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昭君墓 Tomb of Wang Zhao jun》 |
诗人: 常建 Chang Jian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犹伤)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军)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共(愤)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
《昭君墓 Tomb of Wang Zhao jun》 |
诗人: 常建 Chang Jian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
《昭君墓 Tomb of Wang Zhao jun》 |
诗人: 汪元量 Wang Yuanliang
一昔王昭君,远嫁单于去。 上马出宫门,琵琶语如诉。 昔为汉宫妃,觅句绕沙碛。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孤鸿云中来,对我声呖呖。 乃知晴天好,物类各有适。 顷刻片云生,雪花大如席。 伟哉复伟哉,造物真戏剧。 |
|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为王昭君之墓。墓高33米,为一座封土堆,呈青黛色,又名青冢。前有平台,台上建亭,旁有碑碣。有昭君和匈奴王骑雕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昭君墓联系方式 地址:座落在呼市南郊呼清公路十公里处大黑河南岸。
电话:0471-5150203
邮编:010020 昭君墓投诉电话 呼和浩特市旅游投诉电话:0471-4606516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投诉电话:0471—628265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昭君墓景区荣誉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门票价格 23元
昭君墓节庆活动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每年8月前后
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交易节,1991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以后每年的8月前后都会举行。它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远比过去的那达幕大会要丰富。并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赛马场举行开幕式,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港台及国内各界人士参加,节日隆重热烈,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即搏克)等表演节目,最引入注目的是男子“三技”比赛,即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
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
每两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一次,各旗、县乌兰牧骑均前来参加会演,而且组织专家评审,定出名次。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他们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乌兰牧骑艺术节有时与内蒙草原旅游节、内蒙那达慕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既可增添节日欢庆气氛,又为开展草原旅游事业助兴,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乌兰牧骑建队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他们多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如著名作曲家图力古尔;歌唱家牧兰、拉苏荣、朝鲁;舞蹈家熬德木勒、敖登格日勒;曲艺表演艺术家道尔吉仁钦;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等。
昭君墓开放时间 8:00-18:00 昭君墓最佳旅游时间 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游季节。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这时的草原景致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举行,届时,逛古召,登古塔,观赛马,骑马驰骋草原,其乐无比。 昭君墓导游图 昭君墓交通图 昭君墓特别提醒 旅游内蒙古,除多条航空线,还有八条陆路路线可供选择:
第一,沿黑龙江滨洲铁路(由哈尔滨至满洲里)入蒙,直抵海拉尔,全程七百四十多公里,车程约十五小时;或从北京乘坐“草原列车”,沿赤峰、通遼 、齐齐哈尔,途经多个内蒙草原区,扎兰屯,直抵海拉尔。
第二,走吉林长白铁路,经白城中转白阿铁路,至内蒙阿尔山新旅游点止,全程六百七十多公里,车程约十六小时。
第三,沿京秦铁路,由锦州中转公路车往内蒙锡林郭勒草原,全程四百九十多公里,一天可达。
第四,由北京沿京包铁路,抵张家口中转公路汽车入蒙,首程铁路二百多公里,次程公路七十多公里,抵察汗淖尔草原。
第五,自山西大同出发,沿京包铁路入蒙,至呼和浩特,全程二百八十多公里,车程约五小时。
第六,自京包铁路入蒙,至包头转旅游车至乌梁素海,浏览河套平原一带;此外,还可由包头往成吉思汗陵园。
第七,自银川往西走,经贺兰山入蒙,进入阿拉善沙漠区。
第八,自甘肃酒泉入蒙,至额济纳旗,可一睹巴丹吉林的沙丘奇观。全程三百九十多公里,一天可达。 昭君墓美食 呼和浩特的餐饮以山野风味为主要特色。人们来此既可一饱眼福,又可一饱口福。
呼和浩特用餐十分方便,城内城外既能遍尝兼具南北风味的菜肴,又可大嚼草原野味。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林林总总的野味佳肴,风味美食,品种丰富,随君挑选。风味佳肴有烤全羊、扒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马奶酒、昭君酒等。其中手扒肉和烤全羊最为出色,火焰上整只肥羊烤得哔叭作响,脆皮焦黄,遍体流油,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只是“好货不便宜”,此类菜要价特贵。一只不算太大的烤全羊,竟开价1000元! 昭君墓住宿 呼和浩特目前已有涉外饭店数十家,其中星级饭店十数家,还有数十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可以基本满足众多游客不同层次需求。
