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文(1612—1669),字爾止,號嵞山,原名孔文,字爾識,明亡後更名一耒,別號淮西山人、明農、忍鼕,安徽安慶府桐城人。明朝桐城方氏,是一大傢族,以仕官、治學稱於世者甚多。其父方大鉉,萬歷進士,任戶部主事,在方文七歲時去世。其侄方以智(比方文大一歲)與其同學十四年,二人在明代已有聲名。在明代,方文僅為諸生,未及出仕,朝代更替,入清後以氣節著,靠遊食、賣卜、行醫或充塾師為生,但交遊遍朝野,名流無不與之交往。著有《嵞山集》十二捲,續集《四遊草》四捲(北遊、徐杭遊、魯遊、西江遊各一捲),又續集五捲,共二十一捲。方文之詩以甲申之變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學杜,多蒼老之作;後期專學白居易,明白如話,長於敘事。 |
|
方文,男,漢族,1966年生,博士,現為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個人經歷
1982年9月--1986年7月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係本科生
1986年7月--1989年7月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管理係碩士生
1989年7月--1991年7月 安徽師範大學教育係助教
1991年8月--1994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1994年7月--1996年7月 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博士後
1996年8月--2005年7月 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
2000年9月--2001年9月 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2005年8月開始 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科研活動
1“社會行動者:初步研究”,博士後課題,1995年度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獨自完成。
2“北京市基督教群體研究”,北京市九·五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已完成。
3“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文化適應問題”,1998年度福特基金項目,核心成員。
4“解構霸權--歐洲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2000年度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5“宗教行動者”,北京大學2001年“985”項目,主持人。
6“社會行動者:理論和經驗研究”,2002年國傢回國人員啓動基金項目,主持人。
科研成果
(一)論著和譯著
1、1989“G.H.米德的社會心理思想評述”,《心理科學通訊》{現為《心理科學》}第5期
2、1991“麥獨狐的《社會心理學引論》”,載馬文駒等主編《現代西方心理學名著介紹》,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1993“論社會經驗論的理論模式”,《遼寧大學學報》第3期人大資料《心理學》月刊1993年第10期
4、1994“作為理論聚點的社會行為研究”,《心理科學》第4期
5、1994“論社會行為的種係演化”,《社會心理研究》第3期
6、1994“論心理學的歷史圖景”,《晉陽學刊》第6期人大資料《心理學》月刊1995年第1期
7、1995“重審實驗”,《社會學研究》第2期人大資料《心理學》月刊1995年第7期
8、1995“論社會行為研究的倫理學”,《自然辯證法通訊》第2期
9、1995“從本能論到人類習性學”,《社會科學戰綫》第2期
10、1996“跨文化研究的基礎”,《社會科學輯刊》第1期
11、1996“原道之路--學習陳元暉先生著作的一點體會”,《社會心理研究》第1期
12、1996“中國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學者自律及社會監控”,《中國書評》·總第10期(香港)
13、1997“《社會行為學論綱》摘要”,載《博士文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1997“社會心理學百年進程”,《社會科學戰綫》第2期人大資料《心理學》月刊1997年第4期
15、1998“大衆時代的時尚迷狂”,《社會學研究》第5期人大資料《社會學》月刊1999年第1期
16、1998《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英)吉登斯著,第二譯者,北京:三聯書店
17、1999“人類世界是文化建構的”,《國外社會學》第5-6期校者
18、2001“社會心理學的演化--一種學科制度視角”,《人大資料《心理學》月刊2002年第4期
19、2001“文化適應與合作: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調查研究”,《新華文摘》第12期第2作者(與王春光合作)
20、2002“後學的養成、評價和資助”,《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
21、2002《社會行動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22、2002“學科制度精英、符號霸權和社會遺忘--主流社會心理學歷史話語的建構和再生産”,《社會學研究》第5期
23、2002“歐洲社會心理學的成長歷程”,《心理學報》第6期
24、2002“社會行動者—社會行為論的可能框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第6期
25、2003“群際行為的社會認同論”,《國外社會學》第6期第1譯者(和李康樂合作翻譯)
(二)學術隨筆
1、 2000“社會學世紀經典回顧”,《百科知識》第3期
2、 2002“疏離的眷戀”,《經濟學家茶座》第4期
3、 2003“心理學家和諾貝爾奬”,《社會學家茶座》第2期
