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年生纏繞草本。塊根近圓柱形,長約3.5釐米,常2個並生,外皮黑褐色,生少數須根。莖長達1.5米,分枝,無毛或近無毛。葉互生,五角形,長5.8~10釐米,寬8~12廈米,3全裂,中央裂片卵狀菱形,漸尖,近羽狀淺裂,具缺刻狀牙齒,側生裂片2深裂。總狀花序腋生和頂生;具2~9花,無毛或疏生微柔毛;花藍紫色,花梗長2~4釐米;小苞片鑽形;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盔形,高1.8~2.2釐米,喙不明顯,側萼片長1.3~1.5釐米;花瓣2,無毛或疏生短毛,距長1~2毫米;雄蕊多數;心皮3~5,無毛或疏被小毛。蓇葖果5個。
生於低山至中山的山坡灌叢或林下濕地。分佈四川、青海、甘肅、陝西和山西等地。 |
|
雜草名鬆潘烏頭
雜草學名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
雜草別名火焰子(陝西)、草烏(青海、寧夏)
雜草圖片
形態特徵塊根常2個並生,倒卵形或長圓形,黑褐色,長約3.5釐米。莖纏繞,長約達2.5米,有分枝,圓柱形,緑色或有時紫色,被稀疏的反麯短柔毛或近無毛。葉草質,外廓卵狀五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寬近相等,約3.5-16釐米,三深裂或三全裂,中裂片卵狀菱形或菱形,側裂片斜形,深裂或全裂,各裂片先端漸尖,緣具粗鋸齒,兩面均散生短毛或近無毛;葉柄1-7釐米,被短柔毛。總狀花序着生於上部葉腋,含5-9花;花序軸和花梗被疏短柔毛,稀無毛;基部苞片葉狀,3裂,小苞片綫形,着生於花梗的中部;花梗纖細,長1.5-3(4)釐米,稍嚮一側弧狀彎麯;花藍紫色,有時黃緑色;上萼片高盔狀,高1.5-2釐米;側萼片倒卵圓形,長1.2-1.5釐米,下萼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1.5釐米,外面均被短柔毛;花瓣無毛或被疏毛,唇部先端微凹,距嚮下彎麯;雄蕊花絲無毛或被疏毛,全緣;心皮通常5,或3-4,無毛或被疏短柔毛。蓇葖果長1.5-2釐米,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種子三棱形,沿棱具狹翅,僅一面具橫膜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分佈範圍分佈於山西,陝西(秦嶺、隴縣、旬邑),寧夏(固原、涇源),甘肅(南部)及青海日月山以東及四川(北部)。
防治方法-
其它功用塊根有大毒,入藥僅能外用,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等癥,用時要註意安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