城里除星级宾馆外,还有一些旅馆或招待所,基本设备及卫生条件尚可,服务态度较好,价格也比较低廉,对游客而言,是经济实惠的下榻之处。
当然也可到郊区牧民家中或蒙古包中做客并借宿。牧民民风淳朴,豪爽好客,一定会热情招待,当然,去时最好准备一些小纪念品之类以示感谢。 昭君墓购物 呼和浩特汇集了内蒙古各地的土特产品。买土特产品,可到街头集市贸易场所,相信是最佳选择。那里有当地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各色土特产品琳琅满目,价廉物美,无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买名特产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纪广场,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厦,或五塔东街的满都拉商贸大厦。 昭君墓交通 从市内乘旅游车可直达,火车站乘44路公交汽车昭君墓下车。
昭君墓玩法 参观一下当时的帼国女英雄的陵墓,并感受女英雄的气概。
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南的大黑河畔,距市区9公里。墓高33米,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远望陵墓呈青黛色。
当地传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称为“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是皇宫中的宫女,西汉年间,匈奴呼韩邪单于(国王)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晋时因讳司马昭的“昭”字,又称明君或明妃,西汉时南郡姊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历史上共出了二大名人,除了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外,还有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至今姊妇县还并排矗立着两块石碑,一块为“楚大夫屈原故里”,另一块为“汉昭君王嫱故里”。历代文人词客对这里的地灵人杰极表赞美,宋朝范成大赞为“绝代昭君村,擎世屈原宅,”他们都把昭君和屈原联系起来赞美,这不仅仅是同乡的原因,更包含着对昭君的高度评价。东汉后,从姊归划出兴山县,两大名人故地分属两县所辖)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召入宫,后为汉元帝的待诏。从我国战国开始,活跃在我国阴山南北的匈奴族,逐渐强大起来,同中原的汉王朝时行了近一个半世纪的战争,汉匈两族人民在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强烈要求下,匈奴呼韩邪单于在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33年的18年中,曾三次亲临长安,入朝请求和亲。在这种形势下,公元前33年,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昭君出塞和亲,符合当时汉匈两族人民多年的愿望,所以汉元帝下诏将这一年的年号改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儿子伊屠知牙师,两年后,呼韩邪死后,昭君遵汉成帝之命,从胡俗。再退给呼韩邪单于大阏氏的长子复林累于雕单于陶莫皋。生二女。须卜居次,当于居次。昭君死后,她的子女继续为汉匈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呼和浩特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单于天降”、“长乐未央”等砖瓦;说明长城沿线人民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群出塞以后,汉匈出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故《汉书》记载牛马布野”。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经过,《后汉书.南匈奴传》有过生动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数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今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清代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出于种种原因,把王昭君塑造成翡剧人物,抒发各自的不同情绪掩盖了真实的历史,流传比较广的就是画王毛延寿丑化王昭君,南北朝时吴均撰《西京杂纪》详细地记叙述了昭君不得见御的原因和经过。王昭君顺不肯贿赂画师,虽国色天香,亦不为汉元帝所知,终于被遗出塞和亲,元帝见过昭君后,追悔莫及,迁怒于毛延寿,将有关画师全部杀掉。到了元代马致元的杂剧《汉宫秋》,明确地把毛延寿和昭君拉上关系。个虚构的故事情节在文人和民间文学传播,造成许多人误以为史实。 王昭君出塞和亲促进民团结的家话,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下至文人墨客,黎民百姓,都曾为她的事迹而牵动情愫,在民间流传着关于她的故事,在她的家乡到处可以见到她的遗迹在她出嫁的塞外甚至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墓。围绕昭君历史学家时行了无数的论证、探讨和争论,艺术家们创作出无数绘画、雕塑、音乐、歌舞作品和各种各样的民族工艺品。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学领域,历史歌咏昭君的诗歌约700余首,小说和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近40种,各类戏剧约30种,记载和论证昭君事的历代著作300余种。近年来,昭君形象又陆续出现在电视、电影屏幕及邮票上。王昭君的影响已走出国门,远至日本、朝鲜、越南、并日益引起欧美等国的重视。
历史已跨入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如何更好的弘扬昭君文化精神,为我区宣传民族团结做出新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任务。为了适就文物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昭君墓知名度,因此我正在积极策划昭君墓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计划,急取把昭君墓建设成集人文景观。文化娱乐,旅游消费等为一体的高品位的旅游景点。以昭君为中心启动新的市镇的形势和乡镇经济的繁荣。以文化 的开发启动经济的开发,昭君墓一带将会成为南郊的一处新兴文化旅游的卫星城。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相信,在全区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昭君墓做为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必将以,崭新的风貌,为我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
