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诗人: 苏轼 Su Shi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诗人: 欧阳修 Ouyang Xiu 五行居四时,维火盛南讹。 炎焦陵木气,橄榄 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争久方和。 霜包入中州,万里来江波。 幸登君子席,得与众果罗。 中州众果佳,珠圆玉光瑳。 媿兹微陋质,以远不见诃。 饧饴儿女甜,遗味久则那。 良药不甘口,厥功见沉痾 忠言初厌之,事至悔若何。 世已无采诗,诗成为君哦。 诗人: 王禹偁 Wang Yucheng 橄榄
江东多果实,橄榄 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 诗。 诗人: 叶茵 She Yin 落尽红盐子更青,余甘风韵未为珍。 从来独有茶知已,勘破生生一点仁。 ①常绿 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长椭圆形,两端稍尖,绿色,可以吃,也可入药。②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青果。③油橄榄 的通称。 橄榄 gǎn lǎn
一种橄榄 属常绿乔木,果实可生食,也可制蜜饯,原产中国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 , 老栓便去冲了水。—— 鲁迅《药》 果树名。亦以称其果实。常绿乔木。果实呈椭圆形,又名青果,可食,味略苦涩而又芳香,亦可入药。产于我国 广东 、 广西 、 福建 、 台湾 等省。《三辅黄图·北宫》:“ 汉武帝 元鼎 六年,破 南越 ,起 扶荔宫 ,以植所得奇草异木……橄欖、千岁子、甘橘,皆百餘本。”《文选·左思<吴都赋>》:“其果则丹橘、餘甘……龙眼、橄欖。” 刘逵 注:“橄欖,生山中,实如鸡子,正青,甘美,味成时食之益善。 始兴 以南皆有之, 南海 常献之。” 明 李昌祺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欖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 清 陈维崧 《鹤冲天·题邹生小像》词:“风情何澹澹,乍展 吴 綾,廻味略如橄欖。” 油橄榄 的通称。参见“ 橄欖枝 ”、“ 橄欖油 ”。 橄榄 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中国。人们将橄榄 称为“天堂之果”,在希腊神话中,众神赠给人类最宝贵的礼物是橄榄 树,而在雅典这个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当时获胜者的唯一奖品就是橄榄 枝。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橄榄 的意指含义:天堂(橄榄 果)、珍贵(橄榄 树)、荣誉(橄榄 枝)。
这一枚被称为“天堂之果”的橄榄 ,带来了天堂般和谐而美好的生活意愿,这一切,正是青建•橄榄 城所倡导的生活主张;橄榄 树的珍贵是因为难得,只有得到神的眷顾,才可获得如此珍贵的礼物,恰如青建•橄榄 城,只有努力、用心地打造品质,才能创造出一枚如神的礼物般珍贵的橄榄 。
橄榄 原产我国,可供鲜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福建是我国橄榄 分布最多的省份,广东、广西、台湾、四川 、浙江等省亦有栽培。据统计,仅福建省橄榄 种植面积就有二十多万亩,采摘面积五万多亩,产量二万多吨,平均亩产不足400公斤,与柑桔、枇杷、龙眼相比,差距仍很大。
我国栽培的橄榄 属于橄榄 科橄榄 属,栽培种主要有白榄和乌榄两种,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种。橄榄 有二千多年栽培历史,经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和驯化栽培,形成了众多的遗传资源,现有绝大多数品种都是从实生类群中选出的农家种,其后代变异大,中间性状多,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对闽清、闽侯、莆田、仙游、福安等橄榄 主产区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发现了“四季榄”等具有特异性状的重要种质资源。
这种具有魔力般的植物就是原产热带非洲的神秘果,它含有一种变味蛋白酶(又称神秘果素),虽然并不能真正地改变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变人的味觉,所以人们吃过神秘果后再吃任何酸的食物都觉得是甜的。在食品工业上,人们常用神秘果来作调味剂。神秘果属山榄科常绿小灌木,树形美观,枝叶繁茂,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引种,现已在许多地区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每年9月份开白色小花,10月份结果,11月份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而成熟。 学名:canavium album raeuseh
