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 > 林肯紀念堂
目錄
No. 1
  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林肯對黑奴解放作出了偉大的功勳,他在1865年4月14日被刺身亡。紀念堂於1914年破土動工,完成於1922年。
  它是一座仿古希臘巴特農神廟式的古典建築,東西長118英尺,南北寬188英尺,高80英尺,36根古樸的白色大理石圓柱支撐着紀念堂。
  
  紀念堂正中是一座高19英尺的林肯坐像,塑像的左首墻壁上鎸刻着林肯在第二次就任總統時的演說辭,背後的石壁上刻着五行大字:“在這座殿堂內,正如在人民的心中,為了人民,他拯救了聯邦。對於亞伯拉罕·林肯的紀念永遠長存。”
簡介
  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被視為美國永恆的塑像及華盛頓市標志,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紀念堂位於在華盛頓的國傢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馬剋河東岸上,是一座用通體潔白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
  紀念堂於1914年破土動工,完成於1922年。紀念堂氣氛莊嚴,鼓舞人心,每天更有不少遊客和學生乘車來此參觀。已故總統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國總統之一,人民不會忘記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解放奴隸和維護美國統一。 也正是他從社會最低層看出奴隸製的醜惡,揭穿"人人生來平等"的虛偽面紗。 雖然他被殘酷暗殺,但他的精神將永存林肯紀念堂中。
  林肯紀念堂大理石雕像一座大理石的林肯雕像放置在紀念館正中央,他的手安放於椅子扶手兩邊,神情肅穆。雕像上方是一句題詞──「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裏」。林肯紀念館不僅是對這位已故總統的稱頌,同時也是對整個國傢人民的稱頌。在這裏保存着美國最不朽的雕像之一。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和他第二次就職演講詞也刻在大理石墻上。館內36條圓柱代表林肯總統逝世時美國所劃分的36個州。 沿着紀念館的階梯往上走,繞過林肯雕像背面,你所能看到的就是美國國會大廈和華盛頓紀念塔的壯觀景色。 在池中還隱約透着華盛頓紀念塔的倒影。
  這裏也是那些熱心革除社會弊端人士的聚集地。自從馬丁路德金1963年在這裏發表着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後,林肯紀念館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為爭取公民權利的地點。 同時,這裏也是黑人歌劇演唱傢馬利安德遜在一九叁九年被拒於寵法廳演出後,為全場合共七萬五千名觀衆表演歌劇的地方。 林肯紀念堂臨近National Mall 和 Ellipse,極受遊人們的歡迎。無論從歷史意義還是觀賞景色方面,林肯紀念堂都絶對值得遊覽。
紀念堂構造
  長方形的紀念堂矗立在一塊相對獨立、直徑約400米的草坪中間,地表以上是將近5米高的花崗岩基石。建造在石臺上的紀念堂高約18.3米,加上基石,紀念堂有23米多高。紀念堂柱廊東西寬約36米,南北長約57米,是一個長方形建築。紀念堂東門外,寬闊的石階層層遞進,將數不盡的遊人引入聖潔的紀念堂。林肯紀念堂外廊四周共有36根石柱,柱高13.4米,底部直徑2.26米。高大厚重的外廊石柱頗有希臘巴臺農神廟的風格,象徵着林肯在世時美國的36個州。紀念堂頂部護墻上有48朵下垂的花飾,代表紀念堂落成時美國的48個州。廊柱上端護欄上刻着48個州的名字。 走進紀念堂,迎面是潔白、莊嚴的林肯坐像,是當時美國著名雕刻傢丹尼爾•切斯特•法蘭奇(Daniel Chester French)創作的。坐像非常傳神,林肯的目光穿過大門,註視倒影池對面凌天一柱的華盛頓紀念碑,還有大草坪盡頭的國會大廈。此間寓意無窮,足可令人咀嚼。這尊雕像很大,如果按這個比例改成立像,雕像高度將達28英尺(約8.53米)。雕像由28塊石頭雕成後拼接而成,看上去渾然一體。這是根據雕刻傢提供的放樣,再由石刻傢皮奇裏面利(Piccirilli)兩兄弟花了4年多時間雕刻的。整個雕像的顧算為88400美元。林肯漢白玉雕像後的墻壁上方銘刻着4行大字:In this tample as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for whom he saved the Union the memory of Abraham Lincoln is enshrined forever.展堂南北兩邊石壁上銘刻着林肯的兩篇著名演說,南墻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說》全文。紀念堂北墻上則是林肯1865年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詞,全文稍長一些。第二次就職演說氣勢磅礴,充滿情感。
