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蘇州 >常熟市 > 曾園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曾園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曾園又名虛廓園、虛廓居,位於古城區西南隅與趙園相鄰。原為明萬歷間御史錢岱所築“小輞川”部分遺址。清同治光緒間刑部郎中曾之撰營為傢園,取名“虛廓居”,亦為其子晚清文學家曾樸故居,習稱曾傢花園。
  曾園以水面為中心,四周環亭榭假山,修竹古木,佈置得宜,建築別具匠心。且藉景虞山,水光山色融為一體。
  園中央清池一泓,源頭活水從城河入。池中置“不倚亭”,池南為“虛廓村居”(翁同和題),有“水天閑話”,庭前植香樟、白皮鬆各一株,為明“小輞川”遺物,樹下立“妙有”峰湖石,嚮東穿廊達“歸耕課讀廬”,可登“瓊玉樓”。“虛廓村居”之西南有紅豆樹一株,亦為明“小輞川”舊物。池東有黃石假山,名為“小有天”,題雲:“光緒丙戌,築石室為靜坐處,故友莊亦耕經營之,越六年曾之撰記。”山巔築六角亭,亭北有小榭,山下有“磐磯”鎸刻“虛廓子濯足處”,山北建有方亭。東、北二隅砌圍廊,壁嵌《山莊課讀圖》、《勉耘先生歸耕圖》兩部石刻,有李鴻章、翁同和、揚沂孫等書法石刻30餘塊。池西南有“邀月軒”,西北有“清風明月亭”。
  1995年園按歷史原貌修葺一新,並環池鋪園路,遍植梅、李、桃、柳、桂、竹等花木。園內佳木繁蔭,具城市山林之妙,為邑境著名遊憩勝地。
No. 2
  曾園為江南著名古典園林,位於古城西南隅。清同治、光緒年間曾樸之父曾之撰建於明錢氏“小輞川”遺址,名“虛廓居”,亦名“曾園”。園內水面寬廣,襯以平岡小阜,佈局得宜。且藉景虞山,景點豐富,遙山近水,風光如畫。晚清及近代文化名人遺跡留存頗多,足堪玩味。有古紅豆、香樟等名木,水池風荷,尤具佳趣。曾園,本名虛廓居,或虛廓園,位於常熟城西,南臨古城內城河九萬圩,西與趙園相鄰。清光緒龐鴻文《常昭合志稿》載:“虛廓居在九萬圩西,即小輞川廢址也”。“小輞川”為明萬歷御史錢岱別業,曾盛極一時,邑人、清嘉慶時禮部主事吳蔚光有《九萬圩》詩:“九萬圩邊一葉船,曉山如雨水如煙。窮檐華閥今無數,悉是錢傢小輞川”。後漸衰落。清同治、光緒年間,刑部郎中曾之撰在遺址的一部分營建住宅園林,名“虛廓村居”,一名“虛廓園”,俗稱“曾園”。占地約二十畝,水木清華,臺榭參差,嚮為江南古典名園之一。1937年建築園林專傢童雋先生編寫的《江南園林志》一書即曾刊有該園園景圖照與文字。園林專傢陳從周教授《常熟園林》一文也說該園“園內水面較廣,襯以平崗小阜,其後虞山若屏,俯仰皆得。其周圍築廊,間以漏窗,園外景物,更覺空靈”。往昔園景甚豐,雖因歷史滄桑,部分已不存在,但全園總體格局與主要景物仍基本保持較完整,為建國後常熟規模最大而保存又較好的古典園林。改革開放後,在編訂常熟城市總體規劃時即將該園的重修規劃列入。經數年努力,由市城建園林部門於1995年完成首期重修工程,並對外開放,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和各地遊人好評。
英文解釋
  1. :  Zeng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