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繁异体: | (獉 樼 㰉 ????) | 拼音: | zhēn | 部首: | 木 | 总笔画: | 14 | 部外笔画: | 10 | UTF-8: | E6 A6 9B | | UTF-16: | 699B | UTF-32: | 0000699B | GB 2312: | 7327 | GB 12345: | 7327 | Big 5: | BA64 | 仓颉: | DQKD | | 四角码: | 4599.4 | 一字全码: | zhen1muqin | 一字双码: | zemuqi | 一字单码: | zmq | 汉字结构: | 左(中)右 | 汉字层次: | 6 | | 笔画: | 一丨丿㇏一一一丿㇏丿一丨丿㇏ | 笔顺编号: | 12341113431234 | 笔顺读写: | 横竖撇捺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 他人笔顺: | 12341113431234 | | 部件组构: | 木(十(一丨)八(丿㇏))秦((三(一二(一一))人(丿㇏))禾(丿木(十(一丨)八(丿㇏)))) |
|
|
榛 zhēn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丛杂的草木:榛芜。莽榛。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笔画数:14;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113431234 |
|
榛 zhēn 名 (形声。从木,秦声。本义: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同本义〖hazel〗 榛,榛木也。——《说文》 山有榛。——《诗·邶风·简兮》 女贽不过榛栗枣。——《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如:榛林(榛木林) 榛果〖hazelnut〗 丛生的树木〖jungle〗 木丛生曰榛。——《广雅》 隐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训》。注:“聚木曰榛,深草曰薄。”。 又如:榛林(亦指丛林);榛迷(杂林丛生);榛株(丛木的根株) 榛 zhēn 形 草木丛生的样子〖jungled〗。 榛卉(杂生的花草);榛曲(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榛杞(泛指丛生的灌木);榛草(丛生的杂草) 榛果 zhēnguǒ 〖filbert〗榛子树结的、具有厚壳的、香甜的坚果,常栽培 榛莽 zhēnmǎng 〖luxuriantvegetation〗丛杂的草木 偷性命于榛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榛榛 zhēnzhēn 〖jungled;overgrown;wild〗草木丛杂的样子 览竹林之榛榛 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榛子 zhēnzi 〖hazelnut〗见“榛果” |
|
榛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榛zhēn
⒈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早春先开花后生叶,花单性,黄褐色,雌雄同株。果实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坚硬。果仁可吃或榨油。木材可做器物。树皮、枝、叶可提取鞣质和生物碱。
⒉丛生的荆棘~莽。
⒊草木丛杂茂盛的样子草木~ ~。~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 |
|
榛 zhen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4
榛
nut-tree;
榛
zhēn
名
(1)
(形声。从木,秦声。本义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2)
同本义 [hazel]
榛,榛木也。--《说文》
山有榛。--《诗·邶风·简兮》
女贽不过榛栗枣?。--《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
又如榛林(榛木林)
(4)
榛果 [hazelnut]
(5)
丛生的树木 [jungle]
木丛生曰榛。--《广雅》
隐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训》。注聚木曰榛,深草曰薄。”。
(6)
又如榛林(亦指丛林);榛迷(杂林丛生);榛株(丛木的根株)
榛
zhēn
形
草木丛生的样子 [jungled]。
榛卉(杂生的花草);榛曲(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榛杞(泛指丛生的灌木);榛草(丛生的杂草)
榛果
zhēnguǒ
[filbert] 榛子树结的、具有厚壳的、香甜的坚果,常栽培
榛莽
zhēnmǎng
[luxuriant vegetation] 丛杂的草木
偷性命于榛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榛榛
zhēnzhēn
[jungled; overgrown; wild] 草木丛杂的样子
览竹林之榛榛
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榛子
zhēnzi
[hazelnut] 见榛果”
榛
zhēn ㄓㄣˉ
(1)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2)
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郑码fcmf,u699b,gbke9bb
笔画数14,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113431234 |
|
辰集中 【唐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唐韻】同????。【說文】木也。【詩·邶風】山有榛。【大雅】榛楛濟濟。 一曰蕪也。【揚雄·反騷】枳棘之榛榛兮。【註】榛榛,梗穢貌。 又【說文】????註,果實如小栗,引莊公二十四年《左傳》女摰不過????栗。【徐曰】今五經皆作榛,榛有臻至之義。又【禮·曲禮】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釋文】古本作????。○按此二說,則榛訓木名,????訓果實。古字分,今通用。 又【韻會】或作樼。【左思·蜀都賦】樼栗罅發。【註】榛樼同。 又榛筓,婦人喪服。【禮·檀弓】榛以爲筓,長尺而總八寸。 又聚木曰榛。【淮南子·原道訓】木處榛巢,水居窟穴。 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鉏臻切,音蓁。將先切,音箋。義????同。 又叶渠年切,音近䖍。【司馬相如·弔二世賦】汨淢靸以永遊兮,注平臯之廣衍。觀衆樹之蓊薆兮,覽竹林之榛榛。衍平聲。考證:〔【禮·曲禮】椇榛脯脩棗栗。【註】榛,古作????。〕 謹照原文註改釋文。榛古改古本。 |
|
编号:3449 木也。从木秦聲。一曰菆也。 側詵切 |
|
榛
zhēn
名
(形声。从木,秦声。本义: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同本义 [hazel]
榛,榛木也。——《说文》
山有榛。——《诗·邶风·简兮》
女贽不过榛栗枣。——《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如:榛林(榛木林) 榛果 [hazelnut] 丛生的树木 [jungle]
木丛生曰榛。——《广雅》
隐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训》。注:“聚木曰榛,深草曰薄。”。
种中文名:榛
种拉丁名: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trautv.
