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新地平綫號探測器
目錄
概述
  (new horizons,臺灣譯作新視野號)是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的一項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對冥王星、冥衛等柯伊伯帶天體進行考察。
新地平綫1號
  位於冥王星附近時的功率:228瓦特
  位於冥王星時數據傳輸率:768bps
  計劃發射時間:2006年1月17日
  計劃耗資:5.5億美元
  “新地平綫”1號原定於2006年1月17日美國東岸時間下午1時24分,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第41發射臺發射,但因地面犟風和負責該項目之霍金斯大學物理實驗室的控製中心突然停電的原因,兩度推遲升空。至1月19日美國東岸時間下午2時00分,卡納維拉爾角上空雲層逐漸散去,氣候條件適合發射,“新視野”一號終在原定發射升空時間遲半小時後,順利點火發射升空。45分鐘後脫離第三段火箭,離開地球引力,朝木星飛去。其航程將途經木星,藉用木星引力加速,然後直奔冥王星。預計在2015年7月14日最為接近冥王星。
新地平綫1號探測器任務概況
  第一發射窗口:2006年1月17日- 2月14日,如果在這期間發射,那麽新地平綫號將途經木星飛往冥王星,並於2015年-2017年抵達。
  第二發射窗口:2007年2月2日-15日,如果在這期間發射,那麽新地平綫號將直接飛往冥王星,並於2019年-2020年抵達。
  發射火箭:atlas v 551
  發射地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場
  發射軌道:如果在第一發射窗口發射,新地平綫號將途經木星並在其引力幫助下前往冥王星; 如果在第二發射時機發射將直接前往冥王星。
  如果一切順利按照計劃進行,探測船將在2015年3月(即到達前四個月)開始收集冥王星及它的衛星查倫的資料。2015年7月14日,探測船最接近冥王星。屆時探測船將在冥王星南半球約9,600公裏(六千英裏)處高速掠過。而查倫當時在冥王星另一側,探測船需經過冥王星後,回頭再探測查倫。探測船飛離冥王星後,觀察工作持續十個星期。而一切對冥王星的探測於九個月後結束,觀察記錄都傳送回地球。
新地平綫1號探測器飛行過程
  航行初期:如果新地平綫號在第一發射窗口發射,在它飛往冥王星旅途的前13個月中,工作人員會對整個探測器及其所攜帶的儀器進行檢查和調試,修正它的飛行軌道,並為接近木星做準備。
  飛過木星:新地平綫號預計將在2007年2月25日-3月2日期間接近木星。屆時,新地平綫號會以每秒21千米的速度、比卡西尼號還要接近的距離飛過木星。
  穿越太陽係:在新地平綫號冥王星之旅的最後8年時間裏,工作人員會對整個探測器及其所攜帶的儀器進行檢查和調試,修正它的飛行軌道,並為接近冥王星做準備。
  與冥王星-查竜相遇:新地平綫號到達冥王星的時間取决於發射時間,如果是在第一發射窗口發射則2015年-2017年抵達;如果是在第二發射窗口發射則2019年-2020年抵達。
  進入柯伊伯帶:新地平綫號將會探測一到兩個直徑為40-90千米的柯伊伯帶天體,確實目標尚未選定。預料探測船將在2016年進入柯伊伯帶。
新地平綫1號探測器載具
  “新地平綫號”探測船以美國擎天神v551型(altas v551)火箭攜帶,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空軍基地發射站發射,將探測器推出外太空,再由半人馬座(centaur)火箭送入繞地軌道,最後由星48b型(star 48b)固體燃料火箭衝出地球引力,飛嚮冥王星。
  “新地平綫號”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快速的人造飛行物體,它飛越月亮繞地球軌道不用九個小時,到達木星引力區衹須13個月時間,相對1960年代“阿波羅”登月任務相同航程要飛行三天時間,“伽利略號”飛抵木星亦需四年時間而言,“新地平綫號”航速可謂十分驚人。
新視野二號
  計劃2008/2009年發射,對天王星和一些柯伊伯帶天體進行考察,計劃耗資5.5億美元。
  “新視野”探測船二號計劃,是原計劃的後備方案。計劃利用相同的設計,製造多一艘探測船,於2008年3月19日發射離開地球,2009年8月12日飛越木星,2015年10月7日再飛越天王星,於2020年9月15日飛抵1999 tc36,一顆位於離地球三十一個天文單位的柯伊伯帶天體。 tc36體積龐大,比起任何一顆“新視野”一號所能經過造訪的柯伊伯帶天體,tc36都巨大十倍,就算連它的月亮也大過其它柯伊伯帶天體兩至三倍以上,甚俱科學探測價值。 “新視野”二號飛越tc36之後,還可以觀察多一至兩顆體積較細的柯伊伯帶天體。 “新視野”二號如能按計劃順利起航,就可確保整個“新視野”計劃,肯定可以獲得豐盛的成果。
