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教育 > 槭樹
目錄
No. 1
  槭樹槭樹科槭屬樹種的泛稱,其中一些種俗稱為楓樹。全世界的槭樹植物有199種,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緣。中國是世界上槭樹種類最多的國傢,目前已知有151種,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主産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是世界槭樹的現代分佈中心。從海拔高度來看,我國槭樹的分佈非常廣泛,從海濱到海拔400米高的山區均有分佈。
  槭屬植物中,有很多是世界聞名的觀賞樹種。槭樹觀賞價值主要由葉色和葉形决定的。在世界衆多的紅葉樹種中,槭樹的秋葉獨樹一幟,極具魅力: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季葉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還有青、紫色,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可作庇蔭樹、行道樹或風景園林中的伴生樹,與其他秋色葉樹或常緑樹配置,彼此襯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
  在我國,古人對槭樹紅葉的觀賞價值早有認識。如西晉人潘嶽在秋興賦中有“庭樹槭以灑落”之句,可見在西晉(公元3世紀)以前,我國人民已將槭樹栽在庭院中觀賞。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士、騷人墨客便對槭樹的秋葉十分青睞,呤詠描繪之詩文屢見不鮮。如明人的“蕭蕭澆絳初碎,槭槭深紅雨復然,染得千秋林一色,還傢衹當是春天。”由於槭樹之美得到歷代人們的共識,在各地園林風景中栽培的槭樹也較普遍。
  近百年來,槭樹作為觀葉園林樹種的栽培工作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公園、風景名勝區,特別是植物園,都十分重視槭樹的引種馴化工作。歐、美、日本的槭樹資源和我國相比數量較少,且開發利用也較晚,但近二三百年,他們在槭樹紅葉風景資源的開發利用、選種育種方面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而且早已形成遍及各地的秋景紅葉風光大型和微型景觀。
  日本是引種、培育紅葉槭樹最好的國傢,可以說日本的秋天是槭樹紅葉的海洋。如果說日本人民早春主要欣賞嬌豔可愛的櫻花,那麽晚秋最欣賞的美景就是如火焰般爛漫的槭葉了。在加拿大,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槭樹節”,以槭葉為標志的商品和印刷品比比皆是,國旗上也飄灑着一片紅豔的槭葉。近年來,隨着我國各地對城市緑化質量和新園林樹種推廣工作的重視,人們也把目光投嚮了仍在山林中孤芳自賞的槭樹
  在衆多的槭樹中,觀賞價值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五角楓(地綿槭、色木)
  落葉喬木,高可達20釐米。樹皮薄,小枝內常有乳汁。單葉對生,裂片徑達7~15釐米,通常掌狀5裂,基部常心形,裂片卵狀三角形,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下面脈腋有簇毛。花雜性,傘房花序頂生。果扁形,果翅張開成純角,翅長為堅果的2倍。花期4~5月,果期9~10月。主産長江流域、西南、華北及東北南部,西至四川,陝西分佈最為廣泛。
  2.雞爪槭(雞爪楓、青楓)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7~8釐米,樹冠傘形或圓球形,小枝纖細,紫色或灰紫色。葉片徑6~10釐米,掌狀5~7釐米深裂,通常7深裂,裂狀,裂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葉緣具細重鋸齒,下面僅脈腋有簇毛,花雜性,紫紅色。果球形,兩果翅張開成直角至鈍角,幼時紫紅色,成熟後棕黃色。花期5月,果期9月。主要分佈於華東、華中各地。
  3.元寶楓(平基槭)
  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冠傘形或倒廣卵形。葉掌狀5裂,裂片全緣,裂片間成銳角。葉基通常截形。果核扁平,兩果翅展開約成直角,翅較寬,等於或略長於小堅果。主産華北及東北南部一帶,內蒙古、陝西、山東、江蘇、安微亦有分佈。
  4.三角楓(丫楓、雞楓)
  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薄條片剝落,樹冠卵形。葉先端3淺裂或不裂,全緣或略有疏淺鋸齒。果兩面凸起,兩果翅近於平行。産長江流域各地,華北、華南、西南各地有栽培。
  5.茶條槭〔華北茶條)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通常葉片3(~5)羽裂,中裂片突出,兩側直伸或不明顯,裂緣不整齊的缺刻狀重鋸齒,羽狀脈,基部三出。果兩面突起,果翅長為果體的2倍,直立成銳角,內緣多重疊。産東北、華北,亞種苦茶條,産於長江流域中、下遊地區。