种别名:榛子、平榛、毛榛
科中文名:桦木科
科拉丁名:betulaceae
属中文名:榛属
属拉丁名:corylus
国内分布:黑,吉,辽,蒙,冀,晋,豫,宁,甘
海 拔:400-2400
命名来源:(诗经)[pl. imag. descr. 10 1844]
中国植物志:21:050
英文植物志:4:288
最低海拔:1300
最高海拔:2100
生 境:沟谷或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中
药用部位:种仁(榛子)
药用功能:能补脾,和中,开胃
形态特征和分布:它的果实是坚果,我们通常叫做榛子。榛约有15种,为落叶灌木和乔木,原产于北温带。株高3至36米。落叶,叶互生,倒卵形,有锯齿,叶面上有绒毛。榛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一株榛上既有雄花也有雌花,这叫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黄色葇荑花序;雌花排列成短的穗状花序,中央红色;晚冬时节现花。坚果棕色,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为1至4厘米,部分或全部包埋于总苞内。欧洲榛和大榛以及这两个欧亚种与美洲榛和喙状榛的杂交种均产优质坚果。土耳其、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榛子的主要生产国。榛树还被当做珍贵的绿篱和观赏树种。欧洲榛和美洲榛的叶子到了秋天时色彩十分美丽。榛是深根性中等耐阴树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充足阳光下结实最好。扁桃、胡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
用途: 果供食用和榨油;树皮、枝、叶可提取鞣质和生物碱。 |
|
- : turkish hazel, hazel nut
- n.: hazel tree, Corylus heterophylla, hazelnut, thicket, underbrush
|
|
榛子 | 榛树 | 榛莽 | 榛果 | 榛榛 | 榛实 | 榛木 | 秦榛 | 谢榛 | 赵榛 | 刺榛 | 华榛 | 榛鸡 | 毛榛 | 榛蘑 | 榛属 | 川榛 | 滇榛 | 榛杏 | 刘榛 | 榛生 | 乔榛 | 榛楛 | 披榛 | 墟榛 | 榛塞 | 潘榛 | 榛仁 | 棘榛 | 荆榛 | 榛巢 | 榛科 | 平榛 | 火榛 | 榛秽 | 榛薲 | 大榛 | 榛芜 | 榛故 | 榛笄 | 榛株 | 榛苓 | 榛荟 | 榛棘 | 榛草 | 榛荆 | 榛藂 | 榛薄 | 榛枳 | 榛丛 | 榛墟 | 榛蒯 | 榛杞 | 榛路 | 榛狉 | 榛林 | 榛薉 | 榛碍 | 榛曲 | 榛旷 | 榛荒 | 榛穰 | 榛卉 | 荒榛 | 榛薮 | 榛楚 | 榛莠 | 榛密 | 榛莱 | 榛樾 | 榛迷 | 榛刺 | 榛脯 | 榛穣 | 狉榛 | 枣榛 | 榛菅 | 榛梗 | 榛烟 | 薰榛 | 榛名 | 分榛 | 贾榛 | 榛子镇 | 榛睡鼠 | 大榛子 | 欧洲榛 | 榛树的 | 榛果球 | 榛原郡 | 田音榛 | 蒋榛如 | 朱誉榛 | 潘邦榛 | 朱由榛 | 朱之榛 | 姚榛祥 | 郝湘榛 | 柞榛木 | 红金榛 | 台湾榛 | 藏刺榛 | 榛果油 | 胡榛属 | 榛木属 | 榛木科 | 滇虎榛 | 虎榛子 | 紫叶榛 | 维西榛 | 榛子酱 | 柯有榛 | 曹宰榛 | 榛子粥 | 榛实象 | 胡榛子 | 张蔚榛 | 程树榛 | 李毓榛 | 毛榛子 | 榛苓社 | 陈运榛 | 榛子雨 | 榛名号 | 榛名山 | 韩国榛 | 朱秉榛 | 榛苏芳 | 榛子乡 | 洪榛浩 | 榛鸡属 | 榛子沟 | 榛子崖 | 栗榛寨 | 榛子街 | 小榛树 | 榛果色 | 生榛子 | 榛仁酥 | 洋榛子 | 长苞榛 | 日本榛 | 滇刺榛 | 火榛子 | 榛材村 | 榛子村 | 榛木床 | 榛渊西 | 巩少榛 | 榛子所 | 榛岭街 | 止于榛 | 山有榛 | 山榛子 | 榛子崖村 | 榛睡鼠属 | 欧洲榛子 | 水漏榛子 | 大榛峪村 | 中村榛花 | 榛名元希 | 谢榛全集 | 榛子中学 | 榛果拿铁 | 榛果山药 | 披榛采兰 | 荆榛满目 | 斑尾榛鸡 | 花尾榛鸡 | 红金榛杏 | 虎榛子属 | 披针叶榛 | 榛子炒饭 | 炒榛子酱 | 野生榛蘑 | 榛孑娃娃 | 栗榛寨村 | 榛子沟村 | 榛子街村 | 榛柴岗子 | 满目荆榛 | 莽莽榛榛 | 诛榛薙梗 | 诛榛剃梗 | 短苞毛榛 | 短柄川榛 | 美国榛树 | 榛角斑蚜 | 榛褐卷蛾 | 榛灰斑病 | 榛中斑蚜 | 榛楛济济 | 树之榛栗 | 莽秽榛没 | 树榛拔桂 | 正将徐榛 | 其子在榛 | 榛子埠村 | 山榛沟村 | 榛家沟村 | | |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