|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王昭君(wáng zhāo jūn) ,姓王,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族。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相传有“落雁”之美,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唐代杜信《通典》中最早记载了这座昭君墓,以后历代记载甚多。 |
|
昭君墓,蒙古语为特木尔。乌虎儿,位于呼和浩特南郊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现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每年秋季,树叶枯黄时,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们又称这为“青冢”。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登上墓顶,我们会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会欣赏到呼和浩特市全景。 |
|
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王昭君的故事,都知道这位奇女子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历史上把这四大美女分别比喻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们分别指的是谁呢?噢,陈先生说得对,“沉鱼”指的西施,“闭月”代表的是貂蝉,“羞花”暗喻的是杨贵妃,而落雁呢,指的就是王昭君,为什么叫“落雁”呢?说起来,还有一个小小的典故呢!传说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远归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惊呆了,忘记了飞翔,于是,从空中掉了下来,因此昭君有了“落雁”的美称。 比起其他3位美女来,昭君不仅美而且她的也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肯人氏,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西汉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所谓“良家子”,指的不是医、巫、商贾、百工出身。“掖庭”就是后宫,昭君入掖庭后级别是“待诏”,“待”是等待的待字,“诏”是言字旁加一个召见的召,由字面上理解,她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史书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 这位小姐问,王昭君既然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为什么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呢?关于这一点还有一段传说呢! 相传汉宫画师毛延寿给后宫美女画像,元帝通过画像选召宫女,对一般宫女来说,她们入后宫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后宫争得“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优势,因此她们纷纷用财物贿赂毛延寿,请他们把自己画漂亮些。毛画师受人吹捧惯了,而昭君对这种不正之风深有不满,没有贿赂毛延寿。于是,画师便在昭君画像的眼角底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大家可别小看这颗痣,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观念中,人们认为有这种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为封建君主,当然不可能宠幸这样的女子了。这样,昭君便没有机会受宠了。但是,当汉元帝看到昭君本人,发现她并没有那颗“伤夫落泪痣”时,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只好作罢,其实,这只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传说罢了。 公元前33年,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请求出行,充当汉族的“和亲使者”,出嫁到塞北,户负起进行交给她的为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为民族友好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位高身贵的宗教室公主,但是,她们的事迹,绝大多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家都知道昭君的丈夫是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单于就是“王”的意思,那么昭君怎么样从一个汉宫宫女变成匈奴的阏氏呢? 这里要从匈奴这一部落说起。匈奴是游牧在蒙古高原最早的少数民族,它是古荤粥(xūn yù)即严狁(xiǎn yǚn)的后裔,秦汉初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各部,统一大漠南北广大地区。汉初,不断骚扰汉朝北部边界一带。由于当时西汉政权初建,国力微弱,再加上“异姓诸王”努力的存在,中央集权还没有巩固,不足以和匈奴对抗。公元前200年,高谊刘邦,发兵30多万抗击匈奴,不想被匈奴40万精兵围困在平城白登陆山,就是今天山西省大同市郊外,长达7天7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山之围”。面对困境,刘邦采纳谋士陈平的计策,向单于的瘀氏,就是妻子,贿赂珠宝,才得以逃脱。 白登山之围后,刘邦派刘敬前往匈奴去结和亲之纸,在此后的六七十年间,和亲成为汉朝对待匈奴的一种政策。 汉武帝时期,国力充实到足以抗拒匈奴的时候,便开始采取积极的战争方针对抗匈奴,公元前133年和前121年两次决定性的出击,使匈奴大败而归。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西汉,共同攻击匈奴。而在匈奴贵族集团内部为争夺“单于”这个最高的统治权力,出现了分裂与内讧,最终分裂为南北匈奴两去,就是“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政敌争压最高统治权,两次被近出走。面对这样的局面和困境,呼韩邪单于想到了如果依靠汉朝中央政府的帮助,也许能给自己打出一条政治出路,平定郅支,统一匈奴,扭转局面,但是,等到汉朝消灭了郅支单于之后,呼韩邪单于下场就像郅支单于一样局势促使他进一步倒向汉朝。