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目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ao Li is not made, the next from Seikei
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用法: 復句式;作分句;含褒義

解釋: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衹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資料來源: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No. 2
  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衹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古諺語 Ancient proverb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史記·李將軍列傳論》:“餘睹 李將軍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司馬貞 索隱:“ 桃 氏雲:‘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華實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徑也。’”亦作“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宋 辛棄疾 《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成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使用頻率
  經常使用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釋 義
  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衹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出 處
  《史記·李將軍列傳》:“《史記》捲一零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亦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例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弘一法師無愧於此譽,他重視言傳身教,並畢生一以貫之。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但是他的果實甜美
  同樣惹人喜愛 人們都來吃 樹下自然就成了一條小路
原文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譯文
  太史公說:《論語》說,“本身行為正,不下命令,人們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們也不奉行。”這是說的李將軍啊。我見到李將軍,樸樸實實像個鄉下人,口不善於言辭。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或不認識他的,都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實誠懇的心地實在使士大夫崇敬,諺語說:“桃李不能言語,可樹下踩出小路來。”這話雖小,卻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字詞解釋
  蹊:小路
  正:行得正
  悛悛:小心謙恭的樣子
  能:擅長
  彼:代詞,代李將軍
  心:品德,思想
  信:信任
  士大夫:此處指將士
  雖:即使
  諭:告訴,這裏是“說明”的意思
近義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故 事
  西漢名將李廣英勇善戰,歷經漢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匈奴單於都很敬佩他,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西漢政府並沒重用李廣,60多歲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贊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用 法
  復句式;作分句;含褒義;指實至名歸。
其他說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現了這樣一個道理:酒香不怕巷子深,衹要是真正的桃李,不必為自己多做宣傳,人們自然會登門求賢。這一方面是對桃李沉默謙遜精神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求賢者們的判斷力的肯定。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有時候桃李如果為自己說話,效果會更好。
  韓愈在《馬說》裏告訴我們:“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於是有了無數千裏馬辱沒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同時求馬者又總感嘆世上無千裏馬。萬馬齊喑,是人才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一個伯樂無法相盡天下良馬,我們還需要良馬們把自己打扮得神采奕奕,奔騰跳躍,嘶鳴不已。同樣,桃李的芬芳也難以盡傳遍天下,也就難保一定“下自成蹊”,如果總恪守沉默是金的道理,恐怕許多桃李會在無人問津中孤芳自賞直至腐爛。
  另外,求賢者的判斷力也實在有限,如果桃李們都等着別人上門,而人們又衹能“循蹊”而行,“循蹊”便容易導致盲從地隨波逐流。這樣的路,盡頭可能是桃李,也可能是臭魚爛蝦。馮小剛的電影《大腕》裏有句話:“廣告做得好,假的也成真的了”就是在嘲諷着這種盲從與俗衆的力量。錯用了偽劣産品可以吃一塹長一智地換用另一種,而錯用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導致了趙國幾十萬兵丁被坑殺,趙王再也沒有改過的機會了,唯有嚮秦稱臣。
  所以“桃李不言”有時難以保證“下自成蹊”的皆大歡喜,反而可能導致這樣一種兩敗俱傷的局面:一邊是桃李們昂着頭孤芳自賞心裏感嘆着世人無識纔之慧眼,空任滿腹才學成糞土;另一邊是求賢若渴的人們沒頭蒼蠅般地苦苦求索,有人沒找到很失望,有人找錯了很受傷。溝通這兩邊的橋梁就在於“言”,衹有桃李懂得為自己而言,才能更廣為人知,人們也才能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餘地。因此天下的桃李們在想要保持自己高潔的同時也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誠然可貴,然而打開天窗說亮話也許於人於己價更高。謙遜應有度,自信亦有理,畢竟我是桃李我怕誰?
英漢對照
  西漢時候,有一位勇猛善戰的將軍,名叫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傢的功臣,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饑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衹要他一聲令下,大傢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這是一位多麽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贊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Have to Talk, Yet the World Beats a Path to Them--Natural Attraction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206 B.C.- A.D.24)Period, there was a very famous general whose name was Li Guang. He was very brave and skillful in battle, and had fought more than seventy battles with the Huns, 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Having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war, he was deeply loved and esteemed by the officers and men as well as the common people. However,he did not claim credit for himself and become arrogant,although he held a high post,commanding a big army,and had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in defending the county. He was not only polite and amiable, but also shared weal and woe with the soldiers. He always had the troops under his commandant heart,and whenever gifts were bestowed upon him by the imperial government,he distributed the gifts to his officers and men. When marching, he endured the torments of hunger and thirst as the soldiers did when food and water were in short supply. When fighting, he charged at the head of his men,and ,when he gave the order,every soldier advanced bravely to engage in fighting,not fearing death.
  When the sad news of the death of General Li Guang reached the militaty camp,the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whole army wept bitterly.
在教育學中德育方法的表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體現了德育方法中的榜樣示範法
  榜樣示範法,用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由於榜樣能把社會真實的思想、政治和法紀、道德關係表現得更直接、更親切、更典型,因而能給人以極大的影響、感染和鼓勵,教育、帶動和鼓舞人們前進;運用榜樣示範法符合青少年學生愛好學習,善於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進的年齡特點,也符合人的認識有生動直接到抽象的發展規律。
近義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出 處
  《史記·李將軍列傳》:“《史記》捲一零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西漢名將李廣英勇善戰,歷經漢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匈奴單於都很敬佩他,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西漢政府並沒重用李廣,60多歲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贊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典故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譯文
  太史公說:《論語》說,“本身行為正,不下命令,人們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們也不奉行。”這是說的李將軍啊。我見到李將軍,樸樸實實像個鄉下人,口不善於言辭。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或不認識他的,都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實誠懇的心地實在使士大夫崇敬,諺語說:“桃李不能言語,可樹下踩出小路來。”這話雖小,卻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近義詞
桃李不言, 下自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