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尚且;還要。《孟子·滕文公上》:“《魯頌》曰:‘戎狄是膺, 荊 舒 是懲。’ 周公 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二刻拍案驚奇》捲十二:“君父大讐全然不理,方且揚眉袖手,高談性命,不知性命是什麽東西。” |
|
猶方將。將會;將要。《莊子·天地》:“彼且乘人而無天,方且本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且為物絯,方且四顧而物應,方且應衆宜,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恆。” 陸德明 釋文:“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為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三月三日麯水詩序》:“方且排 鳳闕 以高遊,開 爵園 而廣宴。” |
正當;正值 Legitimate; positive |
正當;正值。 元 耶律楚材 《和高善長一百韻》:“昔我知君名,方且王事忙。兵塵隔東西,忽成參與商。” |
|
方纔。 宋 蘇洵 《審敵》:“天下之人,又用當時之議,因循維持,以至於今,方且以為無事。”《秦併六國平話》捲上:“ 子楚 與 呂不韋 謀,將金六百斤與守關吏,方且得脫歸 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