英文名:chinese olive
橄榄 是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之一,属于橄榄 科(burevaceae),橄榄 属(canavium)。
橄榄 果别名青果,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又称谏果,因初吃时味涩,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比喻忠谏之言,虽逆耳,而于人终有益。
橄榄 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我国是世界栽培橄榄 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多属乌榄),其次广西、台湾,此外还有四川、云南、浙江南部。世界栽培橄榄 的国家有越南、泰国、老挝、缅甸、菲律宾、印度以及马来西亚等。 良种介绍 Introduction of improved varieties 檀香: 主产闽侯县、闽清县,鲜食的良种,畅销国内外。果较小,果皮深绿色,肉带黄色,质脆,清香可口,晚成熟品种。
茶橄榄 :主产广东省广州市,果实狭长,果皮深绿色,间有灰斑点,肉质细致,脆甜,无涩味。10--11月成熟。
油橄榄 :主产广东增城,果基尖,有6条沟纹,果顶平圆。品质优,核小,肉厚,味甘香,含油量多,是提取橄榄 油的良种。“寒露”前后成熟。
三方:果较大,果实横切面呈三角形,基部肥大且圆,蒂痕三角形,有三条沟纹,果肉较厚,品质一般。“处暑”前后开始成熟,“秋分”前后采收,比较高产稳产。 加工和综合利用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橄榄 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果肉富含钙质与维生素c,果实常常加工成:拷扁榄、大福果、十香橄榄 、去皮酥、咸橄榄 、玫瑰橄榄 等等。
橄榄 树生长力强,适应性广,河滩、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后、零星杂地均可种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树种。它树姿优美,四季常青,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橄榄 是福州特产,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初吃福州橄榄 ,只觉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福州橄榄 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橄榄 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一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 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橄榄 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橄揽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此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 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
“桃三李四橄榄 七”,橄榄 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 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橄榄 树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休息期为一至两年。故橄榄 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橄榄 有“蜜渍”、“盐藏”等多种加工办法。福州橄榄 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近年来福州的饭店酒楼中,把生橄榄 捶扁,用红糟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油橄榄 又名齐墩果,为木犀科、齐墩果属常绿乔木,与普通橄榄 不同科.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 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
【性能】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应用】
1. 用于肺胃热盛,咽喉肿痛。如《王氏医案》青龙白虎汤,以本品与鲜萝卜煎汤服。亦可单用本品噙含。
2.用于胃热口渴,或饮酒过度。可用本品绞汁或熬膏服
