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楊忠輔
國傢或者地區:中國
學科:天文學家
發明創造:創造回歸年長度測量精度世界之最
簡歷
楊忠輔(生卒年代不詳)中國宋代天文學家。約在1185---1206年任職於太史局,於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作《統天歷》。在該歷中使用了有史以來最精確的回歸年長度---365.2425日,這個長度,不僅取代了在中國使用了長達七百年之解放前的,祖衝之測量的回歸長度---365.2428日,而這個數值正是400年後(1582)歐洲格裏歷---也就是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公歷中所采用的回歸年數值。在楊忠輔以前,人們以為回歸年長度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恆定值,衹要盡量測量準確就可以了。楊忠輔的工作不僅在數值的精確性給人以深刻印象,而且他還發現回歸年長度在逐漸變化。儘管他定出的變化率比用現代理論推出的大了許多,但現代理論是在楊忠輔之後六,七百年,在天體力學,高等數學、天文望遠鏡等己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提出的。按照現代理論表達的回歸年長度為:365.242198781---0.000006138t 式中t的單位是百年。即每過一百年,回歸年的長度減少0.000006138天或半秒多一點,楊忠輔能在1199年時就指出回歸年長度的變化,這和中國古代不斷重測,修訂回歸年長度的長期努力是分不開的,這種努力是中國古代歷法的基本結構所要求的。正因為如此,在楊忠輔之後,中國天文學家仍然繼續追求更精確的回歸年長度數值,明末邢雲路測定為365.242190日,用上式推算,當時的誤差僅為0.000027日,比第𠔌在1588年測得的365.2421875日更準確,古代中國和歐洲對回歸年的測量是在不同的天文體係之中進行的,現在,世界各國天文學都己納入統一的軌道,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歷中的回歸年長度值,楊忠輔早在八百年前就得到,這一點是值得紀念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