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 生物学 > 果实
目录
《果实 dehisce》
诗人: 陈尧叟 Chen Yaosou

  甜于糖蜜软于酥,阆苑山头拥万株。
  叶底深藏红玳瑁,枝边低缀碧珊瑚。
guǒ shí guǒ shí
  同“果 1 ”
No. 3
  大黄其实是一片叶子的叶柄,却被当成果实
No. 4
  果树所结之实。《礼记·王制》:“五穀不时,果实未熟,不粥於市。”《吕氏春秋·贵信》:“华不盛,则果实不生。”《朱子语类》卷六八:“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殻,如人之有体,果实之有皮核。”
No. 5
  今泛指植物花经传粉、受精后,由雌蕊或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而形成的具有果皮及种子的器官。
No. 6
  比喻功绩;成果;结果。 宋 王禹偁 《滁上官舍》诗之一:“忽从天上謫人间,知向山州住几年。俸外不教收果实,公餘多爱入林泉。”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 杨朔 《蚁山》:“你撒的是什么不幸的种籽,就要收什么不幸的果实。”
No. 7
  ①植物体的一部分,花受精后,子房逐渐长大,成为果实。有些果实可供食用。
  ②比喻经过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劳动~。
果实 fruit
  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其中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种子起传播与繁殖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也有不经传粉受精而结实的,这种果实没有种子或种子不育,故称无子果实如无核蜜橘、香蕉等。此外未经传粉受精的子房,由于某种刺激(如萘乙酸或赤霉素等处理)形成果实,如番茄、葡萄,也是无种子的果实果实的种类繁多,果皮的结构也各不相同,常见果实的果皮构造如下:
  核果
  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及种子等部分。外果皮由单层细胞的表皮层,及皮下层的厚角组织所构成,表皮上被有大量表皮毛。中果皮肉质化,即为可食部分,由薄壁组织细胞与维管束组成,内果皮硬质化,由多层石细胞构成了果核的部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
  荚果
  外果皮由单层厚壁的表皮细胞及单层皮下层细胞组成,中果皮均为薄壁组织细胞;内果皮包括几层厚壁组织细胞与一层内表皮层。厚壁的皮下层细胞与内果皮的厚壁组织细胞,均为长形细胞,而两者的长轴排列相互垂直。当果实成熟后,果皮的外层与内层因收缩方向不同而产生应力,使果皮开裂。
  柑果
  外果皮由外表皮层、具油腺和含结晶体的薄壁组织细胞所组成;中果皮含有大量薄壁组织细胞,其间的维管组织呈网状分布,果实成熟后即为橘络;内果皮由内表皮层及数层薄壁组织细胞组成。在每个心皮的腔室里,由内果皮产生的汁囊充满其间,汁囊为多细胞棒状结构,并具细长的柄。汁囊即为柑橘的可食部分。
  瓠果
  果壁的最外面为单列表皮层,有气孔分布及角质膜覆盖。在表皮层下面,为厚的薄壁组织细胞层。通常瓜类果实外表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这些薄壁组织细胞中所含质体,绿色的黄瓜果实,其所含的质体为叶绿体;黄色的果实,则是有色体。在薄壁组织中常间有厚壁组织细胞。果实成熟时,薄壁组织一般可延伸到果实的中央(如黄瓜,西瓜);也有的果实中央裂成空腔(如甜瓜)。
  假果
  由花托与子房发育而成,其中花托发育为果实肉质可食部分,子房发育为果实中央部分。单层的果实表皮层,覆盖有蜡质及角质膜,表皮层下面为几层厚角组织细胞组成。稍内的部位,薄壁组织细胞的胞间隙极为明显。在更深的地方,薄壁组织细胞近椭圆形,成辐射状排列。子房壁分化为外、中、内果皮,位于果实中央部分。
  颖果
  俗称种子。其果皮与种皮两者愈合,不易分离。果皮的外表皮层由一层细胞组成,外覆盖角质膜;表皮下面是几层部分挤压变形的薄壁组织;紧接有一层横向排列的细胞,称横细胞,其细胞壁木质化加厚;最内一层为纵向伸长的管细胞,细胞的长轴与果实长轴平行,细胞壁也木质化。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果实成熟时,外珠被已解体,内珠被受压变形,其中细胞含有深色色素。胚乳约占果实的83%,其最外层为糊粉层,细胞内富含蛋白质。糊粉层以内的胚乳细胞中主要含淀粉与无定形蛋白质──面筋。胚位于果实基部的一侧。
生长发育
