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甘肅 >天水 > 李傢竜宮遺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李傢竜宮遺址投訴電話天水旅遊投訴電話:0938-8272659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隴西縣南安鄉一心村廟兒巷,相傳是李氏傢族聚居地。“李傢竜宮”由上、中、下三組建築組成,殿堂林立,建築巍峨,規模宏大,規格較廟為多,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懸挂“隴西堂”匾額。竜宮始建於唐中葉,後毀於兵災,今僅存牌樓。隴西堂位於渭河之濱風景區。內置“李姓始祖利貞公”、“李氏先祖伯陽公”、“李氏先祖伯佑公”三尊牌位;抱柱聯書:“五千言道德,一經鹿洞流芳竜門纘緒,十八子公候萬代柳袍常染蓉鏡長開”。隴西堂占地22萬平方米,分置隴西堂堂號牌樓、太白酒樓、迎賓區、覲祖區、祭祀區三組建築群。隴西堂已成為研究李氏文化、朝覲李氏先祖的理想場所。
No. 2
  李傢竜宮遺址位於甘肅隴西縣南安鄉一心村廟兒巷,相傳是李氏傢族聚居地。唐朝中葉在這裏建有上、中、下三組雄偉的建築,稱為"李傢竜宮",殿堂林立,建築巍峨,規模宏大,且規格較高,自古李姓後裔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懸挂"隴西堂"匾額。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竜宮毀於兵災。其後,李氏族人屢建宮祠,均為兵所毀。今僅存牌樓,稱頭天門。李氏族人還繪製存有李傢竜宮圖一幅,古建築有待重建。
  隴西堂位於縣城南郊,渭河之濱的仁壽山公署內。穿過山腰中間的花圃,上行即到隴西堂。隴西堂分置堂號牌樓、太白酒樓及迎賓區、朝祖區、祭祖區等建築群。現已建成的主祭堂在中院。為重檐歇山項式結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殿門上高懸"隴西堂"巨匾;堂內供有"李姓始祖利貞公"(理利貞)、"李氏先祖伯陽公(李耳)"、"李氏先祖伯佑公" (李崇)三尊牌位及漢白玉雕刻的李族祖像,成為天下李氏主要的祭祖場所。
  天下李姓的郡望是隴西,李氏的堂號是"隴西堂"。在今天全中國可考的9000多個姓氏中,李氏人口達一億之多,成為全中華民族最大的姓氏,也是全世界第一大姓。李氏望族源遠流長,史載其上古始祖為臯陶,實則出自軒轅黃帝。相傳黃帝五世孫臯陶出生在麯阜偃地,得偃姓,帝堯時擔任國之刑獄的大理職務,因斷案有方而子孫世襲大理職務,以官名命族為"理"氏。商末時理氏後裔理徵,因執法剛正不阿,被紂王處死,其妻契和氏帶幼子利貞避難於苦縣(今河南鹿吧東),後逃於伊侯之墟(今河南安陽)。因母子倆正糧不濟,饑渴交睏,幸逢當地李樹果敦之季,二人摘李充饑,遂得以活命,後利貞唯恐誅連後代,又不忘活命之恩,於是改理氏為"李"姓,理利貞遂為李姓之一世始祖李世民登基後,詔令高士謙等四大臣編纂《氏族志》,詔令天下,李姓的郡望是隴西,即以隴西郡李姓為顯貴世族,為世人所仰望,舉國上下以李氏至為尊貴,李氏後裔共奉"隴西堂"。始自,"隴西"遂為李氏宗族的共同標識,李氏人丁興旺,遍及海內外,李氏九世孫李白詩贊道:"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天開青雲路,日為蒼生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