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木本绣球
目录
No. 1
  种名: 木本绣球
  学名: viburnum macrocephalum
  别名: 大绣球、斗球、绣球荚蒾
  科: 忍冬科
  属: 荚蒾属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山东、河南也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
  形态特征
  为园艺种,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广展,树冠半球形。芽、幼枝、叶柄均被灰白或黄白色星状毛。冬芽裸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基部圆形,缘有细锯齿,下面疏生星状毛。4~5月开大型球状花,聚伞花序,白色。不结实。本属常见栽培的变种有琼花(f.keteleeri),又名聚八仙花,本绣球。5~6月开花,聚伞花序仅边缘有白色不育花,中间为可孕花。浆果状核果,椭圆形,9~10月果熟,初殷红,后转黑色。
  生长习性
  喜光,略耐阴。生性强健,耐寒,耐旱。能适应一般土壤,但好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萌芽力、萌蘖力均强。
  园林用途
  绣球花树姿舒展,开花时白花满树,犹如积雪压枝,十分美观。宜配植在堂前屋后,墙下窗外,也可丛植于路旁林缘等处。琼花地配置可参照绣球花,常作观花观果树种,或作绣球花砧木。
  繁殖培育
  因全为不孕花不结果实,故常行扦插、压条、分株繁殖。扦插一般于秋季和早春进行。压条在春季当芽萌动时将去年枝压埋土中,翌年春与母株分离移植。其变型琼花可播种繁殖,10月采种,堆放后熟,洗净后置于1~3℃低温30天,露地播种,翌年6月发芽出土,搭棚遮荫,留床1年分栽,用于绿化需培育4~5年。移植修剪注意保持圆整的树姿,管理较为粗放,如能适量施肥、浇水,即可年年开花繁茂。
花木百科
  木本绣球介绍
  木本绣球 (Viburnum macrocephalum)
  科属:
  忍冬科 荚蒾属
  别名:
  大绣球、斗球
  形态特征:
  为园艺种,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广展,树冠半球形。芽、幼枝、叶柄均被灰白或黄白色星状毛。冬芽裸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基部圆形,缘有细锯齿,下面疏生星状毛。4~5月开大型球状花,聚伞花序,白色。不结实。本属常见栽培的变种有琼花(F.keteleeri),又名聚八仙花,本绣球。5~6月开花,聚伞花序仅边缘有白色不育花,中间为可孕花。浆果状核果,椭圆形,9~10月果熟,初殷红,后转黑色。
  分布与习性:
  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华北南部(山东、河南)至闽、川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繁殖与栽培:
  因全为不孕花不结果实,故常行扦插、压条、分株繁殖。扦插一般于秋季和早春进行。压条在春季当芽萌动时将去年枝压埋土中,翌年春与母株分离移植。其变型琼花可播种繁殖,10月采种,堆放后熟,洗净后置于1~3℃低温30天,露地播种,翌年6月发芽出土,搭棚遮荫,留床1年分栽,用于绿化需培育4~5年。 移植修剪注意保持圆整的树姿,管理较为粗放,如能适量施肥、浇水,即可年年开花繁茂。
  应用:
  绣球花树姿舒展,开花时白花满树,犹如积雪压枝,十分美观。宜配植在堂前屋后,墙下窗外,也可丛植于路旁林缘等处。琼花地配置可参照绣球花,常作观花观果树种,或作绣球花砧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