  果实在传粉受精后,其体积的增加比受精前大 200~300 倍。果实成熟后的形状与大小差异,主要受遗传基因所控制。一般果实体积增长的过程,也和营养生长相似,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时又逐渐减缓,以至停止生长。
  果实生长的过程,开始时细胞数目的增多占优势,但时间较短,接着主要为细胞的体积增大,其持续时间较长,直至成熟。从果实的表层到里面:细胞体积的大小,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梯度。一般果实的外表皮细胞体积最小,向里逐渐增大。如西瓜的果肉细胞,体积可增大到肉眼可见的程度,而在桃、李等果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是在果皮中间,然后分别向果实里面和外边,逐渐减少。苹果果实中,由果心部分向外,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直至离外表皮下面约0.5厘米处的细胞体积最大。
  果实的发育一般是与植物的受精作用同时期发生的。通常在传粉过程中,由于花粉管分泌出的酶,将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从而刺激子房的生长。此外,受精后的种子也能提供生长刺激素,刺激果实的生长。草莓是一种聚合果,在其肉质可食的花托上,着生有许多瘦果。如果把一侧的瘦果摘除,则该侧花托不能膨大,由此说明发育的瘦果可向花托提供生长刺激素;草莓花托的重量与发育瘦果的数目成正比关系,即发育瘦果越多,花托直径越大。
  生理与生化的变化
  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变化外,还伴随有复杂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其中肉质类果实的变化尤为明显。例如:
  颜色:果实色泽是果实品质鉴定的重要标记之一,其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主要的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由于果实中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使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因此在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B9、萘乙酸等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因此,生产上常利用这些激素保鲜,增加果实耐贮运能力。
  质地:随着果实的成熟过程,果皮的质地逐渐由硬变软,主要原因是果皮细胞壁中可溶性果胶增加,原果胶减少,使细胞间失去了结合力,以致细胞分散,果肉松软。果肉细胞壁的成分不同,以及果肉中石细胞的多寡等都会影响果肉的硬度。温度和乙烯、萘乙酸等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果实的硬度。
  香气: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产生一些水果香味,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族与芳香族的酯,还有一些醛类。柑橘中有60多种香气成分;葡萄、苹果中达70多种。香蕉的特殊香味主要是乙酸戊酯,橘子中的香味则为柠檬醛。
  糖类:果实中积累的淀粉,在成熟过程中逐渐被水解,转变为可溶性糖,使果实变甜。果实中的主要糖类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同果实糖的种类及含量都有不同。如葡萄含葡萄糖多;桃、柑橘以蔗糖为主;柿、苹果等葡萄糖和果糖较多,也含有少量的蔗糖。
  有机酸:在未成熟果实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使水果具酸味。主要的有机酸有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等。随着果实的成熟,一部分酸转变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钾离子和钙离子等中和,所以酸味下降。苹果中以苹果酸占多数,柑橘以柠檬酸为多,葡萄中则以酒石酸为主。
  单宁:在柿、李等果实未成熟时,由于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所以有涩味。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单宁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过氧化物,或凝集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而使涩味消失。生产上用乙烯利处理柿子,即可脱涩转红。