3.用于食用河豚等鱼所致的胃肠不和,呕逆腹泻等。如《随息居饮食普》方,以本品绞汁煎浓汤服。 橄榄 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 原因就在于其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 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 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它原产地中海沿岸诸国。人类对它的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有人统计,《圣经》中,“油橄榄 ”——即“olive”出现的频数超过200次。
油橄榄 在世界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著名的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油橄榄 (olea europaea l.)划归木犀科(oleaceae),木犀(olea),常绿小乔木.地中海沿岸具有油橄榄 生长所需的最适宜的土壤和气温、日照、空气湿度以及降水量等气候条件。除地中海沿岸外,其它地区只能在适生区零星种植。油橄榄 是长寿之树,栽种4~5年后开始结果,盛果期可长达50年到100年,果实为核果,外形很像我国的枣。每年的3至6月,是油橄榄 树开花坐果的时间,7至10月果实开始发育并且成熟,果实从绿色,过渡到红色,紫色,最后变黑。11月是果实的采摘季节。油橄榄 果的物理特性和果肉的化学成分由于不同的品种、成熟度、地理环境、土壤质地以及种植方式而有所不同。例如,产于希腊克里特岛的橄榄 油就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拥有最好的品质。
橄榄 油以其独特理化指标与保健功能,正在逐步成为新世纪理想的食用油。在西方很多国家已普遍使用橄榄 油,如果拿普通色拉油和橄榄 油比较,色拉油呈透明黄色,闻起来有明显的油脂味,入锅后有少许青烟;橄榄 油颜色黄中透绿,闻着有股诱人的清香味,入锅后一种蔬果香味贯穿炒菜的全过程,它不会破坏蔬菜的颜色,也没有任何油腻感。 橄榄油的食用方法 Olive oil consumption method 1、用橄榄 油煎炸
与草本植物油不同,橄榄 油因为其抗氧性能和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其在高温时化学结构仍能保持稳定。使用普通食用油时,当油温超过了烟点,油及脂肪的化学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产生易致癌物质。而橄榄 油的烟点在摄氏 240-270 度之间,这已经远高于其它常用食用油的烟点值,因而橄榄 油能反复使用不变质,是最适合煎炸的油类。
2、用橄榄 油烧烤煎熬
橄榄 油也同样适合用来烧、烤、煎、熬。使用橄榄 油烹调时,食物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特别推荐使用橄榄 油做鸡蛋炒饭,或做烧烤。
3、 用橄榄 油做酱料和调味品
用酱料的目的是调出食物的味道,而不是掩盖它。橄榄 油是做冷酱料和热酱料最好的油脂成份,它可保护新鲜酱料的色泽。
4、用橄榄 油腌制
在烹食前先用橄榄 油腌过,可增添食物的细致感,还可烘托其他香料,丰富口感。
5、直接使用橄榄 油
特级初榨橄榄 油直接使用时,会使菜肴的特点发挥到极至。你可以象用盐那样来用橄榄 油,因为特级初榨橄榄 油会使菜肴口感更丰富、滋味更美妙。你还可以将特级初榨橄榄 油加进任何菜肴里用来平衡较高酸度的食物,如柠檬汁、酒醋、葡萄酒、番茄等。它还能使食物中的各种调料吃起来更和谐,如果在放了调味品的菜肴里加一些橄榄 油,你会发现味道更好。特级初榨橄榄 油还可以使食物更香, 更滑, 味道更醇厚。
6、用橄榄 油焙烘
橄榄 油还适合于焙烘面包和甜点。橄榄 油远比奶油的味道好,可广泛用于任何甜品及面包。
7、用橄榄 油煮饭
煮饭时倒入一匙的橄榄 油,可使米饭更香,且粒粒饱满。 橄榄
(《日华子本草》)
【异名】橄榄 子(《南州异物志》),橄棪(孟诜),忠果(《记事珠》),青果(《宛陵集》),青子(《东坡诗集》),谏果(《齐东野语》),青橄榄 (《海槎余录》),白榄(《广东新语》),黄榄、甘榄(《陆川本草》)。
【来源】为橄榄 科植物橄榄 的果实。
【植物形态】橄榄
常绿乔木,高10米以上。树皮淡灰色,平滑;幼芽、新生枝、叶柄及叶轴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11~15片,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通常3裂,很少5裂;花瓣3~5枚,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长约3厘米,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有皱纹。硬核内有种子1~3颗。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白榄根)、果核(橄榄 核)、种仁(橄榄 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阴干,或用盐水浸渍后晒干。
