum offic-inalis koch
【考證】:始載於《中藥志》。 |
|
英文學名Levisticum officinale "Lovage"
科屬:傘形科
性狀:生長勢強的多年生植物。花:細小的黃緑色星形花,仲夏時呈扁平狀簇生。葉:深緑色,為具裂的三角形至菱形小葉。
日本東北農業研究中心的專傢發現,一種名叫歐當歸的草本植物,其葉子裏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因而具有食療作用。專傢們積極提倡栽培歐當歸,並推薦人們把它作為一種蔬菜食用。
這傢農業科研機構的科學家經過化驗分析,確認了歐當歸的葉子和緑白莖中含有較多的抗氧化成分,如緑原酸、櫟精等。每百剋食用菊裏緑原酸的含量大約為50到60毫剋,而在每百剋歐當歸的葉子裏,緑原酸的含量卻高達200到400毫剋。
活性氧會損傷人體內的蛋白質和脂質等,而導致癌癥等各種疾病。抗氧化成分會減少活性氧的産生,因此能防止這些疾病的發生。
歐當歸亦稱獨活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於山地,其葉清香,莖高2米,嫩莖可食,根莖可入藥,有發汗、解熱等功效。
【藥 名】:歐當歸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
【功 效】:活血止痛、潤腸通便、補血活血。
【主 治】: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血虛證所致頭暈、頭疼、四肢麻木、失眠等,血虛腸燥便秘。
【性味歸經】:甘、辛,溫。入肝、心、脾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剋。或水浸,蜜丸或飲水服。
【 名】:保當歸(通稱)
【動植物資源分佈】:1957年自歐洲引種,在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內蒙古、遼寧、陝西、山西各江蘇等地均有栽培。
【拉丁名】:Levisticum offic-inalis Koch
【考 證】:始載於《中藥志》。
【各傢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治療閉經、月經澀少和痛經均有一定療效。同時對頭暈、頭疼、四肢麻木、失眠、大便乾燥等癥狀也有顯著療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