  人工控制果实的成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理上首先出现呼吸强度降低,继而进入一个突然升高的呼吸跃变期,接着又降下来,最后果实成熟。人们控制果实的成熟,一般利用乙烯利,诱导呼吸跃变期的到来,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相反,如果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可在贮藏处降低氧的含量,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充氮气)及控制一定温度等措施,以延缓呼吸跃变期的来到。利用这种控气法,贮藏香蕉、番茄和柿子等均已取得显著效果。
分类
  果实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
  【根据果实来源,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复果三大类】
  (一)单果(simple fruit)——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1、肉质果
  (1)浆果
  (2)核果
  (3)柑果
  (4)瓠果
  (5)梨果
  2、干果
  (1)裂果(干果的果皮在成熟后可能开裂)
  ① 荚果
  ② 蓇葖果
  ③ 角果
  ④ 蒴果
  (2)闭果(干果的果皮不开裂)
  ① 痩果
  ② 坚果
  ③ 颖果
  ④ 翅果
  ⑤ 分果
  (二)聚合果(aggregate fruit)
  由一朵花内若干个离生心皮发育形成的果实,每一离生心皮形成一独立的小果,聚生在膨大的花托上。因小果的不同,可分为聚合蓇葖果(如八角)、聚合核果(如茅莓)、聚生瘦果(如草莓)、聚生坚果(如莲)等。
  (三)复果(聚花果 multiple fruit)
  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如桑葚、凤梨、无花果等。
  【通常又根据成熟果实的果皮是脱水干燥,还是肉质多汁而分为干果与肉果】
  干果成熟时果皮干燥,根据果皮开裂与否,可分为裂果和闭果。肉质果是指果实成熟时,果皮或其他组成部分,肉质多汁。供食用的果实大部分是肉果。
  【根据果实的发育部位,又可以分真果和假果】
  多数植物的果实是只由子房发育而来的,这叫真果。也有些植物的果实,除了子房外尚有其他部分参加,最普通的是子房和花被或花托一起形成的果实。这样的果实叫假果,例如苹果、梨、石榴、向日葵、草莓以及瓜类作物的果实
传播
  在发育过程中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当种子成熟后,则有助于种子的散布。果实和种子在成熟后散布各处,对植物种族的繁殖是极为重要的。散布的方式,各种植物有所不同,或借助外力的作用,或利用自身的力量,各有其特殊的适应。
演化
  果实是植物界进化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当中生代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占优势时,其种子尚没有果皮包裹。如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但它并不是果实,而是种子。到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量出现,它们的种子包藏在果皮内,这对种子是一种良好的保护结构,同时对种子的传布也具有重要意义。果实能使种子渡过不良环境,从而使植物种族得到繁衍。这也是新生代以来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果实演化的一般趋势是,由离生的多心皮果→少心皮果→单心皮果;从上位子房→下位子房;由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底胎座;由裂果→闭果;由腹缝线开裂→背缝线开裂→室背开裂→室轴开裂;从具厚壁果皮→肉质厚壁果皮→肉质化果皮;由多数种子→少数种子→单个种子的果实
经济价值
  果实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在人类的食物粮食中,绝大部分是禾谷类植物的果实,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人们常吃的果品,其中包括苹果、桃、柑橘和葡萄等,它们富含葡萄糖、果糖与蔗糖,以及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果实不仅可以鲜食,美味可口,而且还能加工制成果干、果酱、蜜饯、果酒、果汁和果醋等各类食品。此外,在中国民间习用的中药材中,用枣、茴香、木瓜、柑橘、山楂、杏和龙眼等果实果实的一部分入药。