【药材】鲜橄榄 :呈梭形,两端钝圆,或渐尖,长可达3~4厘米,粗约1.5~2厘米。外表碧绿或黄绿色,时日较久者呈乌黄色,平滑,微带光泽。顶端有细小黑色的突起,基部有果柄痕迹。果肉颇厚实,内面黄白而多汁液。果核呈梭形,棕褐色,具6条棱线;质坚硬不易碎。核的横切面可见3个孔洞,其中各有一粒细长梭形的种子;种皮红棕色,种仁白色,油润,有香气,无臭,味涩微酸,嚼之有回甜。以个大、肉厚、色青绿者为佳。干橄榄 :外形同上,外表棕褐色或紫棕色,皱缩,有多数凹凸不平的皱纹。果肉较薄,棕褐色或灰棕色,质坚韧,可与果核分离,内核性状与鲜者无异。味甜,酸涩味较差。以个大、肉厚;色灰绿、无乌黑斑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蛋白质1.2%,脂肪1.09%,碳水化物12%,钙0.204%,磷0.046%,铁0.0014%,抗坏血酸0.02%。种子含挥发油7~8%,以及香树脂醇等。
【性味】甘涩酸,平。
①《本草衍义》:"味涩,久食则甘。"
②《滇南本草》:"味甘酸,性平。"
③《本草再新》:"味甘涩,性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豚毒及酒毒。
①孟诜:"主河豚毒,汁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开胃,下气,止泻。"
③《开宝本草》:"主消酒。"
④《本草衍义》:"嚼汁咽治鱼鲠。"
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
⑥《纲目》:"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
⑦《本草通玄》:"固精。"
⑧《本经逢原》:"令痘起发。"
⑨《本草再新》:"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治吐血。"
⑩《随息居饮食谱》:"凉胆息惊。"
⑾《现代实用中药》:"治神经病癫痫,配合明矾煮成流膏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烧存性研末、捣汁或熬膏,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时行风火喉痛,喉间红肿:鲜青果、鲜莱菔,水煎服。(《王氏医案》青龙白虎汤)
②治酒伤昏闷:橄榄 肉十个,煎汤饮。(《本草汇言》)
③治心痛、胃脘痛:盐腌咸(橄)榄去核,以鲜明人中黄人满,用纸及泥包好煅透,滚水调下。(《本草求原》)
④治肠风下血:橄榄 烧灰(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本草求真》)
⑤治河豚鱼鳖诸毒,诸鱼骨哽:橄榄 捣汁或煎浓汤饮。无橄榄 以核研末或磨汁服。(《随息居饮食谱》)
⑥治唇裂生疮:橄榄 炒研,猪脂和涂之。(《纲目》)
⑦治牙齿风疳:用橄榄 烧研,入麝香少许贴之。(《圣惠方》)
⑧治下部疳疮:橄榄 ,烧存性研末,油调敷之,或加儿茶等分。(《乾坤生意》)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鲜橄榄 连核100克,加水200毫升,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煎2~3小时。使成100毫升,过滤。成人日服3~4次,每次2S~30毫升,连续服至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次数每日1~2次后停药。一般疗程为5天。如大便性状未见改善,培养阳性者,则取煎液50毫升,加水50毫升行保留灌肠,每日1~2次,连续3天。临床治疗急性菌痢49例,服药后平均12小时退热,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为2.8天,大便性状改善为3.8天,大便培养阴性时间为4.1天。
②治疗皮肤病
用橄榄 煎液湿敷治疗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及减少渗出的作用。据观察,阴囊溃疡、女阴溃疡及重型多型渗出性红斑,用药后溃疡面即迅速停止渗液,黄色分泌物减少,伤口疼痛减轻,肉芽生长,伤口很快愈合;对湿疹皮炎亦有停止渗液的作用,制剂及用法:取生橄榄 2斤捣烂,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成药液1000毫升,静置半小时,去渣。用纱布浸荡液湿敷,每日3次。对溃疡早期以冷敷较好,至炎症稳定后可以改用热敷(溶液温度约40~50℃);湿敷后创面盖以凡士林纱布。对湿疹皮炎,同时配合抗过敏药、维生素C及外用锌氧油等。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橄榄 ,《本经》味酸甘,今尝之先涩而后甘,肺胃家果也。能生津液,酒后嚼之不渴,故主消酒,甘能解毒,故疗鯸鲐毒。鯸鲐即河豚也。" 橄榄 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中国。人们将橄榄 称为“天堂之果”。
橄榄 原产我国,可供鲜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福建是我国橄榄 分布最多的省份,广东、广西、台湾、四川 、浙江等省亦有栽培。据统计,仅福建省橄榄 种植面积就有二十多万亩,采摘面积五万多亩,产量二万多吨,平均亩产不足400公斤,与柑桔、枇杷、龙眼相比,差距仍很大。