于是,从公元前49年开始,呼韩邪单于先后三次入汉韩,求见元帝,表示“愿婿汉室以自亲”,得到元帝恩准。元帝将后宫待诏王昭君许配给呼韩邪单于为妻,封号“宁胡瘀氏”,于是就有了千古美谈“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在汉匈关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结束了汉匈两族159多年的敌对状态,把深受战争煎熬折磨的两族人民从战争的火坑里挽救出来,使两族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政治方面,匈奴接受汉朝中央政权的领导,打破了旧的历史格局,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而在经济文化方面,汉匈“关市”畅通,促进交流,匈奴人从汉人那里学会了计算和登记的方法,还学会了建筑和打井;汉族文化也同样受到了匈奴文化的影响,比如汉朝政府和民间养马业的空前发达,就和匈奴马匹的大量输入,养马技术的传授分不开。 对于两族的人民,和平就是一切,昭君出塞,单于附汉为他们带来了和平与富足。《汉书》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呔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段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的幸福图景。 所以,用历史唯特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就是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人民和平安定的愿望,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并稳定了民族关系,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
|
现今昭君墓已经成为内蒙古一处重要文物古迹和人们来到达呼和浩特必游的景点,对于今天的人们,用翦伯赞老先生的话来说是最恰当的,那就是:“王昭君已不再是一个人物,而是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再是一座坟墓,它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昭君墓马上就要到了,就让我们一齐去参观这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吧! (雕像前) 各位团友,我们面前的这座雕像就是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大家请看,王昭君温柔秀丽,柔中带刚;呼韩邪单于威武粗犷,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豪爽气质。这尊雕像的下面刻有蒙汉两种文字的“和亲”,再请各位看看,昭君夫妇并骑的马头是朝什么方向呢?对这位团好猜对了,是西方,为什么朝西方呢?大家能想出来吗?原来这和昭君出塞的路线有关,公元前33年他们是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至甘肃省庆阳县,然后经陕西榆林,内蒙东胜、杭锦旗、包头市,向漠北方向去了,所以从西安出发向西走,马头当然朝西了。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拍照。 (石碑前) 各位团友,这幅碑文是1963年董必武老先生参观昭君墓时写的,全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两千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对人生的政治的见解,其中也有一些文人对昭君出塞有消极的看法,面对众说纷坛,董老毅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价值与意义,肯定了昭君人微言轻和亲使者的功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亲”是明智之举,它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安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文人墨客的惜古哀怨的诗句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历史是不可抹杀的,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大家庭中,昭君的“千秋”不权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它符合了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环境。 (昭君墓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面对的这座大土丘就是昭君墓,最早见于唐代的记载。相传,昭君死后,汉匈人民都非常悲痛,纷纷赶来送葬,人们用衣裳襟包着土,一包一包地填在她的坟上;由于送葬的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想多捧几包土寄托自己的哀思,所以到最后竟垒成了一座形似小山的坟墓。内蒙古的昭君墓有若干个,而这座是真正的昭君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昭君墓呢?因为昭君给人民带来和平,人民爱戴她,很多人都愿意她埋葬在自己的家乡,也有的人认为她是仙女下凡,叫她“昭君娘娘”,附近的百姓都认为,在昭君墓前许愿是十分灵验的,传说,一对青年夫妇久婚不育,于是便在这里许了愿并且住了一夜,第二年便有了健康的小宝宝。女士们、先生们,就让我们也在这里许个愿吧!愿民族团结,国家富强。 大家可能要问,王昭君真的葬在这里吗?事实上这只是昭君的衣裳冠墓,因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死后都采取秘密下葬的方式,墓不立碑,似若不地。其实,昭君埋葬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为人民的和平作出了贡献。现在大家看,墓中间刻有“青冢”二字,“青冢”就是绿色的坟墓,是昭群墓的别称,因为每年秋季,附近的树都已枯黄,而昭君墓四周却依然绿草青青,所以又称“青冢”。
歌舞表演《昭君情缘》所在地 |
|
门票:65元 歌舞表演:免费(一日两场——10:30 15:30) |
昭君墓最佳旅游时间 Zhaojun Tomb best time to travel |
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游季节。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这时的草原景致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举行,届时,逛古召,登古塔,观赛马,骑马驰骋草原,其乐无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