  “新視野”探測船二號計劃吸引之處在於:一趟巡行就能探訪多個星體,如錯過今次機會,下次天王星—柯伊伯帶天體巡航要等到2050年才能起行。 而且因探測船是利用現成設計,省卻大量研究經費及所須時間。 計劃現尚在討論階段,有待美國太空署批準;美國國會已於2004年9月下旬,追加撥款以作計劃之可行性研究。 如計劃成功獲得通過,除了首次探索1999 tc36之外,還將成為繼1986年航行者二號,人類30年後第二次造訪天王星。
  美國太空署轄下的外行星評審小組outer planet assessment group,於2005年5月5日提交“新視野”二號計劃可行性報告書。報告認為計劃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探測船於2008年或以後的一段時間,發射升空的機會並不樂觀。報告書主要內容為:
  美國太空署缺乏現成的核子動能電力産生器,即核能發電機,給外太空探測船使用。按照目前已批準的訂單和預算中,太空署要待至2010年纔有新發電機供應,而探測船則最快也要等到2011年才能升空。
  若探測船推遲至2011年纔升空,則意味着探測船將錯過2008年3月19日至2009年5月1日之間所有“發射窗口”,探測船不能藉用木星和天王星的重力吸引,加速前進,而衹可以直接飛去往柯伊伯帶,估計需時最少十五年時間。一個耗時十五載,而換取九十分鐘的近距離直接觀察的外太空探測計劃,從經濟効益角度來看,答案已經溢於言表。
  再者,站在2011年的時間裏來看,當時的科技、智識和現今的水平可能已經有長足之別。要使用一艘以上世紀科技為設計基礎的探測船,似乎有點說不通。若然重新設計部份或全艘探測船,則又重蹈經費龐大、耗時日久的老問題輹轍。就算按報告書提議,仿照“新視野”計劃,利用比賽選出最佳方案,但無論是時間和費用都已經超過原提議很遠,估計經費最少五億九千萬至最多九億一千二百萬美元,需時最少五十四個月最多五十九個月時間。
  “新視野”計劃主管阿倫‧史唐alan stern 於2005年6月10日小組會議中繼續努力推銷“新視野”二號計劃,論點主要是:錯失今次機會將要等待上五十年、核能發電機不是唯一選擇、預算可低至三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等。但從小組於十月底發表的會議報告中,提及“新視野”計劃衹有聊聊五十多字,主要是預祝“新視野”探測船順利發射成功等等,並沒有提及“新視野”二號計劃。看來,“新視野”二號計劃的發展前景,不言而喻。
主要特點
  新地平綫號探測器發射將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進行。新地平綫號探測項目耗資約7億美元。科學家認為,研究冥王星有助於加深對太陽係形成的理解。新地平綫號計劃於2015年年中到達冥王星,行程48億公裏。其使命還包括研究冥王星的主要衛星冥衛一以及兩個最新發現的冥王星衛星。“新地平綫”號探測器之後將進入冥王星外的柯伊伯帶。柯伊伯帶位於太陽係外緣,被認為由太陽係形成早期的剩餘物質組成。由於“新地平綫”號的飛行速度很快,而其所攜燃料又不足以供減速和進入環冥王星軌道之用,因此“新地平綫”號將在與冥王星及其衛星“親密接觸”後,繼續前行並一去不返。
  新地平綫號發射現在它每小時前進大約3.1萬英裏(4.99萬公裏),距離地球大約是15.27億英裏(24.57億公裏)。這項探測任務的主管表示2009年12月29日,新地平綫號穿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邊界綫,從此它距離冥王星比距離地球更近。新地平綫號繼續前進,這艘飛船將成為第一艘飛越冥王星(曾被稱作行星,現在被稱作矮行星或類冥矮行星),並飛往潛伏在太陽係邊緣的柯伊伯帶裏的其他天體。
主要任務
  雖然新地平綫號在等待2015年7月與冥王星匯合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它都處於休眠狀態,但是飛越木星“喚醒”了它。它在飛越過程中拍到一些木星及其衛星的非常清晰的圖片。跟軌道飛行器不一樣,新地平綫號在2015年7月14日前後靠近和飛越冥王星的過程中,它會遵循為期9天的活動周期。在這段時間裏,該探測器將收集45億字節數據,在數月時間裏,它每天都要用4個半小時,把收集的數據傳回地球。新地平綫號完成主要任務後,它將遠離太陽,循着早期的“先驅者”和“航行者”的足跡前進,飛往離我們更遠的地方。以前的飛船攜帶的是錄音帶,“新地平綫”號跟它們不一樣,它帶的是刻着45萬名支持者的名字的DVD和剋萊德·湯博的骨灰。湯博於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
包含詞
新地平綫號探測器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