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 杜甫 。 甫 排行第二,故稱。 唐 李白 有《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 唐 任華 《寄杜拾遺》詩:“ 杜拾遺 ,名 甫 第二纔甚奇……昨日有人誦得數篇黃絹詞,吾怪異奇特藉問,果然稱是 杜二 之所為。” 宋 楊伯嵒 《臆乘》:“前輩以第行稱……多見之詩…… 嚴父 、 高適 俱稱 少陵 為 杜二 。” |
|
杜二,即唐代大詩人杜甫,因他排行老二,故有此稱。
(詳見詞條 杜甫)
高適詩有《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竜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這是高適晚年詩作中最動人的一篇。杜甫接到這首詩時,竟至“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見寄並序》)。
另有岑二十七,杜二、柳八、李十六、王十三、白二十二、李十二等,
分別為岑參、杜甫、柳宗元、李白、王維、白居易、李商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