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傢霖(1916-2002)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通信管理工作者,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訊兵後勤部部長,正軍職離休幹部朱傢霖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2年11月3日7時35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86歲。
朱傢霖同志1916年9月出生於湖北省保康縣城市貧民家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歷任紅三軍七師勤務員,紅四方面軍補充營排長,西路軍警衛營戰士、班長,新疆新兵營無綫電班長,中央電臺見習報務員,關中軍分區警一旅報務員、電臺分隊長、冀熱遼軍區司令部和熱北軍區司令部電臺隊長,騎五師通信科長.東北軍區司令部通信處四科科長,通信第六團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通信處軍郵局長,通信兵處副主任,宣化通信兵學校校務部部長,通信兵後勤部副部長、部長,總參通信部後勤部部長,總參通信部司令部顧問等職。
1955年9月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2年3月離職休養。朱傢霖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産主義事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共産主義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朱傢霖同志出生在一個貧睏的家庭,從小靠上山打柴謀生。1930年,在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中,年僅14歲的他報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時期,他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鬥爭,戰鬥中被敵人打散,與紅軍部隊失去聯繫,為了迅速找到紅軍部隊,他和另一名戰友攜帶武器,冒着隨時殺頭的危險行走幾百公裏到四川找到了紅軍部隊。他先後參加了著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徵,三次爬雪山過草地。隨後又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西路軍在 甘肅省臨澤縣倪傢營子的堅守和突圍戰,戰鬥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身負重傷。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主要負責部隊的通信聯絡和通訊指揮工作,他剋服人員少,器材缺,要求高等睏難,嚴密組織,靈活運用,狠抓通信聯絡的組織指揮和通信保障工作,確保了部隊指揮的通信順暢。他在擔任冀熱遼騎兵五師通信科長期間,主要負責通信裝備和通信技術工作,他不怕苦不怕纍,積極帶領有關人員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新中國剛成立不久,他徵塵未除又奔赴朝鮮戰場,擔負了繁重的通信聯絡和通信器材保障工作,他衝破重重睏難,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朝鮮戰爭結束,回國後,在擔任宣化通信兵學校校務部部長期間,他不辭勞苦,忘我工作,經常深入訓練,科研第一綫,重視培養和發揮各類人才的重用,為我軍通信後勤工作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我為軍通信人才的培養和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長期擔任中央軍委通信兵後勤部門的領導工作,他以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責任感,經常深入基層,深入部隊,調查研究,檢查指導部隊後勤工作,不斷探索我軍通信兵後勤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為通信兵後勤工作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離職休養後,他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和政治理論學習,關心國傢大事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他樂觀豁達,熱愛生活,勇於同疾病做鬥爭,始終保持樂觀的思想境界,繼承和發揚了共産黨員的高尚品德。
朱傢霖同志努力學習馬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具有堅定的共産主義理想和信念,為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努力奮鬥。他堅决貫徹執行黨的路綫,方針、政策、支持改革開放,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緊緊團结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他襟懷坦白,廉潔奉公,為人正直,嚴於律己,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始終勤勤肯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敢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正派,處世公道,思想敏銳,勤於思考,善於鑽研,善於團结同志,關心部屬,真誠友善。他嚴格要求子女,平易近人,受到廣大官兵的尊敬。
朱傢霖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黨我軍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戰士、好幹部、好領導。他的崇高思想和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永遠懷念他。
朱傢霖同志永垂不朽!
二00二年十一月七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