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
目錄
興盛康樂 Prosperity Recreation
  興盛康樂。《史記·匈奴列傳》:“二國已和親,兩主驩悅,寢兵休卒養馬,世世昌樂。”
No. 2
  昌樂最新行政地圖昌樂縣地處山東半島中部,隸屬山東省濰坊市,東鄰海濱城市青島,西靠山東省會濟南,濟青高速公路、膠濟鐵路橫穿東西,大沂路縱貫南北,距青島、濟南機場各150公裏。全縣轄12個鎮、4個街道、1處省級開發區,面積1101平方公裏,人口60萬。2005年,實現生産總值72.56億元,財政總收入6.0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52億元。
  昌樂縣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稱營陵,境內有距今1800萬年的遠古火山群和212處古文化遺址。現已探明和開發的礦産資源有藍寶石、玄武岩、石灰岩、木魚石、煤、粘土、砂金等9類25個品種,82處礦産地。昌樂石灰岩保有量為20億噸,其中熔劑灰岩為1.5億噸,水泥、化工灰岩為14億噸,建築石料灰岩為4.5億噸。特別是藍寶石資源豐富,有礦面積450平方公裏,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床之一,具有顆粒大、顔色純、質量好、奇異寶石多等特點,頗受國內外珠寶界的青睞,昌樂也因此被譽為“藍寶石之鄉”。
  昌樂縣農業基礎雄厚,現已形成瓜菜、黃煙、桑蠶、林果、肉雞、肉鴨和奶牛七大主導産業。昌樂西瓜已有150多年的栽培歷史,栽培面積15萬畝,品種80多個;建有中華西瓜科技園,一年四季有瓜,是有名的“西瓜之鄉”,産品已獲國傢農業部“緑色食品”認證。畜牧養殖業,有樂港、永昌等竜頭企業,形成了雞、鴨、牛、羊、豬等17個係列,年産肉、蛋、奶10萬餘噸,年養殖肉雞、肉鴨5000萬衹。
  昌樂縣工業發展較快。目前,全縣各類企業發展到1035處,其中年銷售收入過500萬元的工業企業229,形成了化工、農副産品加工、塑料、機械、建材、寶石加工、輕紡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係。目前,我縣的珠寶、塑料袋、油漆、肉雞、肉鴨、葡萄糖等産品的産量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全縣共有塑料加工企業102,年加工能力10萬噸;拖拉機組裝企業20,年生産能力30萬臺;樂器加工企業30,年産吉他、貝司等樂器50萬把;地毯生産企業18,年加工能力240萬平方英尺。
  昌樂縣的第三産業發展勢頭強勁。2005,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9.8億元,占全縣GDP的27.3%;服務業從業人員9.5萬人。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發展到95處,其中堯溝瓜菜市場年交易量4億公斤,被評為“國傢定點西瓜市場”。全縣商業零售餐飲網點發展到3908戶,城區有溫州商城、商業步行街、佳樂傢超市等大型商業網點,200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9.4億元。旅遊業以藍寶石為依托,建成了中國寶石城、中華寶玉石博物館、世界民族文化村、仙月湖景區等10多處旅遊景點,推出了“藍寶石之旅”、“生態觀光”等旅遊專綫。
  昌樂縣對外經貿發展迅速。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和多元化市場開拓、産品內部結構戰略,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到目前,全縣纍计辦成外商投資企業180多傢。2005年,全縣新批利用外資項目28個,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目前,全縣出口商品有肉雞、肉鴨、塑料、紡織品、玩具、蔬菜、油漆、地毯等15大類200多個品種,産品遠銷50多個國傢和地區。2005年全縣出口創匯1.2億美元。
  昌樂縣珠寶業發展得天獨厚,現已形成規模宏大的珠寶集散地。自1986年在昌樂發現藍寶石以來,經過十幾年的持續發展,全縣珠寶業從業人數已達4000餘人,從事珠寶産業的企業已達340,其中大型寶石開採企業8,飾品鑲嵌企業80多傢,珠寶首飾批發、銷售貿易型企業250,年寶石加工能力600萬剋拉、飾品400萬枚、黃金首飾600萬剋,年産值10億元。已形成山東省規模最大的24K黃金、白金和18K鑲金飾品及寶石的專業批發市場,建成了國內唯一冠國傢級名稱的珠寶交易市場“中國寶石城”。我縣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寶石節,都取得明顯效果。