我国栽培的橄榄 属于橄榄 科橄榄 属,栽培种主要有白榄和乌榄两种,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种。橄榄 有二千多年栽培历史,经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和驯化栽培,形成了众多的遗传资源,现有绝大多数品种都是从实生类群中选出的农家种,其后代变异大,中间性状多,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对闽清、闽侯、莆田、仙游、福安等橄榄 主产区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发现了“四季榄”等具有特异性状的重要种质资源。
主要生产地:福建闽江流域福州一带有橄榄 出产,以闽侯、闽清的比较著名,其中橄榄 与糟菜和茶口粉干并称闽清三宝。另外闽东某些温暖湿润的地方有零星橄榄 树。橄榄 是福建珍果。 名字
A.中国品种的名字
拉丁语学名:Canavium album Raeuseh
英文名字: Chinese olive
中文别名: 青果,白榄,谏果
中文学名: 橄榄
B.国外品种的名字
拉丁语学名:Olea europaea
英文名字: Olive
中文名字: 油橄榄
科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木兰纲 Magnoliophyta
目: 脣形目 Lamiales
科: 木犀科 Oleaceae/Burevaceae
属: 木犀榄属 Olea/Canavium
种: 油橄榄 O. europaea/欧洲种
或者 O.Chinese/中国种
橄榄 是中国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之一,属于橄榄 科(Burevaceae),橄榄 属(Canavium)。
国外的油橄榄 源自地中海一带。
橄榄 果别名青果,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又称谏果,因初吃时味涩,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比喻忠谏之言,虽逆耳,而于人终有益。
橄榄 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我国是世界栽培橄榄 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多属乌榄),其次广西、台湾,此外还有四川、云南、浙江南部。世界栽培橄榄 的国家有越南、泰国、老挝、缅甸、菲律宾、印度以及马来西亚等。
青橄榄 -檀香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中医认为,橄榄 性味甘、酸、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化刺除鲠之功,冬春季节,每日嚼食2~3枚鲜橄榄 ,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经常食用,对骨骼的发育大有益处。 橄榄油的食用方法 Olive oil consumption method 1、用橄榄 油煎炸
与草本植物油不同,橄榄 油因为其抗氧性能和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其在高温时化学结构仍能保持稳定。使用普通食用油时,当油温超过了烟点,油及脂肪的化学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产生易致癌物质。而橄榄 油的烟点在摄氏 240-270 度之间,这已经远高于其它常用食用油的烟点值,因而橄榄 油能反复使用不变质,是最适合煎炸的油类。
2、用橄榄 油烧烤煎熬
橄榄 油也同样适合用来烧、烤、煎、熬。使用橄榄 油烹调时,食物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特别推荐使用橄榄 油做鸡蛋炒饭,或做烧烤。
3、 用橄榄 油做酱料和调味品
用酱料的目的是调出食物的味道,而不是掩盖它。橄榄 油是做冷酱料和热酱料最好的油脂成份,它可保护新鲜酱料的色泽。
4、用橄榄 油腌制
在烹食前先用橄榄 油腌过,可增添食物的细致感,还可烘托其他香料,丰富口感。
5、直接使用橄榄 油
特级初榨橄榄 油直接使用时,会使菜肴的特点发挥到极至。你可以象用盐那样来用橄榄 油,因为特级初榨橄榄 油会使菜肴口感更丰富、滋味更美妙。你还可以将特级初榨橄榄 油加进任何菜肴里用来平衡较高酸度的食物,如柠檬汁、酒醋、葡萄酒、番茄等。它还能使食物中的各种调料吃起来更和谐,如果在放了调味品的菜肴里加一些橄榄 油,你会发现味道更好。特级初榨橄榄 油还可以使食物更香、更滑、 味道更醇厚。
6、用橄榄 油焙烘
橄榄 油还适合于焙烘面包和甜点。橄榄 油远比奶油的味道好,可广泛用于任何甜品及面包。
7、用橄榄 油煮饭
煮饭时倒入一匙的橄榄 油,可使米饭更香,且粒粒饱满。
橄榄 的传说
宙斯让雅典娜和战神各造一种东西,比谁的好.雅典娜造了橄榄 ,战神造了骏马,雅典娜说马是用来打仗的,给人带来痛苦,而橄榄 却能给人带来方便和美味,因此,宙斯判定雅典娜获胜。(马是波赛顿造的) 【药名】橄榄
【别名】橄榄 子、余甘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谏果、青橄榄 、白榄、黄榄、甘榄。
【汉语拼音】gan lan
【英文名】Chinese White Olive, fruit of White canari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album (Lour.)Raeusch.[Pimela alba Lour.]
