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欄樹
trochodendraceae
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的唯一科唯一屬植物。産於中國臺灣、朝鮮南部和日本。常緑灌木或小喬木,全體無毛,小枝有明顯葉痕。木質部中無導管;早材中的管胞長,有典型的梯狀具緣紋孔,是很原始的特徵。葉互生,常6~12個成輪生狀,革質,具羽狀脈。花小,兩性,組成頂生的多歧聚傘花序,有小苞片,無花被;雄蕊約70,分化成明顯的花絲與花藥,花絲基部與心皮下部愈合,心皮4~11(~17),以子房側面合生,但子房頂部仍分離,每心皮有25~30胚珠,聚合蓇葖果。木材可製傢具;樹皮可製粘膠;樹形優美,在庭園栽培供觀賞。
在a.恩格勒係統和j.哈欽森係統中 ,昆欄樹科均包含昆欄樹屬和領春木屬,放在木蘭目(或廣義的毛茛目)中。近年來,a.l.塔赫塔江和a.剋朗奎斯特等學者把昆欄樹科作為單型科(即衹包括昆欄樹屬),和另一無導管的單型科水青樹科組成昆欄樹目,放在從金縷梅目到鬍桃目、殼鬥目演化路綫的起始位置,作為金縷梅類與木蘭類之間的中間群。
~~~~~~~~~~~~~~~~~~~~~~
拉丁名 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 etzucc.
中文名 昆欄樹
拉丁科名 trochodendraceae
中文科名 昆欄樹科
保護級別 2
分佈 臺灣
現狀 稀有種。昆欄樹為東亞特有的單種屬植物,在我國僅臺灣省有分佈。由於林木砍伐破壞嚴重,此種植物數量逐漸稀少,分佈區已日益縮小。
海拔下限(米) 300
海拔上限(米) 2700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2米;大枝開展,小枝褐色或灰色,節處具葉痕或芽鱗痕。葉互生,常4一12聚生枝頂,革質,寬卵形、菱狀倒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一12釐米,寬3一7釐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下延至葉柄,中部以上具圓鈍鋸齒,側脈5一7對;葉柄長3一10釐米,上面有縱槽;無托葉。總狀花序頂生,直立,有花10一20;花兩性或雜性,直徑1.5一2釐米,花梗細長,有苞片及小苞片,無花被;雄蕊多數,排成3-4輪,花絲細長,花藥形成一環;離生心皮6-10,排成一輪,基部合生,花柱頂端反轉,胚珠多數,排成兩列。聚合蓇葖放射狀,着生於肉質花托上,成熟時褐色,腹縫開裂;每室有綫形種子數粒,長4一6毫米,黑色。
特性 分佈區氣候溫暖或溫涼濕潤,年平均溫8.8一15℃,年降水量3000一3500毫米,雲霧多。土壤多為發育良好的黃壤或山地黃壤,海拔2000米以上的土壤為棕壤或灰棕壤,成土母質為灰色砂質岩, ph值5.5一6.0。昆欄樹為半陽性樹種,能稍耐蔭蔽,一般多生長在25一35度坡地上,常散生於紅檜chamaecvparisformosensismatsum。或臺灣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var.formosana (hayata)rehd.林中,或與其它闊葉樹種如雲山青岡cyclobalanopsis sessillfoliaschott.、臺灣狹葉青岡cr.slenophylloides (hayata)kudoetmasam。、尖葉械acerkawakamii koidz,、玉山槭a. morrisonensehayata等混生。昆欄樹種子不能隨風遠揚,天然下種大都限於樹冠周圍,幼苗在較弱光照下生長較好,根係發達,多能長成大樹。
保護價值 昆欄樹為第三紀的孑遺植物,間斷分佈於日本、朝鮮及我國臺灣,為東亞特有的單種屬,其形態特殊,分類學家已據此建立單型科。對研究植物係統發育、古代植物區係及古地理有重要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應在昆欄樹分佈中心地區建立自然保護點,或建立紅檜自然保護區,同時重點保護昆欄樹。今後應嚴禁砍伐破壞,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天然更新,擴大分佈範圍,並積極開展繁殖試驗,在大陸適生地區進行引種試驗。
栽培要點 采用種子繁殖。 |
|
昆欄樹介紹
昆欄樹 (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et Zucc.)
科屬:
昆欄樹科
別名: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2米;大枝開展,小枝褐色或灰節處具葉痕或芽鱗痕。葉互生,常4-12聚生枝頂,革質,寬卵形、菱狀倒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2釐米,寬3-7釐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下延至葉柄,中聞以上具圓鈍鋸齒,側脈5-7對;葉柄長3-10釐米,上面有縱槽;無托葉。總狀花序頂生,直立,有花10-20;花兩性或雜性,直徑1.5-2釐主,花梗細長,有苞片及小苞片,無花被;雄蕊多數,排成3-4輪,花絲細長,花藥形成一環;離生心皮6-10,排成一輪,基部合生,花柱頂端反轉,胚珠多數,排成兩列。聚合放射狀,着生於肉質花,成熟時褐色,腹縫開裂;每室有綫形種子數粒,長4-6毫米,黑色。
分佈與習性:
昆欄樹在我國僅分佈於臺灣省中北部山地,即臺北北部硫磺泉,宜蘭太平山,花蓮豐坪溪列剋內社山,臺中鞍馬山,以及嘉義裏山、玉山等地。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分佈區氣候溫暖或溫涼濕潤,年平均溫8.8-15℃,年降水量3000-5500毫米,雲霧多。土壤多為發育良好的黃壤或山地黃壤,海拔2000米以上的土壤為中灰棕壤,成土母質為灰色砂質岩。pH值5.5-6.0。昆欄樹為凌晨陽性樹種能稍耐蔭蔽,一般多生長在25-35度坡地主,常散生於紅檜ChamaecyparisformosensisMatsum.或臺灣扁柏Chamaecyparisobtusavar.formosiana(Hayata)Rehd.林中,或與其它闊葉樹種如雲青岡CyclobalanopsissessilifoliaSchott.、臺灣狹葉青岡Cy.stenophylloides(Hayata)KudoetMasam.、尖葉槭AcerKawakamiiKoidz.玉山槭A.morrisoneneHayata等混生。昆欄樹種子不能隨風遠揚。天然下種大都限於樹冠周圍,幼苗在較弱光照下生長較好,根係發達,多能長成大樹。
繁殖與栽培:
采用種子繁殖。幼苗期需架搭蔭棚。
應在昆欄樹分佈中心地區建立自然保護點,或建立紅檜自然保護區,同時重點保護昆欄樹。今後應嚴禁砍伐破壞,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天然更新,擴大分佈範圍,並開展繁殖試驗,在大陸適生地區進行引種試驗。
應用:
昆欄樹為第三紀的孑遺植物,間斷分佈於日本、朝鮮及我國臺灣,為東亞特有的單種屬植物,其形態特殊,分類學家已據此建立單型科。對研究植物係統發育、古代的區域及古地理有重要科學價值。
圖片: |
|
| 昆欄樹科 | 昆欄樹目 | 昆欄樹屬 | | 昆欄樹白紋羽病 | 昆欄樹盤多毛孢菌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