社會工作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學術刊物《社會心理研究》學術編委,1996年7月至今
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01年12月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和教學委員會委員,2002年10月
《心理學報》和《心理科學進展》理論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審稿專傢
奬勵
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2004年11月):專著《社會行動者》;
第8屆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2002年5月):論文“社會心理學的演化--一種學科制度視角”;
1997-1998年度北京大學教學崗鬆奬;
1996-1997年度北京大學教學優秀奬。 |
|
方文,四川自貢人,當過"知青",幹過廠礦美工,擔任過區文化館美術輔導,市群衆藝術館美術部美術輔導、創作工作。英祥美術館藝術顧問,自貢畫院名譽院長,高級美術師,北京涉外經濟學院國際經典書畫分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傢協會敦煌創作中心創作委員,中國美術傢協會四川分會會員。
1981年結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造型設計培訓班。1988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職業畫傢。2005年榮獲人民大會堂"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傢"榮譽稱號。現居成都。
1992年•油畫《炎熱的日子》《着古裝的吹笛手》——中國油畫展
北京 香港(收藏傢收藏)
1993年•油畫《靈光》——中國油畫藝術香港展
香港(私人收藏傢收藏)
1994~1997年 中國室內設計(酒店•度假村等)美術作品收藏傢收藏
1998~1999年 中國美術傢協會巴蜀創作基地——青城山鶴翔山莊室內設計(美術作品收藏傢收藏)
2000年•油畫《青銅遺夢》——世界華人藝術展國內優秀作品聯展
北京(日本人收藏)
2001年•油畫《凝香石玉》——中國油畫大展
北京(私人收藏)
2001年•油畫《靈異空間•敦煌》《天堂鳥》——北京藝術博覽會
北京(臺灣、香港收藏)
2002年•油畫《大夢兵馬俑》——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北京(美國收藏)
2003年•油畫《靈異空間•敦煌》《青銅遺夢》——中日美術作品展
北京,日本(法國,日本收藏傢收藏)
2004年•油畫《青花沉香》——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
北京(英國收藏傢收藏)
2005年•油畫《大夢兵馬俑》——世界華人藝術作品展
北京(收藏傢收藏)
2005年•油畫《冷豔》《日記•山水》——第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
北京(德國畫廊收藏)
2006年•油畫《冷豔》《日記•格子》《靈異空間•敦煌係列》《退色的發帶》——第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
北京 獲銀奬(德國畫廊、香港收藏傢等收藏)
2007年•油畫《靈異空間•敦煌係列》——第十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大型香港藝術展
香港(香港收藏傢收藏) |
|
女,37歲,中共黨員,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紫陽街派出所民警,1994年元月起至今擔任起義街社區居委會責任區民警。
方文擔任責任區民警後,先從提高群衆自我防範意識入手,經過反復觀察琢磨,提出了“兩分鐘防範法”的工作思路,發動所有轄區居民在出門前一分鐘、睡覺前一分鐘,各自檢查自己的門、窗、煤氣、水、電等安全。經過大力宣傳和推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很快在全區推廣。為了搞好群防群治,方文先後五次上門動員敢管“閑事”的黎波擔任治保主任,又請六名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治保委員。隨後,她挑選15名身體素質強、表現好的下崗職工、三輪車司機一起組成起義街第一支安保隊,針對凌晨2時至4時的易發案時段,組織開展夜間巡邏,並建立健全了居民區連片輪流關照防範體係,形成一張務實高效的群防群治網絡。雖然社區發案明顯下降,但時有反復。方文通過調查發現,好幾起案件都是轄區刑釋解教等人員所為。方文决心用愛心促使他們重新做人。轄區內張幫宏、康寧夫婦因吸毒被送強製戒毒,年僅七歲的女兒張雨薇無人照料。方文得知這一情況後,將小雨薇接到傢裏悉心照料。方文還先後三次帶着社區群幹到戒毒所探視張幫宏、康寧夫婦,勸說他們迷途知返。在戒毒所,夫妻倆抱着方文的腿失聲痛哭,長跪不起,發誓不再吸毒。不久,方文給回傢的張幫宏夫婦張羅着開了一傢小吃店,日子逐漸紅火起來。小雨薇也與方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此叫她“警察媽媽”。在方文的感召下,轄區32名刑釋解教人員近五年無一人重新違法犯罪,18名吸毒人員有三人徹底脫癮,其他15名至今未發現復吸。12年來,起義街社區未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連續5年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18名吸毒人員無一人復吸,成為無毒、無盜、無邪、無火災的“四無”社區。經過不懈努力,起義街社區由亂到治,12年來無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一般刑事案件逐年下降,2002年至今未發一起刑事案件。社區先後被評為全省創建無毒社區先進集體、武漢市雙文明單位、模範居委會、安全文明小區。