  6.復葉槭(白蠟槭、糖槭)
  落葉喬木,高達20米。小枝緑色,無毛。奇數羽狀復葉,小葉3~7(9),卵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不規則缺刻,頂生小葉常3淺裂。花單性異株,雄花序傘房狀,雌花序總狀。果翅狹長,張開成銳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原産北美,我國華東、東北、華北有引種栽培。
  大苗育苗槭樹主要是用種子來進行繁殖。翅果成熟後脫落期較長,逐漸隨風飄落,故應及時採集。采後晾曬3~5天,去雜後所得純淨翅果即為播樹材料。種子含水量一般為9%~11%,在低溫下密封幹藏時可保存3年,在15℃下可保存2年,普通乾燥不超過1年。千粒重一般為元寶槭136~186剋,雞爪槭11~13剋,色木槭90~110剋,青榨槭29~33剋。在播種前大部分種子都需要進行低溫層積催芽。因種子內部含有發芽抑製物質,層積溫為0~10℃,一般層積需40~50天。元寶槭播種量為23~28/平方米,雞爪槭為3~4/平方米,色木槭為13~20/平方米,茶條槭15~20剋。一年生苗高為60~80釐米,園林、城鎮緑化苗木2年生即可出圃應。
百科大全
  qishu
  槭樹
  Acer
  槭樹科 (Aceraceae)槭樹屬植物的通稱。又名楓樹。全世界共有200餘種,分佈於亞、歐、美3洲的北溫帶地區。中國約有140餘種。
  形態 落葉喬木或灌木,稀常緑。葉對生,單葉或復葉,不裂或分裂。花雜性,同株或單性異株,花小,有花瓣,花盤環狀,偶有缺花瓣和花盤的。雙翅果,由2枚一端具翅的小堅果構成,兩果翅常形成各種大小不同的角度。
  種類及分佈 在中國南北方均産,以西南部、北部和中部的種類最多。主要的栽培種有:①色木槭(A.mono),又名五角槭、五角楓落葉喬木,高達11~20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淺縱裂。單葉,紙質,掌狀5裂。有時3裂和7裂的葉生於同一樹上,長6~8釐米,寬9~11釐米,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長漸尖,全緣,葉基近心形,無毛或僅下面脈液間有簇毛;葉柄細,長4~10釐米。花多數,雄花與兩性花同株,傘房花序頂生,花瓣黃緑色,有較長花柄。翅果長2.5釐米,果核扁平或微突起。平滑;果翅較果核長1.5~2倍,兩小果翅張開略大於直角,基部連接處呈心形(見圖)。産於東北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華北和長江流域山地也有分佈。②元寶槭 (A.trunca-tum),又名元寶樹、平基槭。落葉小喬木,高 8~10米。樹皮暗灰色及灰黃色。葉、果極似色木槭,但葉裂較深,裂片窄三角形,中間各裂片的兩側又常有2小裂,葉基截形稀近心髒形。翅果核扁平,有較明顯的脈紋,果翅與果核近等長,兩翅夾角近直角。主産華北及東北南部、內蒙古、陝西、江蘇、安徽等地,多見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③三角槭(A.buer□erianum),又名三角楓。落葉小喬木,高5~10米,偶有高達20米的。樹皮灰褐色,長條狀薄片剝落。單葉,近革質,卵形、長卵形或倒卵形,長4~10釐米,先端3裂,裂片前伸,大小近相等,全緣,葉基圓形或寬楔形,三出脈,葉下面常有白粉或細毛;葉柄長2.5~8釐米。花雜性同株,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果連翅共長2~3釐米,核兩面突起,兩翅夾角呈銳角。主産長江流域中下遊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華北、西南各省均有栽培。
  特性 槭樹一般稍耐蔭,或喜側方庇蔭,幼苗、幼樹時期耐蔭性較強,在林內能與其他樹種混生構成第二林層,其葉片在枝上着生的鑲嵌現象較明顯,表明這些樹木具有適應上方遮蔭的能力。喜溫涼氣候、濕潤肥沃的酸性土及中性土壤。在幹旱瘠薄條件下造林雖能成活,但生長較緩慢。萌芽力中等,粗大枝的萌芽力較差。
  營造技術 造林用植苗或直播方法均可,植苗造林一般用2年生苗,若用於栽植行道樹時,苗齡宜再大些,並註意幹形培育。播種造林前宜用溫水浸種1天,或用濕沙層積催芽後播下,以提高種子發芽率。山地造林宜選擇土層深厚、濕潤的砂壤土,坡度較陡、土層較薄的地方可用魚鱗坑整地。春秋兩季皆可栽植。主要害蟲有光肩星天牛、華尾大蠶蛾等。褐斑病和槭翅果大漆斑病為害果實和葉片,嚴重時使果實發育不全,不能發芽,催芽過程中混入染病果實,常造成黴爛現象。
  用途 槭樹樹形美觀。葉、果秀麗,秋葉變紅或黃色,為優美的觀賞樹種;並適宜在營造混交林中作為下層伴生樹種。木質堅韌細緻,可作車輛、樂器、膠合板、農具、細工具或建築材料。樹皮纖維是人造棉和造紙原料,也可用以提製栲膠。種子含脂肪,可榨油供食用及工業方面應用。三角槭在長江流域為良好庭園樹,多栽為緑籬。
  (李景文)
英文解釋
  1. n.:  maple
相關詞
自然科學植物學植物園林庭院甘肅木本
包含詞
槭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