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內蒙古 >包頭 >包頭市區 > 梅力更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梅力更聯繫方式地址:包頭市昆都侖約30公裏。
  郵編:014000梅力更投訴電話包頭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5148142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梅力更景區榮譽國傢文物保護單位梅力更門票價格15元梅力更節慶活動梅力更登山節、梅力更開放時間8:00——16:00梅力更最佳旅遊時間包頭地處蒙古高原南部,為半幹旱半濕潤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最高氣溫21℃、最低氣溫-8℃,春季多風,夏季涼爽。最佳旅遊時間是每年的春夏兩季。梅力更特別提醒在包頭地區的野外景點,不要一人外出太遠,尤其是還未完全開發的旅行區。梅力更美食包頭的餐飲特點仍帶有濃郁的西北風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種面食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稱的鋼鐵大街上集中了數十傢各種風味的餐館。另外,在環城路和南門外大街的交叉處,有可以品嚐到當地各種風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檔,而且價錢十分便宜,在夏季的夜晚,來這裏一飽口福的人絡繹不絶。
  包頭的風味小吃有馬奶酒、燕麥片、熏雞、素鍋盔等。梅力更住宿包頭雖地處沙漠邊緣,市內卻緑樹成蔭,它是內蒙古緑化面積最大的城市。市內的住宿條件很好,有各種檔次的賓館,可為不同的人們提供頗為理想的下榻之所。
  你可以選擇交通較為方便的地方住宿,在火車東站前的南門外大街就有一些服務周到、環境優良的賓館。
  另外,在城市西部、市政府前的鋼鐵大街上也有為數衆多的賓館,可以為您解决住宿問題。梅力更購物包頭市區較狹長,市內商業街主要在火車東站前的中山路一段。來包頭旅遊的話,可以到這裏購買一些當地的土特産和工藝品,如蒙古刀等,可帶回去留作紀念。梅力更交通市內有直達梅力更的9路公交旅遊專綫。梅力更玩法訪古、遊覽、
  梅力更召始建於1677年,清朝康熙皇帝賜法名“廣法寺”,以誦讀蒙文經捲著稱。該召廟有24座。1960年,因行政區劃變更,歸屬包頭市郊區(現九原區)。
  
  解放初期,梅力更召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20平方米,共有五座殿堂。大獨宮“邁達爾”內的加來佛像身高八丈一尺。喇嘛最多時曾有五百人以上,內固定俸祿一百多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殿堂、佛像、經書和供器遭到破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宗教政策,召廟逐步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迄今,梅力更召歷代轉世活佛有九人,第九世活佛孟剋巴圖,於1990年12月13日返召,主持教務至今。
  梅力更旅遊風景區位於包頭市昆都侖約30公裏,它背靠蒼鬆翠柏的烏拉山麓,南距110國道和包蘭鐵路約1公裏,東有常年溪水,風景十分幽雅,市內有9路公共汽車交通十分方便。
  
  梅力更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用蒙語念經的藏漢式相結合的古寺廟。自然景區擁有奇特的自然風光,山石峻峭,花木叢生,禽鳥飛鳴,瀑布奔流,神奇秀美,景色迷人。
No. 2
  梅力更
  梅力更(蒙語“聰慧”意)自然生態風景區依偎在陰山山脈烏拉山南麓,包頭西30公裏(九路車終點站),南眺九麯黃河,西接巴彥淖爾盟。是以衆多的巨型球狀的花崗岩高山、瀑布和植物景觀為主的自然風景區。景區內有梅力更溝、石包剋圖溝、西溝等奇峻峽𠔌,山體雄偉奇特、深幽險峭,主峰大樺背海拔2324米。景區保護面積56.7平方公裏。
  梅力更以“林海奇鬆、瀑布潭泉、雲海幻景、奇峰異石”四絶而著稱。景區內峰巒綿延、巍峨雄渾、有似駱駝的駱駝峰,有神態逼真的“壽龜石”、“雙猩守更”、“女媧一現”等奇景。山石間無數飛瀑流泉奔騰傾瀉,串聯其間,景色秀麗奇特。梅力更雨量充沛,林木繁茂。雲蒸霧涌,自然景色變化莫測,年平均氣溫5℃,氣候涼爽宜人,其景色四季殊異,春日鳥語花香,夏日雲海飛泉,金秋紅葉滿山,隆鼕冰柱成林。
  梅力更大瀑布是北方罕見的泉水瀑布,是由於地質擠壓形成的裂隙水,匯集成了落差66米的大瀑布。一鴻飛瀑瀉入碧緑的深潭,猶如從天而降,有九天銀河墜𠔌之勢,飛瀑下深潭即為“智水潭”,相傳飲過智水的人,猶如仙翁指點,智慧過人。隆鼕大雪冰封之時,這裏一派銀裝素裹,依然墨緑的鬆柏下,泉水結起冰川,在峭壁上,峽𠔌中形成了晶瑩剔透的萬丈長練,宛如一條冰的巨竜,而在冰層下面歡快流淌的泉水正是這條竜的脈搏!這一分外妖嬈的北國風光,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絶無僅有的神奇景觀。
  景區內總占地面積為5800平方米的琴湖山莊倚山而起,依水而建,15座別墅的建築風格充分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如同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山水,邀您入畫。標準間、公寓套間、豪華間、別墅等讓您體驗居住的簡約、豪華、尊貴。在其中休閑、會議、度假,如同沐浴在大自然的緑色氧吧中。
  當今,經濟日新月異發展,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全人類面臨環境惡化的挑戰,環境危機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作為重工業城市的包頭,仍能保有這一方藍天、碧水、緑樹、青山的伊甸園,能讓大自然所賜予的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自然景觀不被侵擾,這不能不說是包頭人民的一大幸事。
  梅力更召始建於1677年,清朝康熙皇帝賜法名“廣法寺”,以誦讀蒙文經捲著稱。該召廟有24座。1960年,因行政區劃變更,歸屬包頭市郊區(現九原區)。解放初期,梅力更召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20平方米,共有五座殿堂。大獨宮“邁達爾”內的加來佛像身高八丈一尺。喇嘛最多時曾有五百人以上,內固定俸祿一百多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殿堂、佛像、經書和供器遭到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宗教政策,召廟逐步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迄今,梅力更召歷代轉世活佛有九人,第九世活佛孟剋巴圖,於1990年12月13日返召,主持教務至今。
  梅力更旅遊風景區位於包頭市昆都侖約30公裏,它背靠蒼鬆翠柏的烏拉山麓,南距110國道和包蘭鐵路約1公裏,東有常年溪水,風景十分幽雅,市內有9路公共汽車交通十分方便。
  梅力更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用蒙語念經的藏漢式相結合的古寺廟。自然景區擁有奇特的自然風光,山石峻峭,花木叢生,禽鳥飛鳴,瀑布奔流,神奇秀美,景色迷人。
相關詞
山莊
包含詞
梅力更召梅力更嘎查梅力更風景區
梅力更旅遊風景區梅力更自然生態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