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古寺名。在 河北省 趙縣 城內。始建於 漢 末。 隋 唐 年間為 觀音院 , 金 元 時期改為 柏林禪院 。寺內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畫,相傳為 吳道子 真跡。 清 梁清標 《柏林寺觀吳道子畫水》詩:“ 柏林 畫水已千秋,白日縱橫滄海流。” |
|
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東城區東北角。建於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 明 清 兩代均有修葺和增建, 清 康熙帝 曾題額“萬古柏林”。寺內保存的《竜藏》經版,是我國釋藏中現存的唯一木刻經版。 |
|
柏林寺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柏林寺在東城區雍和宮之東,為京師八大寺廟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統十二年(1447)重建。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慶祝康熙60壽辰,由胤禎主持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撥巨款進行重修。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全在一條南北中軸綫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圓俱行覺殿、大雄寶殿和維摩閣共五進院落。中軸的東西兩側為配殿,整座寺院佈局整齊嚴謹,全部建築都建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山門殿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磚砌影壁,雕刻有精美圖案。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主體建築,檐下正中懸挂有巨額橫匾,上書“萬古柏林”,是康熙60壽辰時的親筆題書。殿內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7尊木製漆金佛像。東配殿內存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鑄造的交竜紐大銅鐘,高2.6米,鐘身遍刻經文。維摩閣,自成院落,為雙層建築,東西兩側建有翼樓。寺內曾保存中國唯一存留的竜藏經版。佛教經典從唐代起稱為“藏”,竜藏就是指清朝御制鎸刻的佛學大叢書,其內容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學研究的著作,很多為支書所不載的史料,多可從這裏探源溯流找到答案。這部竜藏刊刻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成於乾隆三年(1738),經版有78230塊,經書7240捲。經版係選用上好的梨木雕造,刀法洗煉,字體渾厚端秀,由於印刷量極少,因此經版至今字口鋒棱俱在,完整如新,經版於1982年移至智化寺保存。 |
|
柏林寺村 |
|
|
|
柏林寺塔 | 柏林寺村 | 柏林寺南望 | 柏林寺石塔 | 北京柏林寺 | 柏林寺多寶佛塔 | 趙縣柏林寺壁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