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鼋
拉丁文学名:pelochelys maculatus
科属分类:爬行纲、鳖科、鼋属,
斑鼋是龟类的一种,属国家级“无价之宝”,中国国内仅存3只,其中两只在苏州西园寺的放生池内,名为“圆圆”、“方方”。其中,圆圆是明末清初放入放生池的,是明代徐氏为园时就投放于中,距今已在池内400余年,实际龟龄已不可考,据传已有千年寿龄。
此鼋属龟类,其明显特征是头部有黄色斑点分布,故名“斑鼋”,是濒临灭绝的物种。据知,目前全世界只有三只斑鼋,而两只就在西园寺的放生池内,真算得上是珍宝了。
天气晴朗,大鼋有时会浮出水面。据目测,两只大鼋,一椭圆、一长圆,身长达一米五左右。国家把斑鼋列为珍稀动物,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每月给斑鼋的粮食有定量:麸皮一百斤,下脚粉一百斤。
在西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要算放生池了。池水绕园一周,九曲三弯,时在明处,时潜暗中,构建之巧妙,水面之宽阔,在国内寺庙中实属罕见。放生池既是大自然湖泊的缩影,供游人观光欣赏;又是佛教寺院的放生场所,供善男信女行善积德之用。五色缤纷的鱼儿悠游自在,穿梭往来,或聚或散,怡然自得,在这个祥和而美丽的放生池中,最有名的要数两只大鼋.这两只斑鳖已经在池中四百多年了.是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动物。而且,像这种背上有斑点的斑鼋全世界仅存三只,而西园寺小小的一个放生池里就有两只,足见这两只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珍贵了。在这佛家清净之地,这一对鼋道友静静的伴随一代代的高僧们清修,难得出水一露真容便被幸运睹见之人传为巷间的佳话.江南一带,香客游人均视能见此物为吉祥幸事。
斑鼋喜登岸承沐阳光,为改善二位元老及放生池内数百小龟的居住环境,同时避免游客惊扰,西园寺特别在池西建一登陆小岛。自初秋建成以来,每天都聚集着数十只小龟,嬉戏玩耍,沐浴日光。斑鼋亦常于周围逡巡视察,若隐若现。斑鼋之一的圆圆(略小的那只)首次登陆岛上。香客游人争相观看,欢喜异常。圆圆的每一次招手及昂头,都引来岸边群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
大斑鼋龟盖大如桌面,平时潜伏于池内,很少浮出水面,是西园寺的镇寺之宝。
另一只斑鼋在上海市,1972年上海动物园用一只华南虎与云南红河州个旧动物园交换而来,个旧动物园早些时候捕自于本地水系。 |
|
|