【归经】肺;胃;脾;肝经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科属分类】橄榄 科
【主治】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有栽培。
【采收和储藏】培育6-7年结果,8-9月待果实外皮呈绿色带微黄时采摘,洗净,鲜用或用微火烘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植物形态】橄榄 常绿乔木,高10-20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功效分类】清热药
【性味】甘;酸;涩;性平
【中药化学鉴定】本品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溴甲酚绿试液,在绿色背景上显黄色。(示有机酸)
【药材基源】为橄榄 科植物橄榄 的果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熬膏;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出处】《中华本草》 橄榄 科乔木植物橄榄 的果实。又称橄榄 子、青果、青橄榄 、甘榄。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多为栽培。秋季果实饱满而未完全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晾晒干燥用,或以盐水浸渍后晒干用。
[性能]味甘、酸,性平。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多量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咽喉肿痛;心烦口渴,或饮酒过度;食河豚、鱼、鳖引起的轻微中毒或肠胃不适。此外,亦有用于癫痫的。
[用法]噙含,绞汁,煎汤,或熬膏服。
[附方]
1、青龙白虎汤:鲜橄榄 15g,鲜萝卜250g。切碎或切片,加水煎汤服。
源于《王氏医案》。本方取橄榄 清热解毒利咽,取萝卜清热泻火。用于肺胃热毒壅盛,咽喉肿痛。
2、青果郁金膏:橄榄 500g,郁金25g,加水煎取浓汁,放入白矾(研末)25g,混匀再煎,约得500ml。每次20ml,早、晚服,温开水送下。
现为现代验方。是取《本事方》白金丸加橄榄 制成浓煎剂而成。郁金配白矾有清心和化痰开窍作用,橄榄 除可清热外,此处的用意尚不明确。用于癫痫。 橄榄 系橄榄 科常绿乔木,北方称其子为“青果”,南国名之“橄榄 ”。中国是橄榄 的故乡,其产量居世界之首。相传有一位老中医,医术相当高明。一天,有个叫黄三的人来看病,他说:“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求医,吾黄胖、懒惰、贫寒,望能妙手医治”。老中医暗忖,此“三病”之根在于懒惰,须先将其由懒惰变得勤劳。便告诉他:“从明天开始,你每日早晨去荣馆饮橄榄 茶,然后拾起橄榄 核,回家种植于房前屋后,常浇水护苗,待其成林结果,再来找我”。
黄三遵嘱照办,细心护林。几年过去了,橄榄 由苗而树,由树而林,由林而果,黄三终于变得勤快起来了,人也长得壮壮实实。可是他仍然很穷。便去找老中医。老中医笑曰:“你已没了黄胖、懒惰之症了,你且回去,从明天开始,我叫你不再贫穷”。次日,果然有不少人前来向黄三买橄榄 ,从此,陆续不断,黄三也就不再贫穷了。原来,老中医开处方时需要橄榄 作药引,而这一带没有出产,便想出这个给黄三种治病的办法。人们都叹服老中医的高明。橄榄 ,又名青榄、青果、青子,为橄榄 科植物艺榄的果实,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等地。青果成熟于冬季,为冬春季节稀有应市果品。果实为硬壳肉果,呈纺锤形,不论成熟与否,都呈青色,初食略有酸涩苦感,久嚼后味转清甜,满口生津,余味无穷。经蜜渍后香甜无比,风味宜人,是茶余饭后的食用佳品。除供鲜食外,它还可加工成五香橄榄 、丁香橄榄 、甘草橄榄 等。
中医认为,橄榄 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化刺除鲠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鱼骨鲠喉等。《日华子本草》言其“开胃、下气、止泻。”《本草纲目》言其“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蟹毒”。《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橄榄 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用于妇女、儿童食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2~3枚鲜橄榄 ,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 赛人参”之誉。 橄榄 (chinese olive) 橄榄 科橄榄 属常绿果树,大乔木。又名青榄、白榄、黄榄。学名Canarium album Raeusch.。原产中国南方。海南、台湾两省及四川的西昌地区均发现野生橄榄 。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分布以福建省为最多,福鼎至诏安的沿海各县、市,闽中的沙县、永泰及闽北的龙岩等37个县(市)等均有栽培。四川、浙江、云南、台湾等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栽培橄榄 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及马来西亚。 橄榄 高8-15m。树冠开张,宽10-18m。枝干含芳香树脂。主根肥大,半肉质,入土达3m,根群主要分布于离地面20-120cm土层。小叶对生,全缘,革质,叶背网脉较突起有小窝点,揉碎时有特殊香味。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通常与叶等长或略短,花白至黄白色。核果椭圆至卵形,成熟时黄绿色。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10月至11月果熟,加工用果8月开始采收。 中国橄榄 主产区为22°N-26N之间。在年平均气温20-22 ℃、降水量1200-1400mm的地区生长最适宜。能忍受短时0℃低温,极端最低温为-3℃时,叶和幼枝均遭不同程度冻害。 橄榄 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质或栽培较广的有:①檀香②惠圆③公本④猎腰榄⑤茶窖榄⑥青心。 