科普知识
   果实(fruit) 由子房发育成的器官。仅由子房形成的为真果;由子房与花托、花萼、花等部分共同形成的果实为假果。果树栽培上把部分果树的种子也称为果实,是果树栽培的主要产品。 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子房壁形成果皮,共分三层,分别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 心室位于果实中心,一至数个,每室有一至多个胚珠,发育形成种子,有时也可产生无籽果实果实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依食用部分的含汁量分为水果及干果。 果实生长期:自开花至果熟历时不等。如草莓只需20余天;树莓、樱桃、醋栗、穗醋栗,需30-60天。杏、无花果、梅、枣、荔枝、番荔枝、石榴、番石榴、橄榄、杨梅等,需50-100天。龙眼、山楂、菠萝、猕猴桃、银杏、核桃、山核桃、榛、栗、阿月浑子、柿等,需100-200天;柑橘、枇杷、番木瓜、木菠萝、油梨等,需200天左右。有些特殊品种,需时很长,如危地马拉系统的油梨,长达300-500天;伏令夏橙400天左右。生长期最长的,如香榧、春季开花,翌年成熟,历时500天以上。大多数常见果树,同种间不同品种的差异也较大,如苹果、梨、桃等,早、中、晚品种变动在60-200天之间;李、扁桃、葡萄、香蕉、芒果、阳桃、越橘等,在50-140天之间。 果实生长动态:果实自受精至成熟的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按果实体积、重量或直径大小测出果实的生长曲线,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S型,初期较缓中期加快,成熟前又减缓,仅有一个速长期,如柑橘、枇杷、梨、苹果、树莓、菠萝、香蕉、油梨、海枣、栗、核桃等;另一类是双S型,有两个速长期,其间为缓长期,第I期,子房各部分均迅速生长;第II期,子房壁缓长,内果皮木质化,胚和胚乳迅速生长;第III期,中果皮再次速长。如桃、李、杏、樱桃、葡萄、枣、柿、山楂、树莓、越橘、穗醋栗、猕猴桃、无花果、油橄榄、阿月浑子等。第II期的长短影响着果实成熟的早晚。 体积增长:决定于细胞的数目、体积和细胞间隙的大小。果实细胞分裂始于花原基形成后,至开花时暂停。花后分裂则因树种、品种而异。如黑醋栗,花后细胞不同时分裂,仅体积增大。草莓、油梨,花后细胞继续分裂,直到果实成熟。大多数树种介于二者之间,大果、晚熟者在适宜的气温与土壤水分条件下分裂期较长。 果实的形状:多数树种果实呈球形,近球形、扁球形、长球形、卵形、圆锥形。有的种或变种具有特定的果形,如橄榄呈纺锤形,柠檬呈短纺锤形,石榴呈圆底花瓶形,荔枝呈瘤皮卵形,阳桃呈五棱形,腰果呈肾形,香蕉呈弯圆柱形,菠萝呈圆筒形,蟠桃呈扁盘形,扁桃呈纵扁卵形,桑椹呈穗形,佛手呈手形,榴连呈粗刺球形,栗独生坚果呈尖顶球形,边生坚果呈尖顶半球形,中心果为纵扁平形等。枣有圆球形、长球形、圆柱形,甚至扁球形、梨形和葫芦形、壶形等。 果实的颜色:因其所含色素不同而色泽各异,色素种类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类等。成熟的果实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水果主要含糖、酸、维生素C等,干果主要含淀 粉、脂肪、蛋白质等。 糖、酸、芳香物质等对感官的综合作用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甜酸不仅决定于糖、酸的含量,而且与糖酸比有很大关系。糖酸比大者偏甜,小者偏酸,其间还有浓淡之分。糖、酸都高者风味浓,均低则味淡。甜度与糖的组分有关,果糖较甜,蔗糖居中,葡萄糖较淡。 有的果实,如柑橘类的某些种,有特殊的苦味,是由橙皮甙、柚皮甙所致。柿未熟时的涩味,是因含可溶性单宁,单宁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减少,甘柿类所含的可溶性单宁还可在树上转化为不溶性而自然脱涩;涩柿类则需经人工脱涩后才能食用。
英文解释
  1. n.:  fructification,  fruit,  fruitage,  shake down,  part of a plant, tree or bush in which the seed is formed
  2. vi.:  dehisce
法文解释
  1. n.  fruit
相关词
植物园林植物中草药电视剧花木百科椰树椰果食品原料
椰子水水果岭南佳果酢酱草科百科大全生物自然中药
药材油脂植物饮食保健医疗动漫海贼王图解植物
种子词语自然科学更多结果...
包含词
其果实结果实果实等果实学果实的
的果实给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