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名bursaphelenchuh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kle,1970
异名 aphelenchoide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1934;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 mamiya,1972
英文名pine wood nematode
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分类地位属于线形动物门,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亚目(aphelenchina)、滑刃总科(aphelenchoidoide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伞滑刃属 (aphelenchoides)。
【鉴别特征】成虫体细长,约1mm,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生物学特性】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 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原产地】原产北美洲。松材线虫病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均有发生。
【中国分布现状】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中国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此病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等许多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严重威胁用材林。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病症及机制】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时从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针叶失水萎蔫褪绿变黄色至红褐色,松树整株枯死,且红色针叶当年不脱落,树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迹,木质部呈蓝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l)松树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松褐天牛的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
【控制方法】人工伐除病死树,防止疫区木材携带该种或天牛扩散传播,袋装熏蒸杀灭松墨天牛,利用天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防治天牛 。
◎国外情况:
松材线虫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局部地区等国均有发生。
松材线虫在美国发生的情况:松材线虫在美国分布很广,但美国的土生树种大多数是抗病的,当地传媒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有大量的自然天敌存在,因此松材线虫在美国的危害不严重。
松材线虫在日本发生的情况:早在1905年松材线虫就传入日本,在九州长崎造成危害,由于控制不力,不断扩展、蔓延。1979年竟损失松木243万立方米。目前,松材线虫疫区占日本松林面积的25%,已扩展到日本47个县府中的45个(仅北部的青森县、北海道尚无松材线虫)。
◎有关措施:
中国政府正对局部发生的松材线虫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以封锁、扑灭此线虫。仅1998年至1999年10月,中国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美国、日本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松材线虫的批次分别达44次和28次(中国仅从美国和日本输华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到松材线虫,因此只规定对美国、日本的输华木质包装材料采取措施),为防止松材线虫的传入,检验检疫机构对发现松材线虫的木质包装采取了销毁措施。(松材线虫的寄主仅局限于针叶树种,故仅对输华的由针叶树制作的木质包装材料采取限制措施)但如不杜绝输华木质包装材料中的松材线虫进一步传入,则中国政府的努力将前功尽弃。这一紧急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也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议)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原则相一致。
美国和日本采取的紧急检疫措施:美国、日本输华货物应避免使用针叶树木制作的木质包装,如果使用,须在出口前进行热处理(中心温度达到56°c以上,持续处理30分钟)或者其他经中方认可的有效除害处理方法,并由美国、日本官方检疫部门出具植物检疫证书,证明进行了上述处理。对于使用非针叶树木制作的木质包装或无木质包装的货物,出口商须出示“使用非针叶树木质包装”或“无木质包装”声明。 |
|
学名 Bursaphelenchuh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kle,1970
异名 Aphelenchoide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1934;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 Mamiya,1972
英文名 Pine wood nematode
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分类地位 属于线形动物门,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亚目(Aphelenchina)、滑刃总科(Aphelenchoidoide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伞滑刃属 (Aphelenchoides)。
【鉴别特征】成虫体细长,约1mm,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生物学特性】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 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原产地】原产北美洲。松材线虫病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均有发生。
【中国分布现状】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中国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此病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等许多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严重威胁用材林。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病症及机制】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时从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针叶失水萎蔫褪绿变黄色至红褐色,松树整株枯死,且红色针叶当年不脱落,树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迹,木质部呈蓝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l)松树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松褐天牛的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
【取样、分离、鉴定】
每个林业小班内可疑病树在10株以内全部取样,10株以上视其分布情况,先抽取10株,再抽取剩余数量的5―10%。取样要选择当年新死松树,取样部位以胸高处为好。取样时先把取样部位树皮剥净,选取靠近蛀道、蛹室处,用直径3厘米左右手摇钻钻至树心,取适量木屑(不少于20克),或用柴刀劈至lO厘米深,取木片宜可。取好样品装入塑料袋,同时用铅笔填写寄主、采集地点、时间、采集人等一并装袋,用绳扎实。样品若不能立即分离鉴定,应放在冰箱内暂存。
目前分离松材线虫主要采取贝尔曼(Baermann)漏斗法。将玻璃漏斗(直径10—15厘米)放在漏斗架上,漏斗末端套上一段乳胶管,并置一止水夹于乳胶管上,在漏斗内铺上两层纱布。将截取的木段剥皮后劈成细长的小木条(或钻取的木屑、或将诱捕到传媒天牛剪碎)置于漏斗的纱布上,缓慢地注入清水,使之完全浸于水中。线虫从小木条或木屑及传媒虫体的组织中游离到水中,并通过纱布沉积到漏斗末端。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后即可打开止水夹,用小培养皿(直径约6—7厘米)接取底部约5毫升的水样进行镜检。
病原鉴定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93)”。
【控制方法】人工伐除病死树,防止疫区木材携带该种或天牛扩散传播,袋装熏蒸杀灭松墨天牛,利用天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防治天牛 。
◎国外情况:
松材线虫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局部地区等国均有发生。
松材线虫在美国发生的情况:松材线虫在美国分布很广,但美国的土生树种大多数是抗病的,当地传媒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有大量的自然天敌存在,因此松材线虫在美国的危害不严重。
松材线虫在日本发生的情况:早在1905年松材线虫就传入日本,在九州长崎造成危害,由于控制不力,不断扩展、蔓延。1979年竟损失松木243万立方米。目前,松材线虫疫区占日本松林面积的25%,已扩展到日本47个县府中的45个(仅北部的青森县、北海道尚无松材线虫)。
◎有关措施:
中国政府正对局部发生的松材线虫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以封锁、扑灭此线虫。仅1998年至1999年10月,中国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美国、日本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松材线虫的批次分别达44次和28次(中国仅从美国和日本输华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到松材线虫,因此只规定对美国、日本的输华木质包装材料采取措施),为防止松材线虫的传入,检验检疫机构对发现松材线虫的木质包装采取了销毁措施。(松材线虫的寄主仅局限于针叶树种,故仅对输华的由针叶树制作的木质包装材料采取限制措施)但如不杜绝输华木质包装材料中的松材线虫进一步传入,则中国政府的努力将前功尽弃。这一紧急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也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议)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原则相一致。
美国和日本采取的紧急检疫措施:美国、日本输华货物应避免使用针叶树木制作的木质包装,如果使用,须在出口前进行热处理(中心温度达到56°C以上,持续处理30分钟)或者其他经中方认可的有效除害处理方法,并由美国、日本官方检疫部门出具植物检疫证书,证明进行了上述处理。对于使用非针叶树木制作的木质包装或无木质包装的货物,出口商须出示“使用非针叶树木质包装”或“无木质包装”声明。 |
|
松材线虫病 |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 | 松材线虫病对浙江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及治理对策研究 | 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定点加工企业审批管理办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