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etation > 杂交水稻辐优151
  该品种在两年省区试中,平均全生育期152.2d。株高112.3cm,有效穗246.9万—270.0万穗/hm2,穗长26.5-27.5cm,每穗着粒183.4-210.0粒,结实率81.4-86.0%,千粒重28.3-29.0g。苗期长势旺,分蘖力与上林穗略少于对照汕优63。抽穗后秆硬叶挺,穗大粒多,结实性好,千粒重高。后期转色正常,落黄好。综合丰产性与抗逆性显著强于汕优63,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四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粒长、长宽比、透明度三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
  在江油市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上旬,培育矮健大窝多蘖
  壮秧,适栽秧龄35-45d,切忌“栽老秧”。行距27-30cm,窝距16.7cm,666.7m2栽足基本苗12万苗以上。2、666.7m2施纯n量不少于10kg,n:p2o5:k2o比例为1:0.5:0.7。如能配施硅、锰、锌肥增产更大。施肥方法上,保水保肥田宜底追一次清;保水保肥差的田块宜采用底可60%、苗肥30%(栽后10d左右),穗肥10%(抽穗前15d左右)。切忌在缺水少肥田块栽植,并且不要栽白水秧(即不施底肥栽秧)。3、立足于预防为主,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并要及时防治虫害和草害,以确保丰收。
  在海拔800m以下的四川中稻区种植,能稳定高产。在温光条件好以及适于汕优63高产的地区,如四川的攀西、云南的涛源,湖北的随州、孝感等地,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试种,都曾表现早熟、超高产特性。
  该品种审定后,由江油市硕丰种业有限公司,经营、推广,2002—2005年累计推广面积7万hm2推区域为四川、重庆、湖北、广西、安徽、河南、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在越南示范种植面积达1万hm2。
  社会效益,制种农户340 hm2,净增资产510万元,用种农户7万hm2,增产粮食5250万kg,净增社会效益7875万元,企业生产种子105万kg,净增利润315万元。截止2005年12月底累计三项新增经济效益8700万元。
  该品种自推广以来由于抗性好、适应性广、增产明显,因而正逐年扩大种植面积,现在主推区域为四川、重庆、湖北、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河南、安徽等地,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适于以汕优63作中稻的地区,基本上都能种植该品种。
  预计推广面积可达60万hm2。预计净增社会效益:1、用种农户可新增粮食45000万kg,可新增效益67500元。2、制种农户可新增效益3600万元。3、企业新增社会效益2700万元。三项之合预计可新增社会效益73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