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星係天文學
目錄
No. 1
  漢語拼音】xingxi tianwenxue
  【中文詞條】星係天文學
  【外文詞條】extragalactic astronomy
  【作者】李競
  以星係和星係際空間為研究對象的天文學分支學科﹐又稱河外天文學。它的任務是探討星係的結構﹑運動﹑起源和演化﹐星係對﹑星係群和星係團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和演化聯繫﹐星係成團現象以及更大尺度的物質分佈。星係天文學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
  發展簡史和內容 1888年出版的《星雲星團新總表》(ngc)及其《補編》(ic)刊載了 13﹐226個非恆星天體和非單星天體﹐後來判明其中絶大多數是河外星係﹐這為星係天文學的誕生準備了基本資料。1919年﹐哈勃用當時最大的1.5米和2.5米反射望遠鏡發現了近距星係──仙女星係ngc 224(m31)﹑三角星雲ngc 598(m33)﹑人馬座星雲ngc 6822中的造父變星﹐並根據周光關係﹐測定了距離﹐證明它們在銀河係之外﹐並且指出當時統稱為星雲的天體﹐大多是和銀河係同一等級的恆星係統﹐把它們命名為河外星係﹐簡稱星係。接著﹐哈勃在前人發現的基礎上﹐還揭示了星係世界普遍有譜綫紅移效應以及星係距離和紅移大小成正比的規律﹐從而建立了星係天文學。五十年代以前﹐星係天文學主要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研究以10年為演化尺度的星係(即所謂正常星係)的形態﹑結構﹑運動和物理狀況﹔建立形態分類係統﹐把大多數星係納入旋渦﹑棒旋﹑透鏡﹑橢圓和不規則五大形態框架﹔通過星係的自轉以及星係群的運動﹐測定星係的質量﹐表明從10~10太陽質量的矮星係﹑10~10太陽質量的巨星係﹑直到10~10太陽質量的超巨星係﹐大小可差7個量級﹔用測光方法和光譜方法探討星係的恆星成分和氣體成分﹐以及星族的劃分和分佈等。另一方向的進展是﹐建立並改進星係距離尺度﹐通過星係的空間分佈﹑成團現象和紅移效應﹐探索大尺度宇宙結構﹐描述今日所公認的百億光年範圍的可觀測宇宙等。近三十年來﹐逐步打開了射電﹑紅外綫﹑紫外綫﹑x射綫和γ射綫“天窗”﹔發現了短於10年的激擾活動和高能現象﹔探測到射電星係﹑類星體等形形色色的特殊河外天體﹔這些發現都嚮天體物理學和傳統觀念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今天的星係和星係際空間的研究已成為天文學最活躍的領域之一。研究星係的起源和星係的演化﹑宇宙物質的蟪叨冉峁購陀鈧嬤械母吣芑疃o可以推動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不斷嚮前發展。
  研究方法和手段 用中等口徑的光學望遠鏡﹐可對本星係群的一些成員(如大小麥哲倫雲﹑仙女星係)的星係盤﹑旋臂﹑星係核﹑星係暈和星係冕進行分部觀察﹐並對其成員天體(星團﹑電離氫區﹑行星狀星雲﹑超巨星﹑紅巨星﹑新星﹑造父變星)作光度測量和光譜分析。然而﹐除少數近距星係外﹐絶大多數星係因距離遙遠﹐呈現為暗弱的小面光源﹐其微小程度甚至接近於點源。要取得它們的光學觀測資料﹐必須用大口徑望遠鏡和高效能輻射接收裝置﹐而對百億光年的深空探索還得配備強光力廣角設備。要掌握河外天體的射電天圖﹐則必須有大型的射電煜擤o並且還要具備能與光學成像相稱的射電分辨技術。河外星係世界的非熱輻射和高能過程﹐正吸引著全球的大型射電儀器和空間探測裝置。當代威力強大的各個波段的望遠鏡都把河外天體作為重要的觀察對象﹐以期在這方面獲得更大的進展和突破。星係天文學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天體物理方法和射電天文方法。此外﹐星係動力學和統計天文學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
  參考書目
  a. sandage et al.﹐ galaxies and the universe﹐univ.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75.