  昌樂縣投資環境優越,投資政策優惠。近年來,我縣把招商引資作為帶促各項工作上水平的總抓手,提出了“招商引資促發展,求真務實建強縣”的口號,采取了一係列超常規的措施和辦法,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取得明顯成效,僅去年就引進各類項目326個,實際到位資金33.9億元,其中過千萬元項目68個,過億元項目25個。在縣境內,除了有省級開發區——昌樂經濟開發區外,還規劃了若幹項目區。昌樂經濟開發區及各重點項目區內商貿、加工、科研、娛樂、居住等功能設置合理,配套基礎設施已全部達到“七通一平”的水平。區內實行封閉式管理,推行“稅外無費”政策,不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進園區檢查收費,為外商生産經營創造良好環境。為鼓勵外商投資,我們製定了一係列優惠政策,對投資者和項目引薦人都給予奬勵。同時,我們還提出了“視投資者為上帝、視引薦者為功臣”,“衹要來投資,剩下的事情我們辦”的口號,確保外商在昌樂能夠享受到最優質的服務。縣裏專門成立了經濟發展軟環境投訴中心和機關效能監察中心,開通了經濟“110”,24小時接受外商舉報,為企業和客商保駕護航。成立了招商引資係列化服務領導小組和招商引資項目論證小組,為項目建設提供包攬式、全方位服務;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將審批、收費、辦證、會計結算等職能全部集中到中心辦理,為外商投資提供“一站式”服務。
  行政區劃
  昌樂縣轄5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城關街道辦事處、寶城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辦事處、五圖街道辦事處、朱劉街道辦事處、喬官鎮、鄌郚鎮、紅河鎮、營邱鎮。
  歷史沿革
  昌樂縣古稱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
  1994年11月1日,撤銷平原鄉、崔傢莊鄉、阿陀鄉,設立平原鎮、崔傢莊鎮、阿陀鎮。1995年7月25日,撤銷畢都鄉、南郝鄉、北岩鄉、河頭鄉,設立青竜鎮、南郝鎮、北岩鎮、河頭鎮;撤銷漳河鄉,以原漳河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高崖鎮;將臨朐縣白塔鄉的張傢樓、東前韓、東後韓、東前河野、東後河野5個行政區和東窩鋪、東白塔2個自然村劃歸高崖鎮管轄。
  1996年6月28日,撤銷臨朐縣白塔鄉,設立昌樂縣白塔鎮,將原白塔鄉所屬的劉傢溝、西寺後、東寺後、窩鋪、白塔、史傢溝、北段、山坡西溝、剋傢窪、臥牛石官莊、魏傢溝、後河野、西前韓、南高傢莊、山坡、西後韓、董傢莊、慄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趙莊、孫傢溝、北洋河、南洋河、大溝、閆傢河、黃塚坡等28個村和臨朐縣大關鎮的池子村劃歸白塔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原白塔鄉人民政府駐地;將原白塔鄉所屬的龐傢河、西雙山河、東雙山河、李傢溝、王傢溝、大高傢莊等6個村劃歸臨朐縣辛寨鎮管轄,鄔傢官莊劃歸臨朐縣柳山鎮管轄,上述區劃調整後,昌樂縣白塔鎮,臨朐縣辛寨鎮、柳山鎮的行政區域界綫以濰政請字[1996]50號、51號文所附的1:5萬地形圖上標繪的邊界綫為準(魯政字[1996]121號)。
  1996年12月29日,撤銷朱漢鄉、大宅科鄉,設立朱漢鎮、大宅科鎮(魯政函民字[1996]65號)。
  1997年7月9日,撤銷北展鄉,設立北展鎮(魯政函民字[1997]31號)。
  2007年8月 保留四個街道,新增五圖街道。其中撤消堯溝鎮行政區域,並入寶城街道; 撤消北岩鎮行政區域,並入喬官鎮,政府駐地喬官鎮; 撤消朱漢鎮行政區域,並入紅河鎮,政府駐地紅河鎮; 撤消崔傢莊鎮、阿陀鎮、馬宋鎮行政區域,成立營邱鎮,政府駐地原馬宋鎮; 撤消白塔鎮、高崖鎮行政區域,並入唐吾鎮,政府駐地唐吾鎮;合併後,昌樂縣為五個街道辦事處,四處鄉鎮。
近義詞
昌樂
昌樂
相關詞
行政區劃地理地名村莊紅河山東濰坊寶石
教育學校中學堯溝小學個人校長人物
壽光革命烈士更多結果...
包含詞
昌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