多采用嫁接繁殖,10月至11月采种,2月上旬播种,株行距12-15cm×18-21cm,也可条播或撒播,长出真叶后补苗或移植。橄榄 多栽于山地丘陵地。3月至4月定植,株行距6-8米,穴深宽各约1m,施入腐熟有机肥。结果树全年施肥2次,即开花前和采果前、后各施1次,全年中耕2-3次。果实成熟用人工采摘,或于收果前3-4天喷300ppm乙烯利,收获时震动大枝使果实脱落。 主要病虫害有树瘿病、天牛、卷叶蛾幼虫、金龟子、尺蠖、叶蝉等为害枝干或嫩梢。橄榄 鲜果每100g果肉含脂肪6.55g、碳水化合物5.64g,维生素C21mg,钙204mg。 柑橘类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 of citrus fruits) 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柑橘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柑橘类植物划定的范围是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柑橘族(Citrea)、柑橘亚族(Citrinae)中典型柑果的一组植物。共6个属,即金柑属(Fortunella)、澳沙檬属(Eremocitrus)、枳属(Poncirus)、多蕊橘属(clymenia)、澳橘檬属(Microcitrus)和柑橘属(Citrus)。其中在经济上最重要的是柑橘属,起源中心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一带,其次是金柑和枳2属,起源中心在中国。 柑橘类种质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柑橘的近缘植物中表现更为明显,如枳(Poncirus trifoliata Rafin.),具落叶性,能耐-26℃的低温。 远缘杂交可孕性:柑橘植物种间容易杂交成功,属间杂交种有:枳橙、枳柚、枳酸橙、柑柚、柑橙、四季橘、莱檬金柑。 植物的分类有:大翼橙类、枸橼柠檬类、柚类、橙类、宽皮柑橘类。 柑橘属近缘植物已进行利用和评价的有:金柑属、枳属、澳沙檬属、澳橘檬。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柑橘起源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陆续开展包括柑橘在内的果树资源调查。80代广泛开展了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中,柑橘资源的考察列为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在西藏、四川、广西、湖南、云南、江西等地发掘了一批柑橘原始野生类型,有的新种已鉴定,并采集了一批地方品种资源。同时还进行了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工作。 柑橘的分类主要有两大分类系统。柑橘类植物,特别是柑橘属的分类在亚属的划分、分类等级、种地位的确定方面分歧很大。以确定的种类来看,施文格(W.T.Swingle)确定柑橘属共16种。田中长三郎于1954年定为150余种,1977年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162种。这丙大分类系统分歧的焦点在于对种的理解及其划分的不同。 柑橘是多年生植物,幼龄期长,主要靠嫁接繁殖保存品种特性,不适于使用种子保存。柑橘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是采用栽植保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建立合理的繁殖保存程序。 柑橘种质资源的评价,设两级评价制度,即由种质资源圃负责的基本评价和由利用单位经进一步试验和利用作出的利用评价。基本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形态特征和开花结果习性,抗逆性,遗传性状和基因鉴定及生化分析等。 ganlan
橄榄
Canarium album
橄榄 科(Burseraceae)橄榄 属常绿乔木。又名青榄、白榄。亚热带果树。原产中国,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为主要产区。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也有少量栽培。全属约1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及非洲。中国有7种,除橄榄 外,乌榄(C.pimela)也作为果树栽培。
橄榄 树高10~20米。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5片,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核果椭圆形、黄绿色至黄白色,长2.5~3.5厘米,果核坚硬,两端锐尖,横切面圆形至六角形,内有种子1~2粒。常见栽培品种有“檀香”、“惠园”等。性喜高温多湿,以年平均温度20~22℃生长最适。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花期在4~5月,果熟在10~11月。实生繁殖时种子需经层积处理始能发芽;用嫁接繁殖可提早结果,芽接在定植后2~3年进行。栽种时要剪去部分叶片,削平大根伤口,并用火将伤口烧焦,以免流胶腐烂。株行距常采用6×7米。初植要勤施肥、除草,成年树要经常培土护根,修剪过密杂乱枝条。主要病虫害有金龟子、天牛等。
橄榄 果实可生食,但多用作加工制品,并可入药。核壳可制活性炭,核仁可榨油。乌榄不能生食,主要用于腌制咸菜,核仁甘香味美,可作饼馅。
(吴逸民)
n.: olive, olives, referee, small bitter oval fruit, green when unripe and black when ripe, used for food and for oil n. olive, olivier 生物 植物 自然 树木 百科辞典 果树 常绿果树 晚霜 男士 碧欧泉 美容 化装 余甘子 药用植物 食用植物 庵摩勒 滇橄榄 汕头 香蕉 潮汕 农业科技 海鲜 美食 汤菜 响螺 木材 单板 更多结果...
橄榄球 橄榄树 橄榄色 油橄榄 橄榄油 橄榄石 橄榄岩 橄榄科 橄榄枝 洋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