方文同志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二等功4次、個人三等功1次,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奬章、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政法隊伍建設先進個人、荊楚十大形象民警、湖北省公安係統優秀警官、武漢市十大愛民警官、武漢市十大女傑等榮譽稱號。 |
|
本名敖忠 男,1937年9月生,湖南桃源人。1961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係。現任重慶教育學院教授、學報主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長期主講文藝學、寫作學、馬列文論、魯迅研究等課程,曾榮獲"重慶市優秀教師"稱號及首屆"曾憲梓教育基金奬"。50年代末期開始文學理論研究及評論寫作,40年筆耕不輟,已在國內各報刊發表文藝理論研究論文及文學評論200餘篇。出版專著《普通文章寫作》、論文集《管窺集--文藝理論與批評》,參著《愛我中華詩歌鑒賞》、《魯迅作品賞析大詞典》等,10餘種。作品曾榮獲省、市政府頒發的優秀社會科學論著奬、建國40周年重慶文學奬等10餘次。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理事、重慶文學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魯迅研究學會副理事長、重慶作傢協會理事。事跡已入載《世界名人錄》、《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著作傢大辭典》、《中國作傢大辭典》等多種典籍。 |
|
本名蔡斌芳 1936年生,筆名方文、學文。湖北武漢人。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係。河南省實驗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作傢協會會員。創作有小說、詩歌、散文、雜文、文學評論。成集出版的有《<醉翁>--歐陽修的故事》、《歐陽修詩詞文選》;散文《樹的遐想》、《漫話武昌魚》等;散文詩《新學年之歌》、《白雲藍天》;小說《朦朧詩》等多篇;雜文《提倡一個"和"字》、《醜小鴨會變成美天鵝》等;文學評論及作傢評介《我愛<夜來香>》、《<蘇無名>賞析》、《詩人李季》、《<遊褒禪記>淺析》等多篇。《詩人李季》等多篇收入《中州傑出人物百傢》、《<遊褒禪山記>淺析》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文索引》。雜文曾在河南省人民電臺獲奬。 |
|
(1934年5月生)原名謝梓芳,筆名子方。廣東省德慶縣人。1949年11月參加革命,較長時間從事文化和新聞工作。現任《佛山日報》、《佛山經濟報》副總編輯。1980年至1987年間,曾被選為廣東省民間文藝傢協會理事和常務理事。1988年以來,被選為佛山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副主席,自從1954年開始,就熱心民間文藝事業。特別是在1975年至1987年,在佛山、江門從事文化工作期間,廣泛發動群衆收集整理民間文藝,做了大量組織工作,主持出版過民歌、文物集。在收集整理和運用民間文藝為社會服務工作中,又是個熱心人和支持者。先後收集整理和運用新聞撰寫的《悅城竜母》、《官窯探古》、《地名趣談》、《竜年話竜瓶》、《鳳嶺朝暉》、《遠水就是可以就近火》和《別開生面的獴蛇大搏鬥》等數十篇文稿,在《佛山日報》、《佛山經濟百》和《南方日報》發表。 |
|
紅樓夢中人賈寶玉
• 年齡:19 歲
• 身高:180 釐米
• 體重:60 公斤
• 所在院校: 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係
• 特長:舞蹈、唱歌 |
|
1988年出生在遼闊 的黑土地---黑竜江省的齊齊哈爾市。我的家乡是個美麗的小山城,至今它仍是我藝術靈感的源泉。
我自幼就酷愛舞蹈和表演,1999年的鼕天和傢人來北京遊玩時,恰好得知全軍最高藝術學府---解放軍藝術學院正在招收舞蹈小學員。開始時傢人幾經勸阻,說舞蹈這個專業的苦和纍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是美麗卻痛苦的藝術。但我懷着兒時的憧憬,毅然報考了這所學校,這座舞蹈的聖殿。
憑藉着自身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骨骼條件,我如願以償的進入了軍藝。在校期間,我是歷年學校藝術節的小主持人,並且代表學校去國防大學交流演出,參加各種舞蹈比賽,學校也為我們的藝術實踐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使我們有很多演出機會。可以說,五年絢麗多彩的校園生活使我在做人和藝術素養兩個方面雙豐收。
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了享譽全國的總政歌舞團工作。在團裏,我參加了歷年為黨和國傢領導人演出的雙擁晚會、迎新年文藝晚會。每年都有數以百計次的全國巡演,同時,為了鞏固和提高部隊戰鬥力,我們也會定期的深入基層為最可愛的人演出。這些活動更加豐富了自己,使自己和那些普通的藝人有一種不一樣的經歷。2005年,我隨團代表國傢去歐洲六國交流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在那一個多月裏,我更加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自己。所有這些,都為我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藝術工作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
04年超級女聲武漢唱區前四強
從藝經歷
2005年受邀為湖南娛樂頻道時尚E族主持人
2004年度超級女聲武漢唱區前四強
2005年1月簽約上海天娛傳媒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參與超級女聲偶像劇《超級女生》的演出,並擔任重要角色。
資料:
中文姓名: 方文
生日: 1986年03月16日
星座: 金牛座 血型: A型
身高: 161釐米 體重: 42公斤
愛好: 唱歌.跳舞.鋼琴.主持.表演
專長: 舞蹈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