  .. -﹐ ﹐2- .﹐“”﹐﹐1978.
百科大全
  xingxi tianwenxue
  星係天文學
  extragalactic astronomy
    以星係和星係際空間為研究對象的天文學分支學科,又稱河外天文學。它的任務是探討星係的結構、運動、起源和演化,星係對、星係群和星係團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和演化聯繫,星係成團現象以及更大尺度的物質分佈。星係天文學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
    發展簡史和內容 1888年出版的《星雲星團新總表》(NGC)及其《補編》(IC)刊載了 13,226個非恆星天體和非單星天體,後來判明其中絶大多數是河外星係,這為星係天文學的誕生準備了基本資料。1919年,哈勃用當時最大的1.5米和2.5米反射望遠鏡發現了近距星係──仙女星係NGC 224(M31)、三角星雲NGC 598(M33)、人馬座星雲NGC 6822中的造父變星,並根據周光關係,測定了距離,證明它們在銀河係之外,並且指出當時統稱為星雲的天體,大多是和銀河係同一等級的恆星係統,把它們命名為河外星係,簡稱星係。接着,哈勃在前人發現的基礎上,還揭示了星係世界普遍有譜綫紅移效應以及星係距離和紅移大小成正比的規律,從而建立了星係天文學。五十年代以前,星係天文學主要沿着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研究以10□年為演化尺度的星係(即所謂正常星係)的形態、結構、運動和物理狀況;建立形態分類係統,把大多數星係納入旋渦、棒旋、透鏡、橢圓和不規則五大形態框架;通過星係的自轉以及星係群的運動,測定星係的質量,表明從10□~10□太陽質量的矮星係、10□~10□太陽質量的巨星係、直到10□~10□太陽質量的超巨星係,大小可差7個量級;用測光方法和光譜方法探討星係的恆星成分和氣體成分,以及星族的劃分和分佈等。另一方向的進展是,建立並改進星係距離尺度,通過星係的空間分佈、成團現象和紅移效應,探索大尺度宇宙結構,描述今日所公認的百億光年範圍的可觀測宇宙等。近三十年來,逐步打開了射電、紅外綫、紫外綫、X射綫和γ射綫“天窗”;發現了短於10□年的激擾活動和高能現象;探測到射電星係、類星體等形形色色的特殊河外天體;這些發現都嚮天體物理學和傳統觀念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今天的星係和星係際空間的研究已成為天文學最活躍的領域之一。研究星係的起源和星係的演化、宇宙物質的大尺度結構和宇宙中的高能活動,可以推動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不斷嚮前發展。
    研究方法和手段 用中等口徑的光學望遠鏡,可對本星係群的一些成員(如大小麥哲倫雲、仙女星係)的星係盤、旋臂、星係核、星係暈和星係冕進行分部觀察,並對其成員天體(星團、電離氫區、行星狀星雲、超巨星、紅巨星、新星、造父變星)作光度測量和光譜分析。然而,除少數近距星係外,絶大多數星係因距離遙遠,呈現為暗弱的小面光源,其微小程度甚至接近於點源。要取得它們的光學觀測資料,必須用大口徑望遠鏡和高效能輻射接收裝置,而對百億光年的深空探索還得配備強光力廣角設備。要掌握河外天體的射電天圖,則必須有大型的射電天綫,並且還要具備能與光學成像相稱的射電分辨技術。河外星係世界的非熱輻射和高能過程,正吸引着全球的大型射電儀器和空間探測裝置。當代威力強大的各個波段的望遠鏡都把河外天體作為重要的觀察對象,以期在這方面獲得更大的進展和突破。星係天文學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天體物理方法和射電天文方法。此外,星係動力學和統計天文學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
    參考書目
     Sandage et al., Galaxies and the Universe,Univ.of Chicago Press, Chicago,1975.
    .А. Воронцов-Вельяминов,Внегалак□ическая ас□рономия,2-е изд.,“Наука”,□осква,1978.
      (李競)
    
相關詞
銀河係天體物理學天體星係天文學術語觀測天文學天文學目錄
天文學及天體星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