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ority Cultural relic Preserve denomination : China > Xinjiang > the Turfan Basin, in Xinjiang Province > Baizikelike the Dunhuang Caves in Gansu Province, where were found in the 1900's countless
Show Map
Contents
在新疆吐鲁番市东北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Northern Dynasty to the Yuan Dynasty excavated in. A cave 64, cave paintings were painted, the content of the story are mostly Buddhist. Painting Mongols, Uighurs image and music, dance scene, and the book has Chinese, Uighur, Sanskrit, Tocharian text table book title in mind.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Translated by Google
No. 2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投诉电话吐鲁番市旅游投诉电话:0995-8520171
  新疆旅游投诉电话:0991—883190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沟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朝,历经唐、五代、宋、元朝,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原共有洞窟83个,现存的57个中,有壁画的为40个,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壁画内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回鹘高昌是该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本世纪初,又屡遭不良洋人盗劫破坏,雪上加霜,面目全非。尽管如此,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多采多姿,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门票:20元
No. 3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第17、18两窟,为公元6一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的。第16号窟凿于中唐。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磐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第69窟,是第20号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号窟,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198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ntaining Phrases
the Turfan Basin, in Xinjiang Province Baizikelike the dunhuang caves in gansu province, where were found in the 1900's countless fr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