建造背景
  林肯逝世兩年後,1867年,北方各州就提議為林肯建造紀念建築物。但是該建築坐落在什麽地方?多大的規模?什麽式樣?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所以建築林肯紀念堂一直被擱置。20世紀以後,建造林肯紀念堂的呼聲再一次高漲。1911年成立了由前任總統塔夫托為主席的林肯紀念委員會,委員會接受了一位名叫亨得•拜肯的大學生建議,在華盛頓國會大廈遙相對應的地方建築紀念堂,拜肯本人則被選為紀念堂的設計師,紀念堂的總預算是294萬美元。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案提了出來,有人曾設想將紀念堂建成埃及金字塔式樣其他種種巍峨豐碑的樣子。但是年輕的設計師拜肯堅信自己的設計是合理的,委員會同樣堅决地支持了他。1911年2月9日,美國國會批準了這個設計方案。1914年,紀念堂正式動工。由於河灘地質很軟,所以紀念堂地基工程上花費了較多的材料和時間。1922年,林肯紀念堂落成。在紀念堂臺階下,嚮華盛頓紀念碑延伸,還配套建成了約610米長的倒影池。這樣,在林肯紀念堂前東望,倒影池正好倒映出華盛頓紀念碑長長的碑身,看起來更加頂天立地。從華盛頓紀念碑下西望,同樣可以發現潔白的林肯紀念堂倒影在水中,更加玉潔冰清,神聖莊嚴。平日裏,倒影池是野鴨、海鷗群集的地方,人鷗相嬉,充滿了和平的氣息。
主要紀念活動
  從紀念堂落成之日起,每年的2月“總統紀念日”,在林肯紀念堂臺階上都要舉行紀念儀式,儀式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朗讀《葛底斯堡演說》。 由於林肯為人類平等作出的巨大貢獻,潔白的林肯紀念堂自橫空出世之日,就成為民權運動的聖地。1963年8月23日,20萬人在林肯紀念堂東階外至華盛頓紀念碑前舉行和平集會,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紀念堂東臺階上發表了《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說。
  林肯紀念堂葛底斯堡演說全文
  葛底斯堡演說全文是這樣的:“87年前,我們的先輩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嶄新的國傢。這個國傢孕育在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來平等的原則。如今,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國內戰爭,以檢驗我們,也檢驗任何一個奉行同樣原則的民族能否長久地存在下去。現在,我們在這場偉大戰爭的一個戰場上聚會,我們來到這裏,是為了把這塊戰場上的一小塊土地奉獻給那些為國英勇捐軀的人們,作為他們長眠的地方。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的,也非常恰當的。然而,從更廣阔的意義上說,我們沒有能力奉獻這塊土地,沒有能力使這塊土地變得更為神聖。因為在這裏戰鬥過的,已經死去的和仍然活着的勇士們,已經使這塊土地變得如此神聖,遠非我們的微力所能予以抑揚了。世人不會記着我們在這裏說過的話,但是對英雄們曾在這裏崇高地嚮前推進而尚未完成的事業。我們應該獻身於他們留給我們的偉大使命。先烈們已將自己的全部精誠付與了我們的事業,我們應該從他們的榜樣中吸取更多的精神力量,使他們的鮮血决不致白流。在上帝的護佑下,我們國傢將獲得自由的新生,我們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將永世長存。”
附註
  林肯紀念堂
  23rd Street NW, (202) 426-6841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8點到 午夜
  免費參觀
  旅遊指南: 在 Foggy Bottom 附近- GWU 地鐵站
包